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病变复杂而且死亡率高。冠脉搭桥是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冠脉搭桥术后三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不同的BMI(体重指数)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脉搭桥治疗的冠脉三支病变的患者2681例,收集基线资料,平均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4~27.9 kg/m2)、轻度肥胖组(28~31.9 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体重过轻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53;1.09~5.88)。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轻度肥胖组全因死亡有减少的趋势(HR:0.80;0.61~1.09)、(HR:0.85;0.58~1.23),重度肥胖组全因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HR:1.66;0.87~3.1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7;0.36~0.92),轻度肥胖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84;0.46~1.53),重度肥胖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2.17;0.82~5.73)。体重过轻的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别(HR:0.87;0.12~6.53)。结论在行冠脉搭桥术后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相对于正常体重患者,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超重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于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了自2013-01至2013-12于阜外医院行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435例,根据BMI(kg/m~2)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18.5≤BMI24.0,n=365)、超重组(24.0≤BMI28.0,n=718)和肥胖组(BMI≥28.0,n=352),随访观察BMI对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并分析BMI对于全因死亡及心原性死亡是否有预测价值。结果:肥胖组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0.6%vs3.0%,P=0.027),而超重组则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出血、脑卒中、支架内血栓、血运重建、再次心肌梗死以及心原性死亡事件发生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0.201,95%CI:0.043~0.943,P=0.042);BMI并非为心原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于STEMI行PCI的患者,肥胖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体重正常和超重的患者且为全因死亡独立预测因子,"肥胖悖论"在该人群中成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体质指数(BMI)对预后的影响及肥胖矛盾的存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2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住院患者,根据BMI分为3组: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于2016-06-07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全因死亡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及心衰再住院)情况。结果:2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体重正常组92例,超重组93例,肥胖组41例。发生全因死亡28例(12.4%),发生MACE 101例(44.7%)。其中,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4.1%(13/92)和12.2%(5/41),均高于超重组的10.8%(10/93)。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50%(46/92)和58.5%(24/41),均高于超重组的33.3%(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KaplanMeier曲线,超重组MACE均低于其他2组(P0.01),但全因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与肥胖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体重正常组的MACE[风险比(RR)=0.605,95%可信区间(CI):0.363~1.008,P=0.054]风险降低,超重组MACE(RR=0.430,95%CI:0.251~0.738,P0.01)风险降低更为明显。结论:肥胖矛盾可能不存在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心衰人群中,将BMI控制在28kg/m~2以下可能有益于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择期PCI的患者2964例,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BMI24.0 kg/m~2,810例)、超重组(24.0≤BMI28.0 kg/m~2,1454例)、肥胖组(BMI≥28 kg/m~2,700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术后全因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体重正常组患者年龄大于超重组[(60.1±10.2)岁比(59.2±10.3)岁]和肥胖组[(60.1±10.2)岁比(57.2±11.4)岁],超重组患者年龄大于肥胖组[(59.2±10.3)岁比(57.2±11.4)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体重正常组患者女性比例高于超重组(30.1%比21.9%),而肥胖组患者女性比例高于超重组(27.9%比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体重正常组患者高血压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前降支近端病变比例等小于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肥胖组患者高血压病比例、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超重组患者,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例均低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平均随访时间为(571.5±130.8)d,失访237例(8.0%),完成随访2727例(92.0%)。体重正常组患者死亡23例(2.8%),超重组死亡23例(1.6%),肥胖组死亡8例(1.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空腹血糖、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PCI处理血管支数、完全血管血运重建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肥胖组患者比较,体重正常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高(HR 2.241,95%CI 1.154~4.350,P=0.017),超重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1.908,95%CI 0.689~5.291,P=0.213)。结论在接受择期PCI的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预后好于体重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24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或肥胖组(BMI≥25kg/m^2)与正常体重组(BMI〈25kg/m^2)。比较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超重或肥胖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冠脉正常发生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单支、双支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发生冠脉多支病变的超重或肥胖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冠脉综合征合并肥胖患者更易于发生冠脉多支病变,对于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体重指数(BMI)对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DESIRE-plus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3632例患者,2006年9月1日到11月30日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本研究入选DESIRE-plus中有体重指数(BMI)资料的病例2895例。将这些患者按BMI分为四组,BMI<20组(低体重组),BMI20~24.9组(正常体重组),BMI25~29.9(超重组)和BMI≥30(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情况和预后情况。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低体重组92例,正常体重组1106例,超重组1454例,肥胖组243例。平均随访542d,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低体重组总死亡风险最高(HR2.711,95%CI1.159~6.341),超重组(HR0.926,95%CI0.541~1.588)和肥胖组(HR0.151,95%CI0.019~1.178)的总死亡风险并未增加。BMI对总MACCE及心血管病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在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中,尽管超重和肥胖者相对体重正常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但是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后的预后不比体重正常者差,而低体重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MI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315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14例、正常体重组(18.5 kg/m22)137例、超重组(25 kg/m2≤BMI<30 kg/m2)115例、肥胖组(30 kg/m2≤BMI<35 kg/m2)34例和严重肥胖组(BMI≥35 kg/m2)15例,分析各组基线资料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与BMI的关系。结果:2年随访结果显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组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0%、32.1%、13%、5.9%和6.7%,其中超重及肥胖组的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01),但严重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OSAHS老年患者160例,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33例(24.0 kg/m~2BMI18.5 kg/m~2),超重组87例(28.0 kg/m~2BMI≥24.0 kg/m~2),肥胖组40例(BMI≥28.0 kg/m~2)。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评分,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肥胖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3.984,4.142,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均低于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t=4.343,4.123,P0.05),正常体重组与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患者BMI值的增加,注意力及计算力与延迟记忆得分及MMSE总分明显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543,-0.463,P0.05)。结论随着患者BMI值的增加,OSAHS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对OSAHS疾病本身引起重视,对该类患者的体重亦需要进行必要控制,以降低其认知功能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3):268-271
目的:研究成年健康人群BMI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江苏高邮随机招募的4353例社区居民。采用经过验证的全自动VP-1000PWV/ABI分析仪无创测量ABI。根据人群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研究BMI与ABI的相关性。结果:ABI在低体重组为1.04±0.08,正常体重组为1.09±0.08,超重组为1.11±0.08,肥胖组为1.11±0.08。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以正常体重为参照,在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中,BMI与ABI呈正相关(β分别为-0.039、0.013、0.017,均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显示,BMI与ABI呈非线性相关(P0.001)。结论:BMI与ABI呈非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体重指数(BMI)列线图目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证实体重指数(BMI)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明显相关.控制体重是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措施[1].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中国成年人BMI分类标准[2],BMI<18.5为低体重组,BMI 18.5~23.9为正常体重组,BMI 24.0~27.9为超重组,BMI≥28为肥胖组.临床诊疗中常通过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计算得出BMI,显然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中是否存在"肥胖悖论"及HFmrE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衰中心登记处登记的HFmrEF患者, 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超重组(BMI<24 kg/m2)和超重组(BMI≥24 kg/m2), 随访周期为患者出院后的1周、1月、3月、1年, 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7(7.9∽14.7)月, 观察BMI对HFmrEF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15名患者, 年龄为(63.6±12.8)岁, BMI范围15.0~49.3 kg/m2, 非超重组141例(44.8%), 超重组174例(55.2%)。与非超重组患者相比, 超重组患者未调整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比(HR)0.318, 95%可信区间(CI)0.167~0.603, P<0.001], 复合终点风险显著降低(HR 0.685, 95%CI 0.472~0.996, P=0.047), 调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 0.469, 95%C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51例,根据患者的BMI分为正常组(18.5~24.0)kg/m~2和非正常组[超重组(24.0~28.0)kg/m~2,轻度肥胖组(28.0~30.0)kg/m~2与重度肥胖组(≥30.0)kg/m~2]。比较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baPWV及ABI的差异,分析不同BMI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baPWV及ABI的相关性。结果重度肥胖组患者血压水平高于轻度肥胖组、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baPWV水平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而ABI低于轻度肥胖组、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轻度肥胖组患者收缩压与baPWV水平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而ABI低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超重组患者血压与baPWV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MI非正常组患者收缩压与ABI呈负相关(r=-0.565,P0.01),与baPWV呈正相关(r=0.532,P0.01);舒张压与ABI呈负相关(r=-0.729,P0.01),与baPWV呈正相关(r=0.48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BMI、收缩压、舒张压、年龄、吸烟、饮酒、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影响baPWV与ABI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BMI非正常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baPWV呈正相关,而与AB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中国脑卒中管理质量评估登记研究(Ch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数据库中TOAST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3410例,其中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182例、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3.9kg/m~2)1639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212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377例。终点事件包括12个月时全因死亡、死亡或严重残疾、感染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结果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低体质量组12个月时累计全因死亡率升高(19.1%vs 6.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变化无显著差异(6.0%和3.8%vs 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体质量组为参照,低体质量组12个月累计全因死亡(HR=1.91,95%CI:1.22~2.98,P=0.004)、12个月时死亡或严重残疾(OR=1.50,95%CI:1.05~2.14,P=0.026)及感染并发症(OR=1.92,95%CI:1.21~3.06,P=0.006)的风险更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低体质量伴随脑卒中预后不良风险升高,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离休干部体质量指数(BMI)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长海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我校离休干部共23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BMI<20kg/m2;理想体质量组,BMI 20~24.9 kg/m2;超重组,BMI 25~27.9 kg/m2;肥胖组,BMI≥28kg/m2。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各组的全因死亡风险。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均无失访,随访结束时发生全因死亡115例。Cox回归分析不同BMI分组的全因死亡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相对于低体质量组,理想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下降53.6%(HR=0.464,95%CI:0.239~0.901,P<0.05)、65.2%(HR=0.348,95%CI:0.162~0.749,P<0.05)、74.2%(HR=0.258,95%CI:0.103~0.644,P<0.05)。结论 随着BMI增加,离休干部全因死亡风险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其内脏脂肪(VAT)含量的差异。 方法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符合纳排标准的1094例于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的VAT含量、皮下脂肪(SAT)含量和腰围(WC)。根据上述患者的BMI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体重过低组(BMI<18.5 kg/m2,n=56),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n=444),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253)和肥胖组(BMI≥28.0 kg/m2,n=81)。采用秩和检验方法探讨四组患者VAT、SAT和W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了解BMI分别和VAT、SAT、WC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1094例患者中数据齐全的共834例,其中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71例,呼吸系统疾病114例,消化系统疾病349例,泌尿系统疾病210例,生殖系统疾病19例,内分泌系统疾病29例。不同疾病种类患者在各BMI水平的VA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的VAT、SAT和WC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SAT含量在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体重过轻组(P<0.01)。VAT含量及WC两个指标的组间比较则显示,超重及肥胖组>体重正常组>体重过轻组(P<0.01),在肥胖与超重两个组别间的比较则未发现差异的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BMI与VAT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02、0.195,P<0.05);在体重过轻组和肥胖组未发现两者的相关性(P>0.05)。BMI与SAT在正常体重组呈正相关关系(r=0.296,P<0.05),而在其余三组则未发现(P>0.05)。BMI与WC的正相关关系体现在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r分别为0.199、0.144,P<0.05),而在体重过轻组和肥胖组未发现两者的相关关系(P>0.05)。 结论BMI作为肥胖程度判断的临床常用指标,与影像学肥胖的判断指标存在有限的相关关系。一定范围内的BMI水平有助于推测内脏脂肪含量,当体重过轻或肥胖达到某种程度时,BMI水平可能难以用于推测内脏脂肪的严重程度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该研究在正常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18.50~24.99kg/m~2]、超重(BMI 25~29.99kg/m~2)和肥胖(BMI≥30kg/m~2)中,使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结局,对脑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在正常体质量(3289例)、超重(5535例)和肥胖(5206例)人群的发病率进行比较。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病率(每100人年):正常体质量组(对照组)2.93、超重组2.28(调整后HR=0.81,95%CI:0.66~0.99,P=0.04)以及肥胖组1.88(调整后HR=0.69,95%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986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630例,之后评估23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最终纳入682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332例),根据基线状态分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例)、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58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81例)、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109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223例)。比较各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率。结果23年后随访,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风险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相比无差异,但是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的2倍(24.1%、12.5/1000人年对10.9%、5.2/1000人年,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影响后,这种差别依然存在[风险比(HR)=2.42,95%CI 1.24~4.74,P=0.01]。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及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并依次递增(P<0.05)。结论良性肥胖人群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与正常组无差异,但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肥胖合并其他代谢紊乱人群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增加更甚。  相似文献   

18.
体重指数(BMI)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预后(卒中/栓塞、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及出血)的影响存在争议。既往有研究提出肥胖是房颤患者发病起始、复发和进展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近年又有研究指出,在房颤患者中,低体重与卒中/栓塞、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及出血的风险增加有关,而超重/肥胖可降低这些风险,并将这一现象称为"肥胖悖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心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MS)关系的影响。方法入选776例患者均行心脏双源CT检查,在心脏平扫图像上测量心周脂肪含量。根据BMI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结果 3组患者平均心周脂肪含量分别为(179.21±90.03)cm~3、(227.40±77.22)cm~3和(278.10±112.63)cm~3,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心周脂肪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代谢危险因素的增多,心周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仅在正常体重组,心周脂肪含量随代谢危险因素的增加而显著增多(P=0.000),超重组与肥胖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心周脂肪含量与腰围呈正相关,但与MS无相关性。结论合并MS患者心周脂肪含量增加,可能在正常体重组患者中心周脂肪含量更能预测MS。  相似文献   

20.
<正>1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目前,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是肥胖人群,而且,这一趋势也向儿童、青少年发展,17%的美国儿童、青少年也达到了肥胖标准~([1])。肥胖的严重程度通常用体质指数(BMI)描述,BMI=体重/身高(kg/m~2)。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肥胖基于BMI进行了分类:低体重(18.5 kg/m~2),正常体重(18.5~24.99 kg/m~2),超重(25~29.99 kg/m~2),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