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分别进行传统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征、是否有微钙化灶、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的形态、分布.随后经静脉超声造影,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双幅实时观察乳腺癌患者肿瘤内的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与钼靶X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术后,超声二维检查显示肿瘤体积明显变小,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肿瘤内造影剂灌注面积明显变小,其中95%患者化疗后超声造影显示肿块内造影剂灌注的强度减弱.病理结果证实:肿块内细胞凋亡、组织坏死明显.结论 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不仅和X线钼靶一样能清晰地反映乳腺肿块体积的缩小,更具有安全、无创、直观地反映肿瘤内新生血管网的优势,间接体现了新辅助化疗术的疗效,具有很高的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容积超声造影对肝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容积超声造影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2只新西兰白兔肝脏VX2肿瘤和22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增强CT检查,动物肝脏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前所有病灶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均表现为早期动脉相病灶内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消融后,动物实验中19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相同;22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相同;临床研究中20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相同,24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结果与增强CT相同。结论容积超声造影有可能更好地评估肝脏肿瘤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9例乳腺癌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48h分别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病灶血流灌注及内部坏死情况,并比较2种方法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效能。结果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最大横径[(11.44±3.94)cm]、上下径[(22.11±7.44)cm]较化疗前[(15.89±2.26)、(28.78±6.92)cm]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测量病灶最大横径[(18.56±5.22)cm]、上下径[(24.56±6.95)cm]较化疗前[(23.89±4.34)、(30.33±7.35)cm]缩小(P0.05);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在测量化疗前、后病灶最大横径及上下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血流分级0~Ⅰ级7例,Ⅱ级1例,Ⅲ级1例,超声造影显示增强强度0~1级1例,2级6例,3级2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强度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内部伴极低或无回声1例,而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伴充盈缺损6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坏死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比较,超声造影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2周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VOCAL功能计算病灶体积,采用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评估病灶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的血流灌注情况,随机收集35例正常人宫颈作为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25例宫颈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和35例正常人宫颈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宫颈癌患者中,19例新辅助化疗有效,其中2例病灶消失,17例病灶体积较化疗前变小;6例化疗无效,其中病灶无变化3例,病灶增大3例。化疗有效组的化疗后VI、FI、VFI较化疗前变小(P0.05);化疗无效组的化疗后VI、FI、VFI较化疗前无变化(P0.05)。结论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宫颈癌化疗前后肿瘤血流灌注的变化可反映化疗疗效,为临床优化宫颈癌患者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估价值。方法52例乳腺癌患者58个肿瘤在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应用高频超声对肿瘤的大小和血流情况进行监测,其中16例患者(16个肿瘤)于化疗第二周期结束后增加了一次超声检查。所有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原发灶各径线均明显缩小,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明显降低(P<0.01)。术前超声测量的残余癌最大直径与病理测残余癌最大直径显著相关(r=0.894,P<0.01)。超声评估原发肿瘤缓解的总有效率为79.31%(46/58),其中3例(5.17%)达病理完全缓解;超声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26.67%(8/30),病理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20%(6/30)。12例患者根据化疗早期的超声检查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避免了无效化疗。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方便、准确,化疗早期的超声监测有助于临床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并手术的患者51例,分别于化疗前及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 评估其化疗前后超声造影指标的变化。结果 超声造影可有效反应肿瘤的化疗效果。化疗前无效组中出现灌注缺损区和放射状血管的概率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同无效组相比,有效组多表现为峰值强度低,达峰时间长,区域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较低(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及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分别于化疗前及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将最终的病理结果与化疗前穿刺标本进行比较,根据病理反应性分级标准(1~3级为无效,4~5级为有效),评估其化疗前后超声造影指标的变化。结果 51例患者中,化疗结束后治疗有效者25例,无效者26例。所有肿块化疗前均表现为高增强,化疗后有效者多表现为低增强(20例),无效者多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24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无效者中出现灌注缺损区和放射状血管的概率明显高于有效者(P0.05)。化疗后有效者峰值强度低,达峰时间长,区域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较无效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及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骨肉瘤术前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42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于化疗前、化疗后对病灶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42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33例骨肉瘤骨破坏范围明显缩小;34例骨肉瘤软组织肿块显著缩小;边界清晰者由化疗前8例增至化疗后28例;化疗后肿瘤周边出现骨包壳31例;瘤周晕带变薄及消失16例;化疗前未见囊性变,化疗后17例肿瘤内发生囊性变;肿物内回声较化疗前增强19例;有37例肿瘤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动脉峰值流速降低(P〈0.05)。结论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病变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多项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超声检查对骨肉瘤化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容积超声造影评估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22只新西兰白兔肝VX2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二维及容积超声造影,所有动物肝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消融前5个病灶容积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行程的连贯性分布,二维超声造影仅2个病灶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消融后,19个病灶的疗效判断二维超声造影与容积超声造影结果相同;2个消融完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不全;1个消融不全的病灶二维超声造影误判为消融完全;容积超声造影均判断准确.结论 容积超声造影能更好地评估肝肿瘤血管及消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53例患者共57个肿块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且经临床评估需行新辅助化疗,在新辅助化疗前1周内及化疗后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根据RECIST指南,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组、PR组)及无效组(SD组、PD组),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CR组共5例,由于肿块完全消失,化疗后血流消失;PR组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RI值及血流分级变化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前后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SD组+PD组)中,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PSV、RI值及血流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病灶大小及血流参数,可客观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及第2次化疗结束后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参数及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学疗效,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及不同病理学疗效分组间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 56例乳腺癌病灶经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7.82±3.29 db)低于化疗前(23.80±3.74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48,P0.001)。化疗前、后两次乳腺癌病灶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变化率与病理反应分级呈正相关(spearman r=0.839,P0.001)。4~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有效组与无效组的峰值强度变化率分别为0.28±0.07和0.16±0.04(t=5.27,P=0.026)。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变化率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86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69例)和无效组(17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超声造影参数[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及CA125、CEA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及CA125、CEA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诊断效能。结果 86例宫颈癌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0.23%。宫颈癌患者化疗后RT、PI、CA125、CEA均低于化疗前,MTT、TP均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有效组RT、PI、CA125、CEA均低于无效组,MTT、TP均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有效组RT、PI、CA125、CEA均低于无效组,MTT、TP均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化疗前后各超声造影参数及CA125、C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对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前后在疾病缓解、肿瘤分期变化方面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新辅助放化疗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38例,观察所有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声像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直肠癌患者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后,通过腔内超声检查、病理组织片,发现2例(5.26%)肿瘤病灶消失,为病理完全缓解,32例(84.21%)肿瘤不同程度缩小;1例(2.63%)病情稳定,3例(7.89%)病情进展.术前经直肠腔内超声判断肿瘤大小变化的准确率为100%.术后病理T分期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降期明显.直肠腔内超声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9.47% (34/38).结论 经直肠超声可有效的评价新辅助治疗前后直肠病灶的改变,可用于新辅助治疗的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评估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中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82例介入治疗的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低机械指数超声谐波造影、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增强CT和(或)MRI检查,记录病灶数目、大小,观察病灶内血供.结果 8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二维超声及CDFI共检出病灶119个,超声造影共检出病灶142个;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范围均较二维超声所示增大;病灶内血流信号检测以超声造影最准确.结论 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估HCC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中晚期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1例,化疗前临床分期采用FIGO(1994)分期标准进行分期,IB2期9例,IIA期6例,IIB期6例。在进行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并对全部患者化疗前的临床分期、肿瘤标记物,新辅助化疗2周后的手术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0.48%(19/21)的患者病灶大小及浸润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肿瘤标记物(SCC)首次化疗前为(4.461±3.395)μg/L,化疗后为(1.466±1.240)μg/L,t=3.219,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中晚期宫颈癌的术前分期,为根治性手术的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超声检查并穿刺活检对60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进行观察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乳腺原发灶长径比化疗前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42例乳腺癌原发灶Ⅱ~Ⅲ级血流,22例降为0~Ⅰ级(P〈0.05)。48例淋巴结异常中,13例完全消失(P〈0.05)。9例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原发灶、腋窝淋巴结大小、彩色多普勒血流、病理检查结果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的声像图变化,探讨高频超声对NA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位乳腺癌患者共87个病灶的NAC前、及NAC 2个周期后及4个周期后超声测量病灶的大小、血流特征改变,并与病理对照评估。结果 NAC前后以残余灶的最大径线、血流等级可作为NAC后评效的有效指标;与病理组织学对照其评估化疗有效的超声评价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5%、89.8% 、60.7%。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NAC疗效有重要评估价值,NAC前后以最大径线、血流等级为评效指标对比研究对于NAC治疗效果有重要指导价值,并与病理组织学评估化疗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在微波凝固治疗兔VX2 肝癌后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建立 10个VX2 肝癌模型 ,开腹对VX2 肿瘤行微波辐射 (波长 9mm)治疗 ,每次 60W× 12 0s。微波治疗前后均行二维、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 (Levovist ,3 0 0mg/ml,0 .3ml/kg)观察 ,取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微波治疗即刻二维超声示沿微波天线呈强回声窄带样改变 ,周围呈较宽而均匀的低回声 ,肿瘤边缘变得不清晰。微波治疗后能量多普勒检查 4只VX2 肿瘤结节见血流增强信号 ,而超声造影示 10只VX2 肿瘤结节均可见血流增强信号 ,病理证实为不完全坏死。结论 超声造影能更灵敏地评价微波凝固治疗VX2 肿瘤的疗效 ,残存瘤组织表现为肿瘤内持续造影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US)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T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化疗前经DCUS评估为T3、T4期,给予2~4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然后再行DCUS进行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根据新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新辅助化疗患者分为两组:化疗获益组(22例,包括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及稳定期8例)及化疗进展组(7例),同时运用ACQ脱机软件获取病灶的造影参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评价不同疗效及化疗前后间造影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新辅助化疗后T分期总准确率达65.52%,T2、T3、T4的准确率分别为0%、42.86%、92.86%,比较超声双重造影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Kappa值=0.33;新辅助化疗后获益组增强强度(EI)值、峰值强度(PI)值下降,而进展组不降反略升,获益组与进展组间基础强度值(BI)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US对于新辅助化疗后的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准确率不高.新辅助化疗后获益组EI值、PI值下降较进展组明显,有望作为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b期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病理检查确诊为巨块型宫颈癌47例Ⅰb~Ⅱb期(Ⅰ b期21例,Ⅱa 16例,Ⅱb 10例)患者采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38例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总有效率81.3%;13例肿块完全消退,7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未见残留癌,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