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2项酶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γ-GT3项酶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B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γ-G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护肝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LT升高病例的94.4%,γ-G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γ-G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IL或DB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均于2周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住院病例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B超结果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IB)四项肝功能指标均在中毒第一天即开始升高,其中ALT至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2周后基本正常;AST、TB、IB到达高峰时间约在中毒第3天,较ALT早,而恢复正常时间与ALT基本一致;急性轻度砷化氢中毒患者存在相当比例的肝功能或肝脏B超异常,15例重度中毒患者肝功能指标(除IB外)异常率较轻度中毒患者明显升高,两组各项指标(除IB外)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砷化氢中毒患者中有3例符合轻度中毒性肝病(占23.1%),1例符合中度中毒性肝病(占7.7%),重度中毒患者中有8例符合重度中毒性肝病(占53.3%),符合轻度和中度中毒性肝病的分别为2例(占13.3%)和4例(占26.7%)。 结论 急性砷化氢中毒早期即可出现肝脏损害,即使是轻度中毒患者中也有较多的肝脏损害症状,损害程度与中毒程度基本一致,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易娟  张志强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44-2045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确立该指标在诊断不同乙肝病毒(HBV)免疫标志物表型中的意义。第1种表型:HBsAg( )、HBeAg( )、抗-HBc( )(1,3,5),第2种表型:HBsAg( )、抗-HBe( )、抗-HBc( )(1,4,5),第3种表型:HBsAg( ),抗-HBc( )(1,5)。方法采用全自动酶法分析技术对临床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B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 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 IL)检测分析。结果411例3种表型肝炎患者TBA检出率分别36.5%,23.7%,27.3%。当ALT活力不高或正常时,肝炎患者的TBA检出率为20%。结论TB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LT、AST、TB IL、DB IL的阳性检出率,TBA测定对肝硬化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对5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及48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清晨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中42例患儿有心肌酶异常(77.7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P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肠炎合并脱水酸中毒患儿CPK-MB、CPK、AST升高较单纯肠炎患儿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伴有心肌损害,且病情越重,心肌酶异常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孕早期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进行非降酶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无病毒性肝炎及肝脏器质性病变的孕妇50例 (孕周6~12周),其转氨酶均轻度升高,标准是40 U/L<丙氨酸转氨酶(ALT)<160 U/L、40 U/L<天门氨酸转氨酶(AST)<160 U/L.收集、分析、总结患者的症状、疾病和用药情况,通过对症处理,加强营养和休息,不给予降酶治疗,动态观察转氨酶的变化及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50例患者中,孕早期转氨酶轻度升高者的主要症状是妊娠剧烈呕吐,占40.0 %,早孕期使用黄体酮、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者分别占26.0 %,26.0 %,8.0 %.经给予对症治疗后,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转氨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28.1±6.5)d,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 %.结论 对于无病毒性肝炎及肝脏器质性病变的孕妇孕早期转氨酶升高,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处理,加强营养和休息的保守治疗,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肝功能,无需降酶治疗.  相似文献   

6.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损害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后当日即采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代谢性酸中毒、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发生心肌损害68例,发生率为85.0%.表现为CK-MB增高的心肌酶谱异常62例(77.5%),心电图异常37例(46.2%).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发热、呕吐、脱水、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早期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应及早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减少和避免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展晓玲  黄铁喆 《现代医院》2011,11(12):56-5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对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住院24 h内、住院1 w、部分住院后2 w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等的测定,同时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升高者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心肌酶明显升高者39例,占研究总数的65%,1 w后复查心肌酶28例降至正常,11例明显下降,2 w后复查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行心脏超声检查者亦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常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测定可早期发现心肌损害情况,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酶升高及心肌损害多呈一过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速率法和氧化法分别定量检测46例正常人、45例单纯肝吸虫感染患者、652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感染肝吸虫患者血清中的ALT、AST和TB的含量;同时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慢乙肝组和肝吸虫组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吸虫组相比,慢乙肝组ALT、AST和TB水平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BV-D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吸虫感染均会损害肝功能,但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合并感染肝吸虫会进一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同时会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来防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HCV感染者肝病的临床进展. 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65例艾滋病合并HCV感染者(实验组)肝脏B超表现、肝功能(ALT、AST、TBIL和ALB)、HCV-RNA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并与单纯HCV感染者(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随访0期,除B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6个月后与随访开始(0期)时比较,除TBIL指标外,B超指标恶化例数及肝功能指标升高例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艾滋病合并HCV感染可以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以及轮状病毒肠炎是否容易合并心肌损害。方法将80例腹泻病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38例作为观察组,阴性42例为对照组Ⅰ;另选择18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Ⅱ。记录观察组与心肌损害相关的症状和体征,CK-MB活性升高病例的心电图和影像学改变,以及对比3组CK-MB酶活性(免疫抑制法)、酶质量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心肌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随腹泻脱水症状的改善而消失,CK-MB活性升高病例的心电图和影像学无心肌损害特异性改变;观察组CK-MB酶活性水平与两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CK-MB酶质量和肌钙蛋白I的水平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抑制法测定的CK-MB酶活性在轮状病毒肠炎中升高,但不能据此推断轮状病毒肠炎容易导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生化指标和血清病毒标志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对132例CHB患者行肝穿刺活检,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同时检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y-GT)、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和血清病毒标记物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血清TBIL,ALT、AST、y—GT、TBA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ALB则相反,与肝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有明显相关(P〈0.05);HBehg的表达与肝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HBV—DNA水平与肝炎症变化和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轻度74.24%(49例),中度60.38%(32例),重度53.85%(7例)。结论血清TBIL、ALT、AST、γ—GT、TBA可反映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ALB是慢性乙型肝炎病变进展的指标。血清HBeAg的表达和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仅凭血生化指标、血清病毒复制活跃与否判断肝病活动性是不全面的,应将肝组织病理作为判断肝炎活动性和是否抗病毒治疗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职业性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动态变化,为TCE药疹样皮炎肝损害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0例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并发肝损害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AST/ALT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等11项指标,分析各指标动态变化.结果 10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11项肝功能指标变化范围是TP:43.2~74.2 g/L,ALB:24.6~44.6 g/L,A/G:0.77~2.10,TBIL:3.7~268.2 μmol/L,DBIL:1.0~166.0 μmol/L,IBIL:2.4~167.5 μmol/L,ALT:11~5985 U/L,AST:14~5586 U/L,GGT:15~1500 U/L,ALP:35~309 U/L,S/L:0.07~1.94.TBIL、DBIL、ALT、AST、GGT、ALP浓度明显升高,尤以ALT、AST、GGT变化最明显;ALT最高达5985U/L,AST最高达5586 U/L,GGT最高达1500 U/L.TP、ALB、S/L明显降低,TP最低降到43.2g/L,S/L最低至0.07.A/G基本保持不变,IBIL变化不规律.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早期肝损害严重,病情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5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正常妊娠过程中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产Olympus Au-64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5例正常孕妇不同妊娠阶段和136例末孕妇女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并同时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结果正常妊娠过程中,TBA、TBIL、DBIL、ALT、AST均有增高趋势,与未孕组比较,TBA在妊娠中期即开始显著升高(P〈0.05),妊娠晚期TBA增高更加显著(P〈0.01),而TBIL、DBIL、ALT、AST到妊娠晚期才显著升高(P〈0.01)。结论TBA含量在正常妊娠过程中有生理性改变(〈20umol/L),比TBIL、DBIL、ALT、AST改变早,其异常升高(〉40umol/L),对孕妇及胎儿危害较大,因此妊娠妇女应定期做TBA检测,有利于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与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及其他因素对放射工作人员肝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参加广西2010-2011年度体检的874名放射工作人员为接触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300名非放射工作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接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自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龄组间DBIL、谷氨酰转移酶(GGT)、ALB异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放射工作人员的GGT、ALT、AST、ALP、TBIL、CHE水平均高于女性(P〈0.001)。吸烟人群的DBIL高于非吸烟人群(P〈0.01)。DBIL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CHE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1)。GGT与放射工龄呈正相关(r=0.109,P=0.001),TP与放射工龄呈负相关(r=-0.128,P=0.000)。[结论]肝功能异常者在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多见,且与放射工龄密切相关;吸烟、性别和年龄与肝功能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肝硬化的临床意义及与影像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肝硬化患者177例,慢性肝炎患者61例,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格检查者为对照组。比较GP7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在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及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分类标准,比较肝硬化各亚组GP73水平的差异;分析各组GP73与ALT、AST、ALB、TBIL、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的GP73 水平较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01)。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P < 0.001);Child-pugh B级与Child-pugh C级肝硬化组血清GP73水平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肝硬化组(P < 0.05)。肝硬化组GP73水平均与血清AST、ALT、TBIl、PT及门静脉主干直径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GP73在肝硬化组表达升高,与肝功能损伤指标密切相关,血清GP73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液标本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不同的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应用Bayer12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测定血清血红蛋白(Hb)含量,以此作为溶血程度的判定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门诊随机病人,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3.0g/L与Hb=6.0g/L时的13项常用血清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Hb=3.0g/L时的溶血程度下,AST、TP、G值均显著升高(P〈0.01,TP为P〈0.05),并随着溶血程度加重;Hb=6.0g/L时,AST、TP、G值比Hb=3.0g/L时,又明显升高(P〈0.01);Cr在Hb=3.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Hb=6.0g/L时,则显著下降(P〈0.05);其余肝肾功能指标ALT,AKP,γ-GGT,TBIL,DBIL,ALB,Urea,UA在不同溶血程度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的溶血程度对血清常用肝肾功能指标AST、TP、G、Cr有明显影响,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20~0.797,P=0.000~0.0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