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静脉留置针因其外套管柔韧、不影响患儿活动,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而造成静脉损伤、痛苦,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以下是我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对静脉输液治疗达三天以上的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穿刺后标记穿刺时间拔管时评估,记录拔管原因,穿刺点局部情况并统计每次穿刺后保留的总时长.结果:静脉留置针明显长于普通一次性钢针的使用时间,平均保留时间可达2.57±0.85天,为患儿减少了因反复穿刺带来的身心痛苦,为抢救、治疗提供了随时用药的静脉通道,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治疗效果.结论:科学正确的在血液病患儿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强度,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刘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56-157
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保持静脉通畅,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和防止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少患儿家长因常规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因而得到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本人通过对本科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2689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总结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水平的技巧、影响小儿留置针保留的原因及常见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钟在血液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对静脉输液治疗达三天以上的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穿刺后标记穿刺时间拔管时评估,记录拔管原因,穿刺点局部情况并统计每次穿刺后保留的总时长。结果:静脉留置针明显长于普通一次性钢针的使用时间,平均保留时间可达2.57±0.85天,为患儿减少了因反复穿刺带来的身心痛苦,为抢救、治疗提供了随时用药的静脉通道,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治疗效果。结论:科学正确的在血液病患儿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强度,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最适合新生儿静脉治疗和静脉高营养的留置针方法。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在患儿腋静脉置留置针,对照组采取在患儿四肢或头皮静脉置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及护理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保留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护理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例患儿使用情况的观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如患儿的年龄、患儿静脉具体情况和患儿每次的输液量,进行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由于患儿的年龄情况在护理时要格外严谨。本实验将针对患儿静脉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穿刺的静脉,选取合适的留置针,选择适当的进针方法。结果:在40例患儿中有有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的情况,其余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情况均良好。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可以减少对血管穿刺的次数,减小了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性,减少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并且针头不会轻易的脱离血管,对于年龄特别小的患儿能随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减少患儿对输液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对照组(n=63),为对照组患儿实施下肢内踝下方大隐静脉穿刺,为观察组患儿实施下肢内踝上方大隐静脉穿刺。对比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患儿5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65%,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患儿5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37%,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12±0.52)d、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07±0.72)d,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为93.65%,对照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为80.95%,观察组患儿与其家属总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儿实施肢内踝上方大隐静脉穿刺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与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儿病情好转及身体康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评估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及满意度等的影响,本文作者对收治的40名小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穿刺成功率、留置天数、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通过头皮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达到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增加留置天数,降低静脉炎,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近几年来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10例,对患儿加强疼痛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210例患儿无重度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加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护理,可明显减少患儿的疼痛感,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亚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63-164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及护理技巧。方法:通过对302例患儿使用留置针时运用恰当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技巧,观察其穿刺的成功率及留置天数。结果:302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较前提高了15%;留置3天以上者92%,较前提高了18%。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掌握恰当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技巧,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延长留置天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嚣针的常规操作及护理。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封管等方法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100例,随机将100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护理,观察分析留置针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加强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见回血率以及穿刺2次以上见回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相应的技巧,加强护理的实施,能够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生理痛苦。  相似文献   

13.
李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4,(21):113-113
目的: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使用腋静脉留置针患儿的资料,观察效果,总结方法。结果:100例患儿中,一次性穿刺成功为9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留置时间为2-5天,未发生堵塞及液体渗漏。结论:腋静脉穿刺技术更适合新生儿使用,不良反应少,保留时间长,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患儿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该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儿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家属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一定的技巧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留置针穿刺并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小儿静脉穿刺一直是儿科治疗的一个难点,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替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得到了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青睐。但小儿因血管细、好动、不易合作等原因,其穿刺成功率较成人低。笔者自参加儿科护理工作一年来,已对1080名患儿进行过静脉留置针穿刺,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种重要的、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细小,管腔窄,易动不合作,不适于用静脉输液。一般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是头皮针的替代产品,静脉留置针的重复穿刺率低,能保证输液安全;利于临床紧急抢救用药及输液前取血标本;减轻了患儿每天穿刺的痛苦及静脉穿刺的恐惧心理,也减轻了家长对患儿由于穿刺取血困难和疼痛引起的焦虑心理;减少了侵入性操作的次数,保护患儿的血管;而且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文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要点,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CQI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统计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留置针保留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技巧、专业知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健康宣教、沟通技巧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QI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低年资护士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穿刺失败原因,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对300例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士心理准备、患儿配合、患儿血管条件及穿刺技术等进行观察,分析穿刺失败原因.结果: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与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护士心理准备、患儿配合、患儿血管选择、护士的穿刺技术等有关.结论:认真选择穿刺血管,患儿配合及穿刺技术、低年资护士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证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19.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家长心理压力等优点,受到患儿及家长的欢迎和认可.而对于需要多次滴注甘露醇的患儿来说静脉留置针位置的选择及护理尤为重要.现就临床工作经验总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有效、安全、方便的给药途径,减轻患儿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科2007年1~8月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危重患儿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结论: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具备较熟练地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即可操作,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