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长沙市岳麓区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20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的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过去一个月食物制品食用频率资料、过去一周在外就餐资料,以及膳食数据和身高体重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的超重/肥胖率差异;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共计278名居民纳入调查分析,平均年龄(41.03±12.01)岁,超重89人(32.01%)、肥胖11人(3.96%)。因子分析共提取6种膳食模式,分别为传统膳食模式、动植物蛋白模式、奶类果蔬模式、小吃零食模式、西方膳食模式和速食酒饮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水果奶类模式(OR=0.242, 95%CI:0.096~0.607,P=0.003)、速食酒饮模式(OR=0.345, 95%CI:0.134~0.889,P=0.028)与成年居民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小吃零食模式(OR=2.894, 95%CI...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我国最新修订的膳食平衡指数(Diet Balance Index,DBI16)评价广西18岁以上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为今后提高居民膳食质量、开展合理膳食及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广西1169例18岁以上具有完整3天24小时膳食调查资料的居民,应用DBI16评分方法评价广西成年居民膳食质量。结果广西成年居民的膳食质量距DBIDQD=33.04,主要问题是低度摄入不足(DBILBS=24.66);而摄入不足、膳食失衡的程度,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均为P<0.05)。畜禽肉类、谷类摄入过量,水果、奶类和豆类摄入不足,食物种类偏少。膳食模式主要是B模式(49.62%)和E模式(26.60%)。结论广西成年居民膳食处于低度失衡状态。应加强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宣传教育,并开展针对性的膳食引导和营养干预,结合广西居民膳食结构特色和主要问题,制定广西居民膳食指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群中辛辣食物摄入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肥胖膳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哈尔滨市2004—2008年的横断面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57 555名30~79岁(男性23 254人,女性34 301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信息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信息,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各类食物包括辛辣食物摄入信息,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辛辣食物摄入及其与偏爱肉食/素食膳食习惯的交互作用对超重与肥胖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摄入辛辣食物频率低的人群相比,摄入辛辣食物频率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在男性中增加了29%(OR=1.285,95%CI 1.251~1.319,P<0.001),在女性中增加了33%(OR=1.329,95%CI 1.294~1.364,P<0.001)。与摄入微辣食物的人群相比,摄入极辣食物人群男女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OR=1.198, 95%CI 1.137~1.259,P=0.011)和19%(OR=1.194, 95%CI 1.141~1.247,P=0.003)。在男性人群中,偏好肉食,且辛辣食物摄入频率及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高,偏好肉食/素食的膳食习惯与辛辣食物摄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辛辣食物的摄入可能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同时减少辛辣食物和肉食的摄入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为采取合理膳食模式干预糖尿病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23 801名45~79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和血糖检测。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因子分析法获取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对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结果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分别为糕点奶饮模式、动物性食物模式、薯类蔬菜模式、主食蛋豆模式和酒类油炸面食模式。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食蛋豆模式(OR=0.87,95%CI:0.78~0.97)与糖尿病前期低风险相关,动物性食物模式(OR=1.41,95%CI:1.27~1.57)、酒类油炸面食模式(OR=1.11,95%CI:1.00~1.24)与糖尿病前期高风险相关;动物性食物模式(OR=1.19,95%CI:1.03~1.38)和酒类油炸面食模式(OR=1.11,95%CI:1.00~1.24)与糖尿病高患病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主食蛋豆模式能降低中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动物性食物模式和酒类油炸面食模式可增加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对预防糖尿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2年和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方法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血压测量数据。200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有完整血压数据的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147 488人,其中男性64 869人,女性82 619人,城市居民50 123人,农村居民97 365人,北方居民71 078人,南方居民76 410人。2010—2012年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有完整血压数据的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120 427人,其中男性52 499人,女性67 928人,城市居民60 214人,农村居民60 213人,北方居民53 863人,南方居民66 564人。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取3次的平均值。以收缩压≤98 mm Hg且舒张压≤60 mm Hg为低血压的判断标准,2002年和2010—2012年数据结果均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不同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95%CI,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URVEYLOGISTIC模型对低血压患病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总患病率为3. 0%,男性为1. 9%,女性为4. 1%,城市居民为2. 7%,农村居民为3. 3%,北方居民为2. 8%,南方居民为3. 2%;不同年龄组中18~44岁人群低血压患病率最高,为4. 3%;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低体重人群低血压患病率高,为7. 0%。2010—2012年中国成年人低血压患病率为2. 1%,男性为1. 1%,女性为3. 2%,城市居民为1. 9%,农村居民为2. 2%,北方居民为1. 8%,南方居民为2. 3%;不同年龄组中18~44岁人群低血压患病率最高,为3. 1%;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低体重人群低血压患病率高,为7. 4%。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总患病率低于200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 3,P<0. 0001)。2002年和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男女低血压患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性高于男性,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低体重人群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低年龄组、女性、低体重人群更易罹患低血压。结论2002年和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总患病率和男女低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性高于男性,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低体重人群高于正常人群。18~44岁、女性和低体重人群更易罹患低血压。与2002年相比,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低血压总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郑州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6—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6 80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糖尿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郑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4.69%,标化患病率为13.32%,其中男性(16.58%)高于女性(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患病率分别为15.05%和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高(与18~24岁人群相比,65岁及以上人群OR=15.59,95%CI:7.73~31.44)、超重(OR=1.31,95%CI:1.07~1.61)、肥胖(OR=1.59,95%CI:1.25~2.02)、中心性肥胖(OR=1.25,95%CI:1.01~1.55)、高血压(OR=1.85,95%CI:1.58~2.17)、血脂异常(OR=1.63,95%CI:1.39~1.90)、糖尿病家族史(OR=2.29,95%CI:1.84~2.85)均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郑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实施综合性防控策略以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武汉市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2 629名成年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标准方法测定身高体重。采用SPSS 22.0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武汉市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率为31.2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情况和饮酒情况的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体育锻炼强度的增加,超重肥胖率均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681,95%CI:1.423~1.986)、文化程度低(与大专或本科及以上人群相比,初中及以下人群OR=1.582,95%CI:1.299~1.927,高中或中专人群OR=1.313,95%CI:1.064~1.621)以及饮酒(OR=1.374,95%CI:1.136~1.661)与成年居民超重肥胖高风险相关,低年龄(与≥65岁相比,18~35岁人群OR=0.411,95%CI:0.312~0.543)和进行体育锻炼(与从不锻炼者相比,经常锻炼人群OR=0.769,95%CI:0.626~0.945,偶尔锻炼人群OR=0.812,95%CI:0.662~0.995)与成年居民超重肥胖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武汉市成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男性、文化程度低和饮酒人群的关注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及聚集性,并探讨人口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中的血样检测、人口因素和体格测量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3276人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占比46.8%,平均年龄68岁。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判定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具有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为危险因素聚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因素与各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性的关联性。结果 2015年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中,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TG升高和HDL-C降低的人群比例分别为57.8%、71.3%、25.0%、27.6%、40.1%。女性中心性肥胖(OR=4.70,95%CI 4.01~5.51)、TG升高(OR=1.60,95%CI 1.36~1.88)、HDL-C降低(OR=2.77,95%CI 2.38~3.23)的危险性高于男性,血压升高(OR=0.84,95%CI 0.72~0.99)的危险性低于男性;东部地区的老年人血压升高(OR=1.45,95%CI 1.20~1.76)、血糖升高(OR=1.38,95%CI 1.14~1.67)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中部地区。性别、受教育程度、地区分布与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性存在关联(P<0.05),收入水平与代谢性危险因素及聚集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2015年中国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中血压升高和中心性肥胖的问题较为突出,女性、东部地区、70岁及以上、高收入和高教育程度人群出现危险因素聚集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应展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城市哈尔滨居民饮食习惯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哈尔滨市42个社区,使用食物频率表对12 865名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膳食调查,有效调查8 591人,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8 591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3 386例,总患病率为3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7.4%(1 447/3 051),女性为35.0%(1 939/5 540);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即主食模式、植物食物模式、均衡膳食模式、豆类食物模式、动物食物模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衡膳食模式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OR=0.86,95%CI=0.81~0.92,P0.000 1),能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对年龄、性别、教育、BM I、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家族史和总能量摄入进行校正,高盐摄入组患病风险为低盐摄入组的1.62倍(OR=1.62,95%CI=1.29~2.04,P0.000 1);食用油摄入油腻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清淡组的1.10倍(OR=1.10,95%CI=1.01~1.43,P=0.004)。结论高盐和油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均衡的膳食模式能增加我国北方居民高血压患病风险,应该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8~64岁9208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收集食物消费数据,结合食物成分表计算得到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区域的膳食模式,并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得到3种膳食模式,分别为北方模式、沿海地区模式和南方模式。人口学特征分析发现,3个模式中谷类、蔬菜和畜禽类的摄入量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畜禽类在18~49岁的低年龄组居民摄入较高;水果和奶类在女性中摄入较高,其他食物在男性中更高;谷薯类、豆类和蔬菜的摄入量在农村地区、低收入水平和低受教育程度人群中较高,其他食物在城市地区、高收入水平和高受教育程度人群中摄入较高,奶类尤为明显。与膳食指南推荐量比较发现,3个模式中深色蔬菜、水果、坚果及南方模式的奶类和蛋类、北方模式的水产品摄入不足的比例高达80%以上,其他食物摄入不足的比例在50%~80%;畜禽肉在南方模式中摄入过量的比例明显较高,达到78%。对营养素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和其他因素与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的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0—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建省9个设区市10个县(市、区)抽取2 666名≥18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膳食模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类树模型分析膳食模式及其他因素与HUA患病的关系。结果福建省2 666名成年居民中,患HUA者666例,HUA患病率为24.98%,标化患病率为25.40%;经因子分析法确定福建省成年居民的4种膳食模式分别为传统型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沿海型膳食模式、优质蛋白型膳食模式,4个因子的特征根分别为1.978、1.201、1.082、1.01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8.054%;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指数(BMI)、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物性食物型和沿海型膳食模式均为HUA患病的危险因素,动物性食物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处于T2水平和沿海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处于T4水平的成年居民患HUA的风险分别为动物性食物型和沿海型膳食模式得分处于T1水平成年居民的1.41倍(OR=1.41,95%CI=1.08~1.85)和1.93倍(OR=1.93,95%CI=1.41~2.63)。分类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男性、沿海型膳食模式、居住沿海地区和年龄≤30岁是福建省成年居民HUA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沿海膳食模式与HUA患病密切相关,加强健康膳食模式的推广,对HUA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居民腰围变化对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择参加1997年调查并且在2011年被随访到的有完整体格测量资料的18~65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变化对血压值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变化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与1997年比较,2011年中国18~39岁年龄组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增加9.1和7.8 cm,40~65岁年龄组分别增加5.5和6.6 cm,18~39岁年龄组均较40~65岁年龄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18~39岁成年居民腰围变化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有正向关系,且与收缩压变化关系较舒张压变化明显;而在40~65岁成年居民中,腰围变化与舒张压变化关系显著。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当腰围变化作为连续性变量进入模型时,腰围每增加1 cm,18~39岁年龄组和40~65岁年龄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5%和4%;当腰围变化以四分位数形式进入模型时,第四分位与第一分位相比,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18~39岁年龄组OR=2.56,95%CI 1.56~4.22;40~65岁年龄组OR=2.84,95%CI 1.77~4.57)。结论腰围变化与血压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18~39岁年龄组较40~65岁年龄组显著,前者主要作用于收缩压变化,后者主要作用于舒张压变化,腰围增加可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凉山地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及其与高尿酸血症(HUA)的关系,为HUA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7月—201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凉山地区抽取2 970名≥18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降秩回归和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HUA患病的关系。结果四川凉山地区成年居民HUA患病率为26.6%,男性和女性居民HUA患病率分别为36.8%和14.8%。降秩回归在凉山地区成年居民中提取出HUA模式,以摄入较多鱼类、新鲜肉类、酒、含糖饮料、腌熏肉、小麦制品而较少摄入蔬菜、奶类为特征。因子分析在男性居民中提取出混合食物模式、酒肉模式、蔬果模式等3个膳食模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2.29%;在女性居民中提取出蔬菜鱼肉模式、混合食物模式、蔬菜主食模式等3个膳食模式,累计方差贡献率为34.94%。在调整了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凉山地区成年居民HUA模式得分在Q4者的HUA患病率为得分在Q1者的2.255倍(PR=2.255,95%CI=1.850~2.773);男性居民酒肉模式得分在Q4者的HUA患病率为得分在Q1者的1.374倍(PR=1.374,95%CI=1.146~1.655),蔬果模式得分在Q4者的HUA患病率为得分在Q1者的0.744倍(PR=0.744,95%CI=0.616~0.897);女性居民蔬菜主食模式得分在Q3者和Q4者的HUA患病率分别为得分在Q1者的0.574倍(PR=0.574,95%CI=0.394~0.823)和0.663倍(PR=0.663,95%CI=0.462~0.940)。结论四川凉山地区成年居民HUA模式和男性居民酒肉模式与HUA患病率增加有关,男性居民蔬果模式和女性居民蔬菜主食模式与HUA患病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3—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东、中、西部3个省的6类人群,使用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自填式调查,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国3省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均分为(21.69±8.53)分(满分为38.62分),及格率为73.4%。4个维度均分分别为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与观念(6.96±3.50)分(满分为13.17分),传染病的预防(6.84±2.62)分(满分为9.96分),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4.09±2.54)分(满分为7.68分),传染病的管理与治疗(3.80±2.58)分(满分为7.81分)。浙江省平均得分(23.13±8.16)高于湖北省(22.05±8.38)(P 0.05),湖北省高于甘肃省(19.89±8.70)(P 0.05)。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性别、职业、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和自评健康状况有关。与15~24岁年龄组相比,≥25岁各年龄组更易于取得及格分(OR=1.613~2.111,95%CI=1.155~2.973)。与不识字或识字较少者相比,高中/职高/中专(OR=2.801,95%CI=1.753~4.474)、大专/本科及以上(OR=7.100,95%CI=4.038~12.483)文化程度高者更易于取得及格分。与女性相比,男性更不易取得及格分(OR=0.687,95%CI=0.589~0.801)。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农民工及非农户产业工人不易取得及格分(OR=0.686,95%CI=0.481~0.980),学生更易取得及格分(OR=3.267,95%CI=2.066~5.164)。与不上网者相比,上网者更易于取得及格分(OR=1.595~1.941,95%CI=1.282~2.472)。与自评健康状况不好者相比,自评健康状况好者更容易取得及格分(OR=3.029,95%CI=2.205~4.161)。结论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不理想,尤其应将男性、不识字或识字较少者、工人、不上网者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人群中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基于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343例胶质瘤患者和343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评估三种膳食维生素的摄入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维生素摄入量与胶质瘤风险的关联性,并探索二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与最低分位数相比,最高分位数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与胶质瘤总体风险(OR=0.10,95%CI:0.04~0.30)、星形细胞瘤风险(OR=0.71,95%CI:0.59~0.86)、胶质母细胞瘤风险(OR=0.86,95%CI:0.78~0.96)、低级别胶质瘤风险(OR=0.65,95%CI:0.47~0.91)和高级别胶质瘤风险(OR=0.87,95%CI:0.80~0.94)降低有关,最高分位数的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与胶质瘤总体风险(OR=0.02,95%CI:0.01~0.08)、星形细胞瘤风险(OR=0.69,95%CI:0.54~0.87)、胶质母细胞瘤风险(OR=0.82,95%CI:0.74~0.91)、低级别胶质瘤风险(OR=0.75,95%CI:0.6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湖北省居民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75岁湖北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湖北省男性和女性居民均得到6种膳食模式。男性患糖尿病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OR=2.101,95%CI:1.132~3.893);超重及肥胖男性的糖尿病患病危险是正常体重男性的2.798倍(OR=2.798,95%CI:1.011~7.207);脂肪供能比35%以上的男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脂肪供能比25%以下男性的4.498倍(OR=4.498,95%CI:1.121~18.186);高血压男性发生糖尿病危险是非高血压男性的3.581倍(OR=3.581,95%CI:1.286~9.970);畜肉水果模式第4四分位数男性糖尿病患病危险是第1四分位数男性的8.284倍(OR=8.284,95%CI:1.688~40.612)。女性患糖尿病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OR=3.704,95%CI:1.352~10.122);脂肪供能比35%以上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脂肪供能比25%以下女性的1.637倍(OR=1.637,95%CI:1.021~3.869);畜肉速食模式第3四分位和第1四分位数相比(OR=7.500,95%CI:1.959~58.602),第4四分位和第1四分位数相比(OR=7.561,95%CI:1.673~45.230)。结论改变不合理的膳食模式,控制体重和血压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武汉市15岁及以上的城乡常住居民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3个区36个居委会(村)2 551名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直接上门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成年居民的吸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9年武汉市成人的现在吸烟率和现在每日吸烟率分别为23.5%和19.8%;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及现在每日吸烟率分别为44.8%和38.2%,女性现在吸烟率及现在每日吸烟率分别为2.4%和1.6%;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的成年现在吸烟率和现在每日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OR = 89.689,95%CI:35.407~227.191)、年龄25~44岁(OR = 8.797,95%CI:2.977~25.991)、年龄45~64岁(OR = 10.437,95%CI:3.421~31.837)、65岁以上(OR = 10.558,95%CI:1.455~76.623)、在家中暴露于二手烟(OR =9.777,95%CI:5.701~16.767)、在商店看到过卷烟推销的广告和标牌(OR = 2.230,95%CI:1.012~4.913)的居民现在吸烟概率高,家中有不允许吸烟规定的(OR = 0.559,95%CI:0.342~0.912)的居民现在吸烟概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汉市成年居民吸烟率较高,需针对低文化程度、女性、中老年男性及留守老年农民等重点人群采取特别的戒烟干预措施,并引导公众有意识地远离吸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饮酒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托,采用与人口成比例的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259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采用家庭询问调查问卷收集对象基本信息、健康相关行为和疾病史等数据,通过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的饮酒信息,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采用NCEPATPⅢ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与MS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饮酒与MS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饮酒率为33.66%;与不饮酒者相比,男性每次饮酒量≤20 g人群MS患病率较低(OR=0.77,95%CI 0.66~0.90)。男性每次饮酒量与MS存在线性相关,女性每次饮酒量与MS不存在线性相关。在男性中,饮酒类型与MS不存在相关,饮用白酒、啤酒、葡萄酒和混合酒的男性患MS的OR分别为0.91 (95%CI 0.81~1.03)、0.90 (95%CI 0.75~1.08)、0.85 (95%CI 0.54~1.36)和0.96 (95%CI 0.84~1.10)。相比不饮酒女性,饮白酒或混合酒的女性患MS风险较低,OR值分别为0.74(95%CI 0.56~0.98)和0.78(95%CI 0.66~0.91)。饮酒频率与MS无显著性相关,在男性中P_(趋势)=0.11,在女性中,P_(趋势)=0.31。结论 男性每次饮酒量与MS存在线性相关,每次饮酒量20 g会增加MS的患病风险;女性每次饮酒量与MS不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成年居民的自报冠心病患病现状以及相关生活行为方式的调查,了解当地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提供促进健康和预防冠心病的思路与对策。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居民冠心病现患水平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分别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冠心病患病率进行差异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8 279人。男性4 255人,占51.4%;女性4 024人,占48.6%。自报冠心病病例325例,患病率为3.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9%,女性患病率为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岁以上(OR=12.975,95%CI:4.062~41.444)、偏瘦(OR=2.800,95%CI:1.824~4.299)、具有冠心病家族史(OR=4.416,95%CI:2.950~6.608)、睡眠质量差(OR=1.693,95%CI:1.184~2.421)和患高血压(OR=4.257,95%CI:3.251~5.576)是安徽省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安徽省成年居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湖南省2018年成人中心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肥胖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8年湖南省常住居民慢性病与危险因素调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8岁常住居民7 464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利用SAS 9.4软件进行加权,并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加权后,2018年湖南省成人中心性肥胖率为26.3%,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4%和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年龄组(与18~40岁相比OR=1.90,95%CI:1.01~3.57)、居住城市(OR=1.62,95%CI:1.12~2.34)、超重(OR=21.52,95%CI:15.55~29.79)、肥胖(OR=845.69,95%CI:564.01~999.99)、患高血压(OR=1.65,95%CI:1.29~2.10)、患糖尿病(OR=1.69,95%CI:1.33~2.15)与中心性肥胖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