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抗诱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抗坏血酸硬脂酸酯(AS)在生物体中的抗诱变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Ames试验检测AS对致突变物的抗诱变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500mg/kg AS组与阳性对照间差异无显著性,1000、2000、4000mg/kg三组与阳性对照间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Ames试验A配维生素C的四个抗诱变直线回归方程均成立,AS及维生素C的剂量与对TA98、TA100抑制率之间均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AS是具有抗致突变性的,而且AS的抗诱变性可能优于维生素C的定一特性有可能与AS的稳定性强于维生素C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抗坏血酸(Vc)、硬脂酸酯为原料研制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AS)样品,并经红外光谱测定等检测手段确认其为AS。用AS样品进行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实验,结果表明:(1)AS可降低CP诱发的小鼠活体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因而说明其具有抗致突变作用。(2)AS和Vc一样对TA00、TA98具有抗诱变作用,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3)相同当量浓度下AS的抑制作用较Vc强,因此,认为AS抗诱变作用有可能较它自身的Vc生物活性作用强。实验证明AS具有抗诱变作用,并且其抗诱变作用有可能较其自身的Vc生物活性强。  相似文献   

3.
卢江  杜波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6):475-476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抗坏血酸(Vc)、硬脂酸酯为原料研制合成了一种新型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AS)样品,并经红外光谱测定等检测手段确认其为AS。用AS样品进行细胞微核实验和Ames实验,结果表明:(1)AS可降低CP诱导的小鼠活体骨髓细胞的微核率,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因而说明其具有抗致突变作用。(2)AS和Vc一样对TA00、TA98具有抗诱变作用,并且其剂量与抑制率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4.
营养大讲堂之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璇 《食品与健康》2007,(12):10-11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被称为抗坏血酸,这一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以前,长期在海上工作的海员们总会患上一种怪病,牙龈出血,关节疼痛,严重的还会死亡,海员们把这种怪病称做坏血病。因为海员出海的时间往往很长,离开陆地有时要达3~4个月,但船上空间有限,食品  相似文献   

5.
还原型抗坏血酸及总抗坏血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利用二硫苏糖醇(DTT)还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实验条件下还原型抗坏血酸(AA)及总抗坏血酸(TAA)浓度,研究AA和TAA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tlantis dC18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0.1%乙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5nm;进样量10μl;将抗坏血酸标准品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紫外线照射、pH值、氧化剂浓度和蔗糖浓度环境中,然后测定AA浓度,并以DTT为还原剂,测定TAA浓度,通过浓度变化来研究AA和TAA稳定性。结果分别于低温、常温、高温放置6 h时,AA依次降低2%、46%、89.4%,TAA依次降低0.5%、1.5%、51.9%;紫外线照射6 h时,AA浓度降低94.2%,TAA降低68.4%;在pH分别为3、5、7、8,放置6 h时,AA浓度分别降低41.5%、45.5%、42%、94.7%,TAA浓度相应地分别降低1.5%、2%、3%、94.9%;在氧化剂浓度依次为0.015%、0.03%、0.06%、0.09%的溶液中,放置时间都为2 h时,AA浓度依次降低40%、48.5%、58.9%、77.9%,TAA浓度依次降低21.5%、32.5%、46%、63.6%;在蔗糖浓度依次为0、5%、10%、20%,放置6 h时,AA浓度依次降低43.5%、41.5%、41%、43%,TAA浓度依次降低2%,3%、3.5%、2.5%。结论抗坏血酸在高温、紫外线照射、碱性环境和氧化剂等因素影响下不稳定;低温或常温、中性或酸性环境抗坏血酸较稳定;蔗糖对抗坏血酸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amin C,VC)联合低剂量维生素D_3(vitamin D_3,VD_3)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豚鼠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Dunkin-Hartley豚鼠适应性喂养7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组(normal)[200IU/(kg·d)VD_3+100mg/(kg·d)VC]、模型组(model)[(200IU/(kg·d)VD_3+100mg/(kg·d)VC]、低D高C组(LDHC)[10IU/(kg·d)VD_3+200mg/(kg·d)VC]、低D中C组(LDMC)[10IU/(kg·d)VD_3+100mg/(kg·d)VC]、低D低C组(LDLC)[10IU/(kg·d)VD_3+10mg/(kg·d)VC],各组豚鼠采用改良灌胃法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VD_3和VC。干预5w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豚鼠自由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4d,建立UC模型,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各组灌胃干预不变,造模结束后,麻醉豚鼠,心脏采血,血清离心处理后于-80℃冻存待测。结果正常组豚鼠一般情况较好;与正常组相比,DSS造模后,除模型组外,其余三组豚鼠血清中1,25-(OH)_2D_3的水平升高,且LDMC组,LDLC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豚鼠血清中MDA含量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C干预组GSH-Px水平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降低趋势;各VC干预组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VC联合应用低剂量VD可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豚鼠血清的抗氧化水平。[营养学报,2019,41(1):53-57]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因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它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和肉类中。中药山楂、乌梅、苍耳子、醋柳果中含量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VD_3)联合抗坏血酸(VC)对豚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组[N,120mg VC+2.8μg VD_3/(kg·d)]、模型组[M,120mg VC+2.8μg VD_3/(kg·d)]、高VC低VD组[HCLD,240mg VC+1.4μg VD_3/(kg·d)]、中VC低VD组[MCLD,120mg VC+1.4μg VD_3/(kg·d)]和低VC低VD组[LCLD,8mg VC+1.4μg VD_3/(kg·d)]。每组均进食缺乏VD和VC的特殊饲料,采用改良的豚鼠灌胃方法给予各组相应剂量的VD_3和VC。灌胃7w后,N组继续饮用蒸馏水,其他4组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3d,造模期间,灌胃情况同前。结果 N组体质量、粪便和精神状态正常,评分明显低于其他4组,血清中25-(OH)D_3、1,25-(OH)_2D_3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明显降低;与LCLD组相比,HCLD组大体形态改善,组织学损伤较轻,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较低,血清中25-(OH)D_3、1,25-(OH)_2D_3显著升高,CRP、IL-6和NF-κB明显降低;M组评分显著低于LCLD组,其25-(OH)D_3、1,25-(OH)_2D_3显著高于LCLD组,CRP、IL-6和NF-κB较HCLD、MCLD和LCLD组明显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_3缺乏时,较高剂量的VC对豚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但你知道它又叫“抗坏血酸”吗?在今天看来,维生素C如此廉价易得,但是你可知道发现它,人类走过的是一条艰辛之路。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维生素C的故事。坏血病—大航海时代船员的噩梦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550年,在当时的古埃及医学文集《埃伯斯纸草卷》中,对坏血病症状的描述是“牙龈出血、皮肤发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维生素C补充和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SCOPU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截至2019年10月1日收录的所有补充维生素C和胎膜早破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stata11.0软件对各项纳入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可信区间进行合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565篇文献,纳入文献8篇,总样本量1392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值=0.359,95%CI=(0.222,0.5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研究文献亚组、JADAD质量评分>3分与≤3分亚组、是否有PROM既往史亚组、PROM类型亚组的合并效应RR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无发表偏倚。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维生素C可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病率。[营养学报,2020,42(6):597-601]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正常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缺乏时会引起坏血病,故又名抗坏血酸。它易溶于水,有酸味,性质不稳定。在碱性、中性溶液或氧化酶及铁、铜等金属离子存在时,更易氧化分解。在酸性环境中对热稳定。所以在烹调蔬菜时加少量食醋,可避免维生素的破坏。维生素C属极强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12.
13.
维生素C缺乏对豚鼠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维生素C(以下简称VC)缺乏对豚鼠血浆抗氧化酶类、脂质过氧化产物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每日通过灌胃给幼年豚鼠不同剂量VC以构建动物模型,VC干预剂量分别为0 (缺乏组)、7 5、12 5、2 5 0mg kgbw补充组,干预时间为2 0天。干预结束后收集血样,分离获取血浆及红细胞,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为探针,检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各组血浆SOD差异无显著性;缺乏组GSH Px活力较每日7 5mg kgbwVC补充组降低了2 0 .8% ;与各VC补充组比较,缺乏组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 <0 .0 5 ) ,红细胞膜流动性明显降低(P <0 .0 1)。结论 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豚鼠血浆GSH Px含量降低,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MDA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4.
奶粉中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坏血酸 (即维生素C)的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 ,还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因此 ,将人工合成维生素C添加到奶粉中 ,制成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含量的维生素C强化奶粉 ,可以补充体内维生素C的缺乏。为快速、准确地测定奶粉中维生素C的含量 ,将“人乳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 2 4二硝基苯肼法”运用到奶粉中测定抗坏血酸含量 ,并对方法进行了长期摸索、实践。通过对标准曲线范围、精密度实验、回收率试验观察 ,均得到较好效果。原 理 将奶粉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用硫酸铜溶液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 ,然后 ,使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0~2009年间中国各地区各人群维C的膳食摄入状况。[方法]应用系统分析,制定适宜检索策略,筛选2000~2009年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维C研究文献,经质量评价后建立摘录表,使用SPSS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取符合要求的文献175篇,经分析得出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成人、老人、孕妇、军人、运动员的维C人均日摄入量分别为21.72mg、43.11mg、75.77mg、83.15mg、81.80mg、76.75mg、125.04mg、237.55mg、144.43mg;除运动员组外,其他组别人群与中国居民RNI值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国不同地区各年龄段阶层的人群膳食维C摄入基本上处于其RNI的60%~80%间。华北地区的学龄儿童和西南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摄入不足状况最为严重,摄入量仅达其RNI值的1/3。[结论]中国居民存在普遍的膳食维C摄入不足的状况,婴幼儿最严重;仅学龄前儿童、军队与运动员人群组别的膳食维C摄入达到RNI值。各地区各类人群的膳食维C摄入状况未见明显的差异规律,摄入状况普遍不理想;暂未见经济水平与维C摄入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测定生物样品中维生素C(Vit C)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根据Vit C对Luminol-KIO4-H2O2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8mol/L,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mol/L,对8.0×10-7mol/L维生素C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结论该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Vit C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VC)又名抗坏血酸 ,它是机体不可缺少的水溶性抗氧化剂。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也不能储存 ,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严重缺乏可致坏血病[1] 。近年来对VC的研究已成为营养科学和食品毒理学的研究热点。为此 ,我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工作 ,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VC缺乏的发病情况随着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 ,VC缺乏的大规模、爆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已不复存在 ,但散在性的缺乏仍有发生 ,以农村地区多于城市 ,且以 6个月~ 2岁的婴幼儿为主[2 ] ,儿童、青少年和孕妇亦可发生。据调查 ,秦巴山区 1~ 3岁幼儿营养素摄…  相似文献   

18.
不知你在欣赏外国影视片时,是否注意到了这样的镜头:餐桌上一位漂亮的女士刚刚放下刀叉,又忙不迭地从小包中掏出几粒品片,一仰脖子咽了下去若问她吃的是什么?答曰:维生素C片。其实,在美国的家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人尤为积极,长期定量地吸用这种小小药片的人大约占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花粉的维生素A、C、E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开发  张玉兰 《营养学报》1997,19(2):250-252
花粉的维生素A、C、E研究StudyontheVitaminA,VitaminC,VitaminEofPolen王开发*张玉兰蒋滢黄美英△(同济大学花粉应用研究中心,上海200092)WangKaifa,ZhangYulan,JiangYing,Hu...  相似文献   

20.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维生素C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维生素 C (Vitamin C)又名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参与机体内一系列的代谢和反应。目前常规测定维生素 C的方法有 2 ,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荧光测定法〔1 ,2〕。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在硫酸存在的情况下 ,维生素 C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