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回顾和现场调查,了解了我国医疗价格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和监督管理方式等,分析了医疗价格制定、价格调整、价格构成和价格监督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统分结合的价格制定体制和灵活的价格调节机制,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价格的约束,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制定方法和医疗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价格管理组织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苏北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分析得出,由于人力、财力和卫生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等方面原因,使得苏北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应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财政投入和完善卫生服务质量监督评价体系3方面采取措施,促使苏北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得以改进,为乡镇卫生院更好地为农村居民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新策略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医疗服务质量的含义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也被不断引进。本文介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以及改进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建议,这有利于我国医疗机构明确认识,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可借鉴的理论进行阐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医改框架下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完善和重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基于新医改框架下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梳理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突出问题,并根据"监管效果-监管效率"划分监管失灵四个维度,进而提出完善和重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问责关系变化,本文以文献分析和模型构建为基础,从“谁应负责、对谁负责、负责什么”三个维度对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中不同参与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出现管理者质量感知差距和患者质量感知差距时,需要启动患者问责;出现质量标准差距和服务传递差距时,需要启动医疗机构内部问责;出现市场沟通差距时,需要启动社会问责。在整个问责体系当中,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患者问责起到关键的作用,是整个问责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7.
基于并行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并行重构,并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全 过程实时性监控,是实现持续改进服务效率和效果,建立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基于并行工程的医疗服务基本流程设计,医疗组织模式特征,医疗服务过程质量测量体系架构及基于并行工程的过程质量监控程序等内容的理解,阐明基于并行工程的医疗服务质量过程控制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英国初级卫生保键质量与结果框架,为改善我国全科服务质量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文献综述与定性访谈.结果 质量与结果框架作为全科服务合同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引进激励机制改进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反映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和评分体系,通过综合打分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进行衡量.结论 在完善的组织管理、疾病登记体系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下,质量与结果框架有利于对全科服务进行标准化评估,统一的定价和支付体系有利于减少不同地区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差异,激励了全科诊所服务的积极性.但也有专家学者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弊端,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依据我国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健康理念和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历程,梳理我国医疗服务质量观的演变。基于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和可能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阐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医疗服务质量的关注重点。探讨现阶段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内容,为更好地运用评价结果,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运用差距模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已经开始引入ISO9002等质量体系来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但医疗服务的过程性、不可贮存性、无形性等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外,临床诊疗的效果也与患者积极配合分不开,需要患者调整自己心理状态和改变生活习惯等努力,这些因素使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比其他服务行业更加复杂.本文探讨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专科医院开展常态化医疗核心制度督查工作过程及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了核心制度督查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展常态化医疗核心制度督查是促进医疗质量稳定提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大型医用设备全程监督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医疗机构在大型医用设备以应用时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监督机构应对其监督管理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使得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监督管理更完善、更积极、更科学。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门诊病历质量存在问题,探讨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 拟定《门诊病历书写质量评分标准》,回顾性评价本地区6家三级医院门诊病历1000份,了解主要质量问题,统计合格率和7大项被扣分率。结果 门诊病历主要缺陷种类多,合格率仅44.20%;电子打印病历合格率比传统手写病历合格率高 (p <0.001);病史( 49.60%)、体检(38.70%)和医师签名(36.70%)被扣分率较高。结论 目前门诊病历质量书写质量低,缺陷种类多,缺乏有效监管是合格率低的根本原因,管理迫切需要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4.
对本院开展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价的目的、方法、过程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本院在对临床科室的管理质量进行考核评价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开展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加强环节质量监控 促进病案质量持续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环节质量监控为突破口,促进病案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建立全程动态质量监控体系,以医务人员自控、科室监督为质量预防主体,以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科环节质量督导检查为质量强化主体,以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专家考核病案终末质量为质量评价主体。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质量标准意识,保障了患者医疗安全,控制了医疗缺陷发生,病案质量有较大提高。结论对病案形成全过程的重点人员、重点环节、重点内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可促进病案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旧的医疗质量监管模式,将质量监管工作前移,从医嘱源头开始,正确指引医生进行合理医疗,有效阻止医疗缺陷的发生.介绍了信息化监管的内容、方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方法对秦皇岛至仁川中韩国际客运班轮航线通航一年来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结果在入出境卫生检疫监督、旅客携带物品检疫查验和旅检现场设施等方面均发现和存在较多的问题及不足,特别是船舶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和国际带工携带违禁物品等方面更加突出,表明中韩航线存在疫情疫病传入等巨大潜在风险。结论建议制定统一完善的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人员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有效防止疫情疫病和其他危害因素传入传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探索医疗服务监管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卫生部“百日安全”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分析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医疗安全问题及取得的成绩,指出应探索医疗服务监管新模式,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完善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现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抓好购入关、把好使用关、抓好督查关等做法,指出了管理原则、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保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结合药包标准和医药包装性能测试分析仪,对常见的输液针剂类医疗器械的性能检测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说明,为质检、药监或医药行业大型企业提供一项整体检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