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模型大鼠血清、肠组织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探讨运脾柔肝方对C-IBS模型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6只大鼠采用冰水灌胃法造模14?d,评价模型,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运脾柔肝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运脾柔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2.2、24.4、48.8?g/(kg·d)的给药剂量灌胃,莫沙必利组以莫沙必利混悬液1.35?mg/(kg·d)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5-HT、VIP、SP水平和肠组织5-HT、VI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结肠组织免疫组显5-HT、VIP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SP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不同剂量运脾柔肝方均可显著降低C-IBS模型大鼠血清5-HT、VIP的表达水平(P<0.01),明显升高大鼠血清SP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均能明显降低5-HT在肠组织中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VIP的表达(P<0.01)。结论?运脾柔肝方可显著改善C-IBS模型大鼠便秘症状,可能是通过降低5-HT、VIP和升高SP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肠道功能,发挥治疗C-IB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肝运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体质量、小肠推进率、部分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腹泻型IBS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调肝运脾汤高、中、低剂量组、得舒特组,实验结束后测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和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结果?调肝运脾汤可明显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动物体质量增长,减缓小肠推进率;可明显降低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降低组织中SP、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及结肠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调肝运脾汤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VIP、SP含量,从而改善胃肠动力,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理气通便合剂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C)模型大鼠结肠、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的影响,探讨理气通便合剂对IBS-C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IBS-C模型组,理气通便合剂治疗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采用冰水灌胃法制备IBS-C模型。造模至7天后,予加用药物干预,中药治疗组予理气通便合剂(18.75g·kg-1·d-1)灌胃,西药组予莫沙必利水溶液(1.35mg·kg-1·d-1)灌胃,空白对照组及IBS-C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21天后取各组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HT、VIP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5-HT(35.94±2.06ng/g 比 25.88±3.10ng/g)、下丘脑5-HT(71.12±5.88ng/g 比 50.85±3.14ng/g)、结肠VIP (656.37±60.34pg/g 比 577.86±53.55pg/g)、下丘脑VIP(386.57±38.00pg/g 比 276.17±43.73pg/g)均明显升高(P<0.05),药物干预后,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结肠及下丘脑5-HT、VIP水平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中药组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西药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理气通便合剂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5-HT、VIP,调节肠道运动及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为实验药理学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诱导大鼠建立IBS模型,测定模型大鼠体重、摄食量、排便情况、自主运动量、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分析血清5-HT、血浆SP、VIP含量以及结肠匀浆5-HT、SP、VIP含量变化,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显微观察胃窦黏膜和横结肠黏膜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造模后各大鼠体重减轻、摄食量减少,排便量增多、出现稀便和无定形软便,自主运动量减少,胃排空率减小、肠推进率加快,血清5-HT含量升高、血浆SP和VIP含量均降低,结肠匀浆5-HT和SP、VIP含量升高(P<0.05,P<0.01),血液生化指标未见异常,胃窦黏膜和横结肠黏膜无明显形态改变;匹维溴铵15.0 mg/kg治疗30 d后,大鼠体重、摄食量增加,排便量减少、稀便减少,自主运动量接近正常,血清5-HT含量下降、血浆SP和VIP含量升高,结肠匀浆5-HT和SP、VIP含量下降.结论 复合因素随机刺激能成功复制IBS大鼠模型,其病理生理特征与临床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灸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微小RNA-24(micro RNA-24,miR-24)/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路的影响,探究艾灸改善IBS-D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共3组,每组12只。采用母子分离+醋酸刺激+慢性束缚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艾灸双侧“天枢”“上巨虚”20 min,连续7 d。分别于34、45、53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稀便率和腹部回撤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SERT、5-羟色胺受体4(serotonin receptor 4,5-HT4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大鼠中脑、结肠组织中SERT、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RT-PCR检测中脑、结肠组织中miR-24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稀便率升高(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下降(P<0.05);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ER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ER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稀便率下降(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上升(P<0.05);血清、中脑和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ERT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ERT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干预改善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下调miR-24表达,促进SERT对5-HT的重摄取,降低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便秘模型大鼠小肠和结肠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及自然恢复情况,了解大黄所致便秘的可恢复性。方法Wistar大鼠60只,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便秘组、恢复组、对照组各20只,便秘组和恢复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恢复组于建立模型完成后任其自然恢复6周。以放射免疫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比较各组大鼠小肠和结肠VIP和S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便秘组和恢复组大鼠的小肠、结肠S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恢复组小肠SP含量显著高于便秘组(P<0.05),恢复组结肠SP含量与便秘组比较无差别(P>0.05)。便秘组小肠和结肠VI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恢复组VIP表达较便秘组高(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大黄等蒽醌类泻剂对肠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小肠和结肠SP含量降低,VIP反应性降低,停用大黄恢复性饲养6周后肠道神经递质VIP和SP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肠康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乳大鼠出生后第8~21天,每天接受直结肠扩张刺激建立IBS-D内脏高敏感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肠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30d分别灌胃给药。进行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P物质(SP)阳性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CGRP含量、结肠组织VIP含量及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康颗粒各组大鼠的AWR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CGRP含量、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0.01),肠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的升高(P<0.05~0.01)。结论 肠康颗粒对IBS-D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BS-D大鼠血清CGRP及结肠组织VIP含量的下降,抑制大鼠结肠黏膜层血管SP阳性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黄柳向  朱楚月  旷思敏 《中医学报》2020,35(5):1034-1039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遵循随机原则将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洛司琼溶液,中药组给予痛泻安脾汤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H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脑组织中5-HT、结肠组织SER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HT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大鼠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与模型组大鼠大鼠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肠和脑组织(5-H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5-HT水平升高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免疫SERT结果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SERT呈低表达状态,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肠组织S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泻安脾汤能够调节IBS-D大鼠5-HT、SERT水平,缓解腹痛、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9.
宁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宁肠汤对束缚应激致泄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浆胃动素(MO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宁肠汤高、低剂量组,补脾益肠丸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肠汤对束缚应激所致大鼠排便的影响,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MOT、SP、VIP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MOT、VI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S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宁肠汤高、低剂量组和补脾益肠丸组血浆MOT、VIP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SP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宁肠汤能抑制束缚应激大鼠亢进的小肠蠕动,对束缚应激致泄泻大鼠胃肠激素有调节作用,其中能升高血浆SP,降低血浆MOT、VI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龙牡壮骨冲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和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以探讨该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龙牡壮骨冲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用胃复安、阿托品、新斯的明、肾上腺素注射液尾静脉注射分别复制胃肠动力紊乱小鼠模型,以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标记并测量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同时以放免法测量血浆VIP水平。结果:胃复安可致胃排空加速,同时胃复安可致血浆VIP水平降低(均为P<0.05)。阿托品可致胃排空减慢,同时可致血浆VIP升高(均P<0.05)。新斯的明可致小肠推进比增加,同时可致血浆VIP降低(均P<0.05)。肾上腺素可致小肠推进比降低并可致血浆MLT降低、VIP升高(均P<0.05)。龙牡壮骨冲剂对正常组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比无影响,大剂量龙牡壮骨冲剂对胃复安所致胃排空加速、阿托品所致胃排空减慢、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比增加、肾上腺素所致小肠推进比降低有逆转作用(均P<0.05),中小剂量龙牡壮骨冲剂亦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龙牡壮骨冲剂对各组VIP紊乱有逆转作用,且与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龙牡壮骨冲剂可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中医证型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寻找证据。方法纳入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STC患者各15例,另随机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VIP、SP水平。结果 STC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TC虚证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STC实证患者(P0.01);3种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患者血清VIP及SP水平比较,以及2种实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V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肠道实热证(P0.05)。结论血清VIP、SP水平与STC中医证型有关,有利于鉴别STC虚证和实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沙拉秦和蒙脱石散(思密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五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8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干预组包括思密达组、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确认模型建立后,模型组每天经口灌入生理盐水,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思密达、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治疗.每天对模型组、干预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第5天、第12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收集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VIP、SP,采用ELISA法测血中5-HT的含量.结果DAI评分结果示,5 d的炎症评分并无差异.12 d的中模型组与思密达组炎症重于美沙拉秦组和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5 d组中,模型组VIP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与干预组的SP高于正常组(P〈0.01).12 d的模型组SP、5-HT高于正常组(P〈0.05);仅美沙拉秦组的SP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其他干预组均高于正常(P〈0.01).12 d模型组、思密达组的5-HT均高于美沙拉秦组、美沙拉秦加思密达组(P〈0.05).结论 UC经治疗后,单用美沙拉秦、美沙拉秦联合思密达用药抗炎近期效果较单用思密达近期效果好,5 d血中SP浓度值升高能及时反应炎症情况,12 d血中5-HT变化能反应治疗后炎症的变化.5 d血中SP和12 d血中5-HT的测定可能为急性期UC的病情发展和临床治疗急性期UC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