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深圳市居民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分析影响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户籍及常住非户籍居民共计抽取8920人。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进行入户调查采集信息,实际完成7134人,计算各类人群的终生和1年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1年利用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深圳市全人群精神卫生服务终生总利用率为4.02%,1年总利用率为1.71%,专业服务终生利用率为2.50%,1年专业服务利用率为0.64%;精神障碍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终生总利用率为11.32%,1年总利用率为5.63%,专业服务终生利用率为6.69%,1年专业服务利用率为2.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宗教信仰、童年期抚养人精神异常史、自杀观念是影响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1年利用率的因素。结论:深圳区域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该地区相当一部分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居民未能享有专业服务;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中男性、有宗教信仰者、童年期抚养人有精神异常史者、有自杀观念者更容易接受精神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乌鲁木齐市各类人群终生治疗率分布及未治疗原因。方法: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版作为调查工具,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程度由高至低将样本总体分为终生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未特定患者、符合阈下诊断人群和一般人群,使用Rao-Scott χ2检验比较各类人群和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率及未治疗原因的差异,将有生以来因情绪、精神紧张、心理健康、饮酒等方面问题求助过专业人员的人数占比定义为终生治疗率。结果:乌鲁木齐市社区人群终生治疗率为4.69%,精神障碍终生患者终生治疗率为19.04%;有生以来接受过治疗的人群中,精神障碍未特定患者和符合阈下诊断人群占比分别为31.44%和22.63%,精神障碍终生患者占比仅为36.22%;在过去12个月未治疗人群中,67.65%的精神障碍12月患者“认为自己没有问题”;5.13%的符合阈下诊断人群和8.82%的精神障碍12月患者“认为自己需要帮助,但相信专业帮助起不到作用”。结论:乌鲁木齐市精神障碍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精神障碍未特定患者和符合阈下诊断人群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精神障碍患者对疾病认知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社区成人4类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本调查作为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一部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乌鲁木齐市4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4类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782人完成调查,共调查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和进食障碍4类精神障碍患者,终生符合4类精神障碍任一诊断的病例数为87例,4类中任何一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1.41%,12月患病率为7.64%。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OR=4.80,95%CI:1.57~14.69)、无工作(OR=13.13,95%CI:1.75~98.72)、罹患躯体疾病(OR=17.13,95%CI:4.28~73.42);心境障碍12月患病的危险因素有高收入水平(OR=5.32,95%CI:1.38~20.47)、罹患躯体疾病(OR=75.53,95%CI:1.23~999)。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的危险因素有初中(OR=19.37,95%CI:1.75~214.04)和大学及以上(OR=13.04,95%CI:1.48~114.85)受...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显示,痴呆除外的六大类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6%[1],精神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规范管理已是必然,为了解掌握北京市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现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成立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调查小组,开展本次调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汶川受灾地区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为精神卫生培训提供依据,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灾后社区、乡镇卫生工作者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班学员353名为研究样本,回收有效问卷313份。使用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和精神卫生服务调查表进行评估。自编精神卫生知识评估问卷包含抑郁症、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5种精神障碍。结果:受灾地区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对于社区5种精神障碍准确诊断率最高的案例为抑郁症(77.0%),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为酒依赖;非药物处理中位数得分最高的是酒依赖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培训前1月内报告未接诊过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乡镇卫生院工作者占53.4%。不知道任何1所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院工作者占35.1%;不知道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7.7%;不能邀请精神科专科会诊的占39.6%。结论:汶川地震后,受灾地区的乡镇、社区卫生院工作者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相对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城乡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的现况。方法:选取成都地区居民1674人,其中城市811人,农村863人。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MHMHKQ)、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DDS)、五种常见精神障碍案例问卷(FCCMDQ)评估精神健康知识知晓率、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识别精神障碍的能力。结果:精神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5.1%,城市居民高于农村(77.4%vs.73.0%,P0.05);城市居民的DDS得分高于农村[(35.6±5.4)vs.(34.9±6.1),P0.05];居民对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为35.4%,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识别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24.4%vs.19.8%,P0.05)。结论:成都地区居民具备相当的精神健康相关知识,但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较低且态度较为消极。城市居民的精神健康素养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精神卫生调查(又称"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具有全区代表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目标是获得全区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卫生服务利用的信息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采用两阶段调查法。充分考虑调查工具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调查内容的全面性和创新性,第一阶段调查的主要工具为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表3.0,可获得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间歇爆发性障碍、进食障碍的疾病诊断;第二阶段主要工具为定式临床访谈诊断表、10/66痴呆诊断工具,可获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老年期痴呆的疾病诊断。该调查将为自治区卫生政策制定、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省监狱罪犯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和性别、刑期分布特点,为制定某省监狱系统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26所监狱抽取4050名罪犯为调查对象,逐一填写自行设计的《精神卫生信息调查表》等表格;精神科医生以ICD-10症状清单作为诊断工具进行逐一检查。结果:共4034名罪犯完成调查,发现各类精神障碍患者1938人,各类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如下:器质性精神障碍0.73%(95%CI:0%~3.83%);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14.44%(95%CI:11.70%~17.18%);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1.51%(95%CI:0%~4.35%);心境障碍3.95%(95%CI:0.98%~6.92%);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7.79%(95%CI:4.81%~10.77%);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5.28%(95%CI:2.23%~8.33%);人格与行为障碍12.99%(95%CI:9.99%~15.99%);精神发育迟滞1.10%(95%CI:0%~4.33%)。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人格和行为障碍患病率有性别、服刑期分布的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精神障碍在罪犯中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尤其是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性及应激相关障碍;应加强罪犯精神障碍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37个乡镇)抽取3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的≥15岁常住人口61165人,进行精神障碍的线索调查。用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对阳性线索者进行诊断,对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220例患者进行求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为81.4%,出现精神症状后1月内接受过专科治疗者仅56例(25.5%),3月内接受过治疗者89例(40.5%),1年以上方获得首次专科治疗者46例(20.9%),从未接受专科治疗者41例(18.6%)。慢性起病,无自知力及就诊距离较远的患者接受专科治疗的可能性更低(OR=4.71、9.14、4.32)。结论: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及时的专科治疗,应通过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对精神分裂症的知晓水平及获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能力,以促进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的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分布。方法:用现况调查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2013年抽取乌鲁木齐市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2178名,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CIDI-3.0)进行入户访谈,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对焦虑障碍进行诊断。计算各类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及终生患病率,采用χ2检验比较焦虑障碍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结果:共1782人完成CIDI访谈,焦虑障碍加权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分别为6.50%和5.23%。患病率居前3位的类别分别为强迫障碍(4.77%)、特殊恐怖症(0.46%)和社交恐怖症(0.01%)。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和12月患病率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焦虑障碍12月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城市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成套调查问卷,对514名社区及学校人群进行无记名的调查。结果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各项知晓率均低于45%,对精神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最低(8.4%),不同职业人群、家人中有无精神障碍患者的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与认识方面,85%的人群对精神障碍患者表示关心和同情,47.5%的人认为精神障碍患者只有一部分人是危险人物;家人中有精神障碍患者的被调查者持负面看法的比例更高,且两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城市人群精神卫生知识匮乏,应加强精神卫生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法规和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新世纪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18岁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5个区和15个县的10个街道和30个乡镇,共计20个居委会和60个行政村,抽取≥18岁人群23987人,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高、中和低危人群进行调查,作出有无精神障碍及具体诊断。结果:完成调查22718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9.48%(95%CI:17.48%~21.64%)。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境障碍(5.93%)、物质使用障碍(5.62%)、焦虑障碍(5.50%)、精神病性障碍(1.28%)。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22.78%)高于女性(16.17%)(OR=1.53)。城市居民精神障碍的现患率(18.88%)与农村(19.6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依次为酒精使用障碍(5.55%)、心境恶劣障碍(1.99%)、重性抑郁障碍(1.50%)和精神分裂症(1.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10.53%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但仅7.69%曾在精神科就诊。结论:精神卫生问题,特别是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山东省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2014-2017年公共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现状,为精神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2017各省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数据,选取报告患病率、管理率和服药率,使用STATA软件分析集中指数。结果:2014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患病率0.31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率为73.73%,服药率为47.52%;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的报告患病率0.424%,管理率为92.66%,服药率为69.50%。基于经济水平排序、人口数量排序及地理面积排序的报告患病率集中指数均在0附近,且逐渐向0靠近,公平性在逐年改善;基于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面积排序的管理率和服药率的集中指数也在0~0.1之间波动,公平性较好,但管理率的公平性均有变差的趋势。结论:2014-2017年间全国各省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的相关指标逐年改善,各省区之间较为公平,但是服务覆盖的水平和质量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的覆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精神卫生政策是体现了为改善人群精神健康,减轻精神障碍负担的价值观、原则和目标的政府正式决定。基于国外精神卫生政策的政府文件和相关法律,以及学者和WHO等国际组织对各国精神卫生政策所作的报告和文献,本文从精神健康的促进和精神疾病的预防、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福利、精神卫生的人力资源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精神卫生监测、精神卫生服务与政策研究等8个领域综述和分析了国外有效的全国性精神卫生政策及其内容,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市≥18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现患率和分布特点,为制定全市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18岁居民4800人。首先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三组人群进行精神科检查。根据调查设计特征将计算出的患病率进行调整并推广至全市成年人口。结果:4776人完成调查。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21.96%(95%CI为19.21%~24.99%)。最常见的特定精神障碍为广泛性焦虑障碍(5.41%)、酒精使用障碍(5.33%)、重性抑郁障碍(3.43%)和心境恶劣障碍(2.72%)。女性总的现患率略低于男性(OR=1.2,95%CI为1.1~1.3),男性酒精使用障碍现患率高于女性(OR=131.2,95%CI为72.6~237.2)。农村与城市居民在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5%CI为0.6~2.3)。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仅6.46%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但36.97%精神障碍对其影响程度为中等到严重。结论:青岛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精神障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和实施全面的精神卫生规划并定期评估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详细介绍内蒙古精神卫生调查(立项名称为"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抽样方案、权重计算、现场执行以及质量控制方案。方法:调查以计算机辅助个人访谈为主,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的抽样方法抽取在当地社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18岁及以上居民入户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分两个阶段开展。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和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采用一步法设计完成,而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老年期痴呆的诊断采用二步法设计完成。结果:实际调查在41个区县旗246个村居的14130名调查对象中开展,完成第一阶段调查人数12360人,应答率为87.5%。第二阶段调查抽取了5263人,实际完成4448人,应答率84.5%。根据抽样结果,分别计算了抽样设计权数、无回答调整权数、事后分层权数,并进行了极值调整。共有314名调查员和51名精神科医生接受培训,合格后开展入户调查。两个阶段调查均进行了及时的数据核查、电话核查以及录音核查的措施,核查结果显示所有样本没有出现质量问题或仅出现轻微质量问题。结论:本调查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代表性的精神障碍、精神卫生服务以及危险因素的相关信息。未来学者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开展相关分析,从而增加对精神健康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村抑郁症患者的就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浏阳市≥15岁农村居民抑郁症抽样调查中发现并确诊的抑郁症患者295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DSM-IV标准。由调查员对所有调查对象询问并填写"精神障碍患者求医行为调查表"(自编)。结果:有13.5%(45/295)的患者曾到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女性就诊率(18.9%)显著高于男性(9.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抑郁症患者就诊率因素有性别(OR=0.363)、年龄(OR=1.040)、家庭主事人职业(OR=0.352)、家庭类型(OR=2.593)和精神病家族史(OR=3.642)。45例曾经就诊的患者中,有5例(1.7%)重症抑郁发作患者曾就诊于精神专科,仅有3例(1.0%)既往重症抑郁发作患者接受过精神科药物治疗。结论:浏阳市农村抑郁症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率很低,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主要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主事人职业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18岁及以上人群终生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特征,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2011年在天津市进行的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样本,以18岁及以上且过去半年内在本地居住时间≥3个月的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被试进行筛查,并根据得分进行精神障碍危险等级划分,进行DSM-IV-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及终生自杀未遂行为的评估,完成分布特征、危险因素等分析,最终共有4438人完成本次调查。结果:76人报告有终生自杀未遂行为,调整后发生率为0. 75%(95%CI:0. 49%~1. 00%)。自杀的方法主要是服用治疗药(31. 9%)和使用工具(24. 3%),自杀未遂者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68. 7%,其中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49.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精神障碍的诊断(OR=5. 38,95%CI=2. 44~11. 83)、主观睡眠质量差(OR=3. 79,95%CI=1. 72~8. 35)、有宗教信仰(OR=4. 51,95%CI=1. 95~10. 45)、主观家庭经济状况差(OR=2. 79,95%CI=1. 35~5. 75)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人群中自杀未遂行为较高,多种因素与自杀未遂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精神科住院患者年出院人次及诊断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及国内类似地区精神卫生政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唐山地区全部精神病专科医院1986、1996、2001和2006年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类别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唐山地区1986、1996、2001和2006各年度出院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别为832、1705、2279和3154人次,区间增长近4倍,估计每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出院患者的诊断分布在4个年度间存在不同.精神分裂症的出院诊断构成比有下降趋势,而物质滥用或依赖、癔症和应激相关障碍的比例增加.结论: 唐山地区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在20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与县级精神病院相比,市级精神病院提供的住院服务增长显著;物质滥用和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治疗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仍然是精神科住院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详细介绍乌鲁木齐市精神卫生调查的抽样、加权计算、执行状况以及质量控制方案。方法:调查采用三阶段不等概率的抽样设计,抽取乌鲁木齐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通过运行诊断程序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获得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进食障碍和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采用数据核查、电话核查、录音核查及实地核查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本次调查在乌鲁木齐市8个区县89个乡镇街道的830个村/居中开展,完成有效问卷1782份,应答率为88.9%。以抽样设计权数和无应答调整权数的乘积为初始权数,根据乌鲁木齐市总体人群年龄和性别分布计算校准调整权数。质量核查结果显示98.8%的样本无质量问题或有轻微的质量问题,总体调查质量优良。结论:本调查预期可以获得乌鲁木齐市有代表性的精神障碍和精神卫生服务的数据,将为乌鲁木齐市精神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