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约占全部室速的10%[1],其中大多数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而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IVT)的射频消融术(RFCA)较其它起源点IVT的效果更好[2],若能找出简单实用的ECG特征鉴别RVOT-IVT与起源于RVOT以外的IVT很有益处.本文总结分析了29例IVT患者的ECG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40健康人群心电图参数指标,希望发现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预测价值的ECG参数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健康人群的心电图参数,利用T-test分析各参数间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有4例患者ECG存在J波,发生率为13.3%。研究组和对照组的ECG参数指标相比,TpTe、JTp、JTpC、TpTe间期、TpTeC、JTp/Q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QRS、RR、QT、Q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TpTe、TpTeC延长,JTp、JTpC、JTp/QT缩短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许亚琴  潘双花 《现代医学》2012,40(3):339-341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室速的诊断一直是心电学的热点,及时、准确地对室速作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室速的体表心电图特征作一综述,以期对室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并非少见。是指不伴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亦排除了代谢或电解质异常的室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QRS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准确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自2002年4月-2005年10月所见的8例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5.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是一种较少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基层医院对这类室速大多认识较少、容易误诊.本文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1999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2例IL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仇宝华 《医学综述》2012,18(16):2601-260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无明显异常,发作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根治这类室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IVT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的改变,通过心电图的精确定位有助于减少标测时间、提高消融成功率。现对近年来心内膜、心外膜IVT的各种起源部位,以及心电图特征图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及电轴改变与电生理检查及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起源点之间进行对照,发现心运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Ⅱ、Ⅲ、avF主波向上,起源点在右室流出道,起源点与心动速过时额面QKS电轴无关;心动过速呈右束支阻滞图形,起源点与心动过速额面QRS电轴关系密切,电轴左偏直源点在左室间隔电轴右偏起源点在右室侧壁。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与心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对特发性左室室速和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呈右束支阻滞(RBBB)型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患者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无人区心电轴(-90°~±180°)或电轴左偏、下壁导联(Ⅱ、Ⅲ、avF)以S波为主、Ⅰ导联呈Rs波、avL导联呈Rs或qR(s)、V6导联呈rS型、心动过速终止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对特发性左室室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电轴正常或右偏、下壁导联以R波为主、avL导联呈rS或QS型、V6导联呈Rs型对诊断宽QRS波SVT有价值。结论:体表心电图可有效地用于RBBB型无器质性心脏病WCT的鉴别,本研究表明若干体表心电图特征可用于特发性左室室速和宽QRS波SVT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室速 (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其发生率占室速的 1 0 %左右 ,根据心电图(ECG)QRS形态又可分为左室IVT和右室IVT ,易被误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 (2∶1 ) ,应注意鉴别。本病可通过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预后良好。1 临床表现1 1  IVT多见于年轻患者 ,多数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1 2  常规心脏物理检查 ,ECG、X线心脏像和超声心动图均正常 ,次极量运动ECG阴性 ,核素检查和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无明确心脏病证据。1 3  心动过速发作时常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等。心室…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室速常见于无明显器质性的心脏病,年龄多在25岁~40岁之间,多呈反复发作,婴幼儿少见,甚至罕见。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罗永坚 《广州医药》1994,25(2):13-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广州市新人民医院(510300)罗永坚室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发生在有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例,易导致休克、心力衰竭或进一步发展为心室颤动,颈后严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1962年后报道不断增多,发现室件心动过速患者中约10%...  相似文献   

15.
赵红  唐秀革 《广西医学》2006,28(7):1131-113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不少见,约占室速的10%,易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若发生误诊和误治,常可引起严重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及心电图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6.
17.
用体表心电图定位研究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强荪  杜日映 《医学争鸣》1993,14(6):442-444
作采用心内膜导管起搏时的体表心电图QRS波与自发室性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QRS波形进行比较,作为VT起源点的定位方法,并以电消蚀VT成功为金标准,对8例VT患进行定位研究并评价,结果显示心内膜起搏时心电图QRS波形有9个导联以上为自发VT时QRS波符合时,起搏点在VT起源点附近,直流电消蚀成功,射频电则不行,当心电图QRS12个联符合时,起搏占即VT起源点,射频消蚀成功,表明我们采用的VT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左心室型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性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约占室性心动过速(VT)的10%,目前多采用Marchlinski提出的根据VT时12导联心电图形态特点和VT起源部位分为右室型IVT和左室型IVT。右室型IVT多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左室型IVT多起源于左心室间隔。IVT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不易与室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发生机制复杂,起源部位多样,统计资料显示右室流出道性(RVOT-VT)占多数.然而,对于RVOT-VT生理机制的认识、心电图的判定及特异治疗方式仍未有较好解释.如今,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大量高新仪器的广泛应用,临床工作中对它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式亦有显著更新与改进.本文现就RVOT-VT发生的电生理基础、病理生理、心电图表现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VOT-VT)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体表心电图QRS波呈左柬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l_】]。近年来,我院收治RVOT—VT患者ll例,均经体表心电图、电生理检查证实,并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标测指导下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本文就RVOT—VT的心电图特征及其RFCA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