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碱、阿托品对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斌 《中外医疗》2009,28(14):96-96
目的胆囊切除等胆道手术虽然普通,但其胆心反射的发生率却很高,其后果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故我们不仅要做到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术前对病人情况有全面了解,找出导致胆心反射的危险因素并做好防范工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成年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系手术,于阻滞平面稳定后肌注阿托品0.5mg和麻黄碱30mg,分别于麻醉前、阻滞后.牵引胆囊.置“T”管和术毕观察MAP和HR变化。结果病人在胆系操作期血压、HR均较平稳,内脏牵拉反应较轻。在吸氧的情况下,术中SpO2均能堆持正常。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肌注阿托品和麻黄碱对胆系手术期的胆心反射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冯秋萍 《海南医学》2006,17(12):72-72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丙泊酚、氯胺酮预防硬膜外阻滞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病人,T11-12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2组,A组在切皮后开腹前静脉滴注(莫非氏管处)丙泊酚0.8-1.2mg·kg-1,和氯胺酮0.6-1.0mg·kg-1,B组在切皮前给芬太尼0.05mg加氟哌啶醇2.5mg.观察记录阑尾牵拉反应,以及HR、SP02与MAP的变化.结果 两组抑制牵拉反应的有效率分别为93.3%、50.0%.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两组的HR、SP02及MAP变化不大.结论 小剂量丙泊酚、氯胺酮能够较好地预防硬膜外阻滞阑尾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预防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脉输注预防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异丙酚组)和B组(芬氟组),每组35例。A组患者在切皮前静注异丙酚1.5 mg/kg,再以4 mg(kg.h)静脉维持;B组在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μg/kg,氟哌啶0.05 mg/kg。记录患者术中HR、MAP、SpO2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A组内脏牵拉反应及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R和MAP无显著差异。B组SpO2在注药后5 min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预防上腹部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4.
阿托品预防胆囊切除术胆心反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胆囊切除中胆心反射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21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单纯小切口胆囊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70例,好在牵拉胆囊之前预防给予阿托品,B组为对照组140例,比较两组在术中牵拉胆囊时HR、MAP变化的差异。结果 A组术中HR、MAP下降明显低于B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阿托品术中预防性给药可减少胆囊切除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年龄65~84岁,ASA 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5例.患者入室后快速输液预扩容,A组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5 ml·kg-1;B组、C组、D组均输注明胶15ml·kg-1,其中C组于硬膜外腔注入诱导剂量时给予麻黄碱5 mg静滴,D组给予麻黄碱5 mg及阿托品0.2 mg静滴.结果:硬膜外阻滞后A组、B组SBP、DBP和HR明显下降,与麻醉前及同时点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变化程度下降轻于A组.C组和D组麻醉后BP、HR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A组、B组显著高于C、D两组(P<0.05或P<0.01);C组高于D组(P<0.05).结论:明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或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阻滞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尤以明胶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和小剂量阿托品静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80例择期行胆系手术的病人,在硬膜外阻滞平稳后给予吸氧、静注哌替啶氟哌利多合剂及阿托品,观察不同时相下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较平稳。提示硬膜外阻滞下吸氧、静注哌氟合剂及阿托品能有效地预防胆系手术中的胆心反射。 1.资料和方法 择期胆系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80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5~26岁。均用连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前给予苯巴比妥或安定肌注。从T_(9-10)椎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首次给1.5%~2%利多卡因,后给0.5%~0.75%布比卡因,阻滞平面达T_(3-4)~T_(11-12)。常规予以吸纯氧,平稳后静注哌替啶与氟哌利多合剂1/4~1/2量,手术进腹前静注阿托品0.3~0.5mg。应用全自动监护仪连续监测阻滞后及手术牵拉胆囊操作中两个时相下MAP及HR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术中阿托品、麻黄碱对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下静脉注射 (静注 )小剂量阿托品和麻黄碱对胆囊切除术胆心反射的预防效果。方法 :40例ASAⅠ~Ⅱ级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为对照组 ,术中不再应用阿托品和麻黄碱 ;Ⅱ组为观察组 ,手术进腹前 5min静注阿托品 0 .2 5mg加麻黄碱 15mg ,观察两组麻醉前、后、静脉注药后 2min及牵拉胆囊时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牵拉胆囊时血压、心率较稳定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结论 :小剂量阿托品、麻黄碱联合使用可有效地防治手术中的胆心反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品预处理对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心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胆囊切除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托品预处理组(阿托品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选择T8~9,麻醉平面控制在T4~L1,常规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阿托品组在切皮前常规静脉注入阿托品0.3mg。两组患者在术中当心率慢于60次/分时静脉注入阿托品0.3mg/次,当收缩压下降20%时静脉注入麻黄碱6mg/次。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阿托品和麻黄碱用量。结果:阿托品组术中心率和血压均较稳定,无明显牵拉反应,阿托品和麻黄碱用量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品预处理能减轻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心反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麻醉前预防性注入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减轻和阻断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达到稳定循环作用。方法:子宫全切术120例病人,共分3组,每组各40例。术前,A组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B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C组既不给长托宁也不用阿托品;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程观察3组病人的Bp、EKG、SpO2、HR的变化和记录长托宁、阿托品、麻黄碱的用量。结果:3组病人的EKG与SpO2无明显变化。长托宁、阿托品、麻黄碱的首剂用量分别为0.5、0.5、10.0mg;3种药追加剂量分别为0、0.5、0mg。结论:长托宁预处理对接受硬膜外麻醉的盆腔手术病人具有稳定循环作用,使术中应用麻黄碱的剂量与人数明显减少,而且长托宁组对循环稳定作用明显优于阿托品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哌替啶预防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急性阑尾炎行硬膜外麻醉患者90例,ASAⅠ~Ⅱ级,按急诊先后,依次循环地归为A、B、C三组,A组患者麻醉平面确定后10 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B组患者阑尾牵拉前6 min予哌替啶1 mg/kg、C组患者阑尾牵拉前10 min予生理盐水3 ml。观察阑尾切除过程中的牵拉反射、恶心、呕吐、血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寒战的发生率和麻醉深度指数(CSI)。结果:阑尾切除过程中A、B组牵拉反应、寒战发生率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7 min、10 min A组HR低于B、C组,给药后5 min、7 min、10 min A组MAP低于B、C组,A组的CSI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哌替啶对预防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胆囊穴Innovar复合阿托品、麻黄碱注射用于预防腹腔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将60例胃癌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n=30):硬膜外麻醉后行双侧胆囊穴药物注射:对照组B(n=30):仅单纯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探查脏器时BP、HR变化.以及患者精神安定情况和恶心呕吐反应。结果:A组无明显恶心呕吐,患者安静,手术中HR、SBP、DBP相对平稳。提示胆囊穴行Innovar复合阿托品、麻黄碱注射,可抑制腹腔牵拉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术中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状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7例ASA体格状况Ⅰ-Ⅱ级的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9例:静吸全麻组(A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B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加术后镇痛组(C组)。术后A组、B组常规肌注镇痛药止痛,C组术毕接镇痛泵采用硬膜外连续止痛48 h,观察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围术期疼痛评分(VAS)及血糖分析。结果:①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入液量和ASA评级没有明显差异,与A组相比B组、C组在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降低,在拔管后MAP、HR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由于采用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药量减少,与A组相比,术毕完全清醒至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知晓比较各组无差异。②3组患者术前血糖和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与B组、C组相比,A组血糖在麻醉中变化差异不大,拔管时及术后均明显增高。术后疼痛评分与C组相比,A组、B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加镇痛能更有效的减轻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加快麻醉后恢复,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4种方法对妇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mL/kg,补充禁食丢失量。然后均于麻醉前20min内各输入液体量10mL/kg扩容,A组为乳酸林格氏液,B、C、D3组为琥珀酰明胶,且C组于硬膜外腔注入诱导剂量后静注麻黄碱5mg,D组静注麻黄碱3~5mg和阿托品0.1~0.2mg,对比观察4组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及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情况。结果:C、D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较小,血流动力学较A、B组稳定(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小于A、B组;D组无一例出现低血压,B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小于A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组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总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琥珀酰明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或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静注能有效预防妇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后的低血压,尤以琥珀酰明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静注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肖勇  方梦明 《安徽医学》2004,25(5):419-420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和哌替啶辅用于硬膜外阻滞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 4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2 0例 ) ,于痛觉阻滞平面出现后 ,Ⅰ组咪唑安定 3 .0mg和哌替啶 5 0mg ;Ⅱ组氟哌利多2 .5mg和哌替啶 5 0mg静注。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牵拉胆囊和术毕 4个时点BP、HR、SpO2 值 ,及牵拉反应和胆-心反射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两组病人麻醉后、牵拉胆囊和术毕BP、HR均降低 ,其程度Ⅱ组大于Ⅰ组。术中Ⅰ组较Ⅱ组牵拉反应轻、胆 -心反射发生率低。结论 咪唑安定和哌替啶合用于硬膜外阻滞下胆囊切除术 ,有循环影响小、牵拉反应轻和胆 -心反射相对较少的优势 ,但呼吸抑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观察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病人辅用氟哌利多和阿托品(氟阿合剂)对子宫牵拉反应的预防作用,并与氟哌利多组(n=30)或氟哌利多和芬太尼组(氟芬合剂,n=30)比较。结果显示,氟阿合剂抑制子宫牵拉反应效果与氟芬合剂、氟哌利多相同,但氟阿组病人牵拉子宫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轻微(P>0.05),氟芬组和氟哌利多组则显著下降。氟芬组病人用药后SpO_2和RR明显下降(P<0.01),提示硬膜外阻滞时辅用氟阿合剂较氟哌利多或氟芬合剂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3组患者阑尾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术前3~5min A组静注氯胺酮,B组静注杜冷丁、非那根,C组给予氟哌啶、芬太尼,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评价术中镇静与术后遗忘等麻醉效果。结果 B、C组术中MAP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HR、SPO2术中均值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镇静与术后遗忘及抑制牵拉反射均优于B、C组(P均<0.05);B、C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阑尾术中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患者MAP、HR、SPO2等影响小,且能有效的抑制恶心、呕吐等牵拉反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4种不同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手术硬膜外阻滞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于麻醉前输入林格氏液3-5ml/kg,继而麻醉开始A组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5ml/kg;B组、C组、D组均输注明胶15ml/kg,其中C组于硬膜外腔注入诱导剂量时给予麻黄碱5mg静滴,D组给予麻黄碱5mg及阿托品0.2mg静滴。记录麻醉前,硬膜外腔注药后麻醉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结果]硬膜外阻滞后A组、B组血压下降明显,在T3时点时与麻醉前及C组、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C组和D组麻醉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A、B组显著高于C、D组(P〈0.05)。[结论]明胶预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或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阻滞引起的低血压。但是否以明胶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和小荆量阿托品静滴效果最佳尚待更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内麻醉方式对BIS引导异丙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镇静组(A组)与硬膜外麻醉镇静组(B组)。两组病人均控制无痛阻滞平面T6~T8水平,阻滞平面固定后,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血浆靶控起始浓度为1.2mg/L,达到预期血浆靶浓度后,每30s上调血浆靶浓度0.2mg/L,使BIS值达到70,术中维持BIS值在65~75范围内。比较两组切皮(T0)、腹腔探查牵拉子宫(T1)、冲洗腹腔(T2)及术毕(T3)异丙酚效应室浓度;比较两组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手术时间、镇静时间;比较两组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与输液量、出血量。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均明显降低(t=2.201~2.920,P<0.05);异丙酚镇静初始用量、异丙酚总用量减少(t=2.473、2.639,P<0.05);麻黄碱使用率增高(χ2=9.130,P<0.05);两组手术时间、镇静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及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可降低BIS引导异丙酚镇静的效应室浓度及用量,具有更明显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晓燕 《当代医学》2009,15(6):78-79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术中监测病人BP、HR.ECO、SP02结果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在手术中的各个时点MAP和HR的变化与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可减轻病人应激反应.循环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研究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4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年龄80~97岁,ASAⅡ~Ⅲ级,按随机化原则分成A、B组各20例。腰-硬联合穿刺,取L2~3一次注入蛛网膜下腔:A组左旋布比卡因3mg+芬太尼20μg,B组布比卡因3mg+芬太尼20μg,然后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4cm,术中酌情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2~4ml。观察感觉、运动阻滞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当SBP下降到90mmHg或下降原SBP的30%以下时,静脉注射麻黄碱5~6mg。HR下降至55次/min或下降原HR的20%以下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结果40例皆麻醉满意,感觉阻滞2组均达T5~T8,运动阻滞达3级者A组低于B组(60.0%vs95.0%,P<0.05)。2组腰麻后SBP、DBP和HR水平无明显改变(P均>0.05)。A组1例、B组2例静脉注射了麻黄碱。结论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高龄病人下肢手术中有优良的麻醉效果和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