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脑计划在多个领域逐步展开,在疾病脑计划中,孤独症是一类重要疾病。本文围绕脑科学计划进展、孤独症的临床诊断干预与生物学机制等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综述全球最新研究结果。中国孤独症研究迫切需要建立高质量的临床队列,建立诊断预测模型;需要在中国孤独症的大样本人群中开展遗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需要开展基于证据的、个体化的、分阶段干预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独症是以社会和交流能力受损以及狭隘的兴趣和行为为特征的一种障碍性疾病.尽管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和智力情况千差万别,但所有患者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均存在障碍.一些高功能孤独症或Asperger综合征人士在非社会领域(如物理、数学、天文学、音乐等)甚至有很强的能力,但在社会能力方面却远不如人。因此在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性认知机制时,研究者们提出了“社会认知缺陷”的观点,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这种缺陷存在于相对特定的脑神经网络。该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当前发育行为儿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男性孤独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者大脑、心理和行为常表现出一定的极端雄性化倾向。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孤独症发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性激素影响孤独症发病可能机制,希望能够对孤独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孤独症患儿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孤独症系一种发育障碍。多起病于三岁之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交往方面出现质的损害。2.言语及沟通方面出现质的损害。3.刻板、僵硬的兴趣和行为活动模式。从现有的病因学研究来看,尽管采用了各种研究手段,结论迭出,但只有一点已达成了共识,即该症不太可能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种“神经生物性”疾病^[1]。虽然如此,在该症的治疗方面,药物不能改变基基本病程,仅限于控制某些行为症状,如刻板或强迫性行为、多动或冲动性行为、攻击或自伤性行为等^[2]。临床实践中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干预技术^[3]。目前提倡的是综合治疗方法,即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各种心理干预技术,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仅对孤独症的心理干预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讨孤独症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孤独症在病因学、测量方法、干预等研究中加入了积极的元素。孤独症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逐步开展,将能促进孤独症、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孤独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催产素在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催产素缺乏或利用不足可能与孤独症患者的社交障碍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催产素与孤独症社交障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催产素用于孤独症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对孤独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1复原力的概念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传播,复原力(resilience)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热点。Anthony(1974)发现出生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儿童,虽然长期处于困境中,但仍能够健康适应的现象,提出适应良好儿童(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的概念,由此学术界开始关注个体良好适应、应对和抗压力等复原力因素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感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动作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的效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利用体感游戏(康复游戏训练系统,V1.0)对实验组儿童进行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为期8周的干预,并在实验前后采用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对两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在社会技能、动作技能和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组别和前后测交互效应均显著,实验组后测分数显著高于前测分数,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著差异。结论:体感游戏对孤独症儿童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从多方面搜集儿童孤独症治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系统分类叙述,介绍目前用于治疗孤独症的方法,以便从事孤独症患儿教育培训的工作人员及患儿家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更合适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更多的孤独症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三组严重而持续的核心症状,即言语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不断上升。患者心理问题越多,免疫功能越低。而免疫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方面有重要的监控意义。人们开始考虑通过心理干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改善其免疫功能,并进而影响肿瘤的转归。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行为干预,这类干预对情绪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还存在分歧。从干预的时间来看,国内外多集中于术后或放、化疗期间,而极少涉及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研究。因此,建议开展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心理干预在我国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更深入地探讨心理、免疫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流行病学和预后的研究很少,评估工具本土化较差,诊断与国际使用标准一致,尚需大量干预机构,并规范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好发于儿童,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近年来研究发现,与健康儿童相比,ASD患儿易共病胃肠道症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介导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物质,在AS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SCFA作用ASD的可能机制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OPPI)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开展的、以积极活动为依托、以在线技术为载体,旨在提升人们幸福感和优势的干预。从干预策略上看,包括提升积极情绪、挖掘个性优势、改善积极关系和实施综合干预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探索并拓展OPPI的理论基础,降低脱落率并寻求个体-活动-技术之间的良好匹配,发展较强实效性的干预方案,以提升OPPI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的临床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孤独症的临床学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郭兰婷单友荷从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Kanner首次报道了11例孤独症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有关孤独症的研究在不断发展。在临床学研究方面,对孤独症本质的认识、临床基本特征、分类学地位等都逐...  相似文献   

16.
儿童孤独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病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近年在分子水平对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基础进行了不少研究 ,本文对儿童孤独症与 FMR- 1基因、5 - HT系统基因、CA系统基因、免疫系统基因及其它基因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叙事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口头描述,通常被称为讲故事[1]。叙事活动受人的内部认知图式的引导,其中包含了人类一种基本的、普遍存在的思维模式[2],即“结构良好的故事”的概念[3]。叙事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儿童其它方面的发展也有重  相似文献   

18.
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症状特殊并且预后较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此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过敏现象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关系。包括:1过敏症状与ASD的关系;2ASD存在过敏现象可能的病理学机制;3未来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结构化教学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干预并观察其疗效,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及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干预提供有效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将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于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300人进行分组,接受结构化教学法干预150人作为干预组,未接受及不系统干预15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训练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指定盖泽尔发展诊断量表进行智能评估。结果 干预组儿童在五大能区:大运动、语言、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转归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较明显。结论 结构化教学法运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干预,可有效促进其个体化发育,明显改善其核心症状及智能发育水平,如尽早发现、精确诊断、及时干预可达到理想康复疗效,也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