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胸腔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7-9
  相似文献   

2.
3.
王孟雄  孙建华 《现代医学》1989,17(3):161-162
我科在1982~1986年间采用经胸病灶清除带血管蒂的肋骨椎间殖骨治疗胸椎结核19例,已随访2~6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4例,年龄21~64岁。21例移植肋骨27段,6例并列移植两段肋骨。病变范围胸椎_(7~9)14例;胸椎_(8~10)4例,胸椎_(9~10)、3例。椎体破坏两个3例,椎体破坏3个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采用同一切口经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T5~12椎体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3周后,行同一切口后路经侧前方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观察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9例均获随访,时间6~39个月,植骨部位均骨性愈合,脊柱后凸畸形由术前24°~52°,平均(37.4°±5.5°)矫正到术后7°~25°(21.5°±3.2°),随访期内无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结核无复发。结论采用同一切口侧前方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椎弓根钉置钉安全性高,适合大部分中下段胸椎结核的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胸椎结核12例,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42个月,平均21.5个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校正满意,神经症状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及窦道形成。结论经前路彻底清除病灶一期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植髂骨可靠,内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张轶群  李时中  尹建文  魏利成 《中外医疗》2011,30(12):46+48-46,48
目的探讨一期经肋横突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胸椎结核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经肋横突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定融合节段后突角度、椎间平均高度、钛网沉降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4~48个月,平均22个月,除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其余1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6.3±3.1)°,终末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4.2±1.6)°,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一期经肋横突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建可靠,减压彻底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胸椎结核合并截瘫者进行病灶清除.方法:采用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加大块髂骨移植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43例,结果:术后截瘫完全恢复40例(93%).作者认为经胸病灶清除椎管前方减压能充分暴露病灶,达到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有效的椎管减压要求.病灶清除后,椎体间缺损大于3cm者,采用大块全板髂骨作椎体间植骨.全部病人在术后2年摄片复查,发现植骨块位置良好,髂骨块与植骨床融合.结论:大块全板髂骨作椎体间植骨抗折、抗弯曲能力强,有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周宇  陈曦  徐巍  刘跃洪  刘树平  张德胜  江伟 《西部医学》2012,24(11):2176-2178
目的探讨经前路胸腔一侧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上胸椎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伴有脊柱后凸畸形,脊柱后凸角为14°~45°,5例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C级4例,D级1例。术前正规抗痨治疗,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11例患者采用经一侧胸腔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术,手术均使用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继续抗痨治疗9~12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5~5h,平均3h;术中失血量500~1000ml,平均660ml,输血0~600ml,平均375ml。1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4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瘫痪完全恢复,1例6个月内完全恢复。所有患者血沉均恢复正常,胸背痛消失,植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9个月,无一例结核复发。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31.45±8.04)°,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14.82±3.25)°,平均矫正约17°。结论采用经胸腔一侧前路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手术入路方便、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是治疗上胸椎结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灶彻底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病灶彻底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使用自体髂骨或肋骨 )。结果 平均随访 5年 ,优良率为 95 .9% ,植骨融合率为 94 .7% ,术后后凸畸形成角 6°~ 80°,平均 2 7°,纠正 2 6°。结论 病灶彻底清除椎体间一期植骨融合 ,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 ,脊髓得到减压使截瘫恢复 ,骨融合率高 ,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减少晚期腰背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肋骨植骨治疗多发下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8年4月经胸膜外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肋骨植骨和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45例多发下胸椎结核;男31例,女14例;年龄30~67岁,平均41.3岁.2~3个椎体破坏31例,≥4个椎体14例;12例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7例;Cobb s角15°~36°,平均24.5°.术前抗结核治疗4~6周,术中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行肋骨植骨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5~2年.结果:45例患者随访18~36个月,平均28个月.完全缓解28例,治愈率62.22%;部分改善13例,好转率28.89%,合计恢复率为91.22%.术后12月Frankel分级:B级1例,D级3例,E级8例;术后Cobb s角0~12°,平均5.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8.6°,最终1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6.7°,后凸角度平均丢失1.9°;所有植骨骨性融合.结论: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多发下胸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由于术后抗扭转力学性能较差,应注意病人选择并需使用胸腰支具到植骨融合为止.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更好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对21例胸椎结核导致椎柱不稳的患者,应用病灶清除,哈氏棒内固定,椎间及椎板植骨的手术方法。本组平均33.2岁。胸7椎体6例,胸8椎体8例,胸10椎体7例,椎体压缩〈1/2椎体高度13例,〉1/2椎体高度8例,并不全瘫14例。手术中先行病灶清除,然后哈氏棒内固一,撑开后再次清除病灶,取肋骨和髂骨行椎间及椎板上植骨。术后化疗12~15月。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胸椎结核的应用效果.方法 胸椎结核27例,均采用前路入病椎体全切除术加钛网内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 2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症状均有缓解,无局部和全身并发症,脊髓功能恢复优良,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滑脱、断裂情况,植骨均融合.结论 在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应用于胸椎结核,能重建脊柱稳定,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袁碕 《右江医学》2001,29(6):555-555
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一半左右 ,是继发于肺、淋巴结核等的一种疾病 ,由于发病缓慢 ,全身症状常表现为低热、脉快、食欲不振、消瘦、盗汗、乏力等 ,局部表现为疼痛、脊柱畸形、冷脓肿形成 ,严重者可致截瘫。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共收治脊柱结核 2 7例 ,均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中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1岁 ,其中 2 0~ 35岁 15例。颈椎结核 1例 ,胸椎结核 11例 ,腰椎结核 15例 ,合并截瘫者 3例。取自体骨部位 :髂骨 2 5例 ,…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且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对于脊柱结核严重、脊柱不稳、后凸畸形严重的病例,可采取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工期前路脊柱内固定方法治疗.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应用该术式治疗脊柱结核4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青柱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前路内固定装置在治疗脊柱多推体结核中的应用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998年3月~2003年9月21例累及3个或3个以上脊柱多椎体结核采用Ⅰ期病灶清除.全切或次全切受累严重病椎,Kaneda,z-plate,k-plate及moss脊柱内固定器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21例病人随访6月~4年(乎均2.3年),17例症状完全消失,结核痊禽率100%,植骨融合率95.2%。畸行矫正率53.2%。结论:多椎体结核手术中.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安全可行,有效稳定病椎,矫正畸形,促进结核愈合.降低结核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加植骨内固定的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 1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诊 2~ 46个月 ,平均 2 4个月。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改善 12例 ,有效率 92 % ;术后无一例局部结核复发或胸腔内结核扩散 ,复发率为 0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11°;术后随诊 4~ 10个月的 12例患者均显示植骨处骨性融合。结论 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加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 ,能促进病灶愈合及截瘫恢复 ,矫正后凸畸形和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接受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术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10.2±80.5min,术中出血量200.4±165.8ml,平均住院天数11,平均住院费用36267元;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60.4±83.6min,术中出血量507.3±183.5ml,平均住院天数23,平均住院费用50435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术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疗效及社会效益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前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矫正平均值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矫正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手术治疗后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结核患者采取后路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矫正后凸畸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马天洪  黄勇  曾建成  邓友章 《西部医学》2010,22(10):1878-1880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21例患者,病灶位于胸5~12,均有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后凸角27~57°,平均31.7°;术前15例患者伴脊髓不全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至少12月的系统抗结核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及固定;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复发及螺钉松动,所有病例均获得植骨愈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4°,随访期内未见明显丢失,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33级,除3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外,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减少复发,并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