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课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课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扩展,具有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可对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包头医学院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数之比为1.3:1。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中理论课占70%,实验课占30%,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和学习积极性,仍是目前实验课教学中尚待解决的普…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事化学实验教学将近二十年,深刻体会到实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习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技术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为广大患者服务.近几年,我校采取了实验课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开的办法来增大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开课比例,加强对实验技能的考核,其中,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0%.按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化学实验考核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笔试.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如更新内容、区分设置实验、增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改革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示教环节)和完善教学评价(兼顾实验报告考核和操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热情更高,实验技术更熟练,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现将近年在这些方面实施改革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小结,以期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学生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现象,在刚开始上医用化学及实验课时就告诉学生,医用化学实验是考试的内容之一。期末,根据化学课各部分所占比例,医用化学实验占考试总分数的10%(即10分),其中,平时的实验报告占3分(满分者得3分,实验报告交不全者按比例退分),其余7分由实验考试内容决定,又将其分成两部分:问答题占3分,操作题占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实验课前准备工作改革的意义。方法将24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争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上常规实验课;实验组学生除了上常规实验课外,全部参与实验前试剂争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在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理论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化学实验课前准备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不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往组织学实验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主要为实验课堂小测验、提问、实验报告等,平时成绩占总平成绩10%;考核内容包括看片、名词解释及显微电视投影所测试内容,让学生写出该结构名称及位置;期末考核则发给学生一张考试片(含2-3种器官),让学生自行观察,然后写出是何器官?并简要描述镜下所见的足以证明为该器官(或组织)的依据。这些传统方法,存在如下不足:①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知识、技能和索质;②考核成绩占期末成绩比例过小.与大纲规定理论课和实验学时比例(1:1)不符,不足以引起教师及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③考核范围较窄(18张复习切片),难易度不均,搭配不够合理,实际考核结果大多成绩较好,并且学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总评结果把原来理论成绩上所表现的差异缩小了.这就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物化学实验课前准备工作改革的意义.方法 将24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学生上常规实验课;实验组学生除了上常规实验课外,全部参与实验前试剂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在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 实验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理论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化学实验课前准备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不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课,是以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课的讲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人在从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可改善的空间,下面从几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日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1增加实验课的预习环节1.1实验课预习的必要性生物化学实验的授课对象覆盖临床、口腔、预防、护理、影像、检验等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革传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方法,增强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加强学生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开设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设计性实验;多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开展PCR实验课。结果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对生物化学项目检测结果的综合性判断能力得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得到增强。结论对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学是医学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还是动手能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结合我们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实践,谈谈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的几点做法。1进行实验考核,促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为了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在第一次实验课时,就宣布了本课程实行实验课综合考核评分并记入学科总分的办法,即实验课在总评成绩中占30分,其中包括标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平时上实验课的表现等。实行实验考核,使学生能有一定压力,目的是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和应有的基本技能学习,利于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如果实验课与考试相脱节,往往会使学生对实验课不关心,积极性不高,纪律松散,缺乏主动的动手实验训练。有的学生认为考查科目,只要学好理论课即可,导致实验课上课不认真,不愿动手动脑,作业马虎,入学进入大三连显微镜都不会正确使用。实践表明,开展了实验考核,一方面使有混过关思想的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变压力为动力,对实验课积极投入,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仪器使用和实际操作观察能力得到充分训练,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2从培...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约占总课时的1/3强。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学生主要来自边疆农场中学,根据近年来的观察,不少同学在中学没有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因此操作技能较低,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匆匆完成实验,因而达不到动手、动脑提高操作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且多数同学有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另外,我们对实验课的考核多年来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通常是在理论考试卷中,以画装置图和填空(约占试卷总分的5%)考核,平时依据实验报告打分。这样考核不仅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理解和掌握其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而自行设计、研究型实验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教学模式.根据中医药大学教学和学生特点,以设计性研究型实验为手段,从题目和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步骤及结果处理和分析,探讨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即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课,又是临床专业课,它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2~1.5。实验课量大,内容繁杂,特别是细菌总论部分实验内容单调而重复。而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通常是:1.教师宣讲实验目的及要求;2.教师演示实验操作;3学生模仿实验操作并获得实验结果;4.教师总结,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其程序简单地概括为:讲解~示教~操作~报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往往感到实验课枯燥无味,热情不高,有些同学甚至只看别人操作.自己不动手,写实验报告书写不认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课考核评价学生的能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教学占总学时的1/3左右。因此,仅以理论课成绩评价学生的水平与潜在能力是不全面的。为了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我们曾经把实验课单独计分(占总分的20%~30%),并具体化为实验报告、出席次数、课堂提问及实际操作等计分点。但是,其中的很多项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标准不统一、难免有印象分,平均分。有鉴于此,我们在1988年~1990年对3个学年级五年制学生试行以统一抽鉴的方式进行实验课考核,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的考核方法主要分实验设计考核、实验操作过程考核、实验报告考核和其他考核4个部分,实践表明此种考核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嘉欣  姜树源  苏燕 《当代医学》2014,(15):162-16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渗透到临床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如今成为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但在国内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仍依附于理论课,仅开设部分经典验证性实验和综合实验。包头医学院在2011级新生的学分制改革中,将生物化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独立授课和考核,并编写了配套教材,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采用让学生用外文(英文或日文)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教师用外文对实验报告的常规项目及外文书写规范进行批改、总结和答疑的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工作责任心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科生用外文书写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的尝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平 《医学教育》2002,(3):51-51,53
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采用让学生用外文(英文或日文)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教师用外文对实验报告的常规项目及外文书写规范进行批改、总结和答疑的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及工作责任心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试就78级—81级化学课期评成绩分布情况的分析,从教学规律的角度探讨对学生成绩考核的问题。一、期评成绩的确定化学课自78年采用统编教材之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期评成绩的组成是:期终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段考、小测验、作业、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项)。期终考试和阶段考试均全年级统一命题,评卷方式采用流水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放性实验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个实验组共5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在完成常规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师生恳谈、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6个实验组自行设计实验5个,完成4个;50份学生问卷收回48份,回收率96%;93%以上学生对开放实验室持认同态度.结论:生物化学实验课开放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