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63-86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52例,LVH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56例,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情况以及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分析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 LVH组LVPW、LA、IVS均显著厚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H组室性期前收缩级别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VS、LVDd和年龄均为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有所增加,但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与不伴左室肥厚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赵敏  王丽萍  夏军 《职业与健康》2006,22(17):1417-1417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伴与不伴左室肥厚心率变异性分析,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方法对166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LVH)和132例高血压病不伴有LV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的观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24hHRV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HRV各项指标比不伴左室肥厚明显降低,P〈0.01。结论HRV各项指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的活性状态,其活性失衡也是造成左室肥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可定量揭示血压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节律 ,更好地预测高血压并靶器官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应用ABPM和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测定 ,旨在阐明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左室肥厚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取住院和高血压专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 0例 ,男性 5 1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5 6± 10 )岁 ,全部符合 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脑、肾、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继发性高血压。计算机分别按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昼间血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珍  梁孙英 《现代医院》2010,10(9):39-4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将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LVH组及非LVH组,同时选择5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NC组),对三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或非LVH组24h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压变异性除白昼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血压变异性增大对左室肥厚的风险性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I_VH)是增加心律失常、较死、心肌梗塞、心衰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45例老年I~患者及3(例正常老年人左室舒张期末径(IJVDD).左室射血分数(I。WIF),心率变异性(HRV)g4域指标S~及PN50,Q—T离散度(Q—Td)及心室晚电位(VI。P)的检测,以探讨老年INH患者与上述天创电生理检查的关系,期望对老年INH患者预后作出正确判断并指导治疗。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项研究分两组,正常对照组30例,男女比例16:14,年龄64.6517.97,无高血压病史及遗传史,经系统检查排除心肺…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李明霞,何金玲,李明心率变异性(HeratratevariabilityHRV)是通过测量连续正常QRS波群周期之间变化的变异数,从而反映心率的变化。HRV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HRV的生理学基础归因于交感神...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593-1594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100例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表现的患者为研究组,50例无动脉硬化表现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率变异性、颈动脉硬化及眼底改变等指标。结果两组的SDANN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SDNN、SDNN Index、HRV Triangular Index、TINN、PNN50、SDSD、NN间期直方图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网膜血管以外的眼底病变无显著差异,研究组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静脉病变、动静脉交叉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TC、LDL-C及TG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及时加强干预,调整治疗,预防病变。  相似文献   

9.
袁霞  朱静  朱德斌  郭俊杰 《现代保健》2011,(13):132-133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AMI后4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RV检查指标包括mRR,SDNN,SDANN,rmSSD,PNN50指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明显降低.1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与正常对照组对比,HRV降低非常显著(P〈0.001),与未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HRV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关系,HRV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电图V5、V6导联ST-T改变有作者认为是存在着解剖上左室肥厚(LVH);也有作者认为与左室形状有关。为了解部分未合并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电图左胸导联ST-T改变的临床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左室劳损可能存在的心血管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探索预防减少心率失常发生的可行方法.[方法]采用临床试验,将ASA Ⅰ~Ⅱ级老年患者40例(43-79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针灸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针灸组加针刺"内关穴".记录各组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LF/HF).[结果]针灸组LF、HF、LF/HF3项指标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1.70%、10.79%、34.96%;LF、LF/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对照组则下降幅度分别为1.72%、2.06%、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内关穴)能够降低交感活性,增高HRV,预防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晕船病的关系,探索预测晕船病易感性的生理指标。方法采集58名健康受试者陆上安静状态下和海上航行中的的短程心率变异指标,根据航海中是否出现晕船反应分为晕船病组26人和不晕船对照组32人。应用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分别评价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海上航行中,晕船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RR间期平均值(MRR)增高21.26%,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增高27.75%,相邻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rMSSD)增高18.42%,相邻RR间期相差大于50ms占总心动周期的百分比(PNN50)增高32.14%,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增加24.05%。心率变异频域指标中,晕船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低频带(LF)增高81.98%,高频带(HF)增高13.59%,总功率谱密度(TP)增加32.43%,LF与HF比值(LF/HF)降低31.82%。在陆地上安静状态下,晕船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SDNN、PNN50、HRVI分别增加26.68%、30.32%、30.48%,VLF、LF、HF、TP分别增加31.82%、45.05%、41.98%、37.62%;LF/HF降低32.43%。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在运动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晕船病者固有的自主神经张力较高,而且在发生晕船病时自主神经张力明显增高,特别是以迷走神经张力为主。心率变异性检测可以作为预测晕船病易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娜  舒晓丹  朱昱思  丁晶  裴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17-218,22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和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诊断高血压心功能受损。[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150例,将其中心脏超声示左室肥厚、血浆BNP水平≥100 pg/ml者70例归为A组;左室肥厚、血浆BNP﹤100 pg/ml者80例归为B组;另选健康检查50人作对照(C组)。空腹抽血测血浆BNP浓度,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厚度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A、B两组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值无显著差异,但A、B组显著高于C组(P﹤0.01)。3组间的血浆BNP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血浆BNP水平能准确判断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4.
侯丽君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86-1287
目的:了解广州市老人心脏随增龄变化的特点。方法:采集1100例广州老人和540例青壮年静息12导联心电图和48例24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lndex、RMSSD、PNN50,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人组心肌劳损、心房颤动、早搏非常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窦性心律失常、室内阻滞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除SDNNlndex外,SDNN、SDANN、RMSSD、PNN50均显著低于青壮年组。结论:老年心脏随增龄发生退行性改变,应定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老人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OSAS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前后HRV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方法对51例OSAS病人在有效治疗前后同步进行PSG检查及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其HRV的时阈指标SDNN、rMSSD及频阈指标LF、HF及LF/HF,采用SPSS/PC统计软件中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SDNN、LF、LF/HF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rMSSD、HF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治疗OSAS可使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 ararrhythmia,VA)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5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38例正常人的HRV时域指标,并根据是否有VA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VA组和非VA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各组间HRV的比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HRV与VA的相关性。结果 VA组、非VA组和对照组的24小时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24h,SDNN)分别为(85.97±15.65)ms、(115±20.56)ms、(133.21±27.65)ms。VA组与非VA组和对照组比较HRV明显降低(p<0.01),非VA组与对照组比较HRV降低(p<0.05),与HRV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律失常与非心律失常优势比OR值为3.62。结论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HRV降低与VA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程敏  张倩  程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51-2054
[目的]了解人群心率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4年体检者的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人群心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05),平均心率77次/min,高于以往认识的72次/min;绝大多数(91.51%)心率分布在60~90次/min;随心率增加,体重指数、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等均呈增加趋势,收缩压增加的趋势强于舒张压;脉压在心率90次/min之上显著增加;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包括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均随心率增加而增加(P值均〈0.005)。[结论]心率增快与多种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发生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与早期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大脑半球部位脑卒中患者33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急性重症组(GCS≤8分15例)和非重症组(GCS﹥8分18例)。所有患者发病5d内进行Hoher连续记录。[结果]动态监测发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60ms、总频谱(TF)≤1500ms/Hz、高频谱(HF)≤600ms/Hz、低频谱(LF)≤1000ms/Hz是预测预后的界限值;上述指标低于界限值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高于界限值则提示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预后良好,其动态变化早于传统的GCS。[结论]监测HRV不仅可以反映植物神经平衡破坏情况,而且可以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捷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左心室重量的影响。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海捷亚每日1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治疗前后通过24h动态血压(ABPM)及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脉压(PP)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脉压(PP)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捷亚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及左室重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