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例60例,按诱导药物不同平均分为利多卡因组(Ⅰ组)、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组(Ⅱ组)、舒芬太尼合用利多卡因组(Ⅲ组)3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结果:诱导后T1时点3组SBP、DBP、HR显著低于T0(P<0.05或P<0.01);插管后Ⅲ组SBP、DBP、HR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2、T3、T4、T5时SBP、DBP及HR在T2、T3时均显著低于Ⅰ组(P<0.01或P<0.05),在T2、T3时SBP、DBP、HR明显低于Ⅱ组(P<0.05);Ⅱ组在T2、T3与T0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5),HR在T4、T5时与T0比明显下降(P<0.05),与Ⅰ组比较SBP、DBP、HR低于Ⅰ组(P<0.05);Ⅰ组SBP、DBP、HR明显高于T0时点(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舒芬太尼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病人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合适剂量。方法 6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Ⅰ组)、0.3μg/kg(Ⅱ组)、0.4μg/kg(Ⅲ组)。3 min后三组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和维库溴胺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T1)、静脉注射异丙酚后(T2)、气管插管即刻(T3)、插管后3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三组SBP、DBP、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三组SBP、DBP、BIS明显下降(P(0.05或P(0.01),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T3时Ⅰ组SBP、DBP、BIS明显升高(P〈0.05);三组间各时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维持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临床使用的合理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42例,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21例)、芬太尼组(F组,21例);诱导方法:丙泊酚2mg/kg、罗库溴胺0.6mg/kg,其中R组用瑞芬太尼2μg/kg,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快速诱导;记录以下各时点的SBP、DBP、HR,麻醉诱导前1min(T0),诱导后1min插管前即刻(T1)及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结果R组SBP、DBP、HR在T1、T2、T3与基础值及与F组比较降低,差异分别为P〈0.01、P〈0.05,插管后5min回升至插管前水平。F组SBP、DBP在T1降低,T3恢复至插管前水平,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瑞芬太尼均能维持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优于芬太尼,但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亦比芬太尼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老年人颅脑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年龄在60岁以上需在全麻下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 F组,n=20)。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插管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入舒芬太尼(S组)或芬太尼(F组),舒芬太尼组0.5μg﹒kg-1﹒h-1,芬太尼组4μg﹒kg-1﹒h-1。两组均复合持续泵入异丙酚,分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在硬脑膜打开之后均停止给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观察两组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切头皮时(T3)、钻颅骨时(T4)、气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这几个时点肘静脉血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BG)浓度。结果 S组T1与T0比较MAP、HR显著下降(P<0.01或P<0.05)。F组T1与T0比较MAP、HR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 T2~T5 与T0比较,F组MAP、HR上升明显(P<0.05),而S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MAP、HR T2~T5组间比较,F组显著升高(P<0.05)。S组各时点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在T2、T3、T4、T5四个时点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较T0时明显升高(P<0.05)。S组较F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以更好的抑止手术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谢瑜  贺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5-147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消化道肿瘤需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或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均分为Ⅰ、Ⅱ、Ⅲ组,各组全麻诱导时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0.3μg/kg、0.4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插管前(T1)时点,三组的MAP、HR较T0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Ⅲ组的MAP、HR低于Ⅰ组、Ⅱ组(P〈0.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Ⅰ组的MAP、HR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插管后5min(T3)时点,Ⅲ组MAP、HR较T0时点有所降低(P〈0.05)且低于I组、Ⅱ组(P〈0.05)。插管前(T1)时点,各组E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与插管后5min(T3)时点,Ⅰ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使用0.3μg/kg舒芬太尼行全麻诱导插管,既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又能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85岁,ASAI~Ⅱ级,按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0.4μg/kg,在BIS监测下注射丙泊酚2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经口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给药后3组SBP、DBP、HR及BIS均显著下降(P〈0.05),以Ⅲ组下降较明显(P〈0.05);插管时SBP、DBP、HR及BIS均上升,Ⅰ组升高较明显(P〈0.05),Ⅱ、Ⅲ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插管后BIS均小于5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0.3μg/kg舒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临床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7.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比较其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方法 60例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于各时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SBP、DBP、HR均明显降低(P(0.05),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SF组DBP、HR变化幅度较小,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NE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即刻和气管插管后F组E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S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比芬太尼能更有效地抑制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抑制血浆儿茶酚胺释放,对提高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的安全性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大尼与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全麻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记录(T0)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1)诱导后3min、(T2)插管时、(T3)插管后2min、(T4)插管后5min、(T5)插管后10min各时段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0基础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SBP、DBP、HR均有明显均有明显降低(P<0.05),T2、T3、T4时段数值观察组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数值与T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T5时,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T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芬太尼,能更好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MAP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插管后6 min,SF组与F组比较,MAP绝对值上升有明显差异(P〈0.05);HR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明显减慢(P〈0.05或P〈0.01)。结论: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比,舒芬太尼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张剑蔚  顾洪斌  白洁  陈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23-1825
【目的】研究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功能Ⅰ~Ⅱ级,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的先心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F组麻醉诱导时给予芬太尼20μg/kg,划皮前、体外转流前分剐追加芬太尼10μg/kg;S组麻醉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2μg/kg,术中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2μg/(kg·h),体外转流期间1μg/(kg·h)。在麻醉诱导后(T0)、开胸前(T1)、体外转流30min(T2)和停体外转流2h(T3)等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监测值,并在T1、T2、T3等时点采血测定血浆多巴胺及乳酸含量。【结果】F组与S组麻醉效果均较满意,但T0时点心率均明显下降;S组T1、T3时点的心率下降更为明显(P〈0.05);F组在T2时点乳酸水平升高较S组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血浆儿茶酚胺的释放,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舒芬太尼在腭咽成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腭咽成型手术(UPPP)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以芬太尼2 μg/kg(药液稀释10μg/ml)行麻醉诱导,术中每间隔40分钟追加芬太尼0.2μg/kg.Ⅱ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药液稀释5μg/ml)行麻醉诱导,术中每间隔40分钟追加舒芬太尼0.02μg/kg.注药速度0.2 mL/s.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切割腭咽时(T4)的HR、MAP,记录术毕至苏醒和气管拔管时间.SpO2<93%为呼吸抑制.结果 诱导5 min后Ⅱ组呼吸抑制弱于Ⅰ组(P<0.05),Ⅰ组插管前HR、MAP下降值均超过基础值的20%,且低于Ⅱ组(P<0.05),插管即刻和手术切割腭咽时两组HR、MAP稳定.Ⅱ组苏醒和拔管时间均低于Ⅰ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对呼吸、心血管功能影响小,镇痛作用强大持久,持续镇静时间短,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试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前(T1)时点的心率(HR)、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值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5)时点HR、SBP、DBP值均显著高于T1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依托咪酯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后苏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全麻组(Ⅰ组,n=16);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n=16)。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毕苏醒、拔管情况。结果:Ⅰ组,气管插管前HR、SP、DP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观察时点较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插管前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插管即刻、插管后2min,上述指标明显上升(P<0.05),Ⅱ组拔管即刻比拔管前HR、SP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插管即刻,HR、SP、DP较诱导前上升幅度,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维库溴铵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后苏醒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夏萍萍  梁思  叶治  钟涛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42-2245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芬太尼是否能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保持满意的麻醉深度以及艾司洛尔是否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五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艾司洛尔+芬太尼3gg/kg组;Ⅳ组:芬太尼6beg/kg组;Ⅴ组:芬太尼3μg/kg组。全部采取七氟醚面罩吸入12min复合罗库溴铵1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诱导开始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2、3、5、8min(T3、T4、T5、T6、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Narcotrend指数(N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并观察插管前与插管后各时点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1)相比,五组病人诱导后HR、MAP、BIS、NI均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而Ⅰ组在插管后1、2、3、5min(T3、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其它4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除Ⅳ组外,其余各组在插管后1、2、3、5min(T2、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Ⅲ组(P〈0.05)。Ⅳ组与Ⅲ组插管前后HR、MAP、BIS、NI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不同血浆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镇静效果的比较。方法 OSAS患者45例,性别不限,年龄28~60岁,体质量80~11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4 ng/mL组(S-Ⅰ组)和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6 ng/mL组(S-Ⅱ组)。2%利多卡因混合1%丁卡因咽喉喷雾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注射1%丁卡因3 mL。各组达血浆靶浓度后开始实施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后3 min MAP和HR变化率。SPO2、PI(灌注指数)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插管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Ⅰ和S-Ⅱ组MAP变化率>30%及HR变化率>30%显著低于C组(P<0.05)。SPO2:S-Ⅱ组T1显著低于T0(P<0.05),且与C与S-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I:S-Ⅰ和S-Ⅱ组T1-4与T0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S-Ⅰ和S-Ⅱ组T1-3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Ramsay:S-Ⅰ和S-Ⅱ组T1-4时刻均显著高于T0(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憋气、呛咳及恶心发生率C组均显著高于S-Ⅰ、S-Ⅱ组,插管知晓各组间差异(P<0.05)均有显著性。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为0.4 ng/mL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满意且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食道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0例.2组患者麻醉前30 min均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Ⅰ组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Ⅱ组采用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入室时(T0)、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0 min(T4)的MAP、HR、SpO2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围麻醉期各时间点的SpO2及T0和T4时MAP、HR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T1、T2、T3时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Ⅱ组(均P<0.05).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Ⅱ组(均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凭着镇痛作用强,对呼吸抑制作用弱,且恢复快的特点,能有效地抑制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患者的燥动,易于维持循环稳定,更适合于胸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预注地佐辛对不同推注速度下舒芬太尼引发咳嗽反应,并探讨更平稳的全麻诱导方法。方法 选择20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年龄20~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Ⅰ、Ⅱ(试验组)于诱导前静注地佐辛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Ⅲ、Ⅳ组(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5 mL。5 min后各组进行全麻诱导,其中Ⅰ、Ⅲ组为快推注组,推注舒芬太尼0.5μg/kg,推注时间5 s;Ⅱ、Ⅳ组为慢推注组,推注舒芬太尼0.5μg/kg,推注时间30 s。观察记录推注舒芬太尼后2 min内咳嗽的发生率和强度。记录插管前后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4组插管前后SBP、D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咳嗽发生率明显比Ⅳ组低(P<0.01),Ⅳ组咳嗽发生率也比Ⅲ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注速度可影响舒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应的发生,预先注入地佐辛能有效地降低不同推注速度舒芬太尼引发咳嗽的发生率,尤以慢推注组明显,是麻醉诱导更平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经镇痛泵给予舒芬太尼5ng/kg行麻醉诱导,0.5mg/(kg·h)行麻醉维持;试验组患者则经镇痛泵给予舒芬太尼3ng/kg和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舒芬太尼0.15mg/(kg·h)和氯胺酮1mg/(kg·h)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进腹时(T3)、拔管后1min(T4)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较T0时发生明显改变,且试验组患者在T2、T3、T4时点的SBP、DBP、HR、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Cor)和血糖(Glu)在T2、T3、T4时点,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躁动评分和警觉/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恶性消化道肿瘤腹腔镜手术中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辅助表面麻醉对减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本院经口清醒气管插管患者92例,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5例),在利多卡因和丁卡因联合表面麻醉前提下,观察组插管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记录并对比两组表面麻醉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3 min (T2)、插管后5 min(T3)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插管后NE、SBP、HR均较之基础值呈现一过性升高,T3时各指标基本恢复至基础值水平;②T1时对照组NE、SBP、DBP、HR等指标远高于观察组水平,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T2时两组NE、SBP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3时两组NE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醒状态下经口气管插管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表面麻醉较之舒芬太尼对减轻心血管反应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静脉复合麻醉时的优缺点。方法: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芬太尼组(F组, 15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15例)。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7μg/kg(F组)、舒芬太尼1μg/kg(S组)、咪唑安定0.05m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维持,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浓度维持0.5μg/mL、泵入芬太尼7μg/(kg·h)(F组)、舒芬太尼1μg/(kg·h)(S组)。监测SBP、HR、中心静脉压、持续心排血量(CCO)、全身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嵌入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及血气分析,分别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5min(T2)、劈胸骨时(T3)、切心包时(T4)、后降支或回旋支搭桥时(T5)、钢丝捆扎胸骨时(T6)各项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T3、T4、T6时SBP、HR波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S组CCO波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SVR波动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F组血糖、乳酸在 T5、T6时组间、组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EPex在T3、T4、T6时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OPCAB中,舒芬太尼较芬太尼作用强,与芬太尼相比,镇痛效应强度大于7∶1;舒芬太尼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能力更强,循环更趋于稳定。[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