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天津3所医学类院校和3所非医学类院校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40名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45.3%,其中,医学生(42.2%)与非医学生(49.5%)比较(χ2=5.009,P=0.025),两组之间痛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非医学专业、经期着凉、经期久坐不动与原发性痛经明显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在天津市在校女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经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月经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研究女大学生经前综合征的现状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6—8月采用基本情况量表,采用John Bancroft编制的PMS诊断量表对新疆某医科院校女生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包括临床,中医,公卫,护理等专业510名女大学生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回466份有效问卷,其中符合PMS诊断标准者264例,患病率为56.7%,其中轻度症状有110例(23.6%)、中度症状有 127例(27.3%)、重度症状有 27例(5.8%)。PMS女大学生生活压力较大者占15.9%,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0.9%,(Z=-2.599,P=0.001);PMS女大学生情绪变化较大者占16.3%,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1.4%,(Z=-4.176,P<0.001);PMS女大学生月经量偏少和偏多者分别占23.1%、14.0%,高于非PMS女大学生的13.9%、8.9%,(Z=-2.565,P=0.010)。根据Logistics回归模型得出饮食习惯(OR=0.623,95%CI:0.401~0.967)、睡眠质量(OR=0.644,95%CI:0.431~0.963)是女大学生PMS发生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OR=1.846,95%CI:1.065~3.201)和痛经情况(OR=2.474,95%CI:1.812~3.377)是女大学生PM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大学生发生经前期综合征主要与生活习惯和月经情况相关,应加强女大学生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缓解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痛经发病状况,为原发性痛经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无记名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527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对495份有效样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月经初潮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17岁,平均为(13.44±1.16)岁;2)495人中有216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痛经,其发生率为43.6%,其中轻度为56.4%,中度为34.3%,重度为9.3%;3)痛经经期伴随症状中,心烦易怒者占71.8%,忧郁者占45.4%,神经过敏者占28.7%。结论原发性痛经在女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女生在经期易出现心烦易怒、抑郁、神经过敏等负性情绪,提示不良情绪会诱发或加重痛经,因此,在防治原发性痛经时应该关注痛经的伴随症状防治,进一步研究痛经伴随症状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女大学生痛经与考试焦虑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大学7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至4年级本科女大学生2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考试焦虑自测量表(TAT量表)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该人群的年龄、专业、月经状况及考试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发放200份问卷,应答率100%,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96.5%。原发性痛经检出率为41%。痛经者与非痛经的焦虑平均得分分别为32.33和26.6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考试焦虑量表的平均分数为27.77,理工商科学生为31.57,理科得分明显高于文科学生的得分(P<0.05),表明痛经者与非痛经者对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结论痛经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问题,其发生可能与原发性痛经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秀书 《现代保健》2014,(18):18-20
目的:了解幼师女生原发性痛经状况,分析痛经与运动的关系,探索运动处方干预原发性痛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原发性痛经研究的相关理论内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幼师高校1150名女大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在1150名调查对象中,有效问卷1119份,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为56.84%,其中舞蹈专业痛经发生率为31.52%,其他专业为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专业痛经程度较舞蹈专业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舞蹈专业和其他专业痛经者的运动习惯、运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幼师女生多,原发性痛经发病率高,经过不同专业女生痛经的比较,运动因素可影响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浩然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59-3560
目的:了解体育生活化教学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探讨体育生活化教学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机制。方法:将65名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按痛经程度随机分为实验组35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女大学生实行体育生活化教学,对照组女大学生实行传统教学,教学时间均为两年,在中断体育教学半年后对两组的痛经症状进行评比。结果:体育生活化教学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实验组痛经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育生活化教学可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广州市高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收集常用于缓解PMS的方法,为预防和控制PMS提出相关保健建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于20l3年d~5月期问对广州市8所高校954名女大学生使用自编“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924名被调查对象中,有91.77%的女大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经前期不适症状,其中符合PMS判定标准的占67.32%;PMS症状以疲惫、腹胀腹,痛、情绪低落等发生率较高;PMS对女大学生的学习、睡眠、社交、性格及食欲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增加睡眠、清淡饮食等是被调查者较常采用而且有一定效果的缓解PMS症状方法。结论PMS在广州高校女大学生中的罹患率较高,并对日常生活如睡眠质量、学习效率和性格特征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应当进一步探索埘PMS综合有效的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月经病相关症状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生殖健康保健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某高校266名女大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女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3.37±1.31)岁.月经病症状自报患病率为79.3%,其中痛经为67.3%,其次为经期不规则(37.0%)、月经稀发(7.1%).月经病症状就诊率最高的是闭经(100.0%)和月经间期出血(100.0%),就诊率最低的是痛经(26.8%).初潮年龄、贫血、母亲有痛经史、经期运动情况、经期洗冷水澡都对月经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女大学生月经病症状普遍存在.有必要加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和提供相关服务,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D14-D28)反复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群,在卵泡期缓解,月经来潮后自行消失[1].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女大学生PMS发生率高达43% ~ 85%[2-3],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本研究现况调查厦门市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并探讨与PMS的关系,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某中医药院校在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 方法 自编调查量表,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967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该校女大学生PMS发生率为65.77%,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乳房胀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易激惹、抑郁等,年龄、学校适应水平、月经规律与否、是否痛经、生活和学习压力耐受情况、睡眠时间等对PMS的发生有影响. 结论 PMS在中医药院校女大学生中的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女大学生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使之更好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月经相关症状的流行情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所民族大学,整群抽取二~三年级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7905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痛经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最常见的月经症状,发生率为90.9%;烦躁易怒、忧郁、精神不集中的发生率依次为44.8%,23.7%和25.7%;以上症状均以彝族女生的发生率最高。学习生活受月经相关症状影响的调查对象占44.4%。34.8%的调查对象精神压力较大或很大,藏族、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女生精神压力较大。仅39.0%的调查对象月经异常时去医院治疗。结论月经相关症状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需要做好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2.
李陇 《中国校医》2009,23(4):434-435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女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大一女生280名作月经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分出痛经组和对照组,全部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进行测定。结果原发性痛经为178人,发生率为68.72%。痛经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t=4.76,P<0.01)。痛经组SA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P<0.01)。痛经组SDS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1)。结论痛经给女大学生带来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这种不良情绪又加重痛经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312经络锻炼法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218名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按痛经程度随机分为观察组(110名)和对照组(108名)。观察组女大学生进行改良312经络锻炼,对照组女大学生进行健身走练习,两组练习时间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痛经症状评分及预后。结果:随干预时间延长,两组痛经症状评分均逐渐下降。干预后观察组痛经症状评分在3个月经周期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个月经周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经周期的干预后,观察组轻、中、重度患者的痊愈率分别达94.4%、66.7%和3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痛经患者总有效率为8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312经络锻炼法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健身走锻炼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非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多在初潮后0.5~2a内发病,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和乏力等症状,好发于15 ~ 25岁[1].女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发病率较高,容易对学习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4].为防治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提高女大学生生命质量,为高校加强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新的依据,笔者调查了邵阳市2所高校900名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发生现况以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现状及生活习惯对其影响,为提出有针对性干预痛经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14年5月10-17日,在广州某高校随机抽取一半的女生宿舍楼,再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抽取楼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800名女生中,原发性痛经的患病率为60.5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经期或月经前后一周内喝冷饮[OR=2.41(1.21,4.78),P=0.012]、偏食[OR=1.38(1.03,1.87),P=0.032]、在月经期间吃生食[OR=1.40(1.02,1.92),P=0.035]是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论 2014年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比较常见,与经期触生冷食物以及偏食有关。学校应干预的重点为女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针对无痛经的女大学生以预防为主的干预,有痛经的女大学生以缓解痛经为主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女高中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原发性痛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5—12月对中国4个地区的女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其痛经现状、月经情况、生活习惯等,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女高中生2 559名,原发性痛经发生率高达83.8%(2 145/2 5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OR=2.516,95%CI=1.666~3.800)、母亲痛经史(OR=2.081,95%CI=1.549~2.796)、经期受寒(OR=1.835,95%CI=1.350~2.495)、经血含有凝血块(OR=1.653,95%CI=1.235~2.213)、经期精神紧张(OR=2.735,95%CI=1.795~4.168)、恐惧月经来潮(OR=1.676,95%CI=1.015~2.769)等因素是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国内女高中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较高,初潮年龄<13岁、母亲痛经史、经血中有凝血块、经期受寒、精神紧张、恐惧月经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青岛市女大学生845名,使用经前期综合诊断(premenstrual syndrome,PMS)量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发生率为45.4%,其中症状轻度占32.9%,中度占11.7%,重度占0.8%。不同年级、不同民族、是否月经规律大学生之间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学校适应水平、月经是否规律、生活和学习压力耐受水平是影响PMS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经前期综合征在青春期女性大学生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亟需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原发性痛经本科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自设问卷方法对吉林大学护理学院2003级到2006级的295名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56.45%,与2000年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报道的56.06%很接近;痛经学生的EPQ测量P分值低于中国常模,P<0.05;E高于中国常模,P<0.05。结论:经过EPQ问卷调查,痛经者的人格特征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在校女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病率较高,李陇报道大一女生原发性痛经患病率为68.72%,对于发病急疼痛剧烈的原发性痛经,需要及时救治,临床一般多采用解痉镇痛和镇静的方法,以缓解疼痛。我们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校医院门诊就诊的56例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患者采用速效救心丸舌下含化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对痛经的影响及其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相关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样本,以面对面方式调查长春市14所高校17~ 25岁在校女大学生1 071名;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生活方式与痛经的关系.结果 1 071名研究对象年龄平均为(21.21±1.83)岁,痛经自报患病率为86.55%(927名),其中62.56%轻度疼痛(580名),33.01%中度疼痛(306名),4.43%重度疼痛(41名).80.76%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和经期中具有保暖意识.痛经组和非痛经组间在入睡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P=0.02).增强体育锻炼(H=7.48)、延长睡眠时间(H=12.05)、良好的早餐食用习惯(H=6.34)、规律饮食(H=7.86)以及少食辛辣或生冷食物(H=11.85)能够缓解痛经疼痛程度(P值均<0.05);良好的早餐食用习惯(x2=7.78)、规律饮食(x2=5.37)能减少痛经疼痛持续时间;通过增强体育锻炼可降低疼痛频率(x2=7.76,P=0.020).结论 女大学生痛经患病率较高,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