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认为是"肮脏之最"的苍蝇却成为科学家的宠儿.研究发现,苍蝇不仅可以提炼出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人类必需品,更令人惊奇的是,苍蝇体内有抗菌能力较强的抗菌肽和抑制癌细胞的壳聚糖,甚至能开发抗癌药物,有望成为人类多种疾病的"克星".  相似文献   

2.
顾琳娜  顾昊 《中草药》2009,40(6):1004-1007
抗菌肽是生物体在抵御病原性微生物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是生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以及人体内.抗菌肽具有非特异性抗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病毒的作用以及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对正常的真核细胞无毒或低毒.目前,抗菌肽广泛应用于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工业、农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就抗菌肽的结构、生物活性、抗菌机制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对付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现代临床上抗癌药物多达数十种,有时虽给多种恶性肿瘤的癌细胞以不同程度的打击,却消灭不了它,即使增加药物用量,也难以抑制癌细胞的繁衍发展,以致癌症复发、转移,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为肿瘤化疗耐药(俗称抗药性).由于现代医学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中医药方面来探讨化疗耐药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quercetin)是一种天然的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草药中,其分子式为C15H10O7,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特别是槲皮素抗癌作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槲皮素抗癌作用机制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主要阐述槲皮素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增强药物及放射敏感性、逆转耐药性、抑制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诱导癌细胞自噬等,为今后槲皮素的抗癌作用、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黄素是从大黄等多种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炎、抗氧化、轻度泻下、保肝等多种作用,而大黄素在抗肝癌治疗的研究表明,其可能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药物。通过分析2008-2019年大黄素抗肿瘤的相关文献,发现大黄素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分裂,促进凋亡,抑制微环境中新生血管的生成及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逆转结肠癌细胞5-Fu耐药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结肠癌5-Fu耐药细胞HCT-8/5-Fu进行药物干预,用MTT法检测结肠癌5-Fu耐药细胞的活力;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和细胞黏附实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RT-PCR法检测耐药相关基因ABCG2的mRNA表达. 结果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显著抑制HCT-8/5-Fu细胞的活力及细胞迁移、黏附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同时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BCG2的mRNA表达. 结论 白花蛇舌草具有抗大肠癌5-Fu耐药的作用,下调耐药基因ABCG2的mRNA表达是白花蛇舌草逆转耐药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川芎嗪逆转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现状。对有关文献进行资料综合显示川芎嗪有逆转肝癌、肺癌、胃癌、血癌、和肿癌细胞株KBV200多药耐药性的作用。认为川芎嗪逆转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药物开发利用将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居全球癌症发病谱第3位和死因谱第2位。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癌症负担沉重,因此防治大肠癌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对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对炎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盆腔炎症、妇科肿瘤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临床常应用败酱草治疗大肠癌,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研究发现败酱草含有三萜类、皂苷、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是败酱草主要抗肿瘤成分,网络药理及谱效关系分析认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异牡荆素、异红草苷在败酱草抑制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体内外研究显示,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可以从防止大肠癌癌前病变、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阻滞癌细胞周期、促进癌细胞凋亡、逆转大肠癌耐药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口服利用度低,肠道是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其代谢途径与肠道微生物关系密切。该文对败酱草中主要黄酮类化学成分抗肿瘤机制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败酱草抗大肠癌作用机制、转化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连素是广泛存在于黄连、黄柏、小檗等中草药的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黄连素发挥多种药理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有关。本文发现黄连素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发挥以下作用: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增加耐药癌细胞敏感性发挥抗癌作用;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细菌诱导的炎症,抑制真菌增殖发挥抗病原体作用;促进组织葡萄糖摄取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发挥抗糖尿病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降血脂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心肌缺血,抑制心肌重塑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抑制β淀粉样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炎症,抑制神经细胞死亡,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抗胃肠炎,抗胰腺炎,肝保护作用发挥消化系统保护作用;抗糖尿病肾病,抗药物性肾损伤,抗肾缺血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抗过敏反应,抗类风湿关节炎,抗骨关节炎,抗牙周炎、鼻息肉等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是存在于多种有机生命体中的阳离子小分子多肽。它具有杀细菌、真菌、寄生虫、含包膜病毒以及肿瘤细胞的特性。通过回顾抗菌肽的自然分布及生物活性,对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综述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和中药研究进展.EGFR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和代偿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抗-EGFR治疗耐药发生的主要机制.中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使其在逆转肿瘤耐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不仅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还可以增强抗肿瘤西药敏感性,并克服肿...  相似文献   

12.
中药抗菌成分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显著,但其毒副作用、所引起的二重感染及细菌的耐药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单味中药及单体化合物、中药复方制剂的抑菌实验3方面的研究已证实多种中药均具有抗菌作用,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的特点与优势。研究还发现,中药的抗细菌作用机制不同于抗生素,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表现为对细菌的直接抑杀、抑制酶的活性、逆转耐药机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制剂的抗菌作用、抗菌活性成分及其抗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补益中药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抗突变作用,抑制诱癌发生,抑制癌细胞生长三方面介绍了补益中药对肿瘤的预防作用;综合分析了补益中药的抗癌机制主要是影响细胞分化,诱导癌细胞凋亡,影响癌基因表达与影响癌细胞代谢;总结了补益中药的协同抗癌作用主要在于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与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两方面;并认为补益中药耐药的逆转两方面;并认为补益中药可因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发挥其间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从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和单体干预乳腺癌细胞株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可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改善多药耐药、抑制癌细胞浸润及其他如雌激素样等作用,发挥其抗癌效应.目前研究主要以体外实验为主,其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扶正合剂含药血清对肺癌细胞生长及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扶正合剂对肺癌细胞生长及耐药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DDP为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及MTT、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法,进行肺癌细胞生长率、凋亡率及耐药基因LRP的表达。结果:扶正合剂荷瘤动物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提高DDP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与0%含药血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含药血清比较,其对肺癌细胞A549/DDP肺耐药蛋白LPR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而正常兔血清对LRP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合剂药物血清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的作用,正常动物含药血清无此作用,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李洁 《江西中医药》2011,42(3):79-80
随着冬虫夏草资源的减少,市场需求的增大,不少学者正致力于多种虫草的人工培养研究.经现代药理毒理实验证明,人工北虫草不仅无毒,而且药效和天然冬虫夏草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抗惊厥、抗疲劳、抗肿瘤、抑制癌细胞等作用.本文概述了北虫草抗肿瘤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为北虫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述姜多靶点多途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姜含有姜辣素、挥发油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节免疫、抗病原微生物、抑制癌细胞浸润转移、减缓癌症化疗药毒副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姜及其提取物对癌症的防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安全无毒的特点,在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肝癌、乳腺癌等的防治中显示出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细菌感染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对细菌感染小鼠的影响.方法: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抗菌肽预防性干预组(小鼠感染前3d预防性给抗菌肽10 mg·kg-1·d-1)、治疗性干预组(感染后予抗菌肽10 mg·kg-1)和模型组(感染后予生理盐水),小鼠细菌感染方式为ip大肠杆菌液,给抗菌肽方式亦为ip给药,设正常小鼠为对照.分别检测以下指标:感染后4,12 h各组小鼠腹腔液细菌数量;感染后4,8,12,24 h小鼠外周血内毒素、一氧化氮(NO)含量及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预防性给抗菌肽能明显减少小鼠腹腔液的细菌数量,同时小鼠外周血TNF-α,IL-6,NO及内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治疗性给抗菌肽组小鼠腹腔液细菌数及外周血内毒素含量亦明显低于模型组,但对其他指标的干预作用较预防性给抗菌肽组弱.结论: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ip给药对大肠杆菌ip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紫草素在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5-FU)耐药中的作用及Src-FAK通路的介导作用.方法:以结肠癌HT-29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5-FU耐药细胞HT-29/DR、紫草素处理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蛋白印迹实验检测p-Src、p-FAK、E-cadherin及Fibrone...  相似文献   

20.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姜黄素对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均具有一定疗效,目前许多分子生物学机制被认为和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包括调控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和诱导凋亡、调控各种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性血管生成、抑制转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