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骨转移性癌少见,易被误诊而失去治疗机会。在临床检查有时首先发现颌骨转移性病变,因此对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1一般资料本文报告4例均为女性,年龄36~52岁,平均46.5岁。病程15天~2年。病变部位:上颌骨2例,下颌骨2例。原发病部位:乳腺3例,子宫1例。例1:女性,52岁。因右侧下骨肿物23天入院。23天前发现右侧下颌骨有-肿物,如枣大小,无不适。肿物迅速长大,1周前出现右下后牙疼痛,夜间加重。既往于5个月前曾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2次,总量2600拉德。查体:右侧下颌支颊侧明显隆起,约3cm×2.5cm×2cm大小…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6岁,主因左乳肿物。年6个月,伴疼痛3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侧乳腺发育,右乳未见异常;左侧乳头内陷,乳头内侧皮肤红肿,乳头内上方可触及1.5cm×1cm×1cm肿物,质硬,有压病,不活动,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与胸肌不粘连;左腋下可触及0.7cm×0.7cm大小肿物;临床初步诊断:左乳腺癌。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快速冰冻病理报乳腺单纯癌,随即全麻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与冰冻结果一致。淋巴结:液下1/7,锁下2/0转移,雌激素受体ER(+),PR(+)。讨论: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  相似文献   

3.
病历介绍患者 ,女 ,35岁 ,因查体发现下腹肿物 4a ,经期右下腹痛1a余 ,于 2 0 0 4年 2月 3日以卵巢肿瘤收入院。平时月经规律 ,输卵管结扎术后 4a。妇科检查 :外阴 (- ) ,宫颈光滑 ,子宫前位大小正常 ,右附件区扪及一 5cm× 5cm× 5cm球样实质肿物 ,活动 ,轻压痛 ,左附件 (-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1996年6月13日成功地为1例76岁老人进行了颈侧切开喉咽肿物摘除术,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伤口1期愈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6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伴咽下困难5天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BP21.3/13.3kPa。间接喉镜检查:左侧梨状窝处可见暗红色约2.5cm×3cm×2.5cm大小肿物,有蒂,位梨状窝前内壁,声门大部遮盖,表面光滑。入院后给鼻饲流质,能量合剂与抗生素治疗。经CT颈侧位拍片,肿物穿刺、C09g等检查,术前诊断喉咽肿物,在全麻下行左颈侧切开喉咽肿物摘…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右侧颈部肿物3年,无自觉症状,呼吸道感染后肿物骤然增大,抗炎治疗后恢复感染前大小。临床检查:右侧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舌骨水平可触及7cm×5c×3cm大小肿块,质地柔软、有波动感,可活动,无搏动感,无压痛,与周围组织界清。超声表现:右侧腮腺下部可见大小约5cm×4cm×3cm的无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包膜厚,液性暗区内伴稀疏暗淡光点与气体回声。超声诊断:鳃裂囊肿。  相似文献   

6.
1病历介绍例1:男,62岁。主因消瘦1a,乏力3个月,上腹痛1个月于2007年1月6日入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大小5.0cm×6.0cm×5.0cm,密度欠均匀,CT值49Hu,边界清晰。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周围型肺癌。痰查肿瘤脱落细胞(3次)结果见高度可疑癌细胞。头颅、上下腹部CT及全身骨ECI"检查结果均未异常。经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07年1月6日在支气管麻醉下行右剖胸、右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我的女儿刘新新曾是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在1992年10月的一次体育课上,小新新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我和丈夫见女儿折腾得死去活来,情势危急,不惜一切代价,奔波求救于各大医院。先后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人民医院、北戴河281医院等数家医院,均被诊断为肝脏实质性占位,建议手术治疗。1992年11月13日我们带小新新到大津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号86617),经进一步做B超、CT等检查,确诊为肝右叶实质性占位,大小14×13×11cm3。行动脉灌注化疗,肿物缩小至5.8×5.Ocm2,之后行肝右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993…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男,64岁,主因排尿疼痛,尿流细2周而就诊。患者6个月前曾行膀胱肿瘤切除术。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2个/视野;红细胞2个/视野;血常规: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可,于膀胱左侧壁可探及四条强回声光带,呈吊灯样,最大者约1.2cm×0.4cm,后方声影不明显,其位置不随体位改变而变化,B超诊断:膀胱内缝线结石。X线片:于膀胱区靠近左侧可见四个致密阴影,最大者约1.3cm×0.4cm。膀胱镜检查:于膀胱左侧壁可见缝线线头,且凝结着结石。2讨论尿中晶体浓度过高,尿液PH改变,尿内异物…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男性,34岁,开始脐周疼痛,慢慢的转移到在中下腹疼痛并逐渐加剧1天,伴恶心及呕吐收入院。查体:右中下腹肌紧张,右下腹麦氏点上方有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WBC19.8×109/L,N0.85,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盲肠、三条结肠带终点,未见阑尾,然后顾升结肠探查,在距结肠肝曲6cm的升结肠内位见有一7cm×0.9cm×0.9cm肿物,充血、水肿,在结肠后位见有约长4cm,粗1cm的肿物,腔内积脏,顶端坏疽并与大网膜粘连,确认双阑尾,分离粘连部分,吸取脓液,行双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切口Ⅱ/甲,病…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发现右腰部巨大无痛性包块5年,进行性增大1年入院。入院体检:右腰部可见一7×8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无压痛,有一定活动性。彩超提示右腰部脂肪层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内可见丰富的动脉血流信号。入院后于全麻下行右腰部包块切除术,手术整体切除包块,术中见包块呈分叶状,质硬,包膜完整,血供丰富。  相似文献   

11.
患者孙某,男,40岁,从2m高处坠地2小时,双足跟痛,活动受限来诊。检查双足跟部肿胀,压痛,无外伤。X线拍片显示双跟骨粉碎性骨折(图1)。入院第2天,右内踝肿胀较入院时加重,触之局部有动脉搏动感。肿物做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显示右侧胫后动脉踝部可见约2cm×2.4cm囊性肿物,内见弱光点回声,随搏动旋转。CD区示肿物内旋涡状动脉频谱(图2)。彩超诊断外伤性胫后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在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取右内踝后内侧切口,术中发现右胫后动脉内侧管壁在右内踝下有约1cm长挫伤口,在其前内侧形成2cm×2cm包囊,囊壁软组织呈圆形、旋涡状,壁完…  相似文献   

12.
万冬桂  刘明 《中医杂志》1999,40(1):41-43
1 病历摘要傅某,女,43岁,会计师,病案号:912290。因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26个月于1997年10月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因发现右乳肿物半年,于1995年2月14日在我院普外科行右乳腺癌根治术,肿物大小为3cm×3.5cm,术后病理报告: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1/4)。曾先后3次住我科行放疗1个疗程,化疗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9年1月间应用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1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27.5min(180~525min),全组输血率为61.8%,无手术死亡,发生早期并发症11例(21.6%)。P1、P2a、P2b、P3a、P3b、P分别占7.8%、15.7%、5.9%、19.6%、19.6%和31.4%。平均随访平均41.5个月,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57.2%。术后复发17例(33-3%),平均复发时间为10.9个月。结论: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8岁,排尿不畅15余年,近3年逐渐出现尿频、尿急,伴经常遗尿。2011年2月3日入院。查体:会阴部可触及肿物,大小约7.21cm×6.4cm,触痛明显,肿物较固定。B超示:肝、胆、胰、脾、肾均正常,前列腺有轻度增生。行直肠指检示:前列腺约鸡蛋大小,质中,边界清,未触及结节,触痛(+),中央沟消失。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64例病人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3岁.平均34.5岁。全部病例均有急性阑尾炎病史,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痛和局部肿块。肿块最大5cm。×6cm。最小为3cm×3cm,B超检查全部提示为液性肿块。64例病人入院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的轻重及肿块大小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对比性。2治疗方法64例病人均采用抗感染疗法:每l;l应用头抱吐哨钢3~sg及甲硝华1.25~2.su.分二次静脉…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 ,6 0岁。因肉眼血尿 6个月入院。缘于 3个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肉眼血尿 ,伴尿频、尿急、尿痛 ,呈间歇性 ,每日约 10余次。既往有支气管炎病史 30余年。查体 :R2 3次 / min,BP18/ 11k Pa,神清体瘦 ,慢性病容。实验室检查 :WBC9.3× 10 9/ L ,HGB10 2 g/ L,ESR90 mm/ h。尿常规 :隐血 ( ) ,蛋白 ( ) ,RBC( )。B超检查 :膀胱三角区肿物 ,膀胱结石。膀胱镜检查 :三角区乳头状肿物 ,直径为 4 cm大小 ,基底宽 ,易出血。临床诊断 :膀胱癌。于 1996年 7月 2 2日行膀胱肿物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三角区 ,5cm× 4 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52岁,阴道不规则出血3年余,发现盆腔肿物3年入院。于3年前无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多时少,于2年前取环术中发现盆腔肿物,于1年前出现头晕、胃痛、面部搔痒,半年前右下肢及足底部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查体:T36℃,P80次/min,R20次/min,BP17/9kPa,面部皮肤呈暗红色,尤以两颊部、鼻、日唇为重,右下股股外侧可见5个紫红色斑,面积约2cm×1.5cm,触痛,心肺检查正常,肝未触及,脾于右锁骨中线肋下3cm可触及,轻压痛,妇科检查:已婚经产型外阴,皮肤呈暗红色,阴道通畅,宫颈Ⅱ°糜烂,子宫前位,如孕40+天大小…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患者 ,5 4岁 ,主因盆腔肿物于 2 0 0 1年 3月 2 6日住院。住院后完善术前准备 ,于入院第 3天在连硬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左卵巢畸胎瘤 6 cm× 6 cm×5 cm,子宫偏大与周围脏器有粘连。因患者术前有切除子宫的要求 ,故给予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术时下推膀胱困难 ,膀胱后壁和阴道残端间有渗血 ,中号圆针、 4号丝线缝扎止血 ,手术 1小时完毕 ,保留尿管 ,给抗生素治疗。术后第 2天查尿 (尿管中接尿 ) ,尿八项 镜检无异常 ,术后约 4 5小时尿管自行脱落 ,以后能自行小便 ,但较困难 ,次数多 ,量少 ,并感小腹胀 ,不痛。于术…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天"要求手术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双侧乳腺对称,乳头均居中,无桔皮样改变及表浅血管扩张,乳头无溢液.左乳外上象限触及3.8cm ×3.5cm×2cm的类圆形肿物,左乳外下象限触及4cm ×3.7cm × 2.0cm的类圆形肿物,均为质地略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好,无波动感,无触压痛.辅助检查:乳腺彩超外上象限肿物大小3.12cm × 3.76cm × 1.92cm,外下象限肿物大小3.9cm×2.1cm×2.0cm,均低回声,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少许点状强回声,内部探及少许血流信号.术中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大体检查所见:外上象限送检灰黄色组织1块,切面见灰红色间灰白色结节1个,体积2.8cmm×2.5cm×2cm,质脆,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20.
王启才 《中国针灸》2006,26(10):734-734
王某,男,74岁.初诊日期:2004年5月11日.主诉:不能系裤带,系则全身不适2年.现病史:1987年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夜尿多,一晚5~6次不等,采用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检发现左侧睾丸下方有一个约1.0 cm×1.0 cm的硬块,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列腺Ⅰ~Ⅱ度肿大,表面不光滑,尾部肿大变硬,结节明显,有触痛,诊断为"附睾炎""前列腺癌(可疑)",曾先后住院3次,行睾丸肿物切除术及前列腺大部切除术、双侧睾丸全切术.住院期间,前列腺肛门指检:前列腺呈Ⅱ度增生;B超提示:肾囊肿、膀胱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CT提示:脑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