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 组,A组为Ⅱ型1、2期患者,B组为Ⅱ型3期及Ⅲ型患者。另有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正常下鼻甲组织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组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鼻黏膜中VEGF的染色呈弱阳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腺体、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VE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Ⅰ型及Ⅱ型1、2期鼻息肉患者,B组为Ⅱ型3期及Ⅲ型鼻息肉患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组39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正常鼻粘膜中VEGF、bFGF的染色呈阴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9%、41%和71%、80%,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和bF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 VEGF、bF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鼻息肉病区别于鼻息肉的重要组织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在鼻息肉发病过程的意义。方法 将鼻息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为Ⅰ型及Ⅱ型1、2期鼻息肉患者,B组为Ⅱ型 3期及Ⅲ型鼻息肉中层得,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组39人列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鼻粘膜中VEGF、bFGF的染色呈阴性,而在A、B组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59%、41%和71%、80%,B组中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A组;VEGF和bFGF在鼻息肉组织中主要定位于基底膜周围的炎性细胞和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周围和血管壁内皮细胞。结论 VEGF、bFGF通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息肉组织内的血管增殖和炎性细胞聚积,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民,能是鼻息肉病区别于鼻息肉的重要组织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as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EGF/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本及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VEGF/VPF及TGF-β1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①VEGF/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P<0.01和P<0.05);②TGF-β1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P<0.005);③鼻息肉组织中TGF-β1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粒细胞;④VEGF/VPF与TGF-β1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P>0.05)。结论①VEGF/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TGF-β1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③嗜酸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TGF-β1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48例鼻息肉(按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分为A、B两组,A组包括Ⅱ型1、2期鼻窦炎鼻息肉共27例;B组包括Ⅱ型3期及Ⅲ型鼻窦炎鼻息肉共21例)和30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中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OX2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下鼻甲黏膜(P<0.05),而B组鼻息肉中COX2的表达亦高于A组鼻息肉(P<0.05)。结论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鼻息肉发生、发展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5(AQP5)、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3种因子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18例患者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及10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切除的下鼻甲组织(对照组),分别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QP5、HIF-1α、VEGF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RT-PCR结果显示,AQP5 mRNA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VEGF mRNA在鼻息肉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QP5蛋白表达鼻息肉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HIF-1、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鼻息肉组中AQP5与HIF-1α之间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3,P<0.01),AQP5与VEGF蛋白质表达亦呈明显正相关(r=0.611,P<0.01)。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血清25-(OH) 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47例为实验组,并以上颌窦囊肿患者21例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7、9(MMP-1、7、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以及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表达程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例慢性鼻窦炎筛窦黏膜、21例鼻息肉和15例下鼻甲黏膜组织中TGF-β1,MMP-1、7、9以及TIMP-1的蛋白表达量,并比较他们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①TGF-β1、MMP-7、MMP-9及TIMP-1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比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慢性鼻窦炎组织中TGF-β1和TIMP-1相比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③鼻息肉组织中MMP-7的表达比慢性鼻窦炎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显示出不同的TGF-β1、MMP-7、TIMP-1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变应性鼻炎实验动物模型鼻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C组),每组60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取鼻黏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FGF-2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TGF-β1、FGF-2表达均呈阴性.B、C组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B组在避免变应原后表达有所F降,但末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TGF-β1、FGF-2的表达呈不同程度阳性,脱离变应原后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通路在喉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TGF-β1及其受体Ⅱ(TβRⅡ)和通路下游关键分子Smad4在44例喉鳞癌和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喉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TGF-β1蛋白在喉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8.2%,高于正常喉黏膜组30%(P<0.05),且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βRⅡ和Smad4蛋白在喉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34.1%,在正常喉黏膜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βRⅡ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mad4表达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蔓(P<0.05).结论 Smad4介导的TGF-β1信号通路异常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mad4低表达可促进喉鳞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型及Ⅱ型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Ⅰ、Ⅱ型受体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RⅠ、TGFβRⅡ在25例慢性鼻-鼻窦炎、21例鼻息肉、17例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正常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TGFβRⅠ、TGFβRⅡ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在正常下鼻甲黏膜分别为175.78±7.06、165.00±1.79;在慢性鼻-鼻窦炎组织中分别为147.33±8.15、147.77±4.62;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别为125.91±11.26、129.82±1.46。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组织中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均比正常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TGFβRⅠ、TGFβRⅡ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比在慢性鼻-鼻窦炎病变黏膜中的表达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GFβRⅠ、TGFβRⅡ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点,提示其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并探讨3者之间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鼻息肉组),选取同期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切除的下鼻甲组织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鼻息肉组和对照组p-STAT3、VEGF及MVD值.结果:p-STAT3在鼻息肉中黏膜上皮及腺体表达的阳性率为60%,鼻息肉组p-STAT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在鼻息肉中黏膜上皮及腺体表达的阳性率为70%,鼻息肉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对照组中MVD值分别为22.78±7.89、7.12±2.84.p-STAT3在鼻息肉中的表达与VEGF、MVD密切相关,随着p-STAT3强度的增加,VEGF分级及MVD值亦增加.结论:鼻息肉组织中p-STAT3、VEGF与MVD的表达明显增加,且3者之间呈正相关;p-STAT3与鼻息肉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阻断STAT3通路即可阻断血管生成,阻止鼻息肉的形成、发生、发展及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 34例鼻息肉标本及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1TGF-β1 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1)。 2鼻息肉组织中 TGF-β1 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性粒细胞 ,二者阳性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 3TGF-β1 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 (P >0 .0 5 )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1TGF-β1 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 ,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 2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 TGF- β1 的主要来源。 3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的发病及复发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4在人各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鼻息肉(Ⅱ型1期14例,Ⅱ型2期18例,Ⅱ型3期20例,Ⅲ型15例)和20例下鼻甲(对照组)组织中VEGF、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对CD34阳性微血管进行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鼻息肉Ⅱ型1期、Ⅱ型2期、Ⅱ型3期、Ⅲ型中,VEGF表达分别为17.35±5.29、19.13±4.85、36.76±4.38、38.49±6.07。CD34表达(MVD)分别为13.26±2.05、14.72±3.86、26.40±2.71、27.97±3.34。11型3期、Ⅲ型鼻息肉组织中VEGF、CD34的表达较Ⅱ型1期、Ⅱ型2期鼻息肉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VEGF、CD34表达与鼻息肉发生、发展有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鼻息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豚鼠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B组(实验组)50只,以肺炎链球菌鼓室注射制造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再分为注入后1、3、7、14、30天组,每组10只.对照A组随同B组各组分别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其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TGF-β2的含量.结果 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表达在第1、3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7天表达明显.之后逐渐增强.第30天达高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4、30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2表达在第1天之后逐渐增强,第14天达高峰后开始降低,各时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TGF-β2在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不同时期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有不同表达,说明这两种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转归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通透性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asularpermeabilityfactor,VEGF VP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 ,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34例鼻息肉标本及 30例中鼻甲粘膜标本行VEGF VPF及TGF β1 的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观察。结果 ①VEGF VPF在鼻息肉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1和P <0 .0 5 ) ;②TGF β1 在鼻息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和固有层浸润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鼻甲组织 (P <0 .0 0 5 ) ;③鼻息肉组织中TGF β1 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相似于嗜酸粒细胞 ;④VEGF VPF与TGF β1 阳性表达与鼻息肉的临床分型无关 (P >0 .0 5 )。结论 ①VEGF VPF对鼻息肉发生过程中组织极度水肿的产生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TGF β1 可能直接参与鼻息肉的病理变化 ,导致上皮基底膜增厚和基质纤维化 ;③嗜酸粒细胞可能为鼻息肉中TGF β1 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对鼻息肉病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凋亡、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鼻息肉病的机制。方法:对19例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前后的鼻息肉病鼻息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治疗前为(20.53±7.66)%,治疗后为(44.47±8.9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嗜酸粒细胞TGF-β1阳性表达率(74.74±5.22)%低于治疗前(85.18±8.07)%,治疗后TGF-β1在鼻息肉组织基质中的表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可通过促进嗜酸粒细胞凋亡及减少TGF-β1在嗜酸粒细胞和基质中的表达治疗鼻息肉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喉癌和48例癌旁组织中TGF-β1、TβRⅡ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喉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TβRⅡ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对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TGF-β1 和TβRⅡ参与调控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TGF-β1和TβRⅡ是监测喉癌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胶原纤维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在鼻腔上皮黏膜组织重塑中的作用,及TGF-β1与胶原纤维沉积的关系。方法:6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CRSwNP组21例,CRSs—NP组15例,复发性鼻息肉组11例及对照组15例,其标本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胶原染色。人工计数阳性细胞个数,通过Mann—WhitneyU检验方法分析CRSwNP组、CRSsNP组、复发性鼻息肉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组间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均有TGF-131表达,也都有胶原的沉积。其中,TGF-β1在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5),CRSwNP组较CRSsNP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Masson胶原染色中,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复发性鼻息肉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和Masson胶原染色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和胶原纤维沉积不仅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组织重塑相关,而且TGF-β1的表达增加与胶原纤维过多沉积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短发夹 RNA(shRNA)特异性沉默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基因,观察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鼻黏膜细胞,设计合成以腺病毒为载体GFP标记的shRNA,将HNEC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d-HIF shRNA-neg)、ad-HIF shRNA干扰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转染后相应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合成ad-HIF shRNA并转染入HNEC中。转染ad-HIF shRNA后,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下降40%和39%(q=31.469,16.590);同时VEGF、TGF-β1、bFGF的蛋白及mRNA表达也随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 mRNA的shRNA能有效地使HNEC的HIF-1α基因沉默,进而有效地抑制VEGF、TGF-β1和bFGF的表达, 提示HNEC中HIF-1α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调控着VEGF、bFGF和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