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 2021年10月起, 在经验性使用抗颅内感染药物前送检脑脊液培养和mNGS检测。对脑脊液mNGS结果阴性病例, 结合脑脊液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 不进行或尽早停用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并追踪随访。 结果 共纳入43例病例, 其中临床诊断组38例, 病原学诊断组5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断组38例病例中, 2020年1月—2021年9月10例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 临床诊断颅内感染后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2021年10月—2023年8月28例临床诊断颅内感染病例(干预组)mNGS病原学和脑脊液培养均阴性, 16例病例未进行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 另12例在mNGS回报阴性后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停止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 追踪随访28例病例均无细菌性脑膜炎发生, 入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0(0, 4) d]低于对照组10例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7, 11) d, P<0.05]。 结论 脑脊液mNGS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病例病原学检出率, mNGS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老年糖尿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CAP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4例/组,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Ⅱ—Ⅲ级,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合并阿奇霉素。行病原学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35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支原体在两组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致病菌株(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85.3%,对照组为82.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老年糖尿病CAP肥PSIⅡ、Ⅲ级患者临床疗效与头孢呋辛钠联合阿齐霉素疗效相仿,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于我院诊断为重症哮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3%,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10.38±0.97)kPa明显高于对照组(8.82±1.05)kPa,而其二氧化碳分压(8.77±1.22)kP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58±1.03)kPa,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加强龙应用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加强龙总用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激素用量少等优点,配以合理护理干预,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8月~2010年8月38例因神经外科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fibroscopy,BAL)检查,灌洗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38例患者BAL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性率100%,BAL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对于神经外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AP婴幼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医院50名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血清PCT、CRP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CAP的价值。结果 试验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CRP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C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5、0.776、0.86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PCT联合CRP检测在婴幼儿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动化核酸快速检测设备FilmArray meningitis/encephalitis (FA ME) panel、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9例疑似CNS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FA ME检测及mNGS,结合细菌/真菌培养,以及病毒核酸/血清学结果,比较FA ME、mNGS在CNS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效果。结果 FA ME、mNGS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1%、9.1%,数值略高于细菌培养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真菌方面,FA ME、mNGS阳性率分别为10.7%、13.6%,均低于真菌培养(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FA ME、mNGS检测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3.6%、18.2%,高于院内病毒核酸/血清学检测(0)。结论 FA ME、mNGS目前不足以代替院内常规检测,但可作为传统检测的补充手段提高CNS感染病原体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8.
唐祝雄 《中国卫生产业》2013,(23):152-152,154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本组肾挫伤14例(53.85%),肾轻度裂伤5例(19.23%),肾全层裂伤3例(11.54%),肾碎裂4例(15.38%),其中合并肾蒂损伤1例(3.85%)。上述患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痊愈25例(96.15%),死亡1例(3.85%),死亡原因为同时合并其他器官重症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CT扫描能够较为正确地评估肾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且具有具旮陕速、无创、分辨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无明显免疫抑制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感染。据统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4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CAP,占该年龄组儿童死亡总数的30%左右。近年来随着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病原体的确认,对CAP病原学的认识及其诊治也有了新的进展。本研究就近年来儿童CAP病原体构成谱特点和病原学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探讨老年CAP住院患者的病原学特点、耐药情况和CAP严重程度及病死率。方法对305例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年龄17~101岁。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42例(79%);非老年组63例(21%)。结果老年组CAP住院患者多有基础疾病,病原菌检出率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非典型致病菌等,41例为混合感染,92例未能明确病原菌。结论老年CAP住院患者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复杂。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20年1月20日-2月27日株洲市80例确诊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比较轻型和普通型组、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80例 确诊患者中,湖北疫区来源22例(27.5%),非湖北疫区来源58例(72.5%),其中有明确接触传染源者45例(56.3%),无明确接触史者13例(16.3%)。聚集性疫情共17起,涉及病例55例,湖北输入性聚集疫情4起,病例9例,其中家庭聚集3起;本地聚集性疫情13起,病例46例,家庭聚集10起,社交聚集2起,朋友聚餐1起。8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7.5岁;男女比例为1 ∶1;22例患者(27.5%)合并基础疾病,居前3位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轻型病例8例(10.0%),普通型55例(68.8%),重型11例(13.8%),危重型6例(7.5%)。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腹泻。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相比,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更高,发生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者78例(97.5%),淋巴细胞计数<1.0×109/L者20例(25.0%);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清蛋白均低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均P<0.05),多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11.3%)患者无肺炎表现,15例(18.8%)患者肺部单侧受累,56例(70.0%)患者肺部双侧受累,17例(100.0%)重型、危重型患者均为双肺受累。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可作为临床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 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二次阴性,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的患者列为排除病例组(排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方面的差异。结果 确诊组14例 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33∶1,年龄中位数为 51.5(38.3,63.0)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0例(71.43%);排除组 8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0.95∶1,年龄中位数37(29.0,59.75)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4例(16.67%);两组在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居住地分布以及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数占比高于排除组(92.86% VS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的患者数占比低于排除组(P=0.001)。两组胸部CT结果比较,确诊组患者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等改变所占的比例高于排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由散在或多发肺炎进展为 磨玻璃样肺炎的中位时间为3(2,5)d。结论 患者年龄、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 细胞百分比,肺部磨玻璃样等CT表现是 COVID-19的特征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时应加以甄别,进一步提高 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院收治的9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均无野生动物接触史,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29例(32.22%);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病例49例(54.44%),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史12例(13.33%),均为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聚集性发病73例(81.11%)。年龄为3~89岁,平均(48.19±17.85)岁。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主要集中在18~60岁,且以务工人员为主;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以农民为主。A、B型流行病学史两组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寒战(43例,47.78%)、咳嗽(干咳为主,27例,30.00%)等。发病初期有73例(81.11%)自行服药。患者患病前行为心理状态调查总均分为(15.16±7.64)分。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新型冠状病毒、了解防护措施、知晓开窗通风及室内消毒等方面优于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不去人口密集地方面优于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具有早期散发,后期聚集性发病,人传人感染的强传染性。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早期诊断、早期隔离、综合治疗,积极控制慢性基础疾病对控制新冠肺炎病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JP规范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等资料。结果 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中,78.2%(79例)为中青年男性,72.3%(73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69例)、发热(17例)、咳嗽(15例)等。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aO2<60 mmHg),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为(527.4±85.7)U/L。合并其他肺部感染(细菌或结核)现象常见(3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200个/μL,90例),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严重。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可见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结论 AIDS合并PJ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呼吸系统损伤最常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影响AIDS合并PJP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单纯血浆置换(PE)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剂量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PE与DPMAS+PE治疗重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应用STATA/SE 15.1软件对符合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819例患者,其中394例患者采用单纯PE治疗,425例患者采用DPMAS+PE联合治疗。PE、DPMAS+PE治疗在对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总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氯离子、钠离子的影响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DPMAS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SMD=-0.33,95%CI:-0.51~-0.15,P<0.001;SMD=-0.27,95%CI:-0.45~-0.09),P=0.003);PE+DPMAS组治疗后的钾离子高于PE组(SMD=-0.29,95%CI:-0.49~-0.10,P=0.003)。结论 PE、DPMAS+PE均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且PE+DPMAS可有效减少血浆用量,对钾离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更小。有条件尤其是血浆不够的情况下,DPMAS+PE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 2020年 1月23日-2月20日甘肃省确诊的91例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91例新冠肺炎患者分布于全省11个地州市,其中聚集性发病13起,2020年1月25日-2月10日 为甘肃省新冠肺炎发病高峰区间。具有明确流行病史者62例,其中来源于湖北疫区者10例(14.1%),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引起聚集性发病者52例(73.2%)。临床分型轻型及普通型76例,重型及危重型15例。截至 2月20日,治愈65例(71.4%),治疗中24例(26.4%),死亡2例(2.2%)。71例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中,男性32例(45.1%),中位年龄45(1~94)岁,中位潜伏期为6(1~13)d。就诊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发热(60例,84.5%)、 咳嗽(65例,91.5%)、咳痰(23例,32.4%)、乏力(25例,35.2%)以及气短(10例,14.1%)。特征性CT影像改变包括:以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65例,91.5%),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8例,25.4%),晕或反晕征(15例,21.1%),其中20例(28.2%)患者CT图像出现合并改变,包括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支气管充气征和/或实变影(11例,15.5%),以及磨玻璃影和/或斑片影合并晕或反晕征(9例,12.7%)。结论 甘肃省新冠肺炎大部分病例具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输入性和聚集性发病为主,该病发病无性别差异,具有普遍易感性,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术后肺炎患者三间分布和病原学进行描述,了解某三甲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的特点,初步探寻术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院2014-2018年手术患者术后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2014-2018年该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例次发病率为0.19%~0.25%,平均发病率为0.22%,病死率为17.62%。不同年份、季度、月份间术后肺炎发病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是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科室。小于1岁婴儿术后肺炎发病率(1.36%)最高,30~39岁患者术后肺炎发病率(0.01%)最低,术后肺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出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男性术后肺炎发病率高于女性(χ2=52.37,P<0.001)。术后肺炎患者标本分离病原菌中76.52%(163/213)为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7.23%)、铜绿假单胞菌(14.55%)、肺炎克雷伯菌(12.21%),术后肺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0.99%(66/213)。结论 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是术后肺炎高发科室,婴儿、高龄患者、男性患者是术后肺炎的高危人群,术后肺炎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通外科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SSI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匹配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术后未发生SSI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1 648例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发生术后SSI的患者共25例,SSI发生率为1.5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86、3.326;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否、植入补片类型、腹腔镜手术与否、患者吸烟史等因素在导致术后发生SS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可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可降低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某医院收治的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病例1例,并检索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血,胸部CT表现为团块影及邻近支气管狭窄,周围有渗出性病灶,被误诊为肿瘤/结核并肺部感染,后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抗真菌及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以"支气管结石"和"曲霉"为关键词检索,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有5篇外文文献,均来自亚洲4国,患者以女性多见,病灶以右侧多见,4例治疗后好转,1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为临床罕见病,尤其是出现咯血表现或合并阻塞征象时易误诊、误治,支气管镜及胸部CT是发现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手段,而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结果,病变肺叶切除及支气管镜取石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辅助抗真菌治疗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选取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114例,分离出1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73株(60.33%)、革兰阴性(G-)菌26株(21.49%)、真菌22株(18.18%)。G+菌主要来源于皮肤(70株,95.8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等。G-菌主要来源于皮肤(14株,53.85%),其次为尿(6株,23.08%)、痰(5株,19.23%)。真菌主要来源于口腔黏膜(16株,72.72%)。共检出MDRO 37株(30.5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的耐药率<50%,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9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43.40%、60.00%。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夫普汀耐药的G+菌。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的耐药率≤5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均敏感。疾病严重程度为中重度、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MDRO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口腔受累、糖尿病病史患者的MDRO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天疱疮患者易继发各种感染,主要为皮肤细菌感染,且MDRO感染率高,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