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在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河东区向阳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846人次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855人次静脉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诊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模式。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医疗服务投诉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服务投诉率为0.58%(6/855),满意度为89.01%(761/855)。观察组护理服务投诉率为0.24%(2/846),满意度为95.27%(806/846)。观察组护理服务投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内护理工作实践中,给予患者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医疗服务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芳莲 《大家健康》2013,(8):188-18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7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作为观察组,并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护理质量。结果: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为2.6%,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7%,患者满意度为89.7%,护理投诉率对照组为11.5%,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5.4%,患者满意度为73.1%,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可减少了护理投诉率,将各种护理差错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沈香兰 《中外医疗》2016,(22):172-17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门诊部收治的98例患者纳入该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各占据49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门诊护理服务,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投诉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与投诉率均为4.08%,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92%与83.67%,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分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投诉率与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科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 ,分别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 ,观察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比组 ,而护理满意度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结论:关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发生率 ,进而增强护理质量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投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和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医院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7月,我院门诊分诊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门诊分诊护理,观察组则全程给予的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并对两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P0.05)且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风险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事故和患者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接受治疗的1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投诉8例,投诉率为11.3%,观察组中,投诉1例,投诉率为1.4%。观察组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出现医疗纠纷9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2.7%,观察组中,医疗纠纷1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4%,观察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满意度为84.5%,观察组满意度为97.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于门诊急诊儿科输液室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6年收治的急诊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对护理人员的投诉事件,对照组患者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20%(20/100),比较两组的情况,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得护患纠纷显著的减少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10年8月前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护理管理中,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科风险事件与投诉,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54-156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4例。研究组行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组行基础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75.93%,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3.44±5.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30±4.60)分,研究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3.70%、护理缺陷率9.26%、护理投诉率3.70%均低于常规组22.22%、24.07%、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缺陷、护理风险以及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詹鸿静 《吉林医学》2014,(24):5475-5476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措施对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安全隐患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投诉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宋静 《中外医疗》2016,(5):154-15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险规避作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ICU患者22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63%,相比于对照组的14.91%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及急救不完善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9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3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术中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进护理措施提高ICU清醒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统计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发放ICU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80份(病人部分)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ICU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85份(病人部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投诉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清醒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投诉率下降。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ICU清醒患者的重视,改进沟通方法,加强人性化护理,努力满足该部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ICU护理质量投诉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方案在肠造口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90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随机抽取45例(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随机抽取45例(观察组),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仅护理服务理念不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韦凤春 《右江医学》2012,40(3):386-387
目的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给予常规护理同时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投诉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技巧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服务纠纷及投诉,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振兰  连美珠 《大家健康》2017,(11):278-27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院耳鼻喉科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风险事件2例(3.3%),对照组中风险事件8例(13.3%);观察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1例(1.7%),对照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7例(1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7%.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耳鼻喉科疾病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1.11%(41/45),对照组为71.11%(32/4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2.22%(10/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白血病患者122例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白血病患者采取新型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