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摄盐情况以及盐摄入量与肥胖程度对血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399例高血压患者24 h尿液,测定24 h尿钠并计算食盐摄入量,测定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摄盐量与BMI、腰围的关系,比较高血压患者不同摄盐水平和肥胖程度的血压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日均盐摄入量(11.29±5.82)g;摄盐量在不同BMI水平和腰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腰围、体重均与摄盐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摄盐患者中超重和肥胖者血压显著高于体重正常患者(P0.05);高摄盐的超重和肥胖患者血压水平显著高于低中摄盐的超重和肥胖患者(P0.01)。结论随着高血压患者肥胖程度的加重,摄盐量也随之增高;高盐饮食和肥胖可能对高血压产生叠加作用,该作用在女性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及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流行病学横断面筛查研究。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测定24 h尿钠水平评估盐摄入量,分为低盐、中盐和高盐摄入3组,分析不同盐摄入量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共入选高血压患者2 241例,其中三级医院1 544例,社区医院697例。年龄(59.5±13.8)岁,血压(141.1±18.5)/(84.6±12.7)mm Hg,平均24 h尿钠水平163.9(95%CI 160.3~167.4)mmol,相当于氯化钠9.59(95%CI 9.38~9.79)g/d。社区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更高,高盐摄入的患者男性比例更大,年龄较低。共96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高盐摄入患者24 h、白天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低盐和中盐摄入人群。中盐摄入人群舒张压高于低盐摄入人群。结论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远远超标,高盐摄入患者血压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6例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半量治疗4周后能耐受者增加至目标剂量,随访8周。分别于研究开始、治疗12周时测定血压和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安慰剂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的血压和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同时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 )的关系,以及叶酸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和BPV的影响。方法将血压已达标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cy组,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得两组的BPV。高Hcy组在继续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加用叶酸片5mg/d ,6个月后再次测定血Hcy水平和BPV。结果高Hcy组24hSBP-SD、dSBP-SD和nSBP-SD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4hDBP-SD亦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服用叶酸6个月后高Hcy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4hSBP-SD和dSBP-SD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个月后高Hcy组24hSBP-SD和24hDBP-SD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nSBP-SD亦高于正常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在降压治疗同时补充叶酸可改善BPV。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高血压患者19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应用英国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进行记忆功能测评。结果病例组患病率96.5%,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的记忆障碍程度随着血压水平的提高而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有明显减退,血压水平影响记忆功能,应加强血压水平的调节与控制,以维持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妇女和非妊高征妇女远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血压水平,探讨可能影响妊高征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1976年10月至2001年8月期间在开滦林西医院住院分娩的782例孕妇资料,根据是否患妊高征分为妊高征组与非妊高征组.随访5~34年,于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收集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9.87%和18.87%,妊高征组高于非妊高征组(P=0.022).(2)随访5~34(18.8±5.3)年后,随访时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腰围分别为(86.06±10.15)cm和(83.07±8.19)em(P=0.015),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4.83±4.01)kg/m~2和(23.50±3.39)ke/m~2(P=0.006),血胆固醇分别为(5.11±0.88)mmol/L和(4.89±0.94)mmol/L(P=0.045),空腹血糖分别为(5.57±1.78)mmol/L和(5.20±1.38)mmol/L(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校正年龄、BMI等影响因素后,妊高征对收缩压水平有一定的影响(P=0.048),空腹血糖也与收缩压水平相关,而年龄、BMI、白细胞计数和尿酸对远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影响.结论 妊高征妇女远期原发性高血压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妊高征者;校正年龄、BMI等影响因素后,妊高征与远期收缩压水平相关.BMI、空腹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是妊高征患者远期血压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血胆固醇和血压的升高,CHD的发病也随之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对CHD的发生既有单独作用,亦有协同作用,二者作用的联合不是单纯的叠加效应,而是放大效应或乘积效应.多危险因素干预研究(MRFIT)结果揭示了吸烟与高血压和血TC水平三种危险因素与5年内CHD发生危险的相互关系.排除吸烟危险因素后,血TC<6.47 mmol/L者,DBP<90 mmHg 时CHD发生率(例数/1000人)为2.40,DBP>90 mmHg 时CHD发生率为3.86;血TC>6.47 mmol/L者,DBP<90 mmHg 时CHD发生率为6.12,DBP>90 mmHg 时CHD发生率为9.86.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随着血胆固醇和血压的升高 ,CHD的发病也随之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对CHD的发生既有单独作用 ,亦有协同作用 ,二者作用的联合不是单纯的叠加效应 ,而是放大效应或乘积效应。多危险因素干预研究(MRFIT)结果揭示了吸烟与高血压和血TC水平三种危险因素与 5年内CHD发生危险的相互关系。排除吸烟危险因素后 ,血TC <6 4 7mmol/L者 ,DBP <90mmHg时CHD发生率 (例数 / 10 0 0人 )为 2 4 0 ,DBP >90mmHg时CHD发生率为 3 86 ;血TC >6 4 7mmol/L者 ,DBP <90mmHg时CHD发生率为6 12 ,DB…  相似文献   

9.
父母高血压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利用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940323人的资料,分析父母高血压史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并分析不同民族人群的遗传背景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状况及文化程度后,探讨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率均为19.3% .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比无家族史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而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又比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明显升高(P<0.01),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史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父亲有高血压者与母亲有高血压者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79倍.结论遗传因素在中国人群的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父母高血压史对子女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利用1991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的940323人的资料,分析父母高血压史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并分析不同民族人群的遗传背景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状况及文化程度,探讨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率均为19.3%,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比家族史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而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又比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明显升高(P<0.01),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史者的高血压病率为无家族史者的2倍。父亲有高血压与母亲高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是无高血压家族史者的1.79倍。结论:遗传因素在中国人群的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对远期血压值及高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1997-01-1998-06在唐山6家医院重症病房住院的创伤患者497例(创伤组)及同期无创伤史的体检人员762例(对照组),对创伤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10年后高血压发生率进行分析。将创伤组按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值分为15~24分(n=283)、25~34分(n=162)及≥35分亚组(n=52),分析不同亚组受试者的血压值及高血压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135.1±23.0)/(86.7±14.1)比(118.4±16.1)/(77.6±9.5)mm Hg,均P<0.01]。创伤组高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2.7%比20.6%,P<0.01)。随着APACHEⅡ评分值增加,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发生率均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RR=2.60,95%CI:1.99~3.40,P<0.01)。结论创伤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创伤作为应激刺激增加患者远期血压值和高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初始血压水平对青少年远期血压变化及高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 1987年在陕西汉中农村4623名6~15岁在校学生进行血压等相关因素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初始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持续稳定在该年龄、性别血压百分位数75以上者为血压偏高组,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持续稳定在该年龄、性别血压百分位数50以下者为血压正常对照组.共有292名儿童进入队列(其中血压偏高组152名,血压正常对照组140名).2005年对该队列组样本进行随访.结果 总随访率70.2%,其中血压偏高组随访率70.4%,对照组随访率70.0%;基线血压偏高组,18年后随访不仅收缩压、舒张压仍显著高于基线血压对照组,而且前者发生高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概率是后者的6.88倍(28.0%对4.1%,P<0.01).结论 初始血压百分位偏高儿童,远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是青年高血压发病重要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锐  张武臣  张彧 《山东医药》2010,50(25):53-55
目的了解血压高值和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HBP)、动态血压(ABP)及诊室血压(CBP)的特点,探讨HBP对血压高值者检出隐匿性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将受试者分为血压高值组、高血压一级组、高血压二级组三组。分别测量并计算平均CBP、平均HBP、24 h平均ABP、夜间平均ABP、白天平均ABP;计算血压高值者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率。结果 HBP与24 h ABP之间的相关性均好于CBP;HBP和24 h ABP对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49.02%和52.94%(P=0.564)。结论血压高值者隐匿性高血压检出率高;HBP更接近真实血压水平,是临床筛查隐匿性高血压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社区广场舞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选择2018年4-7月在福州市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符合入选标准者85例,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社区广场舞干预,干预时间为12周,3次/周,1 h/次,广场舞干预采用中等强度运动,比较干预前、干预12周后两组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有19人、对照组有18人失访,最终共有48名中老年人完成了研究,其中干预组22人,对照组26人。干预12周后,与基线比较,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干预后(排除失访者)(125.05±11.40)/(80.14±8.01)比基线(134.50±12.58)/(85.27±7.70) mm Hg,均P0.05],而对照组血压下降无统计学意义[(137.96±12.59)/(82.73±8.64)比(141.00±14.70)/(84.19±9.33)mm Hg,P0.05]。血脂水平方面,干预后仅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2.22±0.67)比(2.65±0.61)mmol/L,P0.05],而两组其他血脂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广场舞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家族史儿童血压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有高血压家族史儿童的血压水平。方法:对167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测量血压,以175例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家族史的儿童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增高,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高(2.57%:15.13%,P〈0.01)。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与非早发家族史儿童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高,高血压检出率更高(21.54%:12.94%,P〈0.01)。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儿童血压水平较无高血压家族史儿童高,以有早发高血压家族史儿童更明显,提示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Dilevalol是一新的降压药,它既具有强大的β_2受体兴奋活性,又对β_1及β_2受体有阻滞作用。本文旨在确定应用单次剂量Dilevalol对正常血压老年人肾功能的影响,并与用该药治疗数周的老年高血压的结果相比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分二个老年组:第一组为正常血压的健康老年人12例,年龄63~78岁;第二组为高血压老年人8例,年龄59.5~71岁。为确定受试者一般健康状况,二组患者均询问病史,并做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1993年抽样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随访11年,排除基线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及失访老人,对2 398例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组1 424例,血压正常组974例。分析基线不同血压组别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新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水平有关;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结论收缩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尤其对低龄老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IP)对分娩后妇女远期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1976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开滦医疗集团住院分娩并且参加了2006-2014年健康体检年龄30~60岁女职工4331人为观察队列,排除妊娠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健康体检之后分娩者以及健康体检时收缩压或舒张压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4072例。根据是否有HIP史将观察对象分为HIP组(n=602)与非妊娠期高血压(NHIP)组(n=3470),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在2006-2014年健康体检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IP对整体及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分娩后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平均17.17年的随访,发现在4072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789例(发病密度1.13/100人年),其中NHIP组589例(1.02/100人年),HIP组200例(1.64/100人年)。在整体观察对象中,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IP对体检妇女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分别为+4.37、+2.63 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NHIP组比较,HIP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34%。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IP对年龄30~40岁、40~50岁体检妇女收缩压的影响分别为+4.17、+3.81 mm Hg,舒张压分别为+3.08、+2.49 mm Hg;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NHIP组比较,30~40岁、40~50岁、50~60岁体检妇女HIP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均增加,其RR值(95%CI)分别为2.06(1.35~3.16)、1.45(1.16~1.81)和1.23(1.01~1.50)。结论与NHIP妇女相比,HIP妇女分娩后高血压发病率增加。HIP是妇女分娩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30~6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在年龄30~50岁的观察对象中HIP妇女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幅度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动态血压关系。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13例,根据Hcy水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血Hcy≤10μmol/L),H型高血压组(血Hcy10μmol/L),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高于单纯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24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增加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hcy是导致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筛选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收集时间: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作为样本,在系统抽样法原则下分组,组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行常规护理,后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病例均为40例;评估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并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130.53±5.14)mmHg、(82.63±5.41)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8.63±6.26)mmHg、(93.63±6.63)mmHg,同时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于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有利于稳定控制血压水平,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强化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