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胃溃疡(GU)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三叶因子(TFF2)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反证"毒热"为GU活动期的病因。[方法]GU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消痈溃得康颗粒加溃疡胶囊模拟剂,对照组口服溃疡胶囊加消痈溃得康颗粒模拟剂,6周后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PPS)变化及2组各22例血清TFF2、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PPS、TFF2、EGF比较均P〈0.01;2组治疗后PPS、TFF2、EGF比较均P〈0.01。[结论]消痈溃得康颗粒可以明显提高GU活动期患者血清TFF2及EGF的水平,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效测证,反证"毒热"为GU活动期的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慢性咽炎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慢性咽炎患者484例,采集其中医证型及舌脉象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7.54±11.80)岁,咽部不适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或夹痰,尤以女性为多;中医证候以脾胃湿热最常见,其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痰凝血瘀、胃阴不足证。不同性别间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以男性患者为主,占42.93%;肝胃不和证则女性最为常见,占37.76%。[结论]岭南地区慢性咽炎以脾胃湿热证最为常见,分析与其气候炎热潮湿地域特点密切相关;女性患者以肝胃不和证多见则可能是缘于其情绪易于波动之故。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临床采集到的证候要素,采用经验辨证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证候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制定的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210例FD重叠D-IBS患者资料,以主要临床症状为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归纳FD重叠D-IBS的证候规律。[结果]210例FD重叠D-IBS患者中,基于经验的中医证候类型,脾虚湿阻证76例,占36.19%,肝郁脾虚证69例,占32.86%,脾肾阳虚证24例,占11.43%,脾胃气虚证16例,占7.62%,寒热错杂证15例,占7.14%,脾胃湿热证7例,占3.33%,肝气郁结证3例,占1.43%。基于聚类分析,具有3种主要证候类型: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证。[结论]FD重叠D-IBS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东地区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发病危险因素及中医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且诊断为结直肠息肉的本地患者64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回顾性分析。[结果]APs发病与性别有关(OR=0.67,95%CI:0.48~0.96,P=0.027),男性APs发病率(54.4%)大于女性(45.6%)。APs患者脾虚夹瘀证最常见(74.3%),其次为脾胃气虚证(10.2%)和大肠湿热证(8.6%);男性APs患者以脾虚夹瘀证(72.4%)和大肠湿热证(13.4%)多见,女性则以脾虚夹瘀证(76.7%)和脾胃气虚证(10.7%)多见。APs发病与气虚夹瘀浊、瘀血致病因素有关(P=0.001)。[结论]性别为APs发病的危险因素。脾虚夹瘀证是广东地区APs的基础证型,而男女之间中医证型主要分布存在差异。广东地区APs的发病机制为脾虚为本,瘀浊、瘀血为标,虚实夹杂为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微戊己丸对肝胃郁热型胃溃疡(GU)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GU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传统戊已丸,治疗组予超微戊已丸口服,均6 g/次,2次/d,疗程15 d,观察2组的临床和胃镜疗效。[结果]超微戊己丸对肝胃郁热型GU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分别为80.3%、90.0%、33.3%和66.7%,与传统戊己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戊己丸能明显改善GU患者的临床症状、GU黏膜面积及清除Hp,是较理想的针对肝胃郁热型GU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治疗提供辨证施治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提取9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脉等四诊信息,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进行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脾虚湿阻证(80.8%),血瘀证(71.3%),湿热蕴结证(55.3%),肝气郁结证(44.7%),肝肾阴虚证(9.6%),脾肾阳虚证(4.3%)。其中同一患者常有几个证候重叠。结论: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中医证候较少见单一证候,兼夹证多见。脾虚湿阻兼夹瘀热的复合证型,是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最特征性证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胆汁反流的影响,以证实"毒热"为其病因,胆汁反流为"毒热"病因要素。[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合并胆汁反流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3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研究方法,治疗组150例,口服消痈溃得康颗粒10 g,每日2次;对照组150例,口服溃疡胶囊2粒,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后胃镜下胆汁反流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6例。治疗前后2组胆汁反流的分级量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灼痛,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干及口苦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5.1%(64/142),总有效率为99.3%(141/142);对照组分别为6.9%(10/144),91.0%(131/1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痈溃得康颗粒可以有效减轻胃溃疡活动期患者胆汁反流,显著改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证实"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重要病因,胆汁反流为"毒热"的内毒病因要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9例进行调查表调查,主要包括中医病名、证候类型及常见影响证候的因素,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常见的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病名有眩晕、头痛、心悸及胸痹,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发生率为81.1%;中医证候类型以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等为主,主要影响因素是阴虚和内风;合并症会影响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结论高血压在中医中以眩晕为名较多,证候以阴阳两虚型、肝阳上亢居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245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气虚115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蒹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0例冠心病患者中同时合并糖尿病的245例进行调研,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其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分析,并予以统计处理。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115例气虚病例,占46.94%,痰浊120例,占48.98%,血瘀168例,占68.57%;亚组分析结果证实气滞证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兼高脂血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结论气虚、痰浊、血瘀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其关键病机在于气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闽中、闽南地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活动期的中医证型,为DU的科研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DU活动期患者,采用电子胃镜确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结合福建省脾胃学会制订的标准进行中医诊断分析,快速尿素酶试验与14C-呼气试验确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①DU活动期中,以热证(湿热、郁热)、虚寒证和气滞证为多.②Hp阳性与Hp阴性的证型基本一致.③单纯DU与并发胃炎DU的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DU活动期以热证、虚寒证和气滞证为多,三者可否作为DU活动期基本证型有待进一步研究.②Hp感染在DU(A1、A2)中与证型无明显关系.③并发胃炎DU活动期的证型可能以单纯DU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艽龙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44个临床研究机构随机入组的2 2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艽龙胶囊,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排空不透光标志物检测和各项安全性指标.[结果]中医症状疗效:全分析数据(FAS)集:显愈率56.96%,总有效率94.14%;符合方案的数据(PPS)集:显愈率58.29%,总有效率95.36%.胃排空疗效:临床总有效率FAS数据集36.36%,PPS集35.81%,治疗前排出支数<11支人群(治疗前异常)胃排空总有效率为FSA集17.71%,PPS集15.72%.[结论]艽龙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FD疗效确切,对各项主症及次症都有较好疗效,对有限病例胃排空试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且不常见或罕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4例慢性胃炎患儿中医辨证分型后进行胃镜检查及尿素13C-呼气试验(13 C-UBT)检查,并登记造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胃不和型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和微小结节形成,脾胃湿热型胃炎表现以黏膜斑和黏膜糜烂为主,胃络瘀血型胃炎则以胃黏膜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脾胃虚弱型胃炎以胃黏膜水肿为主,胃阴不足型胃炎以胃黏膜花斑为主.13 C-UBT阳性率实证高于虚证,与证型无相关性;13C-UBT值实证高于虚证,尤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为最高.[结论]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为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2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全部患者均有腹痛(100%),其他主要症状为腹胀(77.3%)、腹泻(59.1%)、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22.7%)、口腔炎或口腔真菌感染(18.2%)、纳差(72.7%)、乏力(68.2%)、不明原因发热(31.8%)、体质量减轻(40.9%)等,2例(9.0%)面部出现米糠样皮疹。胃镜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结肠黏膜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充血水肿、糜烂或浅表溃疡等。[结论]AIDS以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比较多见,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消化内科医师要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早治,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70例,检测胃黏膜Fas、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凋亡基因相关蛋白。并与70例脾胃虚寒证胃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脾胃湿热证以糜烂性胃炎多见(58.6%),而脾胃虚寒证以萎缩性胃炎多见(22.9%)。脾胃湿热证患者Fas、p53表达明显高于脾胃虚寒证患者,阳性率分别为74.3%、75.7%和55.7%、64.3%(P<0.05),而PCNA、Bcl-2表达则与脾胃虚寒证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胃黏膜细胞有促凋亡基因相关蛋白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剂(NSAIDs)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月消化病专家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检查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138例患者分为A(服NSAIDs,41例)、B(未服NSAIDs,97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饱胀、烧心、恶心、腹痛4项主症中前3项A组均高于B组,但腹痛B组高于A组(P〈0.05)。A组中胃溃疡(GID占80.5%(多发性为24.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ID为19.5%(多发性4.9%);B组分别为48.5%(12.4%)、51.5%(11.3%)。活动性溃疡A组占63.4%,溃疡灶〈10mm占80.5%;B组分别为42.3%、62.9%,2组间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检出率A组63.4%,B组81.3%,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NSAIDs相关溃疡临床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必须服用NSAIDs者的防治及医学指导,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胃疡平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观察胃疡平颗粒对利血平所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以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结果]胃疡平颗粒口服给药后,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胃溃疡指数(P<0.05),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和总酸排出量(P<0.05),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胃疡平颗粒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抗溃疡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结肠息肉内镜下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等特征,探讨结肠息肉发生及生物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1 198例中,筛选并分析630例以慢性腹泻症状就诊,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性别,年龄,症状,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结果]结肠息肉多发年龄为40~88岁(88.6%),其中,息肉直径〉1.0 cm者占34.4%,复发息肉占25.4%,炎性息肉占48.1%,增生性息肉占1.7%,绒毛腺瘤性息肉占14.8%,息肉癌变占2.5%。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者占息肉发生的44.6%,占直径〉1.0 cm息肉的51.6%,占绒毛腺瘤性息肉的58.1%,占癌变息肉的56.2%,占复发息肉的43.1%,与脾虚夹湿证(29.8%、26.7%、27.9%、31.2%、25.6%)、脾气虚弱证(17.9%、18.9%、8.6%、12.5%、23.1%)、肝脾不调证(7.6%、2.8%、5.3%、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长息肉检出率增高,以〉60岁最为多见,年龄〉60岁者中脾肾阳虚占67.4%,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脾肾阳虚者息肉发生率高、息肉大、分化差、癌变多,易复发,中医阳虚体质是结肠息肉的重要病因之一,温阳散结为主的治疗,应是结肠息肉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