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猪红细胞膜糖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测定其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结果:糖肽明显抑制S180肿瘤及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2.62%和66.44%,对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抑制率为78.16%。结论:猪红细胞膜糖肽具有抗肿瘤生长及抗转移的生物学活性,是一很有发展前景的生化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猪红细胞膜糖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测定其对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结果;糖肽明显抑制S180肿瘤及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2.62%和66.44%,对Lewis肺癌的自发性肺转移的抑制中率为78.16%。结论:猪红细胞膜糖肽具有抗肿瘤生长及抗转移的生物学活性,是一很有发展前景的生化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猪红细胞膜糖肽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猪红细胞膜糖肽影响血清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凝集及其实验性转移。结果: 糖肽抑制血清诱导的B16 细胞凝集及其实验性肺转移。结论:猪红细胞膜糖肽可能通过抑制血清介导的肿瘤细胞凝集,抑制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猪红细胞膜糖肽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猪红细胞膜糖肽影响血清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凝集及其实验性转移。结果:糖肽抑制血清诱导的B16细胞凝集及其实验性肺转移。结论:猪红细胞膜糖肽可能通过抑制血清介导的肿瘤细胞凝集,抑制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5.
艾康颗粒对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艾康颗粒抑制肺癌血管生成和抗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将含有艾康颗粒提取液的载体置于7 d胚龄的CAM上作用48 h,观察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并与氢化可的松比较;②采用家兔角膜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艾康颗粒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作用;③采用Lewis肺癌皮下接种于C57BL/6小鼠模型,以灌胃给药法及局部给药法观察艾康颗粒对肿瘤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艾康颗粒能够使CAM及家兔角膜移植瘤的血管生成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率为45.87%±6.78%,降低血管密度,肺转移抑制率为47.62%。结论:中药复方艾康颗粒能够抑制CAM、家兔角膜移植瘤及Lewis肺癌移植瘤的血管生成,并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复康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肿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60只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分别采用肺复康大中小剂量、紫杉醇以及肺复康联合紫杉醇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及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周期。结果:肺复康大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36%,高于肺复康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紫杉醇合用,肿瘤生长抑制率为6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周期分析表明肺复康将肿瘤细胞阻滞于G1期。结论:肺复康能明显改善小鼠生存状态,并对Lewis肺癌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蝎毒多肽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Lewis肺癌(LLC)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30只C57BL/6J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液,建立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5-FU治疗组、PESV治疗组,连续灌胃给PESV18d,检测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另取20只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液,建立Lewis肺癌实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PESV组,连续灌胃给PESV28d,观察肺部转移灶数目并计算转移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瘤组织及血清中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PESV抑瘤率为46.02%,肺转移抑制率76.19%;与荷瘤对照组相比,瘤组织和血清中OPN和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PESV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OPN和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抗肿瘤转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Lewis肺癌和4T1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自发性肿瘤转移模型,通过检测原位肿瘤、肿瘤肺转移结节数及免疫器官指数来研究白藜芦醇对小鼠Lewis肺癌和4T1乳腺癌转移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小鼠肺癌和4T1乳腺癌原位肿瘤及肺转移结节数,增强小鼠的癌症相关免疫反应。结论白藜芦醇有明显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连续用药20天,于接种后第22天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出双肺观察表面肿瘤转移情况,计算肿瘤肺转移发生率、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各用药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MVD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降低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克瘤丸的抑瘤、抗转移作用及部分机理.方法 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结果 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和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剂量、中剂量组能抑制Lewis肺转移灶数,与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组的MVD表达与NS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瘤丸大剂量组、联合组对VEGF表达较NS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瘤丸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肺转移;下调Lewis肺癌小鼠瘤体MVD、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8-硝基白杨素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8-硝基白杨素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荷Lewis肺癌雄性小鼠 5 0只 ,随机分为5组 (NS对照组 ,环磷酰胺组 ,低、中、高剂量 8-硝基白杨素组 ) ,每组 1 0只 ,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末次给药 2 4h后 ,颈椎脱位处死小鼠 ,观察各组瘤重减轻情况及转移结节数。结果 低、中、高剂量 8-硝基白杨素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肿瘤转移结节的数 (阳性药对照组和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 ,P均<0 .0 1 ) ,高剂量 ( 5 0mg kg) 8-硝基白杨素与 1 0 0mg kg的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相当 (P >0 .0 5 )。结论  8-硝基白杨素作为一种新黄酮衍生物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复方髓清丸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髓清丸高、低剂量组(36g/kg、18g/kg),以腹水型肝癌(H22)瘤株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接种,复制小鼠肝癌H22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小鼠生存时间、生命延长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髓清丸低剂量组的瘤质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抑瘤率达到36.83%;模型组肺部转移率达100%,髓清丸高、低剂量组的肺部转移结节均较模型组减少,转移率较模型组低(P<0.05或P<0.01);髓清丸高、低剂量组同侧(?)窝、髂动脉旁淋巴结质量均较模型组减小(P<0.05);髓清丸高、低剂量组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7.77%、36.77%,但生存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髓清丸对H22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抗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来源于HHV8 MIP N端多肽(NT21MP)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乳腺癌细胞株4T-1构建乳腺癌小鼠模型;实验分为NT21MP5μg/kg、50μg/kg和500μg/kg组,NT21MP与Herceptin联合用约组(NT21MP50μg/kg+Herceptin 36.04μg/kg)、阳性对照组(Herceptin 36.04μg/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并计算抑瘤率;检测肺转移结节。结果:与生理盐水组荷瘤小鼠比较,NT21M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以联合用药组为明显(P<0.01)。NT21MP不同浓度、联合用药及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0.0%、41.6%、81.0%、58.2%及39.2%;对照组小鼠肺内均见转移性Lewis肺癌瘤灶,肺脏表面可见多个肿瘤转移结节;NT21MP 5μg/kg组小鼠肺内均见转移性Lewis肺癌瘤灶,肺脏表面可见到散在的肿瘤转移结节;NT21MP 50μg/kg组和Herceptin组中,各有5/6动物肺内见转移性Lewis肺癌瘤灶,肺表面可见小的单个肿瘤转移结节;NT21MP 500μg/kg组和联合用药组各有2/6和3/6动物肺内见转移性Lewis肺癌瘤灶,肺表面未见明显的转移结节。结论:NT21MP可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联合应用基因靶向药物Herceptin,可提高对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Lewis肺癌动物模型,探讨脐带来源的MSC对恶性肿瘤生长及其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16只C57BL/6小鼠分别建立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MSC组,每组8只,MSC组分别于接瘤后第7、12、17天时,尾静脉注射给予脐带MSC(1×106/只),在第21天时处死全部荷瘤小鼠,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及肺转移情况。结果 NS组和MSC榈钠骄鲋胤直鹞?.5875±1.04g、 4.155±1.13g,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NS组和MSC组的平均肺转移数分别为3.75±1.39个、1.13±1.13个,抑制转移率为70.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脐带来源的MSC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本身的生长无影响,但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人参皂甙Rg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14,自引:2,他引:112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观察 Rg3作用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 ,并采用 L ewis肺癌模型进一步探讨 Rg3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1和 0 .5 mm ol/L时 ,CAM血管生长抑制指数分别达 (6 2 .4± 9.3) %和 (4 5 .6± 5 .7)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对 L ewis肺癌荷瘤小鼠分别以 5、10、2 0 mg/kg的剂量隔日灌胃一次给予 Rg3,连续 10次 ,2 0 d后观察到 3组的肿瘤瘤质量分别为 (1.77± 0 .2 1)、(1.5 8± 0 .17)及 (1.2 2± 0 .2 9) 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2 3.0 4%、31.30 %和 47.10 % ,同时观察到 Rg3组的新生血管数也明显减少。 结论 :人参皂甙 Rg3可明显抑制 L ewis肺癌的生长 ,其抑瘤作用部分是因为抑制了肿瘤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具有抑制肝癌生长和瘤肝转移作用的单克隆抗体Fab 片段与平阳霉素(PYM)偶联物。方法 以胃蛋白酶酶解结合二巯基苏糖醇(DTT)还原法制备单抗Fab片段。以葡聚糖T-40( 拒T-40)为中介体制备Fab片段和PYM偶联物Fab-PYM;用间接ELISA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抑菌效价检测法,克隆形成法及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测定F -PYM偶联物在体外的生物学活性与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Fab-PYM与BEL-7402,肝癌22(H22)及HP-29细胞呈免疫学阳性反应,但与KB细胞无反应;偶联物中PYM的抑菌活性为游离PYM的15%,Fab-PYM对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HT-29细胞和KB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2,0.08及0.50umol/L;静脉注射10mg/kg Fab-PYM偶联物和PYM皮下接种对小鼠肝癌22的抑瘤率分别为86%和62%,腹腔注射,10mg/kg Fab-PYM偶联物和PYM对小鼠脾内接种的结肠癌26肝转移的抑制率分别为91%和62%,结论 Fab-PYM偶联物具有比游离平阳霉素更强的抑制肝癌生长与肿瘤肝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肝癌及子宫颈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H22肝癌细胞悬液经小鼠尾静脉接种,观察荷瘤小鼠的肺部转移瘤情况;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接种,复制淋巴道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淋巴结转移情况。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经小鼠肌肉接种,复制自发性转移模型,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重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结果]血道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肺瘤结节数较造模组下降(21.13±7.95 v 34.11±12.14,P<0.05)。淋巴道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中药组肺瘤结节数、淋巴结指数较造模组均有下降(4.5±2.619 v 8.3±3.917和0.702±0.182 v 0.89±0.181,P<0.05)。自发转移模型结果:中药组移植瘤生长指数、肺转移瘤生长指数较造模组比均明显降低(0.059±0.013 v 0.086±0.024,P<0.01,3.899±1.356 v5.035±1.336,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肺转移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短棒状菌菌苗对(5)BL/b小鼠Lewis肺癌生长转移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crynebacterium parvum (CP) was injected around the tumor and tumor cells were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with activate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The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metastases of Lewis lung carcinoma in C57BL/6 mice were observ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P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tumor growth and lung metastases.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activate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mice on target tumor cells (L5178Y) in vitro were studied with the technique of 3H-TdR assay. The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was markedly inhibited by the activate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CP.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CP was the mediation via activated cytotoxic macrophag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P is an effective immunostimulant. These finding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and metastatic lung carci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