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晓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64-65
卒中单元是一种针对卒中患者的多学科密切合作、多元医疗模式的管理系统。卒中单元在我国推广后,中医疗法引入其中,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本院心脑中风科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做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同时早期针灸干预,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卒中单元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疗效,探讨适合国情的卒中单元。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卒中单元组施行分层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患者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褥疮、肩手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肩关节半脱位等常见并发症。结果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有效率92%,显效率62%,病死率2%,普通病房组分别为80%,40%,6%(P均<0.05)。卒中单元组BI由28.88±11.56升至72.34±17.25,普通病房组由28.70±12.11升至61.31±8.21(P均<0.01)。卒中单元组褥疮、肩手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分别为0,10%,10%,16%,普通病房组分别为8%,30%,28%,26%(P均<0.05)。结论与普通病房相比较,卒中单元能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急性期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 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神经系统功能(NIHSS)、生活自理能力(BI)、残障水平(OHS)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OH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3个月随访期内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及卒中单元理念综合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120例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康复治疗措施;分别观察Barthel指数、Fugle—Meyer运动量表、Berg平衡量表及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并进行初、中、末期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四种评分值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措施是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当今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卒中单元模式比传统模式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更好,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以发挥我国传统中医的优势。研究卒中单元的卫生经济学,探讨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以及与疗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分析评价卒中单元模式治疗脑卒中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 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对两组患者行改良Rankih(mRS)、BI评定。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的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mRS≤3分的人数逐渐增多,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I分数在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第18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的残障等级,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中医以八纲辨证分析疾病的性质,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其方法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及自身的经验、体会等,这与当今的循证医学模式异曲同工。另外,中医药干预治疗中风的疗效已有部分得到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现对目前常见几种对中风治疗的认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运用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遗症。方法:采用中药水煎剂健脾化湿,补肾养髓,养血活血治疗。结论:采用中药水煎剂治疗老年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洪江从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08,6(4):197-200
循证医学证明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是对卒中治疗最具疗效的方法。因其首先在欧美产生、发展,故其治疗方法仅限于西医西药。鉴于此,我们在引入卒中单元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地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卒中单元中,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南,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SU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中医整体观念在中风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认识,将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护理理念相结合,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结果:在这一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从“脏腑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天人合一观”三方面融入到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理念中,因人施护,辨证施护,注重患者情志的调节,消除自然和社会的不利因素,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既要顺从自然规律,又要注意调整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尽可能地让患者重新站立,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建立中医卒中单元,为我国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服务。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参照经循证医学肯定疗效的卒中单元模式,建立以针灸为其特色的中医卒中单元。结论建立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卒中单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但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难治性麻木的,临床特点及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72例中风患者难治性麻木的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中风难治性麻木患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7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服用中药三剂麻木症状减轻,服用一疗程治愈19例,好转48例,服用第二疗程共治愈45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93.05%。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中药足浴辨证治疗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20d,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痊愈率为60.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药足浴促进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加强脑卒中病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针对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病理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通过以中药内服为主,针灸、按摩、功能锻炼为辅的综合治疗,使中风患者康复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