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内插管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它能有效地保持气管通畅、改善通气和控制肺部感染。我院急诊科自1997-01至今收治了30例气管插管后用呼吸机抢救的危重病人,经正确吸痰,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具体操作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小儿呼吸道的特点和患儿需要吸痰的症状,强调了患儿插管后吸痰的正确时机,重点论述了正确吸痰的方式方法,对插管患儿的排痰和护理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有负压条件下插入吸痰管适当深度对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实验组将吸痰管在有负压条件下插入气管插管套管,由外向内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套管长度后再延长1cm,再次由内向外边退出边转动吸痰管吸引。结果实验组吸痰后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吸痰管带负压插入气管插管套管长度再延长1cm吸痰可以达到有效的吸痰效果,同时降低吸痰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ICU收住的病情危重患者大多需经口或经鼻插入气管导管以保持气道通畅,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科室经气管插管吸痰导管插入困难而导致不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本科38例经气管插管患者出现的152例次吸痰导管插入困难,现将其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体位引流吸痰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叶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480-1481
目的:探讨体位引流吸痰方式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1例患儿分为二组,将69例先翻身、叩背、体位引流10~12min后吸痰的新生儿为治疗组,62例翻身、叩背后立即吸痰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吸痰前后根据患儿情况提高氧浓度10%~100%氧气吸入1~2min。结果:二组不同吸痰方法的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先翻身叩背2~5min,保持侧卧位体位引流10~15min后再吸痰,可有效地稳定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态,增加患儿对吸痰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吸痰时间在经鼻气管插管对COPD病人的影响.结论 10s吸痰时间与20s吸痰时间相比较SPO2 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PO2恢复至基线时间20s组明显缩短,这说明增加吸痰时间可以更有效的吸痰和减少吸痰次数,同时可以减少插管吸痰给病人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放式吸痰(OSS)与密闭式吸痰(CSS)对早产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83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OSS吸痰(42例)及CSS吸痰(41例),观察两组患儿吸痰过程中HR、SpO2的变化及恢复到基线的时间。结果OSS吸痰与CSS吸痰患儿心率变化幅度中位数分别为20次/min、11次/min,恢复至基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s、5s,SpO2变化幅度中位数分别为10%、3%,恢复至基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s、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S对早产儿HR、SpO2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9.
两种吸痰管在神经外科吸痰时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49-1150
<正> 吸痰法在神经外科是非常重要而常见的技术,常分为口鼻吸痰法、气管切开吸痰和气管插管内吸痰。吸痰时,护理人员常被下列问题所困扰:吸痰不彻底和气道黏膜易吸破出血。通过近5a的应用和比较,我们发现选择不同吸痰管进行不同吸痰情况时的操作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的经验是:选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气管插管内吸痰;硅橡胶吸痰管应用于气管切开吸痰和经口鼻腔吸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气管内插管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PICU治疗的7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气管内插管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吸痰方法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 h的呼...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2005年7月,我科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中风患者180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患者42例,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的掌握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伟娜 《求医问药》2014,(16):220-221
目的:探讨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法与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法预防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其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谢红霞 《中外医疗》2013,(24):55-56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的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30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吸痰方法吸痰,即将吸痰管无负压的情况下缓慢插入气管深处,当到达气管深处再打开负压一边吸一边提起旋转退出。观察组从气管切开人口即开始吸引,边插边吸引,到达气管深部后上提1cm再缓慢边上提边吸引,直至痰液吸净,即至始至终都有负压。观察指标:①肺部感染;②spo2<90%(吸痰过程中);③黏膜损伤(吸痰时血痰或出血明显);④日吸痰次数。结果两组肺部感染、spo2<90%、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日吸痰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刘瑞芬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79-1381
目的:探讨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预防和控制痰痴形成的方法.方法: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预防和控制了痰痴的形成.结果:观察组患者清痰量较对照组患者高,呼吸更加顺畅,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84,P=0.0099).观察组较对照组气管插管内痰痴形成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39,P=0.0001).结论:在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较以前直接吸痰预防并控制了痰液附着管壁,从而形成痰痂,保持了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5.
蒋华 《海南医学》2010,21(14):25-2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在拔除气管导管时吸痰和不吸痰两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80例气管插管全麻的病人(除口、鼻、心脏、颅脑、肺部手术外),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复苏,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吸痰拔管(A组,n=40例),另一组不吸痰拔管(B组,n=40例)。以病人潮气量(VT)〉7ml/kg,呼吸频率(RR)〉10次/min,呼之睁眼,应答,握拳有力为指标,观察拔管前、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拔管后5min时的无创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 A组、B组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的MAP、HR与拔管前相比均升高;A组病人SpO2在拔管后1min、3min时较拔管前有所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吸痰拔除气管导管避免了病人拔管后的缺氧,减少病人的屏气、呛咳和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吸痰是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一种常用的抢救技术,吸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临床上常规吸痰时吸痰用品需临时准备,易延误抢救时机,甚至引起纠纷。而吸痰架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吸痰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009年9月~2010年3月选择72例气管切开病人,研究并比较应用吸痰架与常规吸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至2003年7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脑中风患者408例,其中198例行气管切开术,现将对这些病人吸痰的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置人工气道后的吸痰方法,有效提高呼吸道的护理质量.方法:充分使气道温化湿化,加强无菌操作,操作轻柔.结果:通过对57例呼吸功能障碍或气道损伤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有效吸痰护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不当的吸痰会加重患者气道的损伤,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通过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两种吸痰方法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痰在气管切开呛咳有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吸痰后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呜音、呼吸困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前SpO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后SpO: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吸痰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人数、3d后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后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