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合并高尿酸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干预作用。方法 62例NSTE-ACS合并高尿酸患者随机分为高尿酸强化他汀组(A组)和高尿酸常规他汀组(B组)各31例;再选取同时期尿酸正常的NSTE-ACS患者给予强化他汀治疗为对照组(C组,n=40)。观察3组PCI术前及术后3 d,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和CIN发生率。结果术前,A、B组血hs-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3 d,A组血尿酸及hs-CRP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B组均显著高于A及C组,A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B组CIN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可能是影响CIN的因素之一,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减少CIN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40 mg/d);B组(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C组(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20 mg/d),观察三组CIN发生率及术后血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情况。结果最终入选384例研究对象,其中A组131例,B组124例,C组129例。A、B、C三组患者术后CIN发生率分别为6.8%、16.9%、17.8%,三组CIN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 d、7 d时SOD、MDA水平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低于B、C两组(P0.05),B、C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SOD及MDA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药物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可明显降低CIN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化应激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老年中、重度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入选186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中、重度CK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阿托伐他汀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术前12 h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 h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40 mg/d),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予其他他汀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血肌酐(SCr)、血浆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对照组中SCr峰值、△SCr、Cys C峰值及△Cys C均显着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SCr标准的CIN,对照组20例(22.2%),阿托伐他汀组10例(10.4%),CIN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根据Cys C标准的CIN,对照组28例(31.1%),阿托伐他汀组14例(14.6%),对照组中CIN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能够预防老年中、重度CKD患者PCI术对比剂应用后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问题。方法择期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50例,随机分成强化阿托伐他汀组(强化组)和常规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在水化的基础上在PCI术前3 d,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和10 mg/d口服治疗。观察两组PCI术前及术后72 h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记录两组CIN的发病率、住院中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结果 (1)强化组125例患者,发生CIN3例(2.4%);常规组125例患者,发生CIN12例(9.6%),两组CIN发病率差异显著(χ~2=5.7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亦表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是CIN的保护因素(OR=0.079,95%CI 0.009~0.725,P=0.025)。(2)强化组与常规组的PCI术前血BUN、Scr、Ccr、eGFR、β2-MG、hs-CRP、IL-6、TNF-α、ALT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I术后72 h,两组β2-MG、hs-CRP、IL-6、TNF-α较PCI术前增高;Ccr、eGFR较PCI术前降低(P<0.05)。(3)PCI术后72 h,强化组β2-MG、hs-CRP、IL-6、TNF-α的水平低于常规组;Ccr、eGFR则高于常规组(P<0.05)。(4)两组PCI术后72 h ALT较PCI术前未见明显的升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阿托伐他汀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减少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率具有一定的益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他汀抗炎症作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PCI患者212例,随机分为高剂量他汀治疗组(A组)108例,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组(B组)104例,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检测2组术前及术后4、24、48和72h血肌酐、尿NGAL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GAL的价值。结果 A组术后CIN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5.6%vs 18.3%,P=0.012)。2组术后4、24、48和72h尿NGAL水平较术前升高,于72h达峰值,且B组较A组升高更明显(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4、24、48和72h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919、0.928、0.953,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2.10%,特异性为100.00%。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减少CIN的发生,尿NGAL较血肌酐更早反映PCI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可作为CIN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择期行PCI术的老年NSTEACS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组(术前3d 20mg/次,1次/d)和大剂量组(术前3d 40mg/次,1次/d),各46例;两组术前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cTnⅠ、CK-MB、hsCRP、IL-6、sI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且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cTnⅠ[(1.93±0.35)ng/ml比(1.54±0.32)ng/ml]、CK-MB[(2.79±0.52)ng/ml比(2.31±0.46)ng/ml]、hsCRP[(18.54±3.50)mg/L比(15.67±3.22)mg/L]、IL-6[(35.59±6.47)ng/ml比(32.41±6.54)ng/ml]、sICAM-1[(329.76±54.18)μg/L比(305.35±54.24)μg/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35%比21.74%,P=0.03)。结论:老年NSTEACS患者PCI术前给予40mg阿托伐他汀较20mg阿托伐他汀,抗炎、保护心肌效果更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入选STEMI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B组(34例,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c组(30例,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于术前,术后24h、3d、7d测定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AA)水平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结果:三组间术前血清hsCRP及SAA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3d及7d,A组血清hsCRP及SAA水平明显低于B组、c组[7d:hsCRP(5.64±1.55)mg/L比(8.36±2.32)mg/L、(7.66±2.53)mg/L,SAA(7.31±3.61)mg/L比(10.13±5.13)mg/L、(12.86±4.98)mg/L,P〈0.051;而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A组CK—MB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C组[(233.9±102.71)IU/L比(319.40±111.10)IU/L、(373.6±174.87)[U/L,P〈0.05],而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在研究期间药物安全性与B、c两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结论:急诊PCI术前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肌酸激酶一同工酶峰值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ST段回落、血清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3月~2010年12月武警总医院发病时间<12 h、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95例,按照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A组(n=34,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B组(n=34,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C组(n=30,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术后90 min内ST段回落情况以及术后24 h、3 d、7 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O合酶(NOS)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90 min内A组ST段回落比例更高,同时回落幅度也更大,与B组和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A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下降,但与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 d和7 d,A组hs-CRP进一步下降,且与B组和C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及术后3 d,A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高于B组和C组,但与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A组NOS水平继续升高,与B组和C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一次性给予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有利于STEMI患者心肌灌注恢复,并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前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择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5—1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101例接受择期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联合剂量组24例,阿托伐他汀每晚顿服20 mg及普罗布考500 mg 2次/d;强化联合剂量组38例,阿托伐他汀每晚顿服40 mg及普罗布考500 mg 2次/d,术前2 h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普罗布考500 mg;强化剂量组39例,阿托伐他汀每晚顿服40 mg,术前2 h顿服阿托伐他汀40 mg。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脂和心肌坏死标志物(CK、CK-MB和TnI),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用药前及术后24 h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 (1)强化联合剂量组术后与术前CK-MB的差值小于标准联合剂量组(P0.05),其术前与术后TnI的差值小于其他两组(P0.05)。(2)三组患者术后血脂均较术前减低,但血脂差值在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强化联合剂量组术后MPO较术前减低(P0.05),PCI术后与术前MPO差值小于另外2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强化联合治疗能够减少PCI术后心肌损伤;这种对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不单纯依赖于血脂降低,其可能机制是抑制MPO等炎症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造影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接受冠脉造影术或PCI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常规组,20mg/d,n=60)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前40mg/d×3d,术后20mg/d,n=60)。术前、术后24h检测血清不规则趋化因子(FKN)的水平,术前、术后3天和术后7天检测血肌酐(Scr)、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胱抑素(Cys)等,同时分析FKN与上述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4h高剂量治疗组FKN浓度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P〈0.05);术后3天高剂量组患者Scr、Cys低于常规组,而eGFR则高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6.67%vs.16.67%,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KN浓度与患者Scr、Cys水平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预防CIN,其机理可能与FKN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B组患者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PCI术后两组他汀按原剂量维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CRP、IL-6 、三酰甘油(TG)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剂量具有与进口阿托伐他汀40 mg剂量类似的调脂抗炎作用,能降低急诊PCI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孙文静  徐戈 《内科》2014,(3):252-254,25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炎症抑制机制和短期强化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PCI术前2 d予阿托伐他汀80 mg/d,PCI术后予40 mg/d,30例)及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PCI术前术后均为20 mg/d,30例),于PCI术前及术后18~24 h内取患者外周新鲜静脉血,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血浆sCD163和血脂水平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阿托伐他汀PCI术前术后血脂各指标的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浆sCD163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其中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的血浆sCD163浓度于PCI术后降低更明显(P0.05),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血浆sCD163浓度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早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围手术期血中sCD163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瑞舒伐他汀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患者在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周,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对两组患者用药前、术前、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以及炎性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术后24h时,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_6、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L_10的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肌的损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反应,效果优于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 126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强化组(63例)及常规组(63例)。强化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口服连续3 d;常规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急诊PCI术后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连续3 d;监测术前、术后72 h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ys)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强化组发生CIN 7例(11.1%),常规组13例(20.6%),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组术后Scr较常规组低,Ccr较常规组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Cys C浓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CIN的发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抗炎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在预防老年(年龄≥60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急诊PCI)后造影剂相关肾病(CIN)的作用。方法:将2009-09-2011-03住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组患者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即刻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入院后即刻及急诊PCI术后3d内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造影后24、72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术后72h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BUN及Scr增加值和增加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Ccr下降值和下降比率以及CIN的发生率(13.95%∶33.33%)亦明显低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对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宜昌市优抚医院行PCI的ASTEMI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前予以阿托伐他汀80 mg/d顿服,术后调整为40 mg/d维持治疗1个月,后改为20 mg/d长期口服),B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手术前后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B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BNP、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患者血清BNP、MMP-9水平低于B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患者血清CK-MB、cTnT水平低于B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患者LVEDD、LVESD短于B组,LVEF高于B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抑制行PCI的ASTEMI患者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心功能并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单次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择期PCI手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42~78岁。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B组(35例),C组(36例)。PCI术前8~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分别为A组20 mg,B组40 mg,C组80 mg。检测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8 h、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变化。结果 A组术后8 h和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B组和C组术后24 h较术前CK-MB、cTnT、hs-CRP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24 h CK-MB、cTn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24 h CK-MB、cTnT、hs-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A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20 mg和40 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灌注与其剂量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120例择期行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40例、C组37例,分别于行PCI前1周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20、40、60 mg/d,每晚1次;并于PCI前、PCI后2周检测其血清PIGF,PCI后2周行心肌核素显像检查,计算心肌灌注显像积分.结果 三组PCI前血清PIGF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PCI后2周,C组PIGF明显低于B组、A组(P均<0.05).PCI后2周,心肌灌注显像积分C组明显低于B组及A组(P均<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炎作用改善AMI患者的心肌灌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改善择期行PCI后患者心肌灌注的作用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故建议此类患者PCI前行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B7-H3和B7-H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n=40)和强化剂量组(阿托伐他汀80 mg/d,n=40),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8~24 h收集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血清可溶性B7-H3(sB7-H3)、可溶性B7-H4(sB7-H4)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B7-H3、B7-H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IL-10、sB7-H3、sB7-H4水平和B7-H3、B7-H4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强化剂量组升高更显著(P0.05)。相反,两组患者PCI术后IL-4、IFN-γ水平均降低,且强化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促进B7-H3、B7-H4表达,从而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使用负荷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180例患者,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阿托伐他汀术前80 mg/d,术后40 mg/d;B组:阿托伐他汀术前40 mg/d,术后40 mg/d;C组:阿托伐他汀术前20 mg/d,术后20 mg/d),分别监测造影前3d内(任意1 d)和造影后第1、3 d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N-乙酰-β-D-葡萄糖酸苷酶(NAG)和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负荷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诊疗术患者预防CIN的作用。结果 180例患者中,有9例(5.0%)发生,A组发生1例(1.7%),B组发生3例(5.0%),C组发生5例(8.3%)。应用造影剂后1 d及3 d的观察结果显示,A、B组肾小球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指标(尿NAG)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小管功能指标(尿NAG)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使用负荷他汀类药物对预防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