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开展的ERCP+EST+LC治疗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C术前发现的胆总管结石37例,LC术后确诊的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结果 35例取石成功,胆总管结石完全排出,其中22例在EST后2周内自然排出,8例采用取石网篮取出,5例采用碎石篮先碎石,然后再取出或待其自行排出。LC术前EST未成功2例患者中,1例行LC+术中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行开腹手术。LC术后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的1例患者,经过EST切开取石成功。LC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合理选择分次施行ERCP+EST+LC,可提高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深受胆囊结石患者欢迎,但胆囊结石患者中有2 0 %合并胆管结石,虽然LC术前或术后行壶腹括约肌切开取石网取石(EST)、LC术中经胆囊管用取石网取出胆管结石(LCDE)能扩大LC的适应证。但是,对于胆总管巨大结石、肝内多发结石、胆囊管细或 和迂曲的患者,EST或LCDE无所作为。自1992年6月始,笔者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LCTD) ,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如下。本文不包括因胆囊切除所致的并发症。1 出血1.1 术中出血 该手术常见的出血原因主要有:(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8年1 1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154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8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LCBDE),观察B组6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LC),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手术、术后禁食、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B组;观察A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4.32%,高于观察B组的7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和ERCP/EST+LC均是有效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方法 ,但其中LC+LCBDE可更为有效清除结石,并减少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12月收治的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组),先应用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对照组为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21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1.5±3.4)d]及住院费用[(15 495.5±1736.3)元]与对照组[分别为(26.3±11.7)d、(26 749.1±4593.6)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EST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特点,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评价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夏云强 《工企医刊》2004,17(3):11-12
我院自1999年7月~2002年12月间.共行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3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应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经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B组41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观察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残石率、结石取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ERCP+EST+LC较LCBDE的并发症、残石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更小,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增加(P均〈0.05)。结论 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创伤更小,残石率和合并症发生率低,但住院费用增加。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应用内镜oddis扩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用LC联合EST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先行EST取石无严重并发症后2~3 d行LC.58例中55例(94.83%)EST、LC联合治疗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6~15(7.2±2.4)d.结论 LC术前应用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7):897-898
目的比较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择期行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LC+LCBDE组(184例)和ERCP+LC组(67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和术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RCP+LC组(P<0.05)。LC+LCBDE组的结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RCP+LC组(P<0.05)。LC+LCBDE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RCP+LC组(P<0.05)。结论与ERCP后择期行LC比较,一期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现阶段胆石病的外科治疗模式。方法胆石病患者626例分别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乳头扩约肌切开取石(EST)或网篮套石、术中或术后胆道镜,或联合治疗方式。结果本组LC 562例,8例(1.38%)中转开腹。胆囊结石并轻度胆管扩张或黄疸22例中,7例直接行LC,15例先行ERCP。胆囊结石并胆总管或肝总管结石68例,作十二指肠镜,EST,或网篮套石,63例(92.5%)成功取尽结石并行LC。肝内胆管结石48例全部施行开腹手术,术中均联合用胆道镜取石。全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在胆石病的外科治疗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内镜或是单独应用,或是与手术相结合,或是相互联合的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各种胆石病的治疗效果,在有条件的医院,这种胆石病治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策略,争取个体化治疗,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个体具体情况行相应治疗处理:164例中72例行急诊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7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疗效不佳后行手术治疗,45例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结果 急诊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1例术后胆管炎性狭窄,先保守治疗后行手术治疗者1例亦出现胆管炎性狭窄,其余痊愈.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应个体化治疗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上采用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抽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20例患者的病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丙3个小组,分别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优势,具体主要包括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残留结石等。结果所有手术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C+EST)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其它两个小组,而采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胆囊管道的探查(LC+LTCBDE)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均都明显的早于其他的两个小组。但在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时间等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过程之中,我们要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的选择治疗的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LC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取尽结石,术后随访3~24个月,无结石复发和胆总管狭窄发生.结论 LC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应强调其适应证,加强手术团队配合,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杨会勤 《现代保健》2009,(11):95-96
胆总管结石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传统治疗的方法是开腹手术行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而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良性病变的主要措施,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进食早、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镜下逆行置放鼻胆管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LC)+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Ⅰ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2010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2例的临床疗效。其中LC+LCBDE+T管引流术33例(A组),LC+LCBDE+胃镜辅助下逆行留置鼻胆管+胆总管Ⅰ期缝合组2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尿淀粉酶、术后肝功能、术后胆漏、术后带管时间等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淀粉酶及肝功能改变、术后胆漏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带T管时间及住院时间,B组优于A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LC+LCBDE+胃镜辅助逆行留置鼻胆管+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简单、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oddis扩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56例经B超或CT、MRCP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RCP造影,发现结石后行EST,应用网篮、气囊取出胆总管结石,术后2~5d行LC。结果本组56例中53例(94.6%)EST、LC联合治疗成功,中转开腹3例,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7~16d。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胆总管结石患者各80例分别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和B组(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B组(P<0.01),A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1),2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A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Iaparoseopic cholecystectomy,IC)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I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LC 2种微创治疗方法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305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LC+LCBDE组180例,EST+LC组125例,对2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需干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LC+LCBDE组显著低于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LC联合LCBDE比EST联合LC具有更安全更大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系统评价。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的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开腹手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在复杂胆囊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10月行LC治疗复杂胆囊疾病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4例患者完成LC,中转开腹手术2例,LC手术成功率98.9%,其中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1例.术后发生胆漏2例(1.1%),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0.5%),胆囊腺癌2例(1.1%),无胃肠道损伤、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 LC手术适应证可放宽,复杂胆囊疾病已不再是LC的禁忌证,但要求手术医师应熟悉肝外胆道解剖及其变异,要有丰富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常规LC手术经验,并且具有一定处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靖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201-2201,2203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因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已广泛应用到临床.术后T型管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7年7月~2004年10月共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型管术42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的观察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