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腭裂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腭裂修复术主要是整复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为正常吞咽、语音、听力等生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由于手术创面在口腔内,术后渗血和原本宽大的通气道随手术整复而变得“狭窄”,使得腭裂修复术中、术后小儿呼吸道的安全至关重要。作者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早期拔管、复睡和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腭裂修复术患儿的安全性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 0月 - 2 0 0 2年 6月 ,国际卫生组织在我院开展“微笑列车”活动 ,我院收治唇、腭裂病人 2 1 2人 ,其中 1 6 0例为单纯腭裂或合并唇裂 ,全部病例均恢复良好出院。现将腭裂手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6 0例病人中男 92例 ,女 6 8例。 4 -8岁 1 0 1例 ,8岁以上 5 9例 ,体重 1 5 - 47kg,手术时间4 5 - 1 1 0分钟术前检查除个别患者发育较差外均无其它疾患 ,ASA - 级。1 .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 30分钟常规肌注术前用药 ,1 5 kg以上者 ,肌注哌替啶 1 mg/ kg,阿托品0 .0 2 mg/ kg,1 5 kg以下者…  相似文献   

3.
本院自1984年至1997年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对229例腭裂病人施行了修复术。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9例,男184例,女45例,3~6岁106例,7~12岁98例,12~24岁25例;手术时间最长4小时50分,最短1小时40分,...  相似文献   

4.
小儿腭裂修复手术时麻醉,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获得良好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患儿,年龄3~12岁,体重10~28kg。手术时间50~200min,手术以单纯腭裂修...  相似文献   

5.
6.
付英贤 《河北医学》1996,2(5):544-544
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临床分析(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付英贤我院采用奴夫卡因、安氟醚静吸互补气管插管全麻行小儿腭裂修复术32例,现将麻醉处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18例,女14例;年龄5~11岁;体重18~31kg。患儿全身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8.
朱燕 《中外医疗》2009,28(17):28-28
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国际卫生组织在我院开展“微笑列车”活动,我院收治唇、腭裂病人212例,其中160例为单纯腭裂或合并唇裂,全部病例均恢复良好出院。现将腭裂手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r-羟基丁酸钠、安定、氯胺酮是小儿腭裂手术常用的麻醉药物,其催眠、镇痛作用较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气管插管能保持自主呼吸,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我院1995年~2002年3月对行腭裂修复手术86例采用此麻醉方法,效果好,现报告如下。安定0.2mg/kg间断推注,部分患儿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无插管反应,术后个别患儿苏醒延迟,静注氨茶碱2mg/kg后,拔管顺利。拔管后无一例呼吸困难和呼吸抑制者。讨论  相似文献   

10.
吴聚交 《中原医刊》2007,34(12):89-89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30例唇裂、腭裂修复术,现将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验兔血管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实验兔96只,随机分为A、B、C、D、E、F六组。A组单纯应用氯胺酮麻醉,B组单纯应用戊巴比妥钠麻醉,C组单纯应用乌来糖麻醉,D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氯胺酮麻醉,E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戊巴比妥钠麻醉,F组联合应用地西泮和乌来糖麻醉。记录六种麻醉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动物体温、呼吸频率及麻醉死亡率。结果地西泮和乌来糖复合麻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麻醉意外率低、麻醉效果好。结论地西泮和乌来糖复合静脉注射麻醉是一种适用于实验兔血管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经腹组)70例和经骶前会阴引流术(经阴组)106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腹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少于经阴组(P<0.05).经腹组发生切口感染和盆腔感的发生率低于经阴组(P<0.05).结论 与经骶前会阴引流术比较,经骶前腹膜外引流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比较异丙酚、咪唑安定或两药联合应用在全麻诱导中的效应。方法36例无心血管疾病、年龄<60岁(20~57岁)的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Ⅰ组采用异丙酚2.0mg/kg,Ⅱ组采用异丙酚2.5mg/kg,Ⅲ组采用咪唑安定0.3mg/kg,Ⅳ组采用异丙酚1.5mg/kg合并咪唑安定0.1mg/kg,辅以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插管。观察各组的起效时间及诱导、插管后的循环变化。结果单独采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诱导后,血压下降明显,且异丙酚2.0mg/kg不足于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另咪唑安定起效慢;异丙酚合并咪唑安定组诱导起效快,与异丙酚组相比无差异,诱导后循环变化小,能有效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结论异丙酚1.5mg/kg合并小剂量咪唑安定(0.1mg/kg)用于麻醉诱导,诱导迅速、循环稳定、效果确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酸镁(MS)配合氯胺酮(Ket)麻醉(MK)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和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开胸手术病人分为40MK麻醉(1组)为观察组,28例异丙酚组(11组)为对照组,取麻醉诱导前5min(T1)、插管前3min(T2)、插管即刻(T3)、切皮后5min(T4)、术中1h(T5)、术毕9T6)的SP、DP、HR、SPO2等指标,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I组的SP、DP和T3、T4、T5与T1时点比较P<0.05,Ⅱ组在T4、T5、T与T1时点比较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HR、SPO2变化不明显,结论:MKK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好,麻醉诱导平衡,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术中能较好地维持病人循环稳定,有效地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5.
郑汉光  范皓 《河北医学》1999,5(4):11-14
目的:观察两个间隙联合腰麻醉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e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并与两间隙双持硬麻醉(Double cather epidural anesthesia,DCEA)下肾移植进行比较。对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中作一个初步评价;方法:择期同种异体肾移植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T12 ̄L1与T3  相似文献   

16.
我科用球周侵润麻醉及眼球压迫法做了老年性白内障60例,仅1例麻醉后眼内压为1.37kPa,占1.67%,其余病例眼内压为0.86—0.59kPa,占98.33%。2例发生玻璃体脱出,占3.33%,对照组48例采用球后及轮匝肌麻醉,其中8例发生玻璃体脱出,占16.67%,经统计学处理,P<0.05。我们认为球周麻醉及眼球压迫是白内障手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总结6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_(10)以上硬膜外麻醉与气管内全麻309例临床资料,比较这两种麻醉方法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血压、脉搏在全麻诱导和硬膜外麻醉注入首次总药量后5~15min 内变化最大。因此,力争此期麻醉平顺、循环功能稳定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关键。硬膜外麻醉主要使血压下降或剧降;全麻主要使血压上升或剧升,但全麻较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因此,对老年循环功能代偿良好者,可慎重选用硬膜外麻醉,若欠佳者,则以气管内全麻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报告一种经耻骨联合上方正中一个横切口同时探查双侧精索静脉的手术新方法,发现临床诊断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伴有对测精索静脉曲张;并与传统的经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认为该新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还可同时利用一个手术切除、探查双侧精索及作双侧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对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不会漏扎,对提高恢复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能力可能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骶裂孔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小儿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年龄3个月至13岁,行腹部、下肢手术的患儿32例,经骶裂孔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8%~2%利多卡因6~8 mg/kg.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监测时点:注入局麻药前、注入局麻药后5、10、15min.结果:全组患儿均成功经骶裂孔穿刺置人硬膜外导管8~12 cm,麻醉效果满意率达到99%,阻滞平面最高至T3.循环系统方面:SBP在注入局麻药后5 min开始稍有下降,但至注药后10 min与麻醉前比较方有明显差异(P<0.05);DBP无明显改变,(P>0.05);HR在注药后5 min即开始有明显下降,注药后10、15 min下降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在小儿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运用经骶裂孔入路的硬膜外麻醉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可提供完善的手术镇痛.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制备酶标记结合物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对过碘酸盐经典法(经典法)和过碘酸盐改良法(改良法)制备的酶标结合物进行比较。②方法 两种方法均用过碘酸盐氧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使醛基暴露以提高酶与抗体(或抗原)的结合率。但在用NaIO4氧化前应将酶蛋白分子上的氨基进行处理,以防酶经氧化后形成醛基造成自身交联,为此,经典法是用二硝基氟苯将氨基封闭,而改良法是在低PH条件下用NaIO4直接氧化HRP。用二硝基氟苯封闭仍有35%的HRP发生自身交联,而且酶的活性受影响。而改良法在低PH条件下直接氧化HRP,仅5%HRP有自身交联而且活性不受影响。我们用上述方法分别制备了两种酶结合物,并对两种酶结合物作了质量对比试验,包括对流电泳、酶活性测定。③结果 改良法酶结合物活性及产率明显比经典法高。④结论 过碘酸盐改良法制备的酶结合物活性及产率均较过碘酸盐经典法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