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人对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反应,及其有关的临床资料。方法:自1993年6月-1997年12月我院共置换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86例106个髋关节。结果:经过36-90个月,平均5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97分,优良率为94%。结论: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是我国青壮年患者和二次翻修患者的理想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石骨症并发双髋骨关节炎全髋置换术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0岁 ,干部。因双髋疼痛 10年 ,加重 2年 ,门诊于2 0 0 0年 7月 2日收住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腹部 ( -) ,双上肢未见畸形 ,关节活动正常 ,脊柱居中 ,颈椎活动正常 ,胸腰段活动受限 ,双下肢强直步态 ,双侧腹股沟中点轻度压痛 ,双髋关节屈曲畸形 ,双髋关节被动活动痛 ,左髋屈曲 45° ,后伸 -10° ,内收 15° ,外展 0° ,内旋 0° ,外旋 0° ,右髋屈曲 5 0° ,后伸 -5° ,内收10° ,外展 5° ,内旋 0° ,外旋 0° ,双侧托马斯征 ( )。X线表现 :椎体上下骨板增厚 ,骨密度增高 ,中间层稀疏透亮 ,呈“夹心饼样” ,骨盆见髂…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截骨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旨在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THA治疗DDH的研究报道,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THA治疗DDH常用截骨术包括转子间截骨、粗隆下截骨、小转子水平截骨与远端截骨。其中粗隆下截骨与转子间截骨能有效调整患肢长度,纠正前倾角,避免神经损伤,但转子间截骨易发生骨折和损伤外展肌。小转子水平截骨术后效果较差,临床应用较少;远端截骨主要用于伴膝关节畸形的患者。结论对于股骨严重脱位伴周围软组织严重痉挛的CroweⅣ型DDH患者,建议选择粗隆下截骨,但在切口形状与截骨长度方面尚无确切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4.
双侧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八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双髋关节均患某种疾病,并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双侧一期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1月~2004年6月,双侧同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例进行了随访(时间1年以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6~78岁,平均62.8岁  相似文献   

5.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John Charn ley,他开创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新时代,他设计的低磨损全髋关节假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Charn ley也被誉为现代全髋关节置换术之父[1]。Charn ley(1911-1982)是莱庭顿医院(W righ tingtonHo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54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骨水泥组20例(20髋),非骨水泥组32例(34髋)。术后随访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并观察术后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骨水泥型组相比,非骨水泥型组术中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组1例患者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非骨水泥组有3例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14例患者可独立行走,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1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9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置换后1年,在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者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0%。而非骨水泥组仅有3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9.37%,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随访期间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非骨水泥假体可明显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骨性强直的髋关节转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骨性强直的效果。方法自1987年8月~1998年2月,36例(38髋)行转换THA,平均术前融合时间20年1个月;平均随访8年11个月。结果Harris评分由(68·7±7·2)分提高到(87±6·1)分;髋关节总活动度增加180·7°±14·5°。关节疼痛缓解率为93·3%;平均肢体短缩由4·1cm降到1·6cm;人工关节存活率为86·8%。X线片示髋臼骨溶解6例,髋臼杯松动2例,股骨骨溶解4例,股骨柄松动1例。结论骨性强直的髋关节转换THA,可以缓解周围关节疼痛、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双下肢不等长和矫正髋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与臀中肌力量的恢复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感染4例分析李宏林安春厚王海义王守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机率,由早期的10~15%,控制在目前的1%左右〔1〕。我院自1988~1994年4例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2 0世纪60年代Charnley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来,无数的患者因此受益,但它的并发症却给这项良好的治疗技术的愈后带来不良的影响。据Charlotte〔1〕等人报道,全髋置换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脱臼( 3 9% )、肺栓塞( 0 9% )和深部感染( 0 2 % ) ,而接受全髋关节再置换的患者,其并发症除了肺栓塞比首次置换的患者略低( 0 8%对0 9% )外,脱臼( 14 4%对3 9% )和深部感染( 1 1%对0 2 % )都要高于首次置换的患者。1 脱 臼很多学者〔2、3〕研究发现,大约1/4~1/2的脱臼发生在术后前1个月内,而翻修术后脱臼发生的机率更高( 3 9%升至2 1% ) ,…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报道6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异位骨化,发病率24.5%,其中Brooker分级,Ⅰ级21例,Ⅱ级18例,Ⅲ级17例,Ⅳ级11例。THA后异位骨化与全身(性别,髋关节疾病及术后解热镇痛药)和局部(骸关节手术史,大转子截骨,手术入路,麻醉方法及软组织创伤)因素密切相关。作者认为对于男性,增生性骨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高危患者,THA应避免局麻和大转子截骨,术后采用解热镇痛药和放疗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后髋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Coventry和Eftekhar等[1,2]统计,发生率为3%。我院1990~1998年9年间共行THR手术213例,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9例,发生率为4.2%。人工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必须早期处理。否则,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甚至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9例髋关节脱位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探讨防治人工髋关节脱位的方法。一、临床资料THR术后脱位共9例,从发生脱位到…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病  史对患者的病史应作较详细地追问、分析 ,可能会提示诊断。例如 ,有肿瘤或夜间疼痛病史能提示是否存在肿瘤性疾病因而将之考虑为疼痛的潜在病因 ,新近的细菌性感染或能导致菌血症的操作提示我们 ,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可能与假体感染有关。腰背部疼痛病史可提示脊柱可能是髋关节疼痛的病因[1] 。代谢性骨问题或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能使医生警惕患者发生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外周循环疾病有时也会表现在髋部或大腿区的不适。另外通过患者的主诉 ,可提示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程度、部位、发作时间等各种特点 ,使下一步的检查具有了针对性。2 …  相似文献   

14.
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5例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术前细菌培养13例阳性,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进行翻修,3例行一期翻修,12例行二期翻修,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复发。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Harris评分为76~93分,较术前提高46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能提高疗效,并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经麻痹是公认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并发症之一 ,虽然少见 ,但对病人来说 ,是个严重的并发症。为了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应用 Medline和 CBMdisc数据库 ,查阅了从 1966至 2 0 0 1Medline数据库英文的相关报道 ,以及1995年以来 CBMdisc数据库文献 ,进行了关于 THR伴随神经麻痹的综述。一、神经损伤的生理学周围神经是由两套功能独立的内、外在微循环系统结合在一起供血 ,有良好的血管结构。 Lundborg等 (1975 ) [1 ] 进行了兔活体坐骨—股神经微血管研究 ,表明 :在不影响其循环的情况下 ,牵拉到其神经宽度的 10 0倍长时 ,并无…  相似文献   

16.
早期国产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国产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自1997年10月~2004年3月,46例49髋不同病因的髋关节病变行国产生物型THA.通过临床效果及影像学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6例平均随访时间8.5年(5~11.5年).Harris评分由术前38分(35~5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82分(70~90分).影像学检查发现假体松动9髋,其中单纯髋臼松动3髋,股骨假体松动4髋,髋臼及股骨假体均松动2髋;脱位3例5次,1例为术毕回房搬动时发生,另外2例各2次为院外不当活动所致,均闭合复位成功.出现异位骨化1例,Brooker分级1级;1例出现髋部疼痛、跛行,X线片显示假体无明显松动,但骨质疏松明显,经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感染病例.优良率为73.9%.[结论]早期国产髋关节假体解决了患者的髋关节病痛,价格较低,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早期国产生物型髋关节假体在设计、工艺及配套器械方面有待改进,降低松动率,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纪青  张波  王毅  张育成 《中国骨伤》2001,14(8):506-506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术后感染引起的手术效果欠佳或手术失败的病例逐渐增加。我院自 1995年 8月~1998年 12月施行人工全髋置换术 49例 ,无一例感染 ,现将我们防止手术感染的几点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9例 ,男 31例 ,女 18例 ;左侧 2 3例 ,右侧 2 6例。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1 2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9例 ,强直性脊柱炎 5例 ,股骨颈骨折 10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3例 ,骨性关节炎 7例 ,翻修术 5例。术前Harris评分均≤ 5 5分。1 2 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切口 ,术中髋臼假体设置于…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右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6年余”于2010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87年因“右侧股骨颈骨折”,于当地医院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查体:右髋部见一20 cm的手术瘢痕,右下肢短缩外旋畸形,患肢较对侧缩短约10 cm.右髋部压痛感明显,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Ⅲ级).其余肢体关节无畸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X线片及CT提示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周围骨质破坏(图1、2).于2010年12月6日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翻修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6—2010-06诊治由于THA术后假体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31例,探讨THA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结果假体取出后31例中27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27例髋臼假体与31例股骨假体中骨水泥或假体与骨质间形成界膜。31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30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治疗目的,其手术近期效果往往为其他手术所不及,是成年人髋关节成形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来对54例病人作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这些病例,体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