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衡超滤对围体外循环(CPB)期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平衡超滤组(BUF组),记录临床指标,并分别于CPB开始、30分钟、结束和术后2小时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指标。结果:对照组各类炎症介质的浓度随转流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BUF组各时段的炎症介质的浓度变化较少,CPB结束时各炎症介质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平衡超滤能够降低炎性因子的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心脏不停跳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体外循环(CPB)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1℃~34℃)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T1)、CPB结束后即刻(T3)、2h(T3)、6h(T4)、24h(T5)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PB结束后两组TNF-α、IL-8、MDA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实验组IL-8含量在CPB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NF-α、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后即刻、3h及6h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在24h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可以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CPB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流量平衡超滤对体外循环(CPB)中炎性介质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小滤出量平衡超滤组[L组,超滤量30mL/(kg.h)],中等滤出量平衡超滤组[M组,超滤量60mL/(kg.h)],大滤出量平衡超滤组[H组,超滤量90mL/(kg.h)],各组均于体外循环停机后给予改良超滤。记录临床指标,并分别于CPB开始、结束和术后2h、12h采集动脉血标本,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指标。结果 C组各类炎症介质的浓度随转流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各平衡超滤组中炎症介质的浓度在体外转流期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CPB结束后各炎症介质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各超滤组间比较,M组和H组炎性介质浓度显著低于L组(P<0.05),H组炎性介质浓度与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滤液量60mL/(kg.h)是较合理的平衡超滤策略。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real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病人36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U组给予乌司他丁1.2×10^4U/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CPB停止后1h(T3),CPB停止后24h(T4)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两组病人血浆TNF-α、IL-6和IL-10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T2-T4时点U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IL-10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调节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应用改良超滤和零平衡超滤对改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60例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常规超滤组(CUF组)、改良超滤组(MUF组)、零平衡超滤组(ZUF组)和改良超滤+零平衡超滤组(M+Z组)。分别检测和记录各组围术期红细胞比积(Hct),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机辅助时间(MAT)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术后四组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OIMUF组、ZUF组和M+Z组术后1h、6h、12h、24h高于CUF组(P〈0.05);PfA刊02M+z组术后1h、6h、12h、24h较ZUF组、MUF组和CUF组低(P〈0.05);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M+Z组较ZUF组、MUF组和CUF组短(P〈0.05);TNF-α和IL-6浓度M+Z组停机及术后2h、12h、24h和ZUF组较MUF组和CU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零平衡超滤加改良超滤较单一超滤方法能较好地改善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体内炎性介质浓度。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和IgE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一6(IL-6)、白细胞介素一10(IL-10)、白细胞介素-16(IL-16)和免疫球蛋白IgE的动态变化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哮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6、IL-10、IL-16和总IgE。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血清IL-6、IL-16和总IgE水平明显增高,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总IgE与IL-6、IL-16之间呈正相关(r=0.6871,r=0.8633,P〈0.01);与IL-10之间存在负相关(r=-0.4782,P〈0.01)。结论IL-6、IL-10、IL-16和总IgE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动态测定这些指标有助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IL-2,IL-6及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桥联ABC-ELISA夹心法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IL-2,TNF-α和IL-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组IL-6及TNFα水平比无感染组增高(P〈0.01),IL-2水平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IL-2,TNF-α及IL-6是2型糖尿病患者损害的重要炎症介质,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制备大鼠UC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Cur组4组。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分别测定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和IL-4浓度。结果 UC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IL-1β、IL-6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4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ur组UC大鼠IL-1β、IL-6浓度明显减少,IL-4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明显好转。结论 Cur可能通过抗炎作用使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6浓度减少,抗炎性细胞因子IL-4浓度增加,对溃疡性结肠炎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桂英  胡崇辉  傅理  徐军  陈元良  吴俊琪 《浙江医学》2011,33(11):1586-158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术后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息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术后充分镇痛对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药物与镇痛方法不同,将120例行LC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组1)患者术后根据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镇痛。舒芬太尼组(组Ⅱ)患者术后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曲马多组(组Ⅲ)患者术后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观察麻醉前30min、手术后即刻、术后24h和72h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自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1L-10)水平,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h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点组Ⅱ、组Ⅲ的VAS均显著低于组Ⅰ(均P〈0.05)。但组Ⅱ、组Ⅲ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h血浆IL-2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组Ⅱ、组Ⅲ术后24h及72h的水平均高于组Ⅰ(均P〈0.05)。3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h各组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均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和组ⅢIL-6、IL-10水平增高的幅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模式较传统镇痛模式满意度好,且能更有效地减轻LC术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3例肝炎肝硬化病人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IL-10、IL-18的水平,观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10、IL-18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肝功能child-pughA、B、C级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child-pughA级组血清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child-pughB、C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腹水组、无腹水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有腹水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腹水组、对照组(P〈0.05,P〈0.01);血清IL-10水平与血清IL-18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566,P〈0.01),与血清IL-18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677,P〈0.01),与血清几-10水平呈负相关(r=-0.339,P〈0.01)。结论IL-10、IL-18在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以及联合应用常规和改良超滤对炎症介质的影响,并对联合超滤作用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抽取儿童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超滤组,对照组10例,超滤组9例,常规进行CPB心脏直视手术。超滤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开始常规超滤,CPB结束时进行改良超滤。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主动脉开放或超滤前、CPB结束或超滤后、术后24h抽血检测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及超滤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血IL-6、IL-8、ICAM-1、VCAM-1均在CPB结束时达到高峰,显著超过CPB前水平(P<0.01)。使用联合超滤能够明显降低血浆IL-6、IL-8及ICAM-1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超滤结束时明显降低(P<0.05,P<0.01,P<0.05)。而对VCAM-1影响较小,在CPB结束时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可以引起术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联合应用常规及改良超滤不仅能减轻CPB术后组织水肿,提高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同时能降低术后血浆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病人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 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3,6及24 h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NF-a,IL-6和IL-8以CPB结束后即刻0,3和6 h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8在CPB结束后24h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TNF-a,IL-6和IL-8的释放,可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持续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观察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血浆浓度、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浓度、肺功能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体外循环后IL-6、TNF血浆浓度明显降低,HCT和血白蛋白浓度明显升高,肺功能损害减轻,术后恢复时间缩短(P均<0.05)。 结论  体外循环采用持续超滤,可有效排除部分炎症介质,浓缩血液,减轻肺水肿和肺损伤,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Pulmonaryinjuryisoneofthecomplicationsofcardiopulmonarybypass (CPB) Ininfantsand youngpatientswithsevere pulmonaryhypertension ,theincidenceof pulmonaryinjuryismuchhigher Thepulmonaryinjuryisaffectedbyseveralfactors,andmanystrategieshavebeenassessedforitsprevention Theaim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continuousultrafiltrationin preventingandrelievingthepulmonaryinjuryduringcardiopulmonarybypass METHODSPatientsThirtycase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whounderwentCPBwereselected Theyw…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低温麻醉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2 0例 ,分为体外循环 (对照组 ) 1 0例 ,体表低温麻醉 (治疗组 ) 1 0例。分别于切皮前 ( T1) ;缝合心脏缺损时 ( T2 ) ;关胸前 ( T3) ;术后 3h( T4 )时间点抽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 TNF- α、IL- 6和 IL- 8浓度。结果 :TNF- α:对照组的 T2 、T4 时间点显著升高 ( P<0 .0 5 ) ,T3升高非常显著 ( P<0 .0 1 )。治疗组 T2 、T3显著升高 ( P<0 .0 5 )。两组间比较 T3、T4 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 P<0 .0 5 )。IL- 6:对照组 T2 、T3升高显著 ( P<0 .0 1 ,P<0 .0 5 )。治疗组 IL- 6升高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 T3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 P<0 .0 5 )。IL- 8:对照组 T2 、T3显著升高 ( P<0 .0 5 ,P<0 .0 1 )。治疗组 T3升高显著 ( P<0 .0 5 )。T2 、T3时间点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 P<0 .0 5 ,P<0 .0 1 )。结论 :低温麻醉非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影响程度低。体外循环是心脏直视手术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对16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主动脉开放、CPB结束,术后24h抽血检测,血浆IL-6、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结果:血浆IL-6、IL-8、ICAM-1、VCAM-1均在CPB结束时达到高峰,显著超过CPB前水平(P<0.01)。结论:低温CPB可以引起术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使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最适宜浓度并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6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A组,2 mg.L-1;B组,3mg.L-1;C组,4 mg.L-1),并于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CPB后30 min(T2)、60 min(T3)和3 h(T4)5个时间点抽取未抗凝静脉血8 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进行梯度离心,从获得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 cDNA,PCR 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 结果:CBP前3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3组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均升
高,并在CPB后30~60 min达到高峰,T1、T2、T3和T4组细胞因子水平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能抑制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释放
,减少炎症反应,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应用丙泊酚实行CPB心脏手术的理想靶控浓度为3 mg?L-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CPB)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机理?方法:在常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FDP 200 mg/kg?分别在术前?CPB结束后即刻?术后3?6及24 h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IL-8的浓度?结果:实验组IL-6?IL-8在CPB结束后即刻,3?6 h血浆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CPB术后24 h仍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FDP可明显减少CPB术后IL-6?IL-8的释放,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方法 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IL-10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IL-10浓度T2时开始显著降低。试验组最低值出现在T2,在T6恢复术前值;对照组最低值出现在T5,至T7时仍未恢复。T3~T7时试验组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IR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时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T7时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T3~T6时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T2时即显著升高,T3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T3~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T2时即显著降低,T7时恢复术前水平。T3时试验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保护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IL-10的浓度、增加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11例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24h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IL-6、IL-8、IL-10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h左右达到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到主动脉开放后24h已显著下降。TNF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P<0.01)。结论CPB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既有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又有抗炎因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