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是以顽固性、耐药性为特点的类风湿关节炎。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正虚邪实、痰瘀痹阻经络是本病的病理机制。临床应用扶正化痰通络法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总结张炳厚教授治疗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经验。强调"血虚"是寒湿瘀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基础病因,认为"因虚致瘀,最终导致瘀血痹阻脉络"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当以和血祛风、温经通络为法,其中血虚者补中需和、血寒者温中宜和、血瘀者化中应和,故和血法对该病的治疗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名中医周祖山教授,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调辨病结合辨证,临床用药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根据疾病虚实及病邪特点进行施治,重视扶正祛邪与毒性药物的应用,疗效独特,现对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进行总结。周祖山教授认为,正虚、邪侵、痰饮瘀血为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机,可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寒热错杂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临床用药方面要注重引经药及毒性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临床运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文献的归纳性回顾,探讨其治疗的高频药物,以期提高中医药方药理论与医疗实践水平。方法 选取近30年医学期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对用药的功效、归经、性味等特征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75首复方中单味药126味,前31味药累积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70.7%,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高频药物。从功效分类看,祛风湿药、补虚药、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高频药物。从药物归经看,肝、脾、肾经药居前3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性以温性药使用最多。结论 分析统计得到的高频药物,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的"痹症"范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湿热痹阻型为主,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方面做了如下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用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3%,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CRP、ESR、RF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林昌松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机为阴血不足、肝肾先虚,风寒湿邪阻滞,久病痰瘀为变。其治疗本病以祛风除湿、培补肝肾、养血通脉为法,拟定三藤舒筋方加减治疗风湿痹阻或兼有瘀血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证加减,屡取佳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83例病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病机证素理论,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机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定本病病机证素临床辨识标准及《类风湿关节炎病机演变规律临床现场调查表》,借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病例83例,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风、寒、湿、血瘀为活动期、缓解期构成比最高的病机证素,热、气虚与疾病活动存在相关性,缓解期血瘀病例数最多。结论:本病病机虚实夹杂,风、寒、湿、血瘀为多;热、气虚与本病病情活动相关;缓解期痹久可见气阴两虚、瘀血痹阻。  相似文献   

10.
寒湿痹颗粒治疗风湿病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寒湿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膝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属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3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寒湿痹颗粒与正清风痛宁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缓解关节疼痛、降低类风湿因子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寒湿痹颗粒治疗风湿病证属寒湿痹阻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4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损型)配合西药(甲氨喋呤、瑞普乐)治疗本病126例,结果:总有效率98.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改善症状,稳定病情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CRP、ESR、R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温痹汤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指标;能有效改善CRP、ESR、RF指标。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以正虚为主,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以邪实为主,治疗调补疏通气血、补益肝肾以扶正,温经散寒、清热除湿、祛瘀化痰以祛邪。气血亏虚型,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肝肾不足型,独活寄生汤加减;寒湿痹阻,乌头汤加减;湿热痹阻,四妙散加减;痰瘀痹阻,双合汤加减。特色用药:藤类散邪,疏络通滞;虫类搜剔,祛痰活血;辨位用药,引经为治。循经辨证,病因辨证,营卫气血和三焦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1病因病机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脏腑内蕴湿热,外因为寒湿、风湿郁久化热,形成湿热毒痹阻经络、筋脉,流注骨节,攻注脏腑[1]。病位在骨节、筋脉,其次在经络、血脉。病机为湿热瘀痰,以湿为本,兼热毒、痰瘀。  相似文献   

15.
江星  邱爽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188-1189
目的 观察除痹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一周一次,扶他林75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方选除痹汤,水煎熏蒸手关节,待水温适宜进行手关节浸泡,以腕关节没入药液为度,时间为每次15 min.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方面经统计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亦略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患者局部症状体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阳通络宣痹汤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即治疗组(温阳通络宣痹汤治疗)及对照组(甲氨蝶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宣痹汤能够减轻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4,(8):1054-1055
目的:探讨以艾条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当中寒湿痹阻型、风湿痹阻型与痰瘀痹阻型等证型加以探讨,病人除服用药物治疗之外,于症状严重时常辅佐许多外治法配合治疗,艾条灸法为病患常使用的外治法之一,就其机理做初步探讨。结论:本病患在服用药物治疗时,于症状较重时辅佐以艾条灸法外治,往往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能较好的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王济华  李松伟 《陕西中医》2006,27(3):381-38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中医古籍所记载的“历节”、“顽痹”、“骨痹”等相似,其致残率高,属难治性疾病。临床通过对大量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有了较深的认识,略迷已见,供同道参考。1明确病机,辨证组方类风湿关节炎以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为基本病机,该病发展过程中病情变化多端,多种病理因素常相兼致病,寒热之间亦有兼夹、消长、转化,加之临床上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慢作用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证候往往错综复杂,临床上常见证型有:寒湿痹阻证、湿热蕴结证、寒热错杂证、肝肾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和药物组各30例,药物组口服旭痹颗粒(6g,tid),铺灸组使用风湿痹痛散行药物铺灸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铺灸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铺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药物铺灸疗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缓解RA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住院的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痰瘀痹阻证(30.9%)居多,其次依次为湿热痹阻证(25.7%)、寒湿痹阻证(22.1%)、肝肾亏虚证(21.3%)。肝肾亏虚证碱性磷酸酶及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痹阻证D-二聚体水平高于肝肾亏虚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血沉水平及DAs28评分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临床多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易出现骨代谢紊乱,而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