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如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甚或不孕,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王健教授认为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是月经来潮、正常孕育的基本因素,因此,其主要病机为“冲任失调、肾虚、肝郁、脾虚”,治疗上以“调补冲任、补肾培元、疏肝健脾”为原则,在房式“调经促孕十三针”的基础上,配合“八髎灸”和“暖宫灸”,针灸药并用,多经络覆盖,同时重视情志和饮食的调摄,能够综合调理卵巢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女性正常月经周期及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肥胖性不孕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静红 《四川中医》2007,25(3):25-26
本文从“肥人多痰多湿”出发,论述了肾虚肝脾失调、痰湿内聚、郁滞冲任胞宫是肥胖性不孕的病理要点;并阐述了脾虚痰实、胞宫闭阻,脾肾阳虚、痰湿阻络,肝经瘀热、痰瘀交阻这三种常见证型的病因证治。  相似文献   

3.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指生育年龄在妇女40岁之前的非生理性闭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由于临床多病因、多表现性,其诊断及治疗成为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李伟莉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她指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精亏、肝郁肾虚、心肾不交导致冲任失调,卵巢功能低下,引发月经失调。李师认为临床治疗上应灵活掌握“养”“疏”“通”的治疗原则,治疗中立方遣药,灵活配伍,调理冲任,调理卵巢功能,恢复月经周期的节律性。  相似文献   

4.
刘丽静  王国庆  夏天 《新中医》2014,46(3):32-34
介绍夏天主任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经验,主要分三步疗法:西药建立人工周期,中药调节卵巢功能(包括滋补肝肾、调理冲任、健脾化湿),中西结合促排卵以助孕。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3个阶段。女子“七七”,肾气渐虚、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生殖器官及乳房也逐渐萎缩。中医称“经断前后”或“绝经前后”。西医认为此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脑垂体功能相对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半数以上妇女出现不同  相似文献   

6.
结合古代文献分析认为,卵巢功能早衰是由于长期思虑过度、纵欲、崩漏等导致肝脾肾受损,冲任渐涸,精血亏竭,病机主要是肾虚、肝郁和脾虚,故应采用补肾、疏肝、健脾"三脏同治"针刺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三脏同治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恢复卵巢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治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验案等方面阐释梁若笳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结果:梁若笳认为围绝经期妇女体质特点为“阴常不足,阳常有虚”,其病位在冲任,病机为“冲任虚损,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治宜调补冲任、燮理阴阳,临证分为“冲任虚损,阴阳失和”“冲任虚损,月经异常”“阴虚肝旺,心肾不交”“虚火上炎,痰蒙清窍”等四型治疗,治疗特点为中西结合、随症治之和重视情志调养。所举医案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独到,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经闭之疾世人多从血枯经闭及血隔经闭论治 ,笔者据朱丹溪“经不行者 ,非无血也 ,为痰所碍而不行”之论 ,从痰论治本病 ,疗效满意 ,现举验案一则如下。1 病案举例陈某 ,女 ,40岁。 1 999年 4月初诊。近半年月经后期渐至月事不来 ,就诊时已停经2月余。形体肥胖 ,常感乏力 ,有呕恶感 ,平素痰多食少 ,胸胁满闷 ,二便调 ,带下粘腻。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腻多津 ,脉沉滑。查尿妊娠试验阴性 ,肝功能正常 ,辨为痰湿内盛 ,躯脂满溢 ,脂痰相结 ,阻塞胞宫 ,治宜豁痰除湿 ,调理冲任 ,活血通经。予苍附导痰汤合佛手散加味治疗。处方如下 :茯苓 1 5g,法夏 1…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阴道炎是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阴道粘膜萎缩变薄,上皮细胞糖原缺乏,使阴道酸性减低,抵抗力减弱,致使细菌侵入感染繁殖而致,为绝经后妇女常见病之一.属中医“带下病”范畴.因冲任  相似文献   

10.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逐渐成为妇科的疑难病症。亚临床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诊治旨在将治疗窗口提前,对潜在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进行有效干预,进一步减少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女性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西医一般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较为严重阶段予对症治疗,存在较大的局限。中医提倡“治未病”,在疾病初期通过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平衡状态从根本上改善卵巢功能。既往我们只针对某一种疾病去论述相关疗法的靶器官效应及机制,而时常忽略了疗法本身存在的特异性作用途径。火针疗法存在特殊的抗氧化应激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已在治疗白癜风、银屑病、骨关节炎等疾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关于火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甚少。文章结合毫火针理论与临床研究,介绍毫火针治疗因氧化应激引起的病理性卵泡数量减少和因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的卵巢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分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病因,肾虚为本、冲任虚损及督脉阳虚所致。探究叶氏通补奇经理论的溯源。白长川教授将此理论运用到妇科病治疗中,论方药的特色使用,及依循“一源三岐”取穴针刺,将内用药、外针刺,结合女性经络特点,抓其病证的中心,对POI引发的不孕症进行孕前调理,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调节卵巢功能失调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功能 ,即排卵和内分泌功能 ,对女性的生殖功能、性特征和心态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卵巢功能失调是导致许多妇科内分泌疾病的原因 ,如卵巢早衰、月经紊乱、不孕症、闭经、经前综合征等。此类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卵巢功能失调尚缺乏有效的调节手段 ,主要以激素替代、诱导排卵为主 ,旨在缓解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症状。长期应用激素有明显的副作用 ,且疗效不确定 ,而中医药具有整体调控和多靶点、多方式调节的特点 ,因而对女性卵巢功能失调类疾病的防治显示出优势。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 ,其中“肾 天癸 冲任 胞…  相似文献   

13.
刘保和教授治疗卵巢功能失调型不孕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和教授临证多年,于内、外、妇、儿科疾病多有研究,对卵巢功能失调型不孕症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介绍如次。 卵巢功能障碍导致的不排卵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刘老认为不孕症涉及五脏六腑,其中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不孕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而主升发、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正常人肝的藏血与疏泄功能协调和畅,则肝气调达、血脉无阻;如果肝气郁结则气血失和,妇女就会出现月经失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有“冲脉隶于阳明”之说,水谷盛则冲脉血盛,卵巢血运丰富,性腺轴…  相似文献   

14.
杨中明 《河南中医》2006,26(5):39-41
中医痰病学研究的“痰病”,挟痰之证涉及临床各科,由于体质和病变部位不同,生理病理差异,病因病机复杂,因而变化多端,故有“痰生百病”之说。妇女解剖上有子宫、胞络等器官组织;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病理上有冲任胞宫受损之不同,因而,妇科因痰致病的机理有其独特的规律,笔者且将妇科痰病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5.
亚临床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卵巢功能下降之初的疾病,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肝郁、冲任失调。从未病先防防病因、既病防变防进展、瘥后防复维持疗效三个层次,探讨亚临床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防治思路,以疏肝、调神、益肾、固冲为指导原则,并提出以针、灸、耳穴、中药为主的中医治疗方法,调理脏腑及冲任脉的功能,在治疗及防止本病进展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艾灸结合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艾灸结合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艾灸结合中药滋肾健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治疗卵巢功能早衰38例。疗程3个月。结果:治愈14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结论:艾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对卵巢早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构成了女性生殖轴,卵巢早衰责之于肾气、天癸、冲任的失衡,表现为闭经等肾虚冲任失调的一系列证候,故"补肾调冲"法是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8.
唐新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7):295-295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文献“乳中结核”、“乳癖”的范畴。顾先生治癖先治肝,气调癖自平;冲任病之本,益肾调冲任;癖由痰瘀凝,散结重化瘀;乳衄肝火盛,火旺血离经。对乳癖的论治、立法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取效较好。现将其论治乳癖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1治癖先治肝气...  相似文献   

19.
朱南孙教授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南孙教授为沪上中医世家朱氏妇科的第三代传人。其秉承家学,博采众长,在江南、沪上医林名闻退迩,有口皆碑。1992年被推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朱师先父朱小南先生曾将冲任与脏腑、气血、其他经络的生理、病理结合,系统整理和论述了冲任二脉在女子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作用。朱南孙教授深得其旨,辨证注重奇经,参考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对妇科难治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特色。其根据《内经》平衡阴阳的原则,提出的纠动静失衡之大法:动之痰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匀者,通涩并用而调之,更有动之痰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的理论寓意深刻哲理,临床概括为“从”“合”“守”“变”四项法则。  相似文献   

20.
浅议肥人多痰与闭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齐生  陈莹 《光明中医》2005,20(5):9-10
形体肥胖的闭经患者,临床上甚为常见,以年青女性相对居多。朱南孙先生称之为肥胖型闭经[1]。宗“肥人多痰”的理论,《丹溪心法》指出:“积痰下注于胞门,闭塞不行”,是“躯脂满经闭”的主要原因。而后,如《女科切要》也有与之相类似的“痰湿与脂膜壅塞”而致肥人经闭的观点。直至今日,对此类肥胖型闭经者,仍然从痰湿论处,治疗上常以启宫丸、涤痰汤、二陈汤等方剂为主,把化痰当作通经的第一手段。但事实上,痰与脂毕竟是机体的病理产物,而造成痰脂弥漫的原因,恰恰与肝、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有关。引起闭经的脏腑因素,通常也不离于肝、脾、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