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酵虫草菌粉(CS-4)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发酵虫草菌粉(CS-4)联合厄贝沙坦]35例,对照组(厄贝沙坦)33例,用药12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及Scr、BUN的值。结果:治疗组降低UAE总有效率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6%(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UAE及Scr、BUN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AE,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酵虫草菌粉(CS-4)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Scr、BUN,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米沙坦,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变化。结果: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60例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阿魏酸钠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改变情况及进行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尿β2-MG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魏酸钠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并能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氟伐他汀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4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例:糖尿病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氟伐他汀治疗组、氯沙坦+氟伐他汀治疗组;另选10例非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等治疗至正常范围,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分别加服氯沙坦50mg、氟伐代汀40mg和两药联合应用,观察疗程2个月。比较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压、血脂和尿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UAER、Alb、尿TGF-β1、MCP-1明显下降(P〈0.05,P〈0.01);两药联用治疗组上述指标更明显;血脂、血压比较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DN患者尿中TGF-β1、MCP-1增加,氯沙坦、氟伐代汀因降低TGF-β1、MCP-1等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及改善肾功能,该作用不依赖于降血压、降血脂效应,两药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痛风颗粒剂治疗早期痛风肾病的疗效。方法:60例早期痛风肾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补肾痛风颗粒剂治疗组和别嘌醇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UA)、24h尿尿酸,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尿&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gP)、尿微量白蛋白(U-Alb)方面治疗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痛风颗粒剂治疗早期痛风。肾病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沙坦配合加味六味地黄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影响。方法: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用氟沙坦、加味六味地黄汤;对照组31例用哌唑嗪。两组均用糖适平、维生素E、潘生丁。观察24hUAE、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极显地减少老年DN的UAE.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治疗组使肾小球高滤过恢复正常,并优于对照组(P=0.000)。两组治疗后MAP均降至正常。结论:氯沙坦配合加味六味地黄汤显减少老年DN的UA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对照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②两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P〈0.05),而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③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景天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对照组和红景天联合氯沙坦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两组治疗后FPG和HbAlC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虽较前有所改善,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治疗后,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Scr、BUN、血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常规、大便常规结果治疗前后亦均为正常。(7)临床治疗全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联合红景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制剂及应用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CSⅡ)组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诺和灵R(MSⅡ)组,对血压血脂两组治疗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各时间点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CSⅡ组较MSⅡ组在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Ccr两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4周,除了凌晨3点血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能控制血糖达标,而门冬胰岛素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尿微量蛋白和血糖下降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A组服用贝那普利,B组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自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UAER均有显著下降(A组P〈0.05,B组P〈0.0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AT1,apelin-APJ)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只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N)、apelin干预组(T)。于应用apelin-13前、后4周,8周,12周测定三组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量、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应用apelin-13前和12周时采血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PJ受体和AngⅡ相关的1型受体(AT1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与DN组比较,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下降。N组与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肾组织APJ受体和AT1R的蛋白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elin-APJ系统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其可能通过拮抗AngⅡ-AT1R的作用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2型糖尿病伴早期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服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用药8周,在用药前、停药时和停药3个月时分别测定尿白蛋白并比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药联用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用药8周后,在停药时和停药3个月时,治疗组尿白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测得结果比较也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蛋白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NAC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免疫荧光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皮质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和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P〈0.01),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P〈0.01或P〈0.05)和肾脏病理病变明显;(2)与DN组比较,NAC组尿蛋白排泄减少(P〈0.01),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较高(P〈0.01或P〈0.05)和足细胞的病变较轻。结论:NAC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上调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及改善足细胞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瘦素进行测定,并探讨血浆瘦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1日-2003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将其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5例,无糖尿病肾病组22例,另设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及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7.41±5.81、13.32±6.78、9.52±4.34、5.1±3.4。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纽分别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各糖尿病组血浆瘦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血浆瘦素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浆瘦素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致病的过程,并且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微量白蛋白尿组(DN1)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N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ISA)测定各组血清、尿中的脂联素,血浆sTM水平。结果:DN1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DN1组(P〈0.01)。DN1组的尿脂联素水平高于DM尿组(P〈0.05),DN2的尿脂联素水平高于DN1组(P〈0.01)。DN1组的血浆sTM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浆sTM水平高于DM组(P〈0.01)。血清脂联素与尿脂联素、UAER、血浆sTM呈正相关(r=0.564,0.412,0.587,P〈0.01),与Ccr呈负相关(r=-0.362,P〈0.01);尿脂联素与Scr、UAER、血浆sTM呈正相关(r=0.292,0.748,0.775,P〈0.01),与Ccr(r=-0.379,P〈0.01)呈负相关。结论:2型DN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微量尿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14例,治疗组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共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尿微量白蛋白(UAE)、血脂、血压等。结果患者用马来酸罗格列酮后UAE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FIG、HbA1c、FINS、IRI均下降(P〈0.05),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马来酸罗格列酮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肝肾毒性。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除有效降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外,能明显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可达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的影响。方法: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连素组)和对照组(罗格列酮组)。服药前后3月分别测定Scr、BUN、24hUAlb、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组3月后24hUAlb、FPG、HbA1C、HOMA-IR、血脂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月后24hUAlb、FPG、HbA1C、HOMA-IR、血脂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其作用可能和黄连素的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有关,但对肌酐、尿素氮作用不显著,提示黄连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早期尿Ⅳ型胶原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Col Ⅳ)水平,并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比较,以探讨尿ColⅣ检测在DN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1)通过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的变化,探讨用尿脱氧吡啶啉来评价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骨吸收异常的价值。(2)观察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康灵治疗前后DPD排泄率的变化,探讨肾康灵治疗激素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1)以30例NS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足量泼尼松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分别留取尿标本检测尿DPD排泄率。(2)30例患儿在泼尼松足量治疗后6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继续足量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肾康灵冲剂口服治疗,2周后留取尿标本检测尿DPD排泄率。结果:泼尼松足量治疗6周后尿DPD排泄率明显高于激素治疗前(P〈0.01)。(2)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尿DPD排泄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尿DPD排泄增加,支持了激素可导致骨吸收增加的观点。(2)肾康灵能显著降低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尿DPD的排泄,提示其治疗激素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益处,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可能通过多个途径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DNA氧化损伤的主要的标记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病变与氧化应激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N患者90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各30例,检测尿8-OHdG,尿微量白蛋白、NAG等指标。结果:糖尿病组的尿8-OHd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5±0.3) vs (10.8±0.5)ng/mg Cr,P〈0.01];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的尿8-OHd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大量蛋白尿组的尿8-OHdG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 DN患者尿8-OHdG水平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与BMI及eGFR呈负相关。尿8-OHdG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尿NAG、α2-MG、FD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N 患者随着蛋白尿的增多及肾功能的进展其氧化应激水平增强,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8-OHdG作为重要因素参与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