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务人员防护标准及感染现状,了解北京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情况,为科学、规范、安全地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梳理国家发布的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法律法规、指南标准,完善地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指导原则,通过现场观察和工作人员访谈形式了解本地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现状及问题。结果文件研究发现我国缺少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方面的政策实施细则。疫情期间紧急下发系列文件,有待结合实际梳理统一。20所医疗机构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能按照感染暴露的风险为临床配备防护用品。结论应加快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发展,根据不同暴露风险进行防护,加强分区管理,避免个人防护用品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形成病房聚集性案例,给医疗机构带来灾难性后果。为快速识别住院病房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机构应培训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做好病房场所、诊疗技术和防护物质的准备,修订住院患者新冠肺炎的筛查流程,从而达到防范医院感染新冠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南省新冠肺炎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依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全省365所医疗机构每周二、五上报其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由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收集数据,分析新冠肺炎救治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2020年1月27日-3月3日全省共上报29例新冠肺炎救治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男性5例(17.24%),女性24例(82.76%);平均年龄(32.39±6.95)岁;主要为护士22例、医生4例,其中24例医护人员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支援人员。主要暴露地点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26例)。高风险暴露12例(41.38%),中风险暴露14例(48.28%),低风险暴露3例(10.34%);暴露类型以锐器伤为主(18例,62.07%);操作环节以采静脉血(5例,17.24%)、采动脉血气分析(4例,13.79%)最常见;暴露部位主要为手或手指(18例,62.07%);发生新冠肺炎救治相关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27例暴露时为二级防护(93.10%)。19例职业暴露源为患者,其中7例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9例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均及时上报其医院感染控制科或保健科等部门,截至3月17日,均已超过14 d隔离观察期,有1例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大幅提升,但新的职业暴露风险环节可发生暴露后感染,提高医务人员二级防护下的操作水平,提供高质量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医疗机构处于应急状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深圳市唯一定点救治医院,承担全市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务,截至2020年3月7日,全院累计收治确诊患者419人。在疫情防控中,医疗防护用品的储备和使用关系到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多渠道储备防护用品、监测防护用品每日用量、设置防护用品预警、建立突发疫情防护用品保障机制等工作开展情况,供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春辉  蔡虻  陈萍  陈青  陈昆  常卫  陈修文  邓子德  邓志红  付强  付元瑜  高晓东  贺繁荣  贺雄  胡必杰  胡世雄  黄丽菊  黄勋  江育玲  李卫光  梁宁  刘思娣  刘园  刘运喜  柳恒卓  陆群  马乐龙  马文晖  马志鑫  茅一萍  欧阳娜  乔甫  任南  孙守红  田芳芳  童德军  王云  吴红梅  颜小利  杨帆  杨红晖  姚希  曾翠  曾赛男  张兵  张浩军  张晓霞  张新蕾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11-523
 为科学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感染防控工作, 在早期有效识别感染者的同时, 有效避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的交叉感染,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以及入境人员或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所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指导其工作人员正确做好个人防护及防止感染传播工作, 避免发生场所内感染及传播。本共识借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文件规范, 结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 对不同区域工作人员、工作环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 并据此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选址布局、人员防护、人员闭环管理、清洁消毒、环境核酸监测、人员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处理及交叉感染判定原则等感控相关工作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防控医疗机构内感染传播、尤其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救治的一线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依据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法律规范与指南要求,针对传染病"三区两通道"管理、人员防护严格分区分级防控等现场督导发现的问题,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与防控措施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落实依法、科学防控要求,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强化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应按照职业暴露风险防控的优先等级排序,合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防护不足和防护过度。结论在强调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同时,要科学、规范地做好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更为有效的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感染防控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好地指导全国各地做好感染防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行业组织陆续发布有关规范,但各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难免让医务人员感到困惑。为此,本文从规范的起源、环境清洁消毒规定、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国内防控规范作一比较分析,旨在便于医务人员合理应用规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为大型医疗机构应对突发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总结了某大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从门诊、住院部、工作人员防护等方面进行风险排查,以及如何将国家规范指南落地的管理经验。结果2020-01-23/02-26该院共上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41例,其中确诊病例4例,确诊病例出现时间点与成都市疫情高峰相吻合。疫情期间患者和工作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结论通过各级风险排查和执行综合防控策略,新冠流行期间该院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生其他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感染防控专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南,结合方舱医院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收治大量无症状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和运营者在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从方舱医院的建筑布局、感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人员和物品进出方舱流程、感染监测及其分析与反馈、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区域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和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方面,因地制宜落实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系统、多部门的协同,需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下勠力同心,在国家规范和循证依据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其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切实保障医疗救治平稳有序安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 组织多次参加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感染防控的专家,结合最新国家规范、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征及疫情防控形势编写共识。结果 形成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的47条推荐。结论 此专家共识将为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提出各级医疗机构要保障正常医疗服务,为特殊患者提供就医便利。作为医疗救治及控制疫情蔓延的主力军,医务人员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采取正确的治疗、隔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同时也是救治患者的有力保障。为此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及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征求有关专家建议后,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和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情况,在参考国家文件、指南、权威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管理实践经验,特提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居家治疗及返岗建议,以供有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C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3年1月-2020年8月某院确诊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分为耐药组(CRAB组)与敏感组(CSA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CRAB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确诊后48 h内的PCT、CRP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64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包括CRAB组43例与CSAB组21例。使用抗菌药物>7 d是CRA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6.198,95%CI:1.280~30.023)。43例CRAB血流感染患者中预后良好组13例,预后不良组30例。ROC曲线显示,PCT、CRP以及PCT联合CRP预测CRAB血流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95%CI:0.658~1.000)、0.800(95%CI:0.610~0.990)、0.895(95%CI:0.751~1.000)。结论 使用抗菌药物>7 d是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PCT、CRP水平对CRAB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某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收治场所,为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探讨医务人员穿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对该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的感染防控与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诊疗方案、技术指南、指引,以及国家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全国手术室护理管理现有经验,并结合我国感染控制专家的管理建议,制定我国《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感染防控专家共识》。本共识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术患者感染防控的特点,从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防控、手术后防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的感染防控与管理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状况,为后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星的形式调查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状况,调查表包括基本情况和心理压力相关量表。结果 对感染的焦虑因子得分比较:护士的焦虑程度高于医生(t=2.471,P=0.007)。疲乏因子得分比较:已生育高于未生育(t=2.474,P=0.016);护士高于医生(t=2.714,P=0.009);非感染专业高于感染专业(t=-2.513,P=0.015)。工作负担因子得分比较:工作年限≥20年高于<20年(t=-5.236,P<0.001)。工作动力因子得分比较:工作年限≥20年高于<20年(t=-2.039,P=0.046);采用不同种数途径获取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医护人员工作动力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3,P=0.013)。支持系统因子得分比较:感染专业高于非感染专业(t=2.371,P=0.021);按级别进行防护高于未按级别进行防护(t=2.153,P=0.035)。采用不同种数途径获取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68,P<0.001)。结论 为使隔离病房一线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已生育的医护人员以及非感染专业的支援人员在有利的工作环境中以最小的压力应对大流行,应及时更新和提供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防护消毒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优化驰援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配置,保障派出医疗队所属医院自身需求与驰援队员防护消毒物资平衡供给。方法 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派出至不同城市的7批共85名驰援医疗队队员为调查对象。首先确定医疗队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应用微信应用程序,设计针对初始配置的每一种防护消毒物资实际消耗量的调查问卷,通过微信对医疗队员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获得有效问卷80份,38.75%(31名)被调查队员所在的援助医院能按需提供防护消毒物资,其中50.00%能按需提供防护用品,57.50%能按需提供消毒用品,仅有38.75%队员所援助的医院能完全提供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3.75%的调查对象援助医院不能提供防护消毒用品。三个驰援地的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提桶、袋装卫生消毒湿巾、单片装卫生消毒湿巾、清洁纱布、100 mL装快速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泡腾片的总消耗量与初始配置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驰援地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长款乳胶手套、医用护目镜、防护面屏、分体式工作衣、白大衣、工作鞋、提桶的消耗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防护消毒物资初始配置方案按照高风险职业暴露,每日8 h满负荷工作量预期进行的最低量配置,能满足驰援队员初期的实际需求,预期方案与实际需求无明显偏差,使防护消毒物资短缺时期派出医院与医疗队员间的防护资源配给得到平衡,是保障双方有效执行消毒隔离与防护措施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现状,以及陪护人员防护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3-6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非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自行设计的防控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人员直接观察结果显示,佩戴口罩执行率为84.62%(176/208),佩戴口罩正确率为50.57%(89/176)。手卫生执行率为75.00%(156/208),正确率为22.44%(35/156)。病房通风执行率达100%,90.38%的陪护人员能够做到每日2次病房通风。防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认识的正确率最高,达98.08%;仅50.48%的陪护人员认为75%乙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46.15%的陪护人员认为自己体温升高有必要告知医护人员;有8名被调查陪护人员认为可以和认识的亲朋好友聚众聊天。结论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较低,病区应重视对陪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提高其防护执行正确率,从而避免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某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医护人员病例及家庭关联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医院的4起聚集性疫情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特点、接触史等。结果 该医院共有14例医务人员病例,并关联11例家庭成员病例。所有病例年龄的中位数为38(23~76)岁,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79:1。所有病例的最短潜伏期中位数为4(0~9)d,最长潜伏期中位数为7(3~14)d。所有病例发病至就诊间隔日数为2(0~9)d,其中医护人员病例为1.5(0~8)d,家庭病例为3(1~9)d。4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均与武汉相关。结论 该事件由4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组成,其中3起为家庭成员传播,1起为医院同事混合家庭成员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