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变快,使得各式中西快餐在城市中风行,随之而来,胃炎、胃溃疡、胃癌、肥胖、味觉功能障碍等疾病日渐增多,已经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警觉。与此相对应,国际上的慢餐运动正逐渐兴起,国内不少营养学家也提倡推广慢餐运动,并指出慢餐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可以帮助人们降低肥胖,延缓衰老,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244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通过问卷横断面调查,评估其血糖达标情况,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进行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比较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与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BMI较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组低,体重有减轻,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FBG、PBG、HbA1c较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 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病情;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数字     
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表示,目前我国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少动”已经成为超重肥胖高发和导致慢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及代谢紊乱指标的差异.方法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组,肥胖组95例,非肥胖组81例.检测两组的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肥胖组的BMI、腰/臀比、血尿酸、FINS、2hINS、FCP和2hCP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肥胖组收缩压、舒张压较非肥胖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中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1).结论 T2DM患者中,肥胖患者较非肥胖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对肥胖的T2DM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减肥和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血糖控制前后血胰岛素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推测其胰岛素敏感性.方法 对54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别对其血糖控制前后空腹及餐后二小时血清胰岛素值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肥胖组血糖控制后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值下降,非肥胖组血糖控制后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无变化.结论 推测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血糖控制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血糖控制对保护胰岛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9年住院糖尿病患者956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6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96例;2型糖尿病患者7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及胰岛素、餐后2h C肽及胰岛素、谷氨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0.05)。结论肥胖的LADA患者临床表型更类似于2型糖尿病,早期运动干预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有利于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嘴勤益寿     
勤餐少食 老年人一次性大量进餐会伤脾胃,还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最易导致肥胖。肥胖会进一步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癌症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勤餐少食.每天吃四餐,每餐七分饱即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药师通过家庭用药指导参与糖尿病慢病干预的效果.方法 10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药师家庭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血糖检测依从性,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女性血液透析患者肥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行血液透析的肥胖女性患者5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的肥胖女性3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血脂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指标,分析肥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腰围、内脏脂肪指数、FBG、餐后2 h血糖、TC、TG...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某社区4 318名居民慢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中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肥胖、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4318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医务人员入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既往史、家族史、物理体检等。结果在居民中有17·81%的人吸烟;有部分居民饮白酒和啤酒,饮食习惯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嗜咸食和甜食,同时也有部分居民喜素食;有70·95%的居民不运动或运动少于3次/周;25·71%的居民超重,7·25%的居民肥胖。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重视居民生活方式中的慢病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不同方式,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预防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尹若雪 《家庭医药》2014,(12):62-63
冬天养生讲究“养藏”,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会耗散阳气,因此冬天除了注重保暖外,生活上可以适当慢一点,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的方法来强身.慢下来,才能静得下来;静下来,心跳、呼吸才能缓下来;心跳、呼吸缓下来,生命活动才能节约能量.所以冬季慢养生,是为了减少消耗,达到保护阳气和阴精、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健康管理》2013,(5):9
88%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表示,目前我国88%的成年人运动不足,"少动"已经成为超重肥胖高发和导致慢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为此发布了倡导职业人群"吃动平衡双鞋行动"的倡议书,建议上班族能够准备一双上班用的皮鞋和上下班路上走路的运动鞋,从增加身体活动开始,防控慢病。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肥胖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肥胖的并发症、危害性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40例肥胖儿童全部进行空腹血脂、皮质醇、肝功能、血糖、胰岛素及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测定,并行肝脏B超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肥胖儿童临床症状不明显,但高血压、血脂紊乱、糖代谢异常、脂肪肝甚至肝功损害的检出率分别为5.0%、12.5%、55.0%、70...  相似文献   

14.
嘴勤也益寿     
勤餐少食老年人一次性大量进餐会伤脾胃,加重消化系统负担,经常这样吃,最易导致肥胖。肥胖会进一步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癌症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勤餐少食,每天吃四餐,每餐七分饱即可。勤咀嚼老年人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尽量把食物嚼烂,不要狼吞虎咽。只有慢慢咀嚼食物,才能使食物的营养为人体所吸收。每口食物最好能咀嚼30次再咽。  相似文献   

15.
集体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因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肥胖儿发生主要原因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07~2008年雨花区235例3个月~7岁小儿进行家族史、饮食、运动等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者男孩61例,女孩54例,发生比例为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危害儿童健康,家族性肥胖并非引起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小儿的饮食结构、运动行为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才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干预应通过改变小儿的饮食行为、不良生活习惯、增加运动训练及减少热卡摄入、增加热能消耗.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饮食过量、体力活动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关注,我院观察了运动疗法对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苏本利 《药品评价》2013,(21):22-25
肥胖、糖尿病已呈流行趋势。高热量、高脂肪餐、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糖尿病主要的环境因素。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肥胖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除了可以增加体重之外.还可导致代谢性内毒素血症、慢性低活度炎症状态、胰岛素抵。因此,肠道菌群可能是连接环境因素和糖尿病发病之间的桥梁。肥胖及糖尿病具有特征性的肠道菌群特征.节食、代谢手术、减肥除了改善慢性低活度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之外,同时伴随相应的肠道菌群改变。通过促菌生、益生元、合生元可显著改善肠道菌群,伴随代谢性内毒素血症、慢性炎症状态、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状态改善。除此之外,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还将有助于发现糖尿病治疗新途径及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李俊霞 《中国药师》2006,9(12):1140-114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50例,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及二甲双胍组,疗程12周。结果: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在治疗后空腹和餐后 C 肽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IR 亦有降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吡格列酮在降低餐后胰岛素、改善 IR 方面优于二甲双胍,两药物治疗前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都可降低 IR 和改善β细胞功能,在降低 IR 方面,吡格列酮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9.
药品以培养基检查是否无菌.配制时培养基试管常用棉塞、牛皮纸、绳索扎口,操作慢而麻烦,我们改用与试管配套的简状铝盖(φ18mm:φ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组54例;利拉鲁肽组58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日用胰岛素总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结果 不同时间段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和日胰岛素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Homa-IR和Homa-β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是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