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羊膜作为生物支架在宫腔粘连(IUA)电切术(TCRA)后放置于宫腔预防再粘连、促进宫腔内膜化的价值。方法: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IUA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47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宫腔镜下TCRA后Foley球囊组(21例)、宫腔镜下TCRA后羊膜球囊组(26例)。记录宫腔镜下TCRA术中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膨宫液用量以及TCRA术后发热、盆腔VAS评分、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球囊脱落脱落情况、月经恢复情况;术后宫腔深度的改善、IUA评分改善、IUA再发情况以及宫腔内膜覆盖满意程度,并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球囊组术后IUA评分降低较Foley球囊组有显著优势,分别降低4.02±0.31分与2.51±0.52分(P0.05);月经恢复正常比例更高,分别为80.7%与52.4%(P0.05);宫腔再粘连率较Foley球囊组明显降低,分别为3.8%与42.9%(P0.05);宫腔内膜化满意程度高于Foley球囊组,满意率分别为88.4%与47.6%(P0.05)。总妊娠率为25.5%(12/47),羊膜球囊组(34.6%,9/26)高于Foley球囊组(14.3%,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在TCRA后放置宫腔起到生物支架作用,在降低再粘连率、IUA评分及宫腔内膜化满意程度方面有较好效果,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19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并行TCR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为A组,宫腔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可吸收医用膜为B组,术后均使用人工周期。比较患者的术后月经改善、宫腔及妊娠情况。结果:中度宫腔粘连患者中,B组的治愈率高于A组(57.7%vs 31.0%,P=0.047),宫腔再粘连率低于A组(15.4%vs 44.8%,P=0.018);A、B组的妊娠率分别为4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B组的治愈率高于A组(43.8%vs 18.8%,P=0.031),宫腔再粘连率低于A组(15.6%vs 46.9%,P=0.007);A、B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1.1%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联合使用Foley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可吸收医用膜治疗效果优于Foley球囊导尿管+宫内节育器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对宫腔粘连切除术(TCRA)后辅以人工周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宫腔粘连(IUA)的患者230例,行TCRA后,先放置球囊引流再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戊酸雌二醇(E2)3 mg/d(n=128),B组9 mg/d(n=102),所有患者均联合孕激素口服行人工周期治疗,上述术后治疗连用3个周期。定期随访药物反应及月经改善情况,3个月后B超及宫腔镜检查了解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TCRA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IUA患者子宫内膜较术前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较A组患者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RA后B组行人工周期的临床疗效优于A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TCRA后联合人工周期治疗,能促进IUA患者术后受损子宫内膜增生,且B组优于A组;B组较A组的临床疗效更好,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对再次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医用几丁糖(30例),B组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30例),C组术后宫腔放置几丁糖加COOK球囊(30例),3组患者术后均人工周期修复内膜。术后2个月行二次宫腔探查,比较3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AFS评分改善率,半年后评估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二次宫腔探查时A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3.33%,B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0.00%,C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3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AF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3±21.1)%、(55.5±21.7)%、(67.6±18.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6.67%,70.00%,9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改善月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官腔放置球囊尿管与传统的术后宫腔放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效与区别。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76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对照组:36例,术后宫腔放宫内节育器+戊酸雌二醇。观察术后六个月宫腔恢复及其他临床情况、月经改善、妊娠,术后再次粘连,体温、血象、腹痛不适等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观察组有20例妊娠(妊娠率为52.63%),对照组有9例妊娠(妊娠率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对照组有4例发生阴道出血。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电切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尿管+戊酸雌二醇可起到局部压迫止血作用;同时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尤其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月经及妊娠方面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应用生长激素(GH)的疗效,并检测中重度IUA患者与正常者子宫内膜GH受体(GHR)、雌激素α受体(ER-α)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采用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系统诊断为中重度IUA并行TCRA术成功分离,术后有生育要求并愿意随访的患者67例。根据术后是否使用GH,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5)和GH组(n=32)。术后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内膜恢复情况、AFS评分变化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再粘连率、术后6个月妊娠率。随机选择67例患者中18例作为粘连内膜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非IUA患者18例作为正常内膜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GHR、ER-α的表达差异。结果:(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GH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大(6.55±0.77 mm vs.5.46±0.46 mm),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差值较大(2.77±0.81 mm vs.1.76±0.75 mm),AFS评分更低(1.34±0.31分vs.2.43±0.44分),AFS评分差值更大(6.69±2.15分vs.5.46±2.63分),月经改善有效率更高(87.50%vs.77.14%),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更高(90.63%vs.8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和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GH组各自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AF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内膜组比较,粘连内膜组子宫内膜GHR表达更低(0.0125±0.0060 vs.0.0248±0.0072)、ER-α更高(0.1342±0.0680 vs.0.0588±0.0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应用于中重度IUA患者TCRA术后有积极作用,中重度IUA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中GHR、ER-α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为IUA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粘连松解术(TCRA)中应用三种不同宫腔屏障方式治疗宫腔粘连(IUA)的疗效及对再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23例拟行TCRA的中、重度IUA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与C组各41例。A组放置Foley球囊,B组留置宫内节育器(IUD),C组采用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防粘连膜(HA/CMC)+IUD。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价[美国生育学会(AFS)]宫腔粘连评分,随访3个月统计IUA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三组的AF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P <0.05)。C组再粘连率为9.76%,显著低于A组的26.83%和B组的36.59%(P <0.05)。C组月经恢复率87.80%,显著高于A组73.17%和B组63.41%(P <0.05)。结论 在IUA患者的TCRA中留置IUD+HA/CMC对预防复发的效果优于置入Foley球囊或留置IU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所有病人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服用戊酸雌二醇3个月。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34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B组(23例):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3 d后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并取出球囊,宫内放置IUD。在术后第1、2个月月经干净后3~5 d内,再次取环并放置球囊导尿管,3 d后取出重新放置IUD;C组(23例):术后放置氧化再生防粘连膜(interceed)+IUD。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87%(20/23),C组治疗总有效率96%(22/23),均明显高于A组(62%,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或防粘连膜均可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腔镜电切术后1月复查发现再发宫腔粘连的患者65例,其中40例轻度粘连、25例重度粘连。患者均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毕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继续口服戊酸雌二醇周期治疗。术后2~3月复查宫腔镜同时再次分离粘连,进行疗效评价。术后3月期间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术后3月,轻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4%。轻度粘连组术后第2月与第3月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粘连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组的组间不同时间段内膜厚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宫腔复发粘连可作为宫腔镜电切分离粘连术后的辅助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对于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6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宫腔粘连累及宫腔范围不同分为A组(范围1/3~2/3)与B组(范围2/3以上),每组23例。两组均采取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腔粘连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宫腔粘连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宫腔粘连评分显著低于B组,月经量多于B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B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对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宫腔粘连程度越严重,对患者的宫腔分离及月经量、子宫的体积、子宫内膜的厚度恢复就越困难,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2.
彭雪冰  夏恩兰 《生殖与避孕》2012,32(12):857-861
目的:评价人羊膜在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后置入宫腔的安全性及预付再粘连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宫腔中、重度粘连的不孕患者宫腔粘连松解术后宫腔内放置表面被覆羊膜的Foley’s球囊,1周后取出,同时给予雌激素/黄体酮周期治疗。术后第1、3个月宫腔镜检查。随访观察粘连复发率,月经改善和妊娠结局。结果:12例中度粘连组(A组)和22例重度粘连组(B组)患者手术均顺利且无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均无感染症状。A组中75%的患者和B组中45.5%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或得到明显改善。A组无一例宫腔粘连复发,B组中11例复发。所有患者宫内妊娠率为35.3%(12/34)。结论:人羊膜+雌激素/黄体酮周期治疗安全、有效,并能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比较宫腔扩张术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IUD联合防粘连剂这三种方式预防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因中度及重度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患者,其中A组为宫腔扩张组(50例),B组为IUD组(42例),C组为IUD联合防粘连剂组(104例)。使用AFS评分评价宫腔粘连程度。所有患者均行第二次宫腔镜检查,比较三组患者AFS改善值、宫腔粘连复发率及随访1年内的妊娠率。结果 TCRA术后三组患者AFS改善值分别为(5.58±2.17)分、(5.29±2.62)分、(5.95±2.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4,P>0.05)。三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复发率分别为42.0%、42.9%、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1,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8.1%、40.5%、31.7%,三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0,P>0.05)。结论 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扩张术可替代传统的IUD及IUD联合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后放置COOK球囊及宫内节育器(IUD)后的月经改善、预防粘连复发及生育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142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COOK球囊组(65例)和IUD组(77例)。COOK球囊组: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COOK球囊,术后1周取出COOK球囊,术后1月再次行宫腔镜下探查术;IUD组: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元宫型IUD,术后1月取出并行宫腔镜下探查术。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粘连复发、月经改善及妊娠率。结果:COOK球囊组和IUD组的粘连复发率分别为12.3%(8/65)和27.3%(21/77),月经有效率分别为84.6%(55/65)和70.1%(54/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48)。COOK球囊组和IUD组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61.5%(40/65)和53.2%(41/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5)。结论:中重度IUA患者在宫腔镜粘连分解术后,放置COOK球囊比元宫型IUD能更有效地预防粘连复发和改善月经,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患者使用宫安康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317例宫腔粘连患者,其中294例患者已被治愈,23例患者好转但需再次手术,按照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7例)和试验组(160例)。对照组术后在宫腔内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宫腔再粘连,而试验组术后则采用宫安康。比较两组疗效、时间指标、腹部疼痛程度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腹部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宫安康辅助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腹部疼痛,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即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戊酸雌二醇,32例术后给予以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组),即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改善、分离粘连次数及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以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特别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缩短子宫内膜恢复的时间,从而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17.
吴慧  黄丽慧  罗婕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2):157-159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TCRA)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经宫腔镜诊断为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TCRA,研究组术后放置生物羊膜+宫腔支架球囊,对照组术后放置宫形宫内节育器(IUD)+宫腔支架...  相似文献   

18.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导致月经改变并影响生育。宫腔粘连电切术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宫腔形态,但术后如何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预防粘连复发,并获得生育仍是一大难题。子宫内膜基底层损失导致内膜硬化和粘连形成,影响子宫内膜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子宫肌层纤维化影响性激素到内膜组织的转运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因此,术后采用各种方法促进内膜血流,监测内膜厚度,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妊娠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描述宫腔粘连的综合管理模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进行治疗并且完成随访的有生育要求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75例,术前进行宫腔镜检查及AFS评分,并给予药物营养子宫内膜治疗2个月,再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2个月行宫腔镜二次探查,随访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结果 75例患者平均年龄(32.05±5.06)岁,药物治疗后月经模式改善率为57.3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90.67%患者粘连程度降级,月经改善率92%,妊娠率49.33%,有效妊娠率72.97%。结论术前药物营养子宫内膜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模式及AFS评分,部分患者发生粘连的降级。目前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仍是重度宫腔粘连诊治的主要手段,术后最好在一年内妊娠,未妊娠者建议考虑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提高术后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防宫腔粘连隔离器(简称隔离器)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隔离器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维持宫腔正常形态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粘连评分≥5分)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隔离器组3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隔离器)和宫内节育器组30例(术后宫腔放置Tcu380宫内节育器),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4周后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下降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妊娠结局及放置后副反应,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隔离器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术前(9.5±2.0)分,二次宫腔探查时(0.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育器组术前(8.7±1.9)分,二次宫腔探查时(3.7±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器组二次宫腔探查时宫腔粘连评分明显小于节育器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器组和节育器组二次宫腔探查时宫腔粘连评分≥5分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43%(1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0%(18/30)和47%(1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随访2年,隔离器组和节育器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7%vs 43%,P=0.795)。隔离组和节育器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3)天vs (5±2)天,P=0.078]。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泌尿生殖道感染、过敏反应、腹痛、子宫穿孔、隔离器或节育器下移或脱落、带器妊娠等副反应。结论:隔离器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无明显副反应,在维持术后宫腔正常形态及减少术后再粘连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术后月经恢复方面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方面与节育器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