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 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预测心肌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中牟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 114 例窒息新生儿。 根据 Apgar 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57 例)和重度窒息组(57 例),并选择同期 57 例健康且足月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 酶动力学法和免疫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新生儿血清 cTnI、CK–MB 及 hs–CRP 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 窒息组新生儿的血清 cTnI、hs–CRP 及 CK–MB 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且重度窒息组的 cTnI、hs–CRP 及 CK–MB 水平高于 轻度窒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新生儿血清 cTnI、CK–MB 及 hs–CRP 水 平与窒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 0.466,0.793,0.511,P 均< 0.05)。有心肌损伤窒息新生儿的 cTnI、hs–CRP 和 CK–MB 的阳性率均高于无心肌损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生儿血清 cTnI、CK–MB 及 hs–CRP 水平变 化与心肌损伤程度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新生儿发生窒息后检测其血清 cTnI、CK–MB 及 hs–CRP 水平可为心肌损伤程度的 评估及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VI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同时选择60例健康查体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同时选择60例健康查体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心肌损害、心肌炎。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 例:未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50 例: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 G(IgG)、CD3+、CD4+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IgG、CD3+、CD4+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无患儿发生 不良反应,对照组分别有 4 例出现皮肤瘙痒,有 4 例恶心呕吐。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00 %,低于对照组的 16.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疗效与血清 α–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α–GST)、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M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洛阳市妇幼保健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 院收治的 92 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取蓝光照射治疗,在治疗前测定血清 α–GST、CK–MB 水平, 并在治疗 7 d 后统计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无效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血清 α–GST、CK–MB 水平与患儿蓝光照射疗效的关系。 结果:92 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后,治疗有效共 68 例,治疗有效率为 73.91 %,治疗无效共 24 例,无效率 26.09 %;治疗无效患儿的血清 α–GST、CK–MB 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logistic 回 归分析,血清 α–GST、CK–MB 水平是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无效的可能性较高, 血清 α–GST、CK–MB 水平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疗效具有密切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武宁县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2 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 26 例。 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 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 5 ~ 7 d 后的疗效评价显示,其总有效率为 92.3 %,对照组为 61.5 %,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手足口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11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将本院收治住院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加强口腔、皮肤、饮食、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结果:112例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平均4.5d。皮疹、口腔疤疹消退时间平均5.5d,平均住院7d。手足口病患儿结论:加强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做到空气清新,勤洗手,讲卫生,是提高手足口病儿童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 2017–2018 年泉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性,为泉州地区对儿童 HFMD 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泉州市儿童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临床诊断为 HFMD 患儿 3729 例 的粪便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71 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CoxA16)。结果:3729 例标本中,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 2602 例,总检出率为 69.78 %,CoxA16 型核 酸检测阳性 209 例(8.03 %),EV71 型核酸检测阳性 477 例(18.33 %),其他 EV 核酸检测阳性 1916 例(73.64 %)。发 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5 岁以下儿童(84.66 %),1 ~ 3 岁儿童患 HFMD 的概率最高,占 57.87 %。2017 年以 EV71 和其他 EV 为共同优势株,2018 年以 CoxA16 和其他 EV 为共同优势株。结论:2017–2018 年泉州地区 HFMD 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流行优势株为 CoxA16 和 EV71 以外的其他 EV,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提示今后在 HFMD 防治工作中要 加强对 CoxA16 和 EV71 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同时应加强 5 岁以下特别是 1 ~ 3 岁儿童的管理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传染控制中中医预防联合现代防控措施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接诊的 119 例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 例)和对照组 (5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预防联合现代防控措施。观察两组幼儿 HFMD 发病率,幼儿家长对 HFMD 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观察组 HFMD 发病率为 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0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幼儿家长对 HFMD 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评分均明 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 HFMD 预防控制中,采用中医预防联合现代预防措施 全面防控策略可达到显著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 α1b 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7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 90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 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肌注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比 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症状持续时间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5.56 %,高于对照 组 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口腔疱疹持续时间均 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22 %,明显低于对照组 15.5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经重组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能够尽快缓解患儿的不良症状如皮疹、发热、 口腔疱疹等,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儿提供更为理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实施干扰素雾化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栗县人 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 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 予单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开展干扰素雾化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临床症状 (皮疹、口腔溃疡、发热)消退时间和总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病情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缩短病情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来宾市人民医 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KD 合并 CAL 患儿 36 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6 例 患儿的临床特征中,发热、咳嗽和眩晕的出现率较高。有 25 例患儿出现发热,占 69.44 %;有 5 例出现咳嗽,占 13.89 %; 有 4 例出现眩晕,占 11.11 %;发热持续时间、患儿性别、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丙种球蛋白剂量和丙种球蛋白时间 均是 KD 合并 CAL 的危险因素。 结论:KD 合并 CAL 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咳嗽和眩晕,主要危险因素有发热持续 时间、患儿性别、C 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剂量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 2013–2018 年东莞市大朗镇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东莞市大朗镇手足口病患者 3174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 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 Poisson 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手足口病在一年 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发病高峰主要在夏季,发病数最多的时间为 4 ~ 7 月。所有手足口病患者中,男性 2057 例,占比 64.81 %, 女性 1117 例,占比 35.19 %,二者比例关系为 1.84:1。其中本地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 61.38/10 万,外来人口年平均发病率 为 167.61/10 万,外来人口发病率比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病年龄方面,5 岁以下患者 3088 例,占比 97.29 %,3 岁以下患者 2807 例,占比 88.44 %。散居儿童患者 2615 例,占比 82.39 %,幼托儿童患者 500 例, 占比 15.75 %,总例数 3115 例,占比 98.14 %,学生患者 48 例,占比 1.51 %。发生幼儿园聚集性病例 34 起,家庭聚集性病 例 12 起,共涉及病例数 129 例,占比 4.06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 10 例,其中肠道病毒 71 型(EV71)为 8 例,柯萨奇病 毒(CoxA16)为 1 例,其它肠道病毒感染 1 例。结论:手足口病在发病人群、发病季节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分布特点,在流 行季节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发现的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避免疾病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重症肺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岑溪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收集患儿入院时主要症状及其改善时间。所有患儿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测血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当天所有炎症因子水平相当,第3天、第7天观察组患儿PCT、TNF–α、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快速被患儿吸收并作用于机体,使PCT、TNF–α、TGF–β1等促炎因子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及降低,从而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研究给予脓毒症(瘀毒内阻证)患者大承气汤热奄包联合血必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 白细胞介素 –6(IL–6)的影响。 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脓毒症(瘀毒内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 例,脱落 3 例)给 予常规疗法,观察组(50 例,脱落 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热奄包联合血必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 炎症因子指标(PCT、IL–6)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5.42 %,高于对照组的 65.96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PCT、IL–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CT、IL–6 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脓毒症(瘀毒内阻证)患者临床治疗中给 予大承气汤热奄包外敷联合血必净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强抗炎作用,使得患者体内 PCT、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显 著降低,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山东省戴庄医 院收治的 60 例抑郁症患者和募集的 30 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抑郁症患者依照病情予常规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 4 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健 康志愿者和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1)抑郁症患者治疗后 的 HAMD 评分较抑郁症患者治疗前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2)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 志愿者,且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不同性别之 间的瘦素水平比较,女性瘦素水平均高于相同组别和时间的男性瘦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1)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经口服抗抑郁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进一步升高。(2)健康人群及抑郁 症患者中女性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相应状态下男性的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阑尾炎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直径)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直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腹治疗方法,对小儿阑尾炎患儿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锌制剂对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应用的锌制剂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葡萄糖酸锌)与观察组(30例,锌硒制剂),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72 h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2 h后免疫球蛋白G(IgG)、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采用锌硒制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锌。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研究小剂量肝素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及支持。 方法: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3 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333 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两组,观察组 166 例,对照组 167 例。观察组选用常规治疗加肝素治疗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 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气促症状消除用时、咳嗽症状消除用时、肺部啰音症状消除用时、体温恢复正常值用时,以 及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77 %)高于对照组(76.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24 %)低于对照组(25.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儿气促症状消除用时、咳嗽症状消除用时、肺部啰音症状消除用时、体温恢复正常值用时均短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儿血清 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行常规治疗的同 时增加肝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