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球虫卵囊悬浮液少许混入较大量的2%重铬酸钾溶液中,于室温下静置4—7天,这样卵囊就会孢子化。用吸管吸取一滴含此种孢子化卵囊的溶液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等渗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个视野含1—2个卵囊。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玻璃毛细吸管对着一个卵囊,将其吸取,然后吹落于铺有琼脂薄膜的玻片上,并在镜下检查证实只有一个卵囊时,用细镊子划出含此卵囊的相应部分琼脂薄膜,并喂给一天龄小鸡。这些试验小鸡应注意保温和分别隔离饲养,喂以煮沸过的饲料和饮水,避免一切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经过排卵囊前期之后,这些小鸡就应在粪便中排出单纯一个种的卵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胆固醇和β-谷甾醇作为囊材制备的盐酸小檗碱囊泡的特性和体外释药差异。方法 采用薄膜蒸发法用2种囊材分别制备盐酸小檗碱囊泡,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囊泡形态,微粒分析仪评价囊泡粒径分布差异;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囊泡包封率和载药量,比较2种囊泡的体外释放情况,并考察温度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镜下观察2种囊材制备的囊泡圆整度均较好,粒径分布范围比较相似;用胆固醇和β-谷甾醇制备的囊泡包封率分别为28.5%和25.21%,载药量分别为1.32%和1.26%;体外释放试验中,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胆固醇囊泡12 h累积释放百分率在50%左右,而β-谷甾醇囊泡的累积释放百分率>70%;40℃以下放置8 h,温度对2种小檗碱囊泡的包封率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40℃时,2种小檗碱囊泡的包封率均显著降低。结论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的2种小檗碱囊泡镜下形态相似,包封率近似;用β-谷甾醇制备的囊泡释药快,释药量多;40℃以下放置稳定性均较好。β-谷甾醇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囊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 从1982年11月迄今,我们应用沈阳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G—3型纤维光学子宫镜,窥诊120例病人,子宫内膜正常者102例(其中64例送病检证实),现就子宫镜使用方法和正常子宫内膜的镜像简述如下。一、使用方法和步骤1、膨宫:膨宫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窥视的效果,所以,膨宫是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膨宫液用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均可。生理盐水一般用200~400ml即可使子宫膨起,低分子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我院收治的2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①例1,女,34岁.孕2产1.因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化疗后5个月、阴道流血4个月入院.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41 U/L;B超检查示子宫体下段实性包块.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全切+右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壁妊娠,子宫壁出血、坏死,绒毛及蜕膜坏死.术后复查血hCG 1.46 U/L.术后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②例2,女,25岁.孕3产1.因停经64 d、下腹胀痛20 d入院.查血hCG 11 032.00 U/L;B超检查示宫体下段近宫颈内口左侧壁处见一妊娠囊,内见卵黄囊.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下段子宫瘢痕妊娠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瘢痕组织,绒毛组织.术后复查hCG 12.4 U/L.术后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供血少,导致纤维化和修复不全,产生细微缝隙有关.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腔镜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提高临床妇科医师的警惕性可减少该病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例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治经过及治疗结局。结果 3例患者均阴道出血时间长达1年多,多次诊刮并按"功血"治疗效果差,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囊腔样改变"。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愈。1例行子宫全切术治愈。结论子宫出血患者常规检查及治疗无效时尽早行宫腔镜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症严重出血患者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考虑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合并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的优势.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住我院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共221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剖腹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先阻断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其中腔镜组89例、剖腹组132例.两组肌瘤数目、大小、发病年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通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以及观察术后定期随访1年,观察月经症状的改变、B超监测子宫大小及肌瘤复发情况,并将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腔镜组和剖腹组手术时间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90.6 vs 103.8min;P>0.05);但寻找子宫动脉时间腔镜组较剖腹组短(21.4 vs 30.6min;P<0.05);术中出血量剖腹组较腔镜组有所增加(87.5 vs 101.2ml;P<0.05);住院天数腔镜组明显少于剖腹组(7.28 vs 11.13d;P<0.05).术后随访1年,腔镜组失访12例,剖腹组失访17例,以腔镜组77例、剖腹组115例进行统计.腔镜组和剖腹组月经症状缓解率为92.64%和97.97%;腔镜组与剖腹组两组肌瘤复发率分别为3.89%和3.47%,两组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前先阻断子宫动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延缓了肌瘤的复发,在腔镜下行此手术较剖腹手术更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并能保留子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丁艳  朱剑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77-327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后如何更快、更好地取出子宫的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9~2013年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各38例。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A组常规自后穹隆阴道残端取出子宫,并剖成多块取出;B组先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再用纱条阻塞阴道防止漏气,然后镜下用肌瘤粉碎器将子宫逐条取出或先用肌瘤粉碎器将较大及明显的肌瘤先粉碎后取出,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后再自阴道内取出,然后再缝合阴道残端。结果 A组患者子宫取出时间、出血量、阴道残端及周围损伤率、排气时间等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取出子宫可以用肌瘤粉碎器旋切成条取出,出血少、损伤少、恢复快,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问官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93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43例,并对其相关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官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43例子宫内膜癌中,15例为弥漫型,表现病灶凹凸不平,表面有曲张异型血管。21例为局限型,镜下表现:病灶形态不规则,有曲张异型血管的子宫赘生物。有7例表现官腔点状出血灶,追踪检查,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结论官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宫腔镜结合B超影像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方法通过对无锡市职业病防治医院妇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74例B超提示有特殊子宫内膜病变图像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作镜下诊断,并病理最后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探讨二者在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74例中38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或(和)增厚不均;63例B超提示宫腔内偏高回声团块或高回声团块;宫腔镜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74例,72例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伴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子宫内膜癌。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8.6%。结论利用宫腔镜结合B超较大的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该方法应用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腔镜组,每组40例。开腹组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完成疾病治疗,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完成疾病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腔镜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相较于开腹组的70.00%显著提升(P<0.05)。腔镜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60.25±5.23)ml相较于开腹组(160.19±3.11)ml显著减少,手术时间(90.25±2.25)min、术后拆线时间(5.22±1.36)d、住院时间(7.65±0.2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25±2.25)h相较于开腹组的(120.36±5.26)min、(7.25±1.49)d、(9.29±1.33)d、(45.69±5.29)h显著缩短(P<0.05)。腔镜组子宫肌瘤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7.50%相较于开腹组的2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腹子宫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获得广泛应用,同前者比较,后者的治疗优势明显,可...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5 8岁。绝经 12年余 ,近 2~3年偶有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近 10年来下腹疼痛 ,来院就诊收住院。体检 :子宫正常大小 ,于子宫左后方可触及一实性肿物 ,质硬 ,活动好。术前诊断性刮宫 ,病理报告 :子宫内膜囊性增生过长。手术所见 :左卵巢肿物 8cm× 8cm× 6cm ,灰白色 ,表面光滑 ,但凹凸不平 ,无粘连 ,子宫及右附近件正常。临床诊断 :卵巢囊实性肿物 (可疑恶性 ) ,故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作者单位 :30 1 70 0 天津市武清县人民医院病理检查 :全切子宫 ,大小 19cm× 5cm× 2 .5cm ,右附件正常。左卵巢肿物 11cm×…  相似文献   

12.
<正>子宫脱垂是女性常见病,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1])。目前,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在治疗过程中在腔镜下开展手术,将子宫固定于坚韧的腹直肌前筋膜上,可不必切除子宫~([2])。本次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4例子宫脱垂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11月期间1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资料,共计16个病灶;选取其他卵巢囊性病变18例作为对照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及SWI扫描,分析常规MRI图像以及SWI图像囊液及囊壁的信号特征,比较2组病例囊液的校正相位值差异。结果 16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SWI图像囊壁均可见多个斑点状低信号;经处理后的校正相位图能够清晰显示卵巢囊性病变的形态及内部结构,囊壁及囊内分隔均为低信号,囊液为中等强度信号;其囊液的校正相位值与其他卵巢囊性病变相比,校正相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SWI校正相位图较常规磁共振序列更可清晰显示卵巢囊性病变的形态学特点;SWI结合常规MRI平扫可以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手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8例小儿腹股沟疝于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并常规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43例,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腔镜组与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min与55min;住院天数分别为3.5d与7.5d;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d与2.5d;腔镜组术后并发症1例(3.6%)常规组术后并发症6例(14%)。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确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4月购置了一台威力牌能量平台,它是将电外科单极、双极切割、凝血和血管闭合、组织闭合功能集于一身的仪器,可广泛适用于消化系统手术、妇科手术如食管、胃肠、肝、胰腺、子宫全切、阴式子宫切除术及各类腔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的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原发性冻结肩及肩袖钙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肩关节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手术治疗冻结肩及肩袖钙化,具有操作精确、创伤较小、术后即可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CSP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经宫颈孕囊穿刺注射MTX+清宫术7例;行宫腔镜下妊娠物电切术4例,其中1例术中因活动性出血不止,改行开腹子宫下段妊娠物清除+子宫下段修补术;直接行开腹子宫下段妊娠物清除+子宫下段修补术2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患者再次妊娠,于孕早期行阴道彩超检查,对早期诊断CSP有重要价值;CSP治疗方法多种,应用经宫颈穿刺孕囊注射MTX+清宫术是基层医院早期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主因停经44d,下腹不适1d于2006年4月24日下午3:2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1d,末次月经2006年3月11日停经40d出现恶心,无呕吐。因下腹部不适1d于2006年4月24日就诊于外院。行B超示:子宫6.2cm&#215;5.2cm&#215;4.2cm,内膜厚2.6cm,内见1.1cm&#215;l.1cm低回声区,子宫右侧附件区见-0.9cm&#215;0.6cm囊性区(宫外孕不除外,间质部妊娠?),左卵巢区见2.0cm&#215;1.9cm囊性区域(左卵巢囊性变)。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孕6产2,2008、2015年分别行剖宫产术各娩一女婴,2014年因剖宫产瘢痕妊娠于浙江省某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手术过程顺利.2016年4月22日患者于我院经MRI确诊剖宫产瘢痕妊娠,行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处妊娠组织清除术,术中见子宫峡部前壁偏左3.0cm×2.0cm×2.0cm缺陷,...  相似文献   

20.
患者,32岁,G2P1。3年前因宫颈性难产在本院行剖宫产术。此次停经2~+月,发现盆腔包块1月,于1988年3月10日入院。 入院后一般检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偏左,如孕80~+d,子宫右后方触及一囊性包块的10cm×9cm×8cm,活动差,压痛(一),与子宫明显分开,左侧(一)。干3月18d行吸宫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3月22d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及两侧附件均正常,子宫被一囊性包块推向左前方。探查包块来自右后腹膜,下界达右侧穹窿,约12cm×10cm×9cm,上界达右肾区。切开右后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