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健康技能在健康知识和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作用,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对2017—2021年新会区居民开展健康素养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知识、技能和行为3者之间的关系,采用Bootstrap检验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共调查3 083名新会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率为26.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大专/本科及以上(OR=2.089)、高中/职高/中专(OR=1.721)文化程度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医务人员(OR=5.373)、教师(OR=4.421)、工人(OR=1.319)的健康素养水平均较农民高;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互相呈现强正相关(P<0.01),健康技能在基本知识和理念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作用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占比27.94%。结论 江门市新会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需重视文化程度低、农民等群体,可利用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2017年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库中5 416名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甘肃省慢性病患者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6.91%。3个方面健康素养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具备率最高为15.1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最低为8.42%;6类健康问题中,科学的健康观素养具备率最高为30.52%,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仅为1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慢性病"共病"(是:OR=0.716,95%CI:0.516~0.993)、民族(汉族:OR=2.794,95%CI:1.652~4.725)、文化程度(高中/中专:OR=2.547,95%CI:1.648~3.936;大专及以上:OR=2.039,95%CI:1.478~2.794)、自评健康状况(好:OR=1.477,95%CI:1.057~2.065)和职业(事业单位职工:OR=3.477,95%CI:2.226~5.432;学生:OR=3.267,95%CI:1.203~8.871;工人:OR=1.718,95%CI:1.064~2.774)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尤其是"共病"患者、少数民族居民、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自评健康差者和农民,他们是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城区60~69岁非集体居住常住居民,采用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访问调查析。结果有效调查860人,具备健康素养155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8.02%,健康技能、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7.33%、21.86%、19.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OR=2.035,95%CI:1.235~3.353)、职业(OR=1.181,95%CI:1.005~1.388)与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贫困县阳曲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贫困县区的健康教育与促进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0-11月在阳曲县抽取418名15~5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XC小五号.EPS;P〗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7年阳曲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3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 29.23%、11.84%和17.15%; Logistic回归显示,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初中及以下为参照,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OR值分别为3.511(95%CI:1.129~10.920)、6.688(95%CI:2.087~21.429);以农民及企业职工为参照,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为14.351(95%CI:4.558~45.181)。结论 阳曲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今后应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进行青少年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16个市各抽取1所城市初中学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匿名、集体调查的方式,对12 458名城市初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6%,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比例分别为13.0%、17.7%和5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OR=1.129,95%CI:1.019~1.251)、年级(OR=1.221,95%CI:1.142~1.305)、自评学习成绩(OR=1.220,95%CI:1.167~1.276)、父亲文化程度(OR=1.193,95%CI:1.104~1.289)和母亲文化程度(OR=1.193,95%CI:1.107~1.285),母亲职业对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没有影响,但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OR=1.042,95%CI:1.015~1.0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OR=1.031,95%CI:1.008~1.056)、基本技能素养(OR=1.043,95%CI:1.024~1.062)均有影响。结论山东省城市初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很多,包括个体、家庭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乌鲁木齐市4 0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3个维度水平依次为基本技能(25.7%)、基本知识和理念(19.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6.6%);6类健康问题的水平最高为安全与急救知识(40.1%)、最低为健康信息素养(8.6%)。健康素养水平25~34岁年龄段最高(19.6%),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χ2=238.96,P 0.05);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1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组素养水平高于15~24岁年龄组(OR=1.82,95%CI=1.18~2.80);本科及以上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OR=8.75,95%CI=5.30~14.45);其他职业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工人/职员(OR=1.58,95%CI=1.21~2.07)。结论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是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长沙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探索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确定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最佳途径。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各区县抽取4 70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各类别健康素养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通径分析探索3大类健康素养内部因果转化关系。结果 长沙市居民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5.27%(95%CI:24.03%~26.51%),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41.37%(95%CI:39.96%~42.78%)、25.25%(95%CI:24.62%~25.88%)和27.97%(95%CI:27.32%~28.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6~36岁:OR=1.931, 95%CI:1.491~2.500;37~47岁:OR=1.850, 95%CI:1.442~2.373;48~58岁:OR=1.531, 95%CI:1.207~1.941)、文化程度(初中:OR=2.020, 95%CI:1.518~2.686;高中/职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肇庆市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肇庆市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7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775名肇庆市城市居民,使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卫生部版)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对象总的健康素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0.64%(33 366/55 025),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2.49%(16 467/26 350)、59.12%(13 745/23250)和58.16%(3 155/5 425)。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只有4.13%(32/775),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2.52%(97/775)、3.48%(27/775)和10.71%(83/775)。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年龄(OR=1.54,95%CI:1.08~2.73)、文化程度(OR=2.72,95%CI:1.86~3.50)、职业[离退休失业及其他人员(OR=0.70,95%CI:0.54~0.83),学生(OR=0.81,95%CI:0.68~0.94)]和平均月收入(OR=0.81,95%CI:0.79~0.85)。结论肇庆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9年贵州省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群体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方法抽样,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以面对面调查方式对贵州省15~69岁7 214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9年贵州省农民健康素养水平为5.48%,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1.23%、7.78%、6.50%,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科学健康观25.41%、传染病防治6.38%、慢性病防治10.91%、安全与急救24.34%、基本医疗9.09%、健康信息1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不吸烟、年龄小、文化程度高、收入高是健康素养的正向影响因素(P0.001):男性健康素养高于女性(OR=2.220,95%CI:1.234~2.961),不吸烟者健康素养高于吸烟者(OR=1.481,95%CI:1.116~1.965),30~39岁(OR=4.145,95%CI:2.635~6.519)、大专及以上(OR=36.931,95%CI:14.417~88.466)、家庭年收入5万元及以上(OR=2.094,95%CI:1.438~3.048)健康素养最高。结论贵州省农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基本健康技能和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以及有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月选择滨海新区功能区的13个街的239个居委会,从中抽取4 636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3个维度。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1.95%,男性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1.60%,女性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27%,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身体状况间健康素养具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OR=1.91,95%CI:1.39~2.62)、硕士及以上(OR=3.60,95%CI:2.08~6.22),可支配收入高(OR=1.70,95%CI:1.13~2.54),身体状况一般(OR=1.57,95%CI:1.01~2.42)、身体状况好(OR=1.92,95%CI:1.25~2.94)是健康素养的促进因素。结论滨海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人均收入低和身体状况差的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抽取崇文区54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崇文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5.37%,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7.22%、27.41%和39.8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508,95%CI:1.158~1.965)是崇文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崇文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确定11 374名15~69岁北京市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全国统一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按照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 2012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7%,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0.3%、18.8%和35.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168)、年龄(OR=1.656~2.398)、地区(OR=1.342)、文化程度(OR=1.166~4.582)、家庭年收入(OR=1.241~2.098)、未患慢性病(OR=1.169)和医务人员职业(OR=3.943)是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2008年有所提高,但尚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建议利用既有政策和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使用统一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居民5 172人,健康素养水平为4.33%,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水平分别为10.63%、6.75和3.83%;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19.68%)、安全与急救素养(13.38%)、健康信息素养(12.01%),传染病防治素养(11.68%)、基本医疗素养(10.94%)和慢性病防治素养(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高于农村(OR=1.65, 95%CI:1.11~2.45);已婚者低于未婚者(OR=0.86, 95%CI:0.55~1.35),分居/离异/丧偶者高于未婚者(OR=1.73,95%CI:0.90~3.32);健康素养随文化程度升高上升[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1.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21年天津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制定相关卫生健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在校大学生1 397人为研究对象,采用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进行测评。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21年天津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48.2%。3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52.3%)、健康技能素养(49.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42.1%);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科学健康观素养(63.5%)、传染病防治素养(60.3%)、安全与急救素养(51.5%)、健康信息素养(43.7%)、慢性病防治素养(39.8%)、基本医疗素养(3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三(OR=1.481,95%CI:1.129~2.012)和大四学生(OR=1.352,95%CI:1.002~1.857)、医学生(OR=2.109,95%CI:1.465~3.059)、城市户籍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0—12月在湖北省18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5401人,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在5354份有效问卷中,城市人口占44.4%,农村人口占55.6%,男女性别比为1.16∶1。湖北省2012年健康素养水平为9.3%,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5.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2%,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15.3%;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44.5%,科学健康观32.9%,信息获取素养20.8%,传染病防治素养19.3%,基本医疗素养10.9%,慢性病防治素养8.6%。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少数民族为参照,汉族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2.38(95%CI:1.14~4.98);文化程度每升高一个档次,健康素养水平增加,OR值为1.54(95%CI:1.39~1.71);以其他职业为参照,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单位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3.94(95%CI:2.48~6.27)、2.30(95%CI:1.66~3.18)、1.43(95%CI:1.06~1.93);健康素养水平随家庭年收入升高而增加,OR值为1.20(95%CI:1.08~1.33)。结论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依然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0—12月采用两阶段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体育大学457名在校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结果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16.19%,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36.7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为11.82%、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16.85%。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OR=3.108,95%CI:1.757~5.497)、生源地(OR=2.200,95%CI:1.228~3.939)及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活动(OR=2.398,95%CI:1.373~4.189)是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同等学历人群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基本技能持有率均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5家三级医院就诊的675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3.93%,三个方面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最低(11.26%);6类健康问题中,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最低(4.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568,95%CI:0.392~0.823)、收入(OR=0.784,95%CI:0.632~0.972)等是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达标的影响因素。与汉族相比,其他民族(OR=3.529,95%CI:1.059~11.762)是健康素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与公务员相比,教师(OR=0.263,95%CI:0.069~0.999)和医务人员(OR=0.154,95%CI:0.042~0.561)健康素养达标率较高。结论河南省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应针对少数民族、低学历、低收入和农村地区等重点的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分析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填写为"教师"者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中职业为教师的调查对象共1778人,男性815人(45.84%),女性963人(54.16%)。调查对象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8.50%;男性为17.55%,女性为19.3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35.49%、19.91%和22.78%;科学健康观素养为51.57%、传染病防治素养为27.33%、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7.77%、安全与急救素养为60.80%、基本医疗素养为12.88%、健康信息素养为31.55%。以西部地区为参照,东部地区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1.666,95%CI:1.180~2.351)。以初中文化程度为参照,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本科及以上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OR值分别为3.293(95%CI:1.572~6.897)和5.709(95%CI:2.813~11.589)。以家庭年收入24 000元及以下为参照,家庭年收入在60 000元以上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2.503,95%CI:1.627~3.852)。结论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普通居民,地区、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了解军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健康知识情况与健康素养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军校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某军校大学生1 043名为调查对象,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和大学生接受新媒体健康信息情况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军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为(46.74±10.76)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37.10%.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方面素养具备率依次为61.27%,30.01%,38.5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5.46%、科学健康观63.57%、基本医疗46.50%、健康信息46.31%、慢性病防治29.15%、传染病防治27.90%.对新媒体认知度、信任度、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4.22±4.00) (20.49±4.05)和(30.59±7.28)分,总分为(65.30±13.99)分.健康素养与接受新媒体信息及认知度、信任度、利用度3个维度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09,0.17,0.13,0.11,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军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为年龄(OR=1.28,95%CI=1.18~1.38)、手机电脑使用频率(OR=2.73,95%CI=1.44~5.15)、父亲文化程度(高中OR=1.89,95%CI=1.23~2.92;大专及以上OR=1.66,95%CI=1.15~2.39)、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77,95%CI=1.20~2.63)和新媒体认知度(OR=1.07,95%CI=1.04~ 1.11).结论 军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高,但慢性病与传染病防治具备率低,对接受新媒体健康信息的得分较低.应加强新媒体对健康信息的传播,针对薄弱知识点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军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于江西省范围内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平板问卷入户调查。以2017—2020年江西省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依据,基于复杂抽样分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加权调整,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3.31%、16.77%、19.85%和23.73%,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4.21,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水平的4年累计增长量分别为11.59%、10.03%和8.49%,且均呈上升趋势(P<0.0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城市高于农村,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素养水平越高的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17—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升高,2020年素养水平更高(OR=1.276,95%CI:1.119~1.455),以65~69岁年龄组为参照,35~44岁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2.437,95%CI:1.744~3.407),以不识字/少识字者为参照,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33.894,95%CI:18.837~60.870)。结论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人群,社会应群策群力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