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丽君  徐越  王晨瑶 《新中医》2023,55(3):190-193
周围性面瘫由于失治误治,遗留面肌痉挛、鳄鱼泪征、联带运动等后遗症,影响患者面部美观,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大量研究发现毫针针刺、艾灸、电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毫火针等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笔者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疾病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的研究内容,以期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燕  张彦  熊琦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45-46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70例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频理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行穴位注射,每日一次;对照组则将观察组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由穴位注射改为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5%,对照组为83.53%,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治疗常规取健侧(巨刺)中主穴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迎香等穴,并配合电针和健侧取阳白、四白、颧髎、颊车、下关、地仓、翳风、合谷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每次选四个穴位交替进行。对照组常规取患侧中与实验组相同的穴位。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通过临床症状、House-Brackmann面神经恢复评分标准和Portmann评分标准确定健侧、患侧同时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抬眉、闭眼、鼓腮、撅嘴,示齿、张大鼻孔,两组改善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巨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闪罐治疗,对照组予强的松口服加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7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刺联合闪罐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显著;针刺联合闪罐治疗与强的松口服加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该病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分别为43例和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足三里等,阳白透太阳、地仓透颊车,穴位注射B_(12),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配合穴位注射对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均以12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中穴位注射疗法每周2次即周一和周五,共进行4周治疗。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甲钴胺结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重症周围性面瘫8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重症周围性面瘫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4-1999年80例来自门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透穴加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利多卡因等药物作患侧面部穴位注射。结果:有效率达93.7%。结论:针刺透穴加穴位注射对治疗重症周围性面瘫确实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传统针刺及闪罐等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配合面瘫膏外敷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及外敷面瘫膏疗效优于一般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20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围性面瘫未经治疗或治疗未彻底,常常会形成面瘫后遗症,如:鳄鱼泪(味泪反射)、面肌挛缩、面部僵硬、面肌痉挛等症状,其中面肌痉挛(简称HFS)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报道很多,但应用头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鲜见报道,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应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7%,无可比性;痊愈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穴位注射能提高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痊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现察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针刺加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情况下加穴位注射能有效提高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维生素D2果糖酸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能有效控制痉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针灸门诊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组(治疗组)30例、普通针刺组(对照组)30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76.7%。结论穴位埋线配合隔姜灸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金路捷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5 0例和对照组 30例 ,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 B1 2 及维生素 B1 注射液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肌电图变化。结果与结论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募集电位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为优 (P<0 .0 5 ,P<0 .0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电针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薛广生  杨志洋 《河南中医》2012,32(11):1531-153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治愈率、显效、好转率上,差异不太明显,但在疗效维持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火针穴位点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疗效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牵正散加减,对照组25例用维生素B1、B12,两组均治疗21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表面肌电图(sEMG)指导选穴下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安徽省中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对照组(n=30)。病程前2周两组常规针刺治疗,病程2周后,分别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观察组依据sEMG检测结果,选取相应穴位予穴位注射;对照组在针刺穴位上每次选取3~4穴进行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病程第2周、第4周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差,评估面瘫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结果观察组病程第4周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健侧各面肌肌群RMS平均值比值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明显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肌电图指导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