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眩晕是中医病证与症状同用之词,在古人的文献记载中没有明确的区别.现为了更好的理解眩晕疾病,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调护等方面,对作为症状的"眩晕"与作为病证的"眩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鉴别探讨,以更好提高认识,服务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收录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古今文献数据库"中明清时期有关于眩晕治疗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高血压病古今文献数据库"中明清时期"主治"为"眩晕"的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对以上方剂中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去重,纳入治疗眩晕处方161首,应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对以上方剂进行分析,归纳出明清时期眩晕治疗的高频次药物,得到眩晕治疗的常用药对及组合64个,提取新方11个。结论明清时期治疗眩晕方剂以温性药物居多,多归肝、脾、肾三脏;遵循前人"痰水致眩"学说,多用"半夏、茯苓、白术、人参、陈皮"燥湿化痰、健脾益气。同时强调"无虚不能作眩",以"当归、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因病因证施以宁心健脾、泻火解毒、温阳化饮之药,体现了明清医家眩晕用药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医门八法"见于程钟龄之《医学心悟》,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通过古代医籍及文献报道论述关于"医门八法"的相关内容和特点,结合"医门八法"在辨治眩晕中的运用,对"医门八法"与眩晕辨治的相关性和可结合性予以逐个剖析,并对"医门八法"辨治眩晕的思路进行归纳梳理。"医门八法"对辨治眩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眩晕的辨治与"医门八法"息息相关,临床对于眩晕的治疗,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可借鉴于八法之特点,分别治之,今试述"医门八法"在眩晕辨治中的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后循环缺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后循环缺血常常以发作性眩晕为主症,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头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往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现已统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1],在中医学中属"眩晕"、"中风先兆"等范畴。现把近年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概括如下。1病因病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眩晕以风、痰、火、瘀  相似文献   

5.
周为  张婷 《光明中医》2013,28(3):597-598
后循环缺血(PCI)是指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病变[1],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症状包括:头昏、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1、2],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医学中"眩晕"的范畴,因本病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疗效不佳,而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疗效确切,故将该病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及有关软组织病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综合征,是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属于中医的"眩晕"、"项痹"、"眩冒"范畴,本文从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与护理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将针灸与护理有机结合运用于颈性眩晕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中对  相似文献   

8.
刘安东 《光明中医》2016,(23):3408-3409
目的对余国俊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总结,向同道在临床治疗中提供治疗眩晕病高效专治方,进一步提高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运用柴陈泽泄汤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病的病例,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整理总结。结果余国俊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风、火、痰、虚、瘀等相互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核心,治疗上主张:发作期标本同治,寓祛风、清火、豁痰、补脾等治法一炉,以求迅速达到疗效,待眩晕缓解后,再缓治其本,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余国俊教授治疗眩晕病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广大同仁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康  马治国  周喻 《光明中医》2012,27(2):342-343
眩晕,中医可从眩和晕两方面理解.眩指眼花,晕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常并见,故称之为眩晕[1].现代医学的内耳眩晕、低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均与本证有关.眩晕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是由肝风内动而发.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无痰不作眩".  相似文献   

10.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辨证是临床论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代医家对眩晕证型的分析,有助于正确把握眩晕的病机变化规律,以适应临床治疗需要。现将眩晕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名沿革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对眩晕的记载可追溯到人类文明之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疾亡旋"、"旋有疾王"的记录,"疾旋"即眩晕。在先秦时期的典  相似文献   

11.
用 Wenger 植物神经平衡因子分析法,随机检测75例眩晕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用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活性的方法,随机检测49例眩晕证肝炎患者。结果:眩晕证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以交感神经功能增强为主;肝炎患者(眩晕证及无眩晕证)IL-2R 活性显著低于健康人(P<0.001),在肝炎患者中伴有眩晕证的 IL-2R 活性低于无眩晕证者(P<0.01);在眩晕证肝炎患者中,IL-2R 活性虚证的低于实证,病程长的低于病程短的(P 均<0.05),而性别及年龄的影响不大。眩晕证多属中医学的风证范畴。为此提示:"风"可能与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中医药》2017,(6):70-72
<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是由后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引起以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综合征[1]。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易致急性脑血管疾病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中风"等范畴。虚在眩晕病因病机中具有重要作用,历代医家从虚论治收效显著。笔者研读  相似文献   

13.
从痰论治眩晕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谨 《光明中医》2010,25(4):685-685
本文总结王宝亮教授对眩晕从"痰"辨证论治和灵活遣方的经验。王宝亮教授认为痰浊在眩晕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痰热、痰火、风痰、痰郁、痰瘀、痰湿、虚痰方面辨证,创立治眩晕五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兼加虚实之不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颇著。  相似文献   

14.
<正>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有"头眩"、"掉眩"之称,《灵枢经》称"眩晕"、"目眩"等。《东垣十书》曰:"眩晕,言其黑运旋转,其状目闭眼暗,耳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记载了本病的典型症状。本病为临床常见疾病,关于病因病机自古医家各有论述,《内经》中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丹溪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发《金匮》论治眩晕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方法:基于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金匮》中有关眩晕之论述、后世医家在眩晕诊治中对《金匮》之继承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金匮》多从"痰""虚"两方面对眩晕的诊治进行认识。后世医家对《金匮》论治眩晕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结论:《金匮》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自2007年开始在临床上依据从虚从瘀论治的理论,自拟补本化瘀定眩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眩晕,取得满意疗效,现略述体会如下。1老年性眩晕中医辨证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为"眩冒""眩";明代张仲景在《景岳全书·杂症谟·眩晕》中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瘀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因此,中医学认为,眩晕的病机主要是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者病邪上犯,扰动清窍,病位在于头窍,病变脏腑与肝、  相似文献   

17.
从痰瘀互结型眩晕案例探讨张伯礼教授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时单纯祛痰一法往往难以奏效,张伯礼教授对痰瘀互结型眩晕的治疗见解独到,他认为痰瘀互结型眩晕的发病与"痰湿"之邪关系密切,是湿邪弥漫致血行"瘀滞"的状态引发眩晕发作,在祛除痰湿的同时往往兼以活血、清热等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廖金标教授博览群书、诊病精确,临床中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症。他认为眩晕的病机不外乎两种,即"无痰不作眩"和"无风不作眩",在临床治疗中,强调眩晕当以理气化痰、平肝熄风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规范中医"眩晕"病名的诊断,以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诊疗。方法:通过整理古医籍、搜索相关文献,分析中医"眩晕"病名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实践,对"眩晕"病名的欠缺之处提出一二拙见。结果:纵观中医"眩晕"病名历史演变,可知其内涵欠清、外延过泛,不利于中医规范化、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学术思想的交流。结论: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在继承原有"眩晕"病名的基础上,创新、细化、扩展中医病名,如将头晕、头昏、头懵等以主症命名法立为新病名。  相似文献   

20.
孙莉  韩琦  刘寅  项颗 《吉林中医药》2020,40(3):312-314
历代医家将眩晕病的病因责之于风、火、痰、虚、瘀及外感六淫等,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从风论治、从痰论治、从火论治等多种学术流派。尽管中医古籍中尚未明确记载眩晕病从神论治理论,但诸医家在遣方用药中已有所体现。围绕眩晕病"病位在心脑、从神论治"的新假说进行挖掘和整理,进一步阐述眩晕病的病机和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