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对40例择期胸腔手术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ASAⅠ~Ⅱ级,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A组);另选40例手中种类、年龄、性别均与A组类同患者,采用单纯静脉麻醉进行对照(B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1.5mg/kg,琥珀胆碱2mg/kg。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2.5mg/kg,琥珀胆碱2mg/kg,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瘙痒等指标。结果 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 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Narcotrend监测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更安全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40例ASAⅡ~Ⅲ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GA)和单纯全麻组(GA),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为舒芬太尼0.4μ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气管插管后微泵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间断静注顺苯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中行Narcotrend监测并使Narcotrend分级(NTS)维持在D0~D2之间。EGA组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试验剂量1.3%利多卡因3 ml,气管插管后硬膜外追加1.3%利多卡因6~8 ml,再以0.375%罗哌卡因5~8 ml/次维持硬膜外阻滞。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记录两组病人全麻维持用药量和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位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EGA组术中收缩压低于GA组(P<0.05);术中麻醉用药比较,EGA组丙泊酚及顺苯磺阿曲库铵用量少于GA组(P<0.05),EGA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1);恢复时间比较,EGA组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GA组(P<0.01);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病人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同时进行麻醉深度监测,有利于预防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120例均分为3%氯普鲁卡因组(A组)和2%利多卡因组(B组).硬膜外注入试验剂量5 ml,5 min后一次性注入追加剂量10 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肌肉松弛程度以及呼吸、循环功能变化.结果 A组达最高阻滞平面时间(12.1±4.0)min,明显短于B组的(15.4±5.4)min;A组改良Bromage评分评1分的时间(56.8±10.9)min、评0分的时间(67.6±16.9)min,均明显短于B组的(69.1±14.1)min和(80.4±20.7)min(P<0.05).结论 氯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迅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好,且运动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维持剂量、术后苏醒、躁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行剖胸手术患者,ASA Ⅱ级~Ⅲ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2组.A组: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患者预先用10 ml 0.25%布比卡因和0.1 mg芬太尼硬膜外给药.术中硬膜外0.25%布比卡因和芬太尼10μg/ml,5 ml/h复合丙泊酚维持.B组:全凭静脉麻醉组,丙泊酚-端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所需麻醉维持药量、术毕清醒及出现疼痛时间.结果 2组患者各观察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麻醉维持不需要静脉镇痛药瑞芬太尼和肌松药阿曲库铵,只需复合充分的丙泊酚镇静,就能满足手术需求;术后苏醒早;拔管时间(11±4)min,相对于全凭静脉麻醉组(23±16)min明显缩短(P<0.05):躁动例数显著减少;术后出现疼痛时间(7.4±2.6)min相对于全凭静脉麻醉组(0.5士0.3)min明显延长(P<0.01).结论 胸段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用于开胸手术快通道麻醉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循环功能及用药量的影响,选择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20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方法:咪哒唑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顺阿曲库胺0.15~0.20mg/kg。GA组于诱导前取L1-2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0.5%罗哌卡因5ml。术中每2h追加5~7ml。诱导前以PhilipsMP40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等生命体征,同时记录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显示,GA组气腹后,气管插管拔除前MAP、HR明显低于G组(P〈0.05);GA组七氟烷用药浓度,顺阿曲库胺用药量低于G组(P〈0.05)。结果表明,高龄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使患者术中循环稳定,全麻用药量减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25例,A组用咪唑安定0.1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2 mg/kg行全麻诱导。B组于全麻前于T8~9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4 cm。用2%利多卡因做试验量,确定硬膜外麻醉平面后,按A组方法行全麻诱导插管,两组插管后麻醉机维持呼吸。VT8~10 ml/kg,RR 12~14次/min,I∶E=1∶2,麻醉维持:A组术中1%~2%安氟醚吸入,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经硬膜外导管给予1%利多卡因8~10 ml不等,并用0.5%~0.8%安氟醚吸入,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用药量、术毕清醒时间、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吸入空气SpO2达90%的时间,两组患者诱导前(T1)、CO2气腹前(T2)和CO2气腹后5 min(T3),放气后5 min(T4)的MAP、HR和PETCO2。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安氟醚吸入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维库溴铵用量只有A组的52%,B组术毕清醒只需13 min,和A组24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PETCO2与T1比较,A组在T3时MAP,HR显著增高(P<0.05)。而B组各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A组T3时MAP,HR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P<0.05)。两组T3时PETCO2显著高于T1时(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使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经皮穿刺^125Ⅰ植入治疗前列Ⅱ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手术患者40例,年龄58~81岁,平均73.5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CSEA组(A组)和EA组(B组),每组20例,A组蛛网膜下隙注入布比卡因7.5mg,平卧测麻醉平面,在硬膜外逐加2%利多卡因达麻醉平面T8,B组常规用药麻醉平面达T8。结果 A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无牵拉痛,BP平稳;B组有8例(40%)患者出现麻醉阻滞不全及牵拉痛,血压下降≥30%。结论 CSEA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用药量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老年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之~,尤其在经皮穿刺植入^125 Ⅰ治疗前列腺癌方面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全静脉麻醉对老年腔镜手术后炎症反应的差异。方法60例择期Lc术患者,65-7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诱导后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B组:诱导后采用静脉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身麻醉。维持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波动在基础值±20%以内。在手术结束后2小时、24小时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d)、白介素6(IL-6)、IL-10。结果A组CRP、TNF—α、IL-6第2小时及24小时都显著低于B组(P〈0.05);A组IL-10在第24小时显著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较全静脉麻醉可以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1~1.5mg·kg-1,琥珀胆碱2mg·kg-1。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2~2.5mg·kg-1,琥珀胆碱2mg·kg-1,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1。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测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骚痒等指标。结果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硬膜外复合全麻及单纯全麻在胸腹部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80例ASAⅡ~Ⅲ级行胸腹部手术患者,每组140例,联合组行T6-7,或T8~9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4ml后,快速诱导插管,静脉复合全麻,术中40~60min追加硬膜外用药4~5ml。对照组快速诱导插管行静脉全麻。术中连续监测BP、HR、PETCO2、SpO2,并比较术后苏醒拔管情况。结果联合组BP比对照组BP明显降低,HR亦相对较慢,且联合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完全清醒的例数大为增多。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胸腹部手术具有保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及通过减少全麻药用量,减少对呼吸的抑制,使患者及早苏醒及拔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在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选择20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新生儿,随机分成硬膜外组10例(A组),予2%利多卡因,0.75%左旋布比卡因,注射用水(1∶1∶2)合剂1mL/kg。全麻组10例(B组)。予氯胺酮1~2mg/kg,丙泊酚1~2mg/kg,琥珀酰胆碱2mg/kg,快速诱导,维持用2%七氟烷吸入。记录2组新生儿在术中HR、SPO2的变化,术毕苏醒时间和苏醒后烦躁哭闹的发生率。结果 B组在术中(牵拉胃时)HR(142.3±18.72)次/min增加,与A组(127.4±15.3)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苏醒时间(5.6±2.7)min与A组(6.1±3.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烦燥哭闹发生率(90%)高于A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法,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三种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前,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与传统的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组,用药为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 500ug和康宁克通A 40mg混合加生理盐水至20ml,B组为硬膜外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C组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B,C两组注药相同,均依 注入2%利多卡因3ml,康宁克通A40mg和胶原酶1200U,总结三组的优良率予以比较,结果:B,C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4%和90%,疗效均优于A组(52%)(P<0.05和P<0.01),C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40 例择期行电视胸腔镜肺手术(VAT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麻,B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比较其入室时基础值(BASE)、插管后侧卧双肺通气15 min(DLV15)、单肺通气10 min(OLV10)、单肺通气20 min(OLV20)和单肺通气40 min(OLV40)各时间点HR、MAP、SaO2、PaO2 及PaCO2 变化。结果两组PaO2、SaO2 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而各时间点参数差异不显著(均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手术,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小、患者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联合组A和对照组B,每组50例.A组在诱导前,先行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进行麻醉药品输注,待测定麻醉平面后进行全麻诱导.B组不作硬膜外穿刺.观察两组术中全麻药用量,苏醒、躁动和催醒例数,血液动力学、肺功能、术后疼痛和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A组较B组全麻药用量少,苏醒较快,躁动、催醒例数少,血压较B组明显低,HR相对较慢(P<0.05).A组术后无明显疼痛或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胸腔手术比单纯全麻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联合用药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用罗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急诊或择期 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53例,年龄22~53岁,身高153~164cm,体重42~77kg。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2g、东莨菪碱0.3mg。开放上肢静脉,L_(1~2)硬膜外穿刺头倒置管3~3.5 cm,注入 2%利多卡因 3~5 ml试验量,排除脊麻确认硬膜外阻滞后,注入 0.75%~1%罗比卡因 5~10 ml,视麻醉平面再补充2%利多卡因至手术需要范围。气腹前予氯胺  相似文献   

17.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旨在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资料和方法 择期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年龄47~73岁,体重44~75kg,ASA Ⅰ~Ⅱ级,高血压及或合并严重心、脑、肺脏器疾病患者除外,随机分成复合组(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50例和对照组(全麻)50例。 麻醉方法 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8.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观察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1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11例)和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EA组,10例),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分别监测GA组吸入0.6MAC、1.0MAC安氟醚与GA+EA组吸入0.6MAC安氟醚基础上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7ml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吸入0.6MAC安氟醚,MAP均显著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与最低有效浓度. 方法 60例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或会阴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1%、1.5%和2%氯普鲁卡因组,每组20例.吸入七氟烷麻醉后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腔分别注入相应浓度的氯普鲁卡因8~10 mg/kg.观察记录患儿各时间点的HR、NBP、RR、SpO2及麻醉效果、静脉麻醉药总量. 结果 C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较A、B两组更平稳,C组的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其他两组,痛觉恢复时间长于其他两组,静脉麻醉药用量C组最小,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2%氯普鲁卡因用于儿童硬膜外麻醉较1.5%及1%浓度氯普鲁卡因维持时间长,麻醉期间基本不用追加静脉麻醉药,麻醉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儿童硬膜外麻醉的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杜氟合剂给药时机对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于硬膜外注入试验量6min后,再从静脉注入杜氟合剂(哌替啶1mg/kg,氟哌啶0.1mg/kg);B组硬膜外注入同样剂量的药物20min后,再从静脉注入与A组同样剂量的杜氟合剂(即切皮时给药)。结果:A组56例患者气腹时无痛苦,无躁动;4例轻微肩部牵扯痛,但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12例患者肩部牵扯痛,加用辅助用药完成手术,11例患者痛苦难忍、气腹困难,被迫中转全麻。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时,杜氟合剂在硬膜外注入试验量6min静脉给药(即在麻醉测出平面后给药)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