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影响肺功能的脊柱胸廓畸形指标.方法 采用配对研究的方法,将78例先天性和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以性别和年龄1:1配对.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和侧凸患者的脊柱胸廓畸形影像学指标.结果 脊柱侧凸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成比例下降,肺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呈现以肺容积下降为特征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量相应降低,单位肺泡弥散量正常或略偏高.气道阻力和气道传导未受累.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除了上述改变外,还出现了气道阻力和残气量的异常.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累胸椎数、胸腰椎高度、侧凸度数是肺容积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解释肺容积下降的40%~51%.结论 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量降低.累及胸椎数越多、胸腰椎高度越低、侧凸度数越大,肺容积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吸入氧浓度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肺内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麻醉维持期间吸入氧浓度分别为50%(A组)或100%(B组);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 min和气腹放气后1 min记录气道峰值压力、肺顺应性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参数,并在麻醉前以及气腹放气后1 min采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及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在二氧化碳气腹后,两组患者肺顺应性明显降低(P<0.01)。气腹放气后,两组患者肺顺应性较气腹后明显增加,同B组相比,A组患者肺顺应性增加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Qs/Qt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麻醉维持期间吸入50%氧较纯氧通气更有利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老年急诊手术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患者肺动态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行急诊手术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所有入选病例术中均行全麻机械通气,对照组选择常规通气模式,观察组采取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动态顺应性、氧合功能、炎症指标与并发症。结果 术中30min,两组患者的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eak,Ppeak)水平较术前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肺动态顺应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两组患者的Pmean、Ppeak水平较术中30min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Cdyn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动脉氧分压(arterial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DO2]水平较术前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观察组患者的SpO2和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a)D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较术前显著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CRP、WBC水平较术后24h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94% vs. 25.40%)(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急诊手术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动态顺应性与氧合功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保护性通气策略[低潮气量(LV)加机械通气(PEEP)]对老年人术中肺顺应性(CL)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I~Ⅱ级,年龄60~81岁),随机分为(1)LV组:VT(潮气量)为7ml/kgPBW(预测体重);(2)LV+PEEP组:VT为7ml/kgPBw,PEEP为5emH20;(3)C组(常规通气量组):VT为12ml/kgPBW。分别于插管后5min(TO)、30min(T1)、1h(T2)、3h(T3)4个时点记录心搏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及CL变化,并于各时点桡动脉处抽血测血气指标。结果三组患者各时点HR、MaP、SpO2、PETCO2及手术种类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机械通气期间Pplat、Ppeak明显高于LV组(P=0.001;P=0.012)及LV+PEEP组(P=0.006;P=0.011);LV组、LV+PEEP组、C组CL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03;P=0.001;P=0.000),C组明显低于LV组与LV+PEEP组(P=0.004;P=0.001);LV组与LV+PE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LV组、LV+PEEP组、C组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02;P=0.002;P=0.000),C组较LV组与LV+PEEP组降低明显(P=0.001;P=0.001),LV组与LV+PEE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结论与常规大潮气量相比,小潮气量通气(7ml/kgPBW)能改善老年人术中的氧合及肺顺应性;小PEEP未显示出进一步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种不同通气策略(常规潮气量、低潮气量及低潮气量+小PEEP)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机械通气时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0岁、ASAⅠ~Ⅱ级的老年腹部择期手术患者90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常规潮气量组(Ⅰ组)、低潮气量组(Ⅱ组)、低潮气量+PEEP(Ⅲ组),于插管后麻醉机械通气3 min(T0)、1 h(T1)、2 h(T2)、3 h(T3)4个时点记录计算Ppeak(气道峰压)、Pplat(气道平台压)、Cs(静态肺顺应性),并且同一时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患者的OI(氧合指数)。结果 3组静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均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eak、Pplat均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组间比较,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潮气量相比,小潮气量(6 ml/kg)通气及小潮气量加小PEEP(5 cm H2O)能改善老年患者术中静态肺顺应性及氧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术中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常规通气组(C组)和保护性肺通气组(P组),每组30例.C组VT 8 mL/kg,不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和肺复张;P组VT 6 mL/kg,PEEP 5cmH2O以及每隔40 min进行1次肺复张.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气道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24 h(T2)、48 h(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 DO2]、血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T1、T3时刻改良临床肺部感染评分(mCPIS);同时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P组气道压显著低于C组;P组肺顺应性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T3时刻P组的SpO2及PaO2明显高于C组;P(A-a)DO2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相比,两组患者T2、T3时刻CRP水平及WBC明显升高(P<0.05),T2、T3时刻P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WBC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组T3时刻mCPIS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应用保护性的肺通气策略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肺氧合功能的恢复,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严重脊柱侧凸是脊柱在三维空间上的严重复杂畸形,冠状面上c o b b≥90°,表现为头部偏离骨盆中心,双肩不等高,躯干倾斜或塌陷,常伴有心肺功能减退,严重的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引起不全性瘫痪.随着阶段性三维矫形器械应用于临床,矫形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侧凸最直接有效地方法之一[1].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肺康复措施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肺氧合功能及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预计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2 h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机械通气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涵盖早期活动、胸部物理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内的早期综合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4、7天的肺氧合指标及炎症指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浅快呼吸指数及血乳酸、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改善的趋势,干预第7天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浅快呼吸指数及血乳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72 h内开展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早期综合肺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并能更好地改善肺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全程通气模式(对照组),30例使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组).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力学指标及肺氧合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O时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研究组Ppeak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Pmean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1~T4时研究组CL值显著限于对照组(P<0.05).TO时两组患者肺氧合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时两组患者P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研究组患者Pa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PETC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3时研究组患者Qs/Q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选择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提高肺动态顺应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8):693-696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PMV)模式对高龄脊柱融合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脊柱融合术的68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PMV模式。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通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9.2±28.6)、(47.8±14.2)、(197.4±63.0)min和(575.8±129.4)mL,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分别为(140.3±29.4)、(21.2±7.3)、(182.6±59.5)min和(559.1±114.7)mL;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通气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动态顺应性(Cd)及静态顺应性(Cs)分别为207.17±0.12、1.02±0.03、36.68±1.04、108.36±0.93,观察组患者的OI、RI、Cd及Cs分别为264.19±0.14、1.89±0.02、48.34±0.95、146.27±0.86;观察组患者的OI、RI、Cd及Cs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及肺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7.65%(6/34)、32.35%(11/34)、20.59%(7/34)、17.65%(6/34)、11.76%(4/34),观察组患者VAP、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及肺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00%(0/34)、11.76%(4/34)、2.94%(1/34)、5.88%(2/34)、0.00%(0/34);观察组患者VAP、呼吸道并发症、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及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脊柱融合术患者采用PMV可降低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肺保护及肺功能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通气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VCV常规组)占46.88%(45/96),采取传统通气策略进行容量控制(VCV)通气模式;观察组(PC-VG肺保护组)占53.13%(51/96),采取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G)通气模式下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2h(T3)及术毕拔管后10min(T4)的血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气腹前(T2)及T3的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合指标。结果:与T1时对比,两组患者T3、T4时pH值均显著减小,PaCO_2值均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T3、T4时的PaCO_2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pH、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的PETCO_2、Ppeak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P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时的A-aDO_2、RI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aO_2/FiO_2、Cdyn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的氧合指标及T3时的VD/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G)通气模式下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较传统通气策略进行容量控制(VCV)通气模式更有利于提高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肺通气效率,减小气腹对肺功能的影响,在呼吸管理中起到保护及优化肺功能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1):1502-1505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前进行七氟醚预处理对肺顺应性、氧合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单肺通气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常规麻醉的七氟醚组和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检测单肺通气过程中的肺顺应性、氧合功能参数以及血清中炎症介质的含量、肺灌洗液中炎症调节分子的含量。结果:单肺通气后30min(T1)、单肺通气后60 min(T2)、恢复双肺通气后20 min(T3)时,七氟醚组患者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结束后,七氟醚组患者萎陷侧肺灌洗液中AQP-1、p38MAPK、TLR4、NF-k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单肺通气前进行七氟醚预处理能够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术后营养支持组,B组为对照组(术后非营养支持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 d、术后7 d的营养参数,两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术后7 d A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计数较B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又以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相差最大(0.002<P<0.005).而血清转铁蛋白水平A组较B组为高,但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0.20>P>0.10).②B组的术后非手术本身并发症的发生率(36%)明显高于A组(1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与术后非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紧密相关,而术后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术后的营养缺乏,同时还能减少非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陈雨彬  唐会  黄玉婷  莫坤梅  张美霞 《海南医学》2021,32(17):2209-2212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通气和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儿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佛冈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诊的90例ALI/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对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前后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潮气量(TV)=7 ml/kg,呼吸频率(f)=12次/分)],B组(TV=5 ml/kg,f=15次/分),C组(TV=7 ml/kg,f=15次/分),分别于全麻诱导通气30 min后、转流前10 min、术毕测定动脉及混合静脉血血气,计算肺内分流率及呼吸指数(RI)。结果:术毕与全麻诱导通气30 min时相比,A组患者PaO2显著下降(P<0.05),P(A-a)DO2,RI,分流率显著增高(P<0.01),B,C组患者PaO2,P(A-a)DO2,RI,分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B,C组与A组相比较PaO2,P(A-a)DO2,RI,分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C组PaCO2低于正常值(<35 mmHg),A,B组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呼吸频率15次/min,潮气量5 ml/kg的机械通气方式可改善瓣膜置换手术后肺内分流及氧合,是较适宜于瓣膜置换术病人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不同手术类型病人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53例(其中脊柱侧弯手术病人20例,脊柱普通手术病人33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机械呼吸,潮气量6~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前仰卧位通气10 min后改为手术俯卧位通气10min,分别经麻醉机采集不同潮气量时压力-容积曲线,计算肺顺应性。结果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脊柱侧弯手术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33.6±10.0)ml/cmH2O,术前俯卧位的肺顺应性降低为(28.2±8.6)ml/cmH2O,术前仰卧位与俯卧位的肺顺应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组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40.2±9.1)ml/cmH2O,其术前俯卧位肺顺应性降低为(36.1±4.2)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时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手术病人的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脓毒症患者术中肺氧合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32例有脓毒症体征的急诊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2组: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组[L组,潮气量(VT)6~7 ml/kg PEEP 5 cmH2O,n=16];传统潮气量组(T组,VT 10 ml/kg,n=16).全麻后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分别于麻醉前、通气30 min、通气6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各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气道压力及动脉血气分析值.结果:与L组比较,T组在机械通气后期,气道压力有明显增高(P<0.05),肺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降低(P<0.0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明显增加(P<0.05);术后30 min两组间A-aDO2和PaO2/FiO2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术中给予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有助于改善肺氧合,可避免肺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