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复合诱导时BIS(脑电双拼指数)与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相关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6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ASA分级Ⅰ~Ⅱ)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为≤40岁;B组为41~69岁。开始吸入诱导时氧流量为6L/min,体积分数为8%七氟烷,嘱病人深呼吸,意识丧失时给予维库溴胺0.1mg/kg,芬太尼2μg/kg,BIS值降至40~55之后氧流量减为每分钟4L/min,维持BIS在40-55,SBP在90-120mmHg范围内调节七氟烷的浓度,3分钟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并分析患者纂础值、意识丧失时、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3分钟的BIS、MAC、BP(血压)、HR(心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意识丧失时和气管插管时年龄、BIS与MAC有相关性(P〈0.05);②两组患者的BIS和BP、HR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两组病人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诱导时患者BIS和MAC有相关性,BIS和BP、HR无明显相关性,诱导过程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可以用于成人。  相似文献   

2.
背景病态肥胖会影响麻醉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从而导致药物用量不当。我们推测,肥胖会显著改变异氟烷和七氟烷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为验证该假设,我们通过人工筛选出的先天性低氧代谢能力大鼠(10waerobiccapacityruBners,LCR)和先天性高氧代谢能力大鼠(highaerobiccapacityrunners,HCR)来建立人类代谢综合征啮齿类动物模型。LCR大鼠肥胖,与人类代谢综合征具有相同的特征,且表现为运动耐力低下。相反,HCR大鼠有较高的运动耐力和良好的心血管功能及总体健康。方法雄性及雌性LCR(胛=10)和HCR大鼠(胛=10)行气管内插管,用异氟烷或七氟烷维持麻醉并机械通气。用定标法测定MAC值,用夹尾试验产生感觉刺激。在连续夹尾试验之前和之间有30分钟的麻醉平衡。LCR和HCR大鼠之间MAC值的比较使用两个参数检验(非配对样本t检验,unpariedttest)和非参数检验(Mann.Whineytest)的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D)和95%可信区间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LCR大鼠的异氟烷MAC值(1.52%±0.13%)与已报道的正常大鼠的异氟烷MAC值(1.51%±0.12%)相近。HCR大鼠的异氟烷MAC值(1.90%±0.19%)明显比LCR大鼠(1.52%±0.13%)的高(P=0.0001)。LCR组与HCR组之间的七氟烷MAC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与之前报道的正常大鼠的七氟烷MAC值(2.4%±0.30%)相近。性别对异氟烷和七氟烷的MAC值均无影响。结论通过代谢综合征啮齿类动物模型测定的MAC值,发现肥胖及其并存疾病并不影响麻醉药物的需求量。相反,高有氧代谢能力需要更高的异氟烷MAC,这可能是导致低治疗剂量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背景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临床条件下实施的胸段硬膜外镇痛(TEA)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然而在复合吸入麻醉药、液体治疗、使用血管加压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下,手术中硬膜外镇痛应用不同浓度局部麻醉药的影响却罕有报道。我们的实验报道了TEA联合全麻在行上腹部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45例行上腹部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组1与组2TEA每60分钟分别给予0.5%和0.2%的罗哌卡因10ml和0.5μg舒芬太尼,组3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10ml生理盐水。切皮前麻醉维持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地氟烷复合60%的N2O。手术中连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临床体征(PRST评分),根据BIS值调节吸入地氟烷的浓度,使其维持在50~55。手术中镇痛不足定义为脉搏加快、出汗、流泪的PRST评分〉2分或者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调节呼气末地氟烷浓度至1MAC,若己超过1MAC可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大于基础值的20%,其治疗可减少吸入地氧烷的浓度并维持BIS值在50。55,血压仍低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输注晶体液和去甲肾上腺素。结果组1和组2的呼气未地氰烷浓度显著降低,分别至0.7±0.1MAC(P〈0.001)和O.8±0.1MAC(P〈0.001),而组3无显著降低。组l和组2的全部患者在20分钟内部发生了显著的低血压(组1MAP从80±10mmHg到56±5rainHg),(组2MAP从78±18mmHg到58±7mmHg),P〈0.01。而组3MAP无明显变化(74±12mmHg到83±15mmHg,P=0.42)。三组心率都未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三组间静脉输液量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需要量无显著差异。组3(7.2±4.9mg·kg-1·h-1)与组2(1.6±2.2mg·kg-1·h-1)相比,手术中使用了更大剂量的瑞芬太尼,P〈0.01。硬膜外应用0.5%罗哌卡因的患者任何时间都不需要输注瑞芬太尼。结论硬膜外应用0.5%的罗哌卡因与0.2%的浓度相比,在使用了一定剂量的血管加压药和液体治疗的情况下,保证一定麻醉深度的同时可更显著地降低地氟烷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异氟烷不同配伍方式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药效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3组诱导方式均相同。麻醉维持,A组维持吸人异氟烷1.3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值(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B组维持吸入异氟烷0.6MAC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ng/L靶控输注;C组维持吸入异氟烷0.4MAC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L靶控输注。药效学观察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及追加肌松剂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术中知晓”随访。同时记录各组维持期吸人异氟烷的肺泡MAC。药效学观察指标进行组问比较。结果①A组BIS值气腹2min和胆囊或卵巢肿物切下时均较B、C组低,但HRV数值在气腹2min和胆囊或卵巢肿物切下时均较B、C组高;A组MAP、HR在气腹2min时高于C组,但拔管后和清醒时又较C组低。②吸入异氟烷0.6MAC伍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ng/L,及吸入异氟烷0.4MAC伍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L在腹腔镜手术巾即可维持一定麻醉深度。③在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上,B、C组均较A组有明显缩短。结论吸入异氟烷0.6MAC伍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ng/L,及吸入异氟烷0.4MAC伍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ng/L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既可保证术中不同刺激的麻醉深度,又可使患者术毕快速高质量清醒。瑞芬太尼4ng/L复合异氟烷0.6MAC临床应用较瑞芬太尼6ng/L复合异氟烷0.4MAC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烷诱导大鼠海马血红素氧合酶-1(NO-1)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 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培养组(C组)、0.6MAC七氟烷组(s组).0.6MAC七氟烷+SB203580组(SB组)、0.6MAC七氟烷+U-0126组(u组)、0.6MAC七氟烷+SP600125(SP组)。C组大鼠正常喂养。S组大鼠吸入0.6MAC七氟烷60min后继续培养24h。SB组、U组和SP组在大鼠吸入0.6MAC七氟烷时分别腹腔注100mg/kg SB203580、100mg/kg U-0126或1mg/kg SP600125后同S组处理。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HO-1-mRNA和磷酸化ERK1/2(p^ERK1/2)、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HO-1(P^HO-1)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大鼠海马HO-1~mRNA的表达增加(P〈0.05),p^ERK1/2(P〈0.05),PP38(P〈0.05)和HO^-1(p〈0.05)蛋白表达增加。与S组比较,SB组大鼠海马HO^-1 -mRNA的表达减少(P〈0.05),PP^38(p〈0.05)和PHO^-1(P〈0.05)蛋白表达减少,P^ERK1/2(p〈0.05)和P^JNK(p〈0.05)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与S组比较,U组大鼠海马HO^-1-mRNA的表达减少(p〈0.05),P^ERK1/2(P〈0.05)和PHO^-1(P〈-.05)蛋白表达减少.PP^38(p〉0.05)和P^JNK(p〉0.05)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与S组比较,SP组大鼠海马HO^-1-mRNA的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p^JNK蛋白表达减少(P〈0.01).P^ERK1/2(p〉0.05),PP^38(p〉0.05)和PHO^-1(P〉0.05)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 结论:七氟烷通过^ERK1/2和P^38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大鼠海马HO-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地氧垸已经用于门诊全身麻醉手术的维持阶段,其相对于七氖烷在围手术期的优略性尚存争议。尽管各研究一致指出,地氟烷比七氟烷苏醒更快,但这种差异对苏醒晚期的影响却未有明确报道。并且,地氟烷与七氟烷相比,对咳嗽发生率的影响也存在争议。方法本研究中纳入了13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浅表门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都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诱导,置入喉罩,采用1%-3%的七氟烷或3%-8%的地氟炕维持麻醉,吸入混合空气或氧气。调节吸入麻醉药的浓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于50—60。并用局部浸润和静脉注射酮洛酸30mg镇痛。在手术结束时给予预防性止吐药物,包括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4mg及甲氧氨普胺10mg。评估标准包括睁眼恢复时间,对指令做出反应的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14分快通道评分,首次进食时间,能坐立,可站立,独立行走及出院时间。手术后早期及离院后24小时内,记录患者对于麻醉的满意度,手术后第1天恢复正常活动的能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咳嗽、意向性运动、氧饱和度〈90%、咽痛及手术后恶心、呕吐),手术后镇痛药及止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相近。尽管围手术期地氯烷组咳嗽的总体发生率高于七氟烷组(分别为60%和32%,P〈0.05),然而在真正应用吸入麻醉药期间(即麻醉维持中),咳嗽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地氧烷组患者苏醒较快,但两组所有患者在离开手术室之前都达到了快通道恢复标准(快通道评分≥12)。此外,离院时间(七氟炕组90±31分钟,地氟炕组98±5分钟)及手术后第1天能恢复正常活动的患者比率(七氟烷48%,地氟炕60%),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用地氧烷进行维持全身麻醉具有苏醒迅速、咳嗽发生率高的特点。尽管与七氟烷相比,地氟炕在麻醉早期恢复较快,但两组晚期恢复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吸入麻醉药都适用于门诊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背景比较乳化异氟烷和吸入异氟烷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给32只兔进行临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分钟以造成心肌缺血,然后再灌注3小时。在结扎左前降支前,随机将兔分为4组(每组8只):c组,无缺血前预处理措施;IS组: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1%异氟烷;EI组:持续泵注8%乳化异氟烷以达到呼气末浓度为0.64%;IN组:持续泵注30%脂肪乳。在缺血前30分钟进行预处理,异氟烷组随后还有15分钟的洗脱时间。再灌注3小时后取标本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IS组和EI组在再灌注3小时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C组和Ⅲ组(20%±8%,18%±8%,39%±6%和34%±9%,P〈0.01)。IS组和E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无差异,C组和IN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亦无差异。心肌再灌注3小时后IS组和EI组血浆乳酸脱氢酶(456±58U/L,451±54U/L)和肌酸激酶活性(1725±230U/L,1686±444U/L)明显低于C组(676±82U/L,2373±529U/L;P〈0.01)。IS组和EI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比对照组减轻。结论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吸入异氟烷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围术期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对七氟烷用量及对术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并与传统以血流动力学指标来判断麻醉深度组相比较。方法:择期七氟烷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控制组(根据患者的血压来调节ETsevo。保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15%)、AAI组(保持术中AAI值维持在15~20)、BIS组(保持术中BIS值维持在45~55),每组15例。氧流量2L/min。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1.T2、T3,T4、T5和苏醒即刻(T6)记录MAP.HR.SPO2、AAI、BIS和ETsevo,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毕1小时内取3个时点行OAA/S评分。结果:与AAI组和BIS组相比较,控制组麻醉维持期ETsevo大于其它两组(P〈0.05)。AAI组与BIS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控制组短(p〈0.05)。但是术后1小时内各时点的OAA/S评分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AAI和BIS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将脑电监测运用于吸入麻醉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七氟烷用量,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有预见性的使用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9.
背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常被用于外科手术中判断脊髓和脑功能。总的来说,SEPs对吸入性麻醉药物是敏感的,但有关小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对sEPs的影响了解甚少。麻醉中常会使用镇痛药物,辅助用药也会影响SEPs。在这项前瞻性的临床试验中,共计27例3。8岁的健康儿童接受研究,对其静脉给予苯二氮革和巴比妥类药物麻醉诱导后,用七氟烷维持麻醉,并观察它们对正中神经SF2s的影响。此外,也观察了两种镇痛药物,酮洛芬和芬太尼对SEPs的影响。方法麻醉前静脉给予0.1mg/kg咪达唑仑,用呼气末浓度为2%的七氟烷维持麻醉,分别在给予咪达唑仑前,吸入七氟烷后15分钟、25分钟(给予或不给予酮洛芬)、35分钟(给予芬太尼)记录正中神经SEPs。结果与基础水平相比,应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期间N20潜伏期延长(P=0.015),中枢传导时间延长(P=0.001);使用镇痛药物对N20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并没有影响。5-8岁儿童的平均皮层N20-P25的振幅显著降低(P=0.008)。此外,对于年长的儿童,复合用酮洛芬和芬太尼后N20-P25振幅比使用前明显减低(P=0.03),而在年幼的儿童则没有这样的变化。讨论本研究发现,儿童使用2%七氟烷维持麻醉会延长正中神经的SEPs,与用其他吸入性麻醉药的报道相似。然而,吸入七氟烷时可以进行SEP的监测,但吸入的剂量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复合使用酮洛芬和芬太尼不影响SEP的潜伏期,但posthoc分析结果提示,较年长的儿童皮层波幅会减低。  相似文献   

10.
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GPB)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0例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n=15):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S组)。S组手术开始至CPB前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2%)20min,随后给以10min洗脱期,而C组患者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CPB后即刻(T2)、4h(T2)、24h(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细胞粘附分子(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主复跳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2组T1-4时TNE-α、ICAM-1、IL-6、IL-8、CK-MB及cTnⅠ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比较,S组T1-4时TNT-α、IL-6、IL-8浓度均降低,T2-4时ICAM-1、CK-MB、cTnⅠ水平均降低,心脏自主复跳率较高(P〈0.05或0.01)。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吸入2%七氟醚2 h)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对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区域麻醉期间,动脉夹闭后,根据语言、思维、对侧运动肌力的改变可发现10%~15%的患者会出现脑缺氧征象。使用100%氧供以逆转这一现象的研究已有报道。我们使用了近红外脑血氧饱和度监测以评估吸入100%氧是否确能提高颈动脉夹闭期间的局部脑氧舍(rSO2)。方法16例清醒CEA手术患者,开始镇静和实施区域麻醉前放置双侧rSO2电极,通过Venturi面罩给予28%氧吸入,颈动脉夹闭期间维持动脉血压于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值10%以内。动脉夹闭后使用紧闭麻醉面罩给予100%氧吸入5分钟,随后去除面罩吸入室内空气,监测对各阶段rSO2数据和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分析15例患者数据,颈动脉夹闭后同侧rSO2值下降7.4%±5%,与吸入28%氧者相比,吸入100%氧后同侧rSO2升高了6.9%±3.3%(范围1%~12%)(配对t检验,P〈0.001)。血流动力学指标和二氧化碳分压没有改变。结论颈动脉夹闭时,相对于28%的氧,100%氧能有效地提高同侧rSO2值。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血氧含量及脑血流增加有关。对于CEA患者,颈动脉夹闭期间给予100%氧供会有益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4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七氟烷组(Ⅰ组)和异氟烷组(Ⅱ组),各组20例,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分别在气管插管后吸入1%七氟烷或异氟烷,同时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3~5mg/(kg.h)和阿曲库铵0.3~0.5mg/(kg.h)。计算2组不同时段肺顺应性比值、气道阻力的变化和死腔率。结果①与平卧位插管后相比,2组气腹后0,15和30min的肺动态顺应性(Cdyn)降低,气道压(Paw)升高(P〈0.05),气腹后30min死腔率(VD/VT)也明显升高(P〈0.05)。②与平卧位插管后相比,2组PaCO2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在气腹后15,30min以及排除CO2后明显升高(P〈0.05)。③与同一时段七氟烷组相比,异氟烷组排除CO2后的VD/VT、PaCO2明显高于七氟烷组(P〈0.05),余2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入七氟烷的患者在排除CO后的肺部死腔率明显小于吸入异氟烷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血液动力学稳定性、辅助药物应用、苏醒情况与术中知晓等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25例)与异氟烷组(15例)。两组均采用经静脉诱导、吸入麻醉药闭环靶控系统维持麻醉;采用BIS为反馈控制变量,并设定BIS值55为控制目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BIS值、血压、心率、辅助药物剂量、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和术中知晓等数据。结果:两种药物对麻醉全程的BIS、HR、和脉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七氟烷组BIS波动与收缩压波动显著小于异氟烷组(P<0.05)。七氟烷组睁眼时间显著少于异氟烷组(P<0.01);两组躁动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亚宁定与麻黄碱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在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中,七氟烷与异氟烷相比,可减少术中的BIS和收缩压的波动,缩短患者的睁眼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背景全身麻醉药可产生伤害反应从而影响手术后疼痛,在一些手术后疼痛的研究中,均没有考虑全麻药对镇痛药需要量的影响,仅有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丙泊酚麻醉的手术后镇痛效果比异氟烷麻醉好。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记录在七氰烷、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2、4、8、和24小时吗啡的需要量和疼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中维持BIS35~45。同时记录患者送至麻醉监护室时的疼痛评分。结果3组患者手术后2、4、8或24小时,吗啡累积消耗量无差异(P=0.50)。手术后24小时内吗啡消耗量:七氟烷组28±13.8mg;地氟垸组25±11.7mg;丙泊酚组27±16.1mg。疼痛评分在患者转运至麻醉监护室即刻、手术后2、4、8和24小时,分别在静息及咳嗽状态下评估,显示3组间无差异(静息时P=0.40、0.39、0.50、0.47、0.06;咳嗽后P=0.67、0.45、0,22、0.26、0.29).结论手术后24小时吗啡消耗量和手术后疼痛情况在七氟烷、地氟烷或丙泊酚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异氟烷对癫痫和非癫痫病人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呼气末异氟烷浓度时癫痫及非癫痫病人电图及棘波的变化。方法 14例癫痫需行手术治疗及10例大癫痫开颅手术病人,以0.7MAC的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置入硬膜电极后,调整蒸发器刻度,分别控制呼气未异氟烷浓度于0.7MAC、1.0MAC、1.3MAC及1.5MAC,并各稳定15min后,描记脑电图。结果 癫痫病人1.0MAC异氟烷时棘波的频率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而1.3MAC和1.5MAC时的棘波的频率明显少于0.7MAC(P<0.01)。非癫痫病人在0.7MAC、1.0MAC及1.3MAC异氟烷时均无棘波出现,于1.5MAC时有一例出现棘波。随着呼气末异氟烷浓度的升高所有病人的α和β波逐渐减少,而δ波增多。结论 癫痫手术用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需行皮层脑电图监测 时,将异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0MAC较为适宜,以保证癫痫源灶准确的定位及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时呼气末浓度和理论血药浓度与数量化脑电图的相关性及地氟醚吸入麻醉的药物摄取规律。方法 15例ASAI-Ⅱ级的病人,低流量地氟醚吸入麻醉,高流量期3min,6min,9min,12min,15min,低流量维持期呼气末地氟醚浓度为3%、4.5%、6%,分别记录双频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95),90%边缘频率(SEF90),呼气末地氟醚浓度(Fa),吸入地氟醚浓度(Fi) 等。结果 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各时间点的水平与吸入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IS9min以后,SEF95,SEF90 6min以后降至稳定水平(P>0.05)。高流量洗入平衡期地氟醚呼气末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6,0.80,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2,0.67;高流量洗入平衡期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95,SEF90,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43,0.52,低流量维持期上述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46,0.43。结论 理论血药浓度与BIS,SEF相关系数明显低于与呼气末浓度的相关系数。高流量洗入平衡期BIS值9min以后麻醉达到平衡,SEF95,SEF90值6min以后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模拟中国人氟化吸入麻醉药诱导过程。方法:应用Gas Man(R) Version 2.1 for Windows(TM)软件完成模拟。模拟参数设为:体重60kg;人体分为肺泡、血液、血流丰富组织(VRG)、肌肉和脂肪组织;每分肺泡通气量为4L,心输出量为5L,肺泡功能残气量为2.5L;吸入麻醉以半紧闭回路(回路容积为8L);模拟地氟烷、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氟烷在新鲜气体流量为3L/min,挥发罐输出浓度(FD)以6%地氟烷、2%七氟烷、1.15%异氟烷、1.68%安氟烷条件下麻醉药吸入浓度(F1)和肺泡麻醉药浓度(FA),计算FA/F1比值。模拟采用的血/气及组织/气分配系数分别取自文献报道的中国人和西方白种人的结果。数据采集时间为开启挥发罐后的1min、2min、3min、5min 、10min、15min、25min、45min和75min 。比较吸入麻醉药的FA/F1升高速度在中国人和白种人之间的差异。结果:地氟烷FA/F1在45min之前为中国人低于白种人。对于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指烷,中国人的FA/F1在15min之后高于白种人。结论: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是导致FA/F1在15min之前明显低于白种人,15min后逐渐趋于相同。而对于七氟烷、异氟烷和安氟烷来说,两个人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肌肉/气分配系数较低。模拟结果提示在诱导开始15min之后,这三种麻醉药在中国人的FA/F1明显高于白种人。  相似文献   

18.
背景手术中使用氧化亚氮(N2O)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瑞芬太尼与氧化亚氮有相似的特性,包括:降低挥发性麻醉药的MAC、镇痛以及停用后药效快速消失。我们比较了在门诊骨科手术采用地氟烷和芬太尼麻醉的患者中,添加临床等效剂量的氧化亚氮或瑞芬太尼对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70例行门诊骨科手术的患者入选。其中35例吸入66%的N2O,其余35例接受静脉注射0.085ug·kg^-1·min^-1的瑞芬太尼。所有患者均复合使用地氟烷并逐步增加剂量至脑电双频指数(BIS)为50,同时静脉注射芬太尼。测定的主要转归指标为患者在语言刺激下苏醒的时间,次要转归指标包括:神经心理测验、定向力恢复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和恶心的视觉模拟评分、出院时间以及满意度评分。此外还观察地氟烷的呼气末平均浓度和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结果语言唤醒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距):瑞芬太尼组为3.0分钟(3.0—5.0分钟),N2O组的为4.6分钟(3.0~8.1分钟),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为6.0分钟(5.0—8.5分钟)明显短于N2O组8.0分钟(5.0~12.8分钟)。两组患者地氟烷和芬太尼的使用剂量、神经心理测试以及其他测定的转归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地氟烷和芬太尼麻醉期间,0.085ug·kg^-1·min^-1的瑞芬太尼能够代替66%N2O,并且不改变患者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CO2气腹时不同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对七氟烷MACBAR和儿茶酚胺BAR[玄甲肾上腺素BAB(min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norepinephrine for blocked adrenergicresponse,NEBAR)、肾上腺素BAH(minimum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epinephrine for blocked adrenergic response,EBAR]的影响。方法75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0(R0组)、1μg/L(R1组)和2μg/L(R2组)3组。诱导时均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μg/L),静注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各组均吸人七氟烷维持麻醉,R0、R1及R2 3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2μg/L。观察气腹刺激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序贯法测定七氟烷MACBAR,同时采取相应时点外周静脉血测定儿茶酚胺浓度并计算儿茶酚胺BAH。结果R0、R1及R2 3组七氟烷MACBAR分别为(4.60±0.30)%、(2.37±0.21)%、(1.70±0.28)%。3组间NEBAR EBAR、最低有效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1Ixg/L和2ixg/I。时可使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七氟烷MAC。AR分别降低48%和63%。但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和七氟烷呼未目标浓度的改变对儿茶酚胺BAR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七氟烷在门诊手法治疗小儿上肢骨折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60例门诊上肢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组(Ⅱ组),比较围术期及术中ECG、血氧饱和度(SpO2)、BP、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及麻醉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围术期及术中各监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麻醉中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无1例镇静过度和苏醒延迟;氯胺酮组镇静满意24例,有12例苏醒延迟。4例镇痛不满意发生体动反应,两组患儿术后出现兴奋躁动和苏醒延迟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上肢骨折门诊手法治疗,优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