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医生现场心肺复苏培训遇到的问题,从而指导提高临床实习医生的现场心肺复苏水平.方法 应用电脑模拟复苏人对临床实习医生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考核,据培训前考核发现的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再行培训后考核.结果 培训前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姿势不正确、按压频率不正确、吹气速度过快、吹气过大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2012年见习期轮转护士在急诊科培训心肺复苏前后效果的对比,探讨CPR操作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以提高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水平及急救意识。方法应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进行培训前后操作成绩对比,提出常见操作缺陷。结果培训后操作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通过培训考核,提升了见习期轮转护士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增强了急诊急救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的效果,为推广院前急救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194名社区居民进行CPR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社区居民CPR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及格率。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CPR知识考核及格率为89.69%,技能抽考及格率为60.0%,操作技能及格率明显低于知识及格率。结论:培训可显著提高居民CPR知识,技能操作需要加强模拟演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对心肺复苏(CPR)的掌握情况。方法在住院床位>50张的各级医疗机构成立考核组。考核2010心肺复苏国际指南理论知识和成人现场模拟心肺复苏操作的掌握情况。将856人分为执业组与助理组统计回答正确率。结果执业组现场模拟心肺复苏各项操作技能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助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执业组心肺复苏知识回答正确率略高于助理组,除应用阿托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执业组对心肺复苏的掌握情况好于助理组,但两组的掌握情况均不理想,这可能是导致CPR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使用萨勃心肺复苏仪和徒手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萨勃机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分别使用萨勃和徒手人工心肺复苏,比较两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萨勃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标准的心肺复苏技术。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脏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是一种可替代人工心肺复苏的先进仪器,值得在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实践研究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月对本辖区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并给予相关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大学生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大学生对心肺复苏认知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培训后对CPR理论知识的掌握合格率由原来的15.0%上升至95.3%;技能操作测评合格率则由1%上升至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水平及操作技能,可有效的降低院前的死亡率,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院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广场舞式的CPR专项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操作熟练程度并且使其在脑海中形成持久有效的记忆。方法全院医护人员通过分批分组分时段由讲师按照广场舞的方式进行CPR培训,并对培训人员分别进行考核调查。结果全院护理人员CPR徒手操作熟练程度考核成绩合格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场舞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大规模CPR培训,值得向全民性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8.
9.
许洪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95-3097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的心脏骤停的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进行抢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进行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后收缩压、SpO2及心率分别为(95.2±10.4) mmHg、(93.1±8.2)%、(89.6±5.7)次/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6.7)mmHg、(78.7±5.5)%、(70.8±5.2)次/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6、8.246、9.625,均P<0.05);两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分别为7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42、10.15,均P<0.05)。心肺复苏后5 min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68、0.922、0.747,均P>0.05);15 min、30 min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984、4.673、4.685、9.647、8.356、5.534,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较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自主循环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抢救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护士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方法 38位新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岗前培训,每组19人。对照组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CPR的培训。结果在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进行CPR培训和考试的新护士在抢救患者的速度和效果上明显优于单进行岗前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CPR培训有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速度和抢救效果,医院应对护士进行定期CPR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本院临床试验质量及临床医师的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意识。方法我院通过选派骨干参加省级、国家级学习班,邀请相关科研单位及GCP资深专家等方式对我院临床医师进行培训。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我院临床医师的GCP意识,确保了我院新药临床试验的质量。结论GCP是设计、实施、记录和报告设计人类对象参加的试验国际性伦理和科学质量标准,GCP培训是新药临床试验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非专业救护员心肺复苏测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术在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中培训后的效果,探索提高其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方法对景区四年中培训的157名非专业救护员进行CPR理论知识试卷测试。结果复训者对CPR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初训者。结论对非专业救护员CPR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需要不断进行定期复训是提高急救意识、掌握CPR知识和技能的好办法,对普及急救医学知识与技能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挽救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急救科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与普通科室(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外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心肺复(CPR)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应用反馈装置能否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方法 从急救科室与普通科室医生、护士群体中各随机抽取20名(共80名),对其进行CPR知识调查并记录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心肺复苏参数,统计并比较上述4个群体CPR知识和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CPR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救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普通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的CPR知识得分(3.5±0.6,3.2±0.5,2.0±1.1,1.4±0.5)、操作时间(147.47±17.20,165.32±22.58,169.98±19.52,183.58±27.85)秒、有效按压率(71.17%,60.54%,60.47%,53.22%).急救科室的成绩均好于普通科室,普通科室按压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按压过浅,而人工通气较差是各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反馈装置后所有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的医生、护士)CPR有效按压率、人工通气和操作时间均明显改善.结论 普通科室医务人员CPR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欠理想,急救科室的情况要好些.CPR培训时应用反馈装置能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医务人员的CPR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和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对于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ACD-CPR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86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ACD-CPR和STD-CPR组;比较两组在复苏开始后10、20和30min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及心电图(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ACD-CPR组10、20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组(85.32±39.85 mmHgvs62.15±30.14 mmHg at 10 min,t=5.648,P〈0.001;73.56±36.58 mmHgvs2.39±25.73 mmHg at 20 min,t′=5.350,P〈0.001,respectively);自主循环恢复率(19[23.75%]of 80 vs 10[11.63%]of86,χ^2=4.224,P〈0.05)、24 h存活率(17[21.25%]of80vs8[9.30%]of86,χ^2=4.625,P〈0.05)亦显著高于STD-CPR组;另外,ECG按压波形变化方面,ACD-CPR自动按压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人工徒手按压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ACD-CPR在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STD-CPR。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与《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比较与应用,总结成人生存链的建立,提高心肺复苏(CPR)的急救成功率,说明了团队协作从院外第一目击者进行CPR到“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急救,快速转运,院内CPR基础生命支持阶段的定位定责,即连续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电除颤、气管插管、生命支持药物应用及对高级生命支持中重要脏器的保护.阐述在CPR救护中的团队协作对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致残率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振强  魏海苓 《河北医药》2008,30(4):454-455
目的观察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疗效,为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临床证据。方法治疗组56例患者使用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2组患者均同时使用电除颤及药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肺复苏机(cardia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能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P<0.05)、减少并发症(P<0.05),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但对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疗效要好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脂肪乳剂治疗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布比卡因是临床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大剂量的布比卡因快速入血容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临床常规的复苏治疗成功率低。而临床作为静脉营养物质的脂肪乳剂却能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并在很多临床病例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目前研究的结果支持脂肪乳剂是通过“脂肪池”假说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来产生治疗作用的。进一步阐明脂肪乳剂逆转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量效关系以及如何将脂肪乳剂的治疗和常规生命支持治疗结合起来,将为临床上布比卡因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抢救护理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肺复苏患者急救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技术。结果 20例心肺复苏患者中抢救成功11例,9例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min者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早期迅速的抢救治疗与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assess pharmacy students'' retention of knowledge about appropriate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use and counseling points following didactic training and simulated experience.

Design

Following a lecture on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use, second-year doctor of pharmacy (PharmD) students were assessed on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basic life support and deliver a shock at baseline, 3 weeks, and 4 months. Stude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recall of counseling points for laypeople/the public.

Assessment

Mean time to shock delivery at baseline was 74 ± 25 seconds, which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t 3 weeks (50 ± 17 seconds, p < 0.001) and was maintained at 4 months (47 ± 18 seconds, p < 0.001). Recall of all signs and symptoms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counseling points was diminished after 4 months.

Conclusion

Pharmacy students can use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to quickly deliver a shock and are able to retain this ability after 4 months. Refresher training/courses will be required to improve students'' retention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counseling points to ensure their ability to deliver appropriate patien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培训模式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的作用.方法 培训师资、将标准的CPR技能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片放在医院内网网站上,让门诊护士利用高仿真模拟人边看边练,达到同质化培训;根据门诊护士工龄确定复训考核频次,并将考核成绩与护士长管理绩效和个人年终考评挂钩.结果 不同培训模式后理论和技能得分比较:立即考试(t'理论=4.1362;t'技能=5.0148,P<0.05);6个月考试(t理论=12.3327;t技能=11.6073,P<0.01);12个月考试(t理论=19.7291;t技能=23.27,P<0.01).结论 边看视频边练习培训结合复训考核能使门诊护士长期保持有效的CPR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