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和4周时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电针治疗组的各项积分低于推拿治疗组(P〈0.05,P〈0.01);电针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推拿治疗组(P〈0.01)。结论电针和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电针治疗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内服、药袋热敷和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扶他林乳胶剂涂搽。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WOMAC量表观察关节疼痛、僵硬、功能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治疗后比较,各指标积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联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入电针组或推拿组,每组20人。于治疗前、治疗2星期后和治疗4星期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并通过步态分析仪测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步态。结果:WOMAC量表显示,治疗4星期后,在缓解疼痛、改善僵硬状况及降低日常活动难度方面,2组均有疗效,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在治疗2星期后疗效较好,治疗4星期后,在改善日常活动难度和缓解疼痛方面也优于推拿组,而在改善僵硬状况方面,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治疗后患者步长、跨步长、步速、步行周期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推拿手法,且对患者的步态改善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equesene功能性疼痛指数(ISOA)和病情严重指数,并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SOA评分及病情严重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1,必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SOA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户l〈O.05)。治疗组愈显率为82.9%,对照组为60.O%,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和针刺组,分别采用针刺推拿结合疗法和单纯针刺法,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为观察指标,治疗4周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针推组46例、针刺组45例完成观察。两组均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且针推组明显优于针刺组( P<0.01);两种疗法均能显著降低患者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总分及其疼痛、僵硬、功能评分,这些变化针推组与针刺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疗法、针刺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针刺推拿结合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法,尤其在止痛和改善关节僵硬、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64例膝骨关节炎病例临床观察,探讨如何提高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芬必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分别作治疗前后对照比较及总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视膝骨关节炎诊断及分级,针对不同病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问荆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问荆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问荆合剂,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Michel Lequesen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WOMAC量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0.O%;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Michel Lequesen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问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日常活动难度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荆合剂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折顶手法配合电针与传统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电针组(60倒)、理疗组(55例)。手法电针组采用腰椎折顶手法配合电针治疗,间日一次。理疗组采用超短波及神经肌电治疗,每日一次。治疗三周后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手法电针组有效率为91.67%(55/60);理疗组有效率为72.7%(40/55)。手法电针组疗效明显优于理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手法电针组的积分下降幅度失于理疗组(P〈0.05,P〈0.01)。结论:手法配合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变出症疗效明显优干理疗组.  相似文献   

9.
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观察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将60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两组。电针组予电针膝眼穴治疗,扶他林组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的WOMAC总积分、僵硬与功能积分下降明显(P〈0.0.5),疼痛积分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扶他林组(P〈0.05)。结论表明,电针膝眼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厦安全性良好。其在僵硬和功能的改善上明显优于扶他林缓释片。  相似文献   

10.
血塞通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塞通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血塞通针剂静脉滴注配合双氯芬酸钠12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平均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针剂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电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120例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中采用温针灸治疗的7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48例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骨关节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温针灸对于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及总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OMAC量表疼痛评分、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配合推拿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日常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甲钴胺片口服配合艾灸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嗣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参芪降糖颗粒,每次3g,每日3次;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每日3次口服;配合外用穴位艾灸(选取双侧足三里、太溪穴、三阴交,艾灸每个穴位5~7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每周3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参芪降糖颗粒和甲钴胺片,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升高,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与甲钴胺片口服配合艾灸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嗣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暖宫汤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于经前1周给予中药暖宫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乌鸡白凤丸口服,均服至月经第3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变化、治愈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总积分都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暖宫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暖宫汤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玻璃酸钠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内服。治疗3个月后采用Lequene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治疗后Lequene 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及中药内服治疗KOA临床疗效满意,无副作用,是非手术治疗KOA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KOA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压痛、肿胀情况均明显改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疼痛、功能障碍、压痛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OA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一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101例轻至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观察临床症状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变化,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均较4周前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哮喘完全控制率均高于本组4周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均较4周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及第12周的PEF占预计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关机制。方法:先取4只雌性SD大鼠的嗅球进行OECs培养纯化。健康雌性SD大鼠90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每组1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嗅鞘细胞移植组将原代培养12d的嗅鞘细胞悬液行伤区脊髓内注射;电针组于造模后1d进行电针刺激督脉穴、体穴;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在嗅鞘细胞移植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空白组、对照组正常饲养观察。各组分别于造模后1d、1周、2周、3周、5周、9周,应用改良的BBB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分别于造模后2周、3周、5周、9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动态检测脊髓损伤区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1BBB评分:术后3周前造模各组评分均为0;从3周开始,造模各组大鼠均有部分神经功能恢复,且治疗各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9周时,治疗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高于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BDNF表达的变化:2周时造模各组无明显差异;3、5、9周时治疗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与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组3、5、9周与同时间点嗅鞘细胞移植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通过增高大鼠脊髓损伤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表达,从而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