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鼠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为开展肾移植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采用Wistar和SD大鼠,血管吻合采用供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连续缝合,尿路重建采用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观察和比较同系移植组与异系移植组大鼠间异体肾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和肾脏免疫病理损害情况,并对模型制备作出客观评价。结果: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08±15)min,手术成功率为83.33%(25/30)。同系移植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9.1±0.8)d。异系移植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6.27±0.3)d,术后第3天有明显的病理损害。结论:此模型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符合肾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器官移植的移植免疫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并探讨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Wistar系大鼠为供体,SD系大鼠为受体。采用左侧原位肾移植法,动脉端-端吻合,静脉袖套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共进行大鼠肾移植80次,存活73只,7只大鼠死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91.3%,建立了稳定、实用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结论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动物模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对建立稳定的模型有重要影响。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友  于立新 《广东医学》2004,25(5):604-605
随着临床肾移植的不断发展,有关排斥反应机制、监测、预防和治疗等日益受到重视。大鼠肾脏移植模型历史悠久,但由于它是研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故近年来重新受到重视。本文对大鼠肾移植模型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D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左侧肾脏于灌注修整后,原位的移植至受体左侧肾窝,肾动脉采用端端吻合法,静脉则采用简化的端端吻合方式,输尿管则采用带部分膀胱瓣于受体膀胱吻合,受体右肾使用体外延迟结扎,从而复制出大鼠肾移植的动物模型。结果共行大鼠肾移植45对,模型成功率85%,整个手术时间平均(140±28)min,其中肾动脉吻合平均(10±3)min,供肾热缺血时间约3min。简化的肾静脉吻合平均(21±3)min,与传统吻合方法比较明显缩短了吻合时间(t=4.43,P<0.05)。结论该法有效地建立起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且并发症发生少,动物成活率高,简单实用。简化的静脉吻合方法有效的减少了静脉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陆京伯  于立新  叶俊生 《广东医学》2007,28(9):1404-1405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异体异位双侧肾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共30对.原位灌注、切取连带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供体双肾;在受体髂腰静脉水平切除一段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供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上下开口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断口分别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全层缝合.结果 整个移植过程<180 min,热缺血时间<5 s,冷缺血时间<90 min,血管吻合时间<50 min.30例手术中,25例成功,手术成功率83.3%.在未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手术成功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均超过1周.结论 大鼠双侧肾移植模型是一种可行性好,成功率高的肾移植动物模型.与单侧模型相比,具有增加取材次数、获取配对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大鼠原位肾移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研究排斥反应机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Lee和Kamada大鼠肾移植方法进行改良,从而得出动物实验模型,结果成活率100%,成功率90%。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技术。方法:600例大鼠肾移植,切除自体肾后分别行异体原位肾动脉、静脉和输尿管的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4.9%。结论: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简便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肾移植已广泛在国内外开展,手术技术已趋于成熟,但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机制,如何监测、预防和治疗等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一直以来是研究人类器官移植和移植免疫学重要实验手段之一,故建立成功稳定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是器官移植基础研究的必要条件。本  相似文献   

9.
李素华  刘健 《新疆医学》2004,34(6):148-151
动物肾移植模型被广泛用于器官保存及免疫等相关研究。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用于实验研究,如猪、狗、兔、大鼠及小鼠等。其中以大鼠模型最为常用。其优点有:1.动物来源多,经济;2.饲养简单;3.移植手术的无菌要求较大动物要小;4.应用近交系大鼠可在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自体移植器官能够长期存活;5.血管和输尿管的直径满足吻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Beagle犬肾移植模型,观察了伪手术组与模型组犬肾移植术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一般情况变化。发现Beagle犬肾移植模型稳定;Beagle犬经肾移植术后第3天起,血清Scr和BUN迅速升高,Scr从术前61.1±1 3.5 μ mol/L上升到术后1153.9±124.4μmol/L,BUN从术前3.6 8±0.62 mmol/L到术后24.23±7.17 mmol/L,而伪手术组的Scr和BUN则一直稳定维持;一般情况观察和移植肾外观形态检查均发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表现。因此,该模型制作简便、可靠,稳定性高,可用于移植免疫学研究和免疫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1.
大鼠肾移植模型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使用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洗,肾动脉带一小段主动脉,肾静脉带一小段下腔静脉、输尿管末端带一直径约为0.5cm的膀胱瓣的供者手术方式;受者主动脉与供者主动脉、受者下腔静脉与供者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在受者膀胱上剪去一膀胱瓣与供者相同大小的圆瓣,然后进行一层膀胱吻合。结果 第一阶段为实验探索阶段,经过半年近150次的实验摸索,克服了移植物灌洗、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第二阶段为模型成熟阶段,冷热缺血时间、血管吻合的速度以及手术时间都比第一阶段有所缩短。手术成功率为85%左右,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灌洗不良、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结论 此模型容易掌握,可以在条件比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展,除常规显微外科器械外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设备。  相似文献   

12.
不借助外科显微镜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无外科显微镜下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分别以Wistar大鼠和SD大鼠作为供受体。从腹主动脉原位灌注412肝素林格平衡液,移植时供体腔静脉与受体腔静脉、供肾动脉带有的腹主动脉瓣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壁连续缝合。结果共完成68次肾脏移植手术,其中前期42次,主要是摸索手术方法和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后期26次,手术时间约为2.5h。5只受鼠死亡,其余受鼠均存活超过2周,手术成功率为80.7%。结论该模型手术操作简单、便捷、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可运用于移植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良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用SD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采用原位低温灌注,原位修剪,移植肾放置左侧,血管直接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经过60次的实验,克服了移植物灌注、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稳定实用的肾移植动物模型。手术成功率为80%左右。结论:此模型可以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开展。有较高的成功率,符合肾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棉签分离技术和水分离技术在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中的优缺点.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各40只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受体左侧肾切除后,使用标准的显微外科技术将移植肾移植入左侧肾.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分离供体和受体的血管:A组使用棉签头和镊子钝性分离;B组使用水分离方法.结果 肾脏均移植成功.B组取肾时问和移植时间均比A组短[(15.62 3.15)min vss(21.20±4.02)min,(55.34±6.78)min vs(61.54±7.05)mi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管痉挛发生率比A组低(10% vs 60%,5% vs 1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分离技术具有安全、快速和创伤小的特点,不需要特殊的设备,要求较少的外科技巧,对其他移植模型的建立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鼠自体原位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大鼠自体原位肾移植模型 ,以便于研究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与肾移植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自体原位肾移植组 (A组 )和假手术组 (B组 )各 10只。左腰部纵切口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后腹膜间隙游离左侧输尿管及肾脏、肾蒂。A组 :以无损伤动脉夹闭合肾动脉 ,采用管径0 .2mm的玻璃穿刺针经肾动脉恒压 ( 10 0mmHg)灌注 1ml 0~ 4℃生理盐水 ,至肾脏颜色变白后暂时阻断肾动、静脉 ,吻合肾动脉切口 ,采用自制的局部冷保存装置 ,将肾脏置于 0~ 4℃生理盐水中 ,8h后开放肾动、静脉使肾脏复灌 ,复灌前切除右侧肾脏。B组 :采用同样方法游离暴露肾脏后 ,不实施肾脏血流阻断和肾脏灌注 ,单纯低温保存 8h ,随后同法切除右肾。A、B组分别于肾脏复灌后 2h、2 4h抽取血液 2ml;肾脏复灌后 2 4h后切除左侧肾脏。结果 :A组 2h、2 4h血清Cr、Bun值均高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组肾脏病理切片可见典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结论 :大鼠自体原位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操作简便 ,手术成功率高 ,充分模拟临床肾移植IRI特点 ,是研究肾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4'-N-11C-甲胺基苯)-6-羟基苯丙噻唑(11C-PIB)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模型验证及监测移植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Aβ(1-40)海马注射痴呆模型后进行细胞移植,通过行为学、组织学检测及11C-PIB PET和11F-FDG小动物PET显像,观察显像结果是否与行为学、组织学结果相匹配.结果 模型组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组(P<0.01),组织学显示海马CA,及齿状回出现神经元丢失和AB沉积11C-PIB显像中模型组海马区域PIB放射性摄取显著增高(P<0.05),18F-FDG显像中模型组注射侧海马放射性摄取显著低于正常组的同侧(P<0.001).细胞移植后移植组潜伏期较模型组减少33.7%~51.5%(P<0.01),组织学显示Aβ沉积无明显改变,神经干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核蛋白阳性细胞,并持续6周表达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11C-PIB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差异无显著性(P>0.05),18F-FDG显像显示移植组与模型组放射性摄取基本一致(P>0.05).结论 11C-PIB PET成像有助于诊断早老性痴呆并活体监测模型大鼠脑内的淀粉样斑块,而18F-FDG在监测移植细胞短期疗效方面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的肾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术的效果.结果 除1例术后因并发症切除1侧原位肾以外,其余11例均保留原位肾,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 多囊肾患者保留原位肾直接进行肾移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640-643
  相似文献   

19.
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能反映肝癌肝移植特点的肝癌复发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实验组大鼠给予肝移植术后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方案(MP+CSA),对照组仅同法使用生理盐水,两组均接受经门静脉系统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手术,观察60d,死后剖腹探查取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2.6±0.6)min,对照组为(22.1±0.7)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时间为(14.8±2.3)d,对照组为(40.9±5.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减轻量(53.5±2.6)g,较对照组体质量减轻量(34.6±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肿瘤复发率为95%(19/20),对照组为40%(8/20),实验组大鼠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特征,可以作为研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理想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大鼠模型,比较选取不同的手术时机及内膜自体移植在不同部位的建模效果,以期寻求便捷、有效的手术建模方法。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动情期手术组与间情期手术组,分别在动情期与间情期将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在腹壁、肠系膜袢部、肠系膜根部3个部位,以典型度为主要模型评价指标,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情期造模与非动情期造模的模型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移植部位的模型效果有差异(P0.05),成模效果优度分别为肠系膜袢部腹壁肠系膜根部。结论手术时机对自体移植建立EMT大鼠模型的建模效果无影响;移植部位的血供情况可能对建模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