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后左心室心肌功能改变特点,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拟行AVR的重度AS患者40例(重度AS组)和健康志愿者40名(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测量,重度AS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测量,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及三维应变(3D-strai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常规超声参数、三维应变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常规超声参数、三维应变参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前IVSD、LVPWD均增大,GLS、GRS、3D-strain均降低,GCS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24、11.298、10.221、-6.237、-5.674、-6.584,P均0.001),而LVEDD、LVESD、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后1周LVEF、GLS、GCS、GAS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5、-2.093、-2.034、-3.152,P均0.05或0.01),而LVEDD、LVESD、IVSD、LVPWD、GRS、3D-stra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AS组患者术后3个月GLS、GRS、3D-strain均升高,GCS、IVSD、LVPWD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46、-4.923、-4.388、-3.988、4.794、4.211,P均0.05或0.01),而LVEDD、LVESD、LVEF、GRS、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周比较,重度AS组患者术后3个月LVEF、GLS、GRS、GAS、3D-strain均升高,GCS、IVSD、LVPWD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1、7.383、-4.719、2.923、-4.154、-2.109、4.747、4.323,P均0.05或0.01),而LVEDD、LV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AS组患者术后3个月IVSD、LVPWD、GLS及GCS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09、7.066、4.752、-2.553,P0.001或0.01),而LVEDD、LVESD、LVEF、GRS、GAS、3D-stra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VEF正常的重度AS患者,其左心室心肌功能的改变及其接受AVR后的心肌功能变化均有一定特征性,3D-STI技术能较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27例)和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3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二维参数,同时获取新建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测得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应变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舒张功能正常组所有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张功能减低组与对照组和舒张功能正常组E、A、E/A、Sep e’、Lat e’、e’和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CS和GRS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与LVMI呈正相关(r=0.56,P0.05),GCS和GRS与LVMI无明显相关。结论 3D-STI可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能为其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射血分数(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应变及应变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TE技术对30例重度AS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各方向整体应变(S)和应变率(SR)进行分析,结果与3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组术前各方向S和SR均明显减低(P均<0.05).AS术后6个月各方向S、SR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6个月径向和圆周向S、SR趋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但长轴纵向S、SR仍然低于正常(P均<0.05).结论 左室EF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存在收缩功能异常.术后6个月长轴纵向收缩功能仍然低于正常,其恢复晚于径向和圆周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不同程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纳入6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25例)、中度狭窄组(21例)及重度狭窄组(20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狭窄组GLS降低,GRS、GCS及GAS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相比,中度狭窄组GLS、GRS降低(P<0.05),GCS增加(P<0.05),GAS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及中度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组GLS、GRS降低(P<0.05),GCS增加(P<0.05),GAS无明显差异(P>0.05)。三维测得LVEF与GLS、GCS、GAS及GRS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59、0.79、0.57(P<0.01)。 结论 主动脉瓣轻度狭窄时心脏功能既已受损,并且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心脏功能受损越明显,3D-STI技术可对其进行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方法:20例CA患者(平均年龄(43.15±6.9)岁、EF> 50%)为实验组,25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42.92±6.5)岁)为对照组,完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常规参数,另外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记录左心室各个阶段及整体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探究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房颤(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LVEF正常的AF组和对照组各30例,超声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AFI自动描记左室各平面整体收缩期应变均值(GLPS-LAX、GLP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不同程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MS患者53例,轻度狭窄21例为病例A组,中度狭窄15例为病例B组,重度狭窄17例为病例C组。另选取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D-STI技术获取各组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的GLS降低;与对照组、A组相比,B组的GLS、GAS、GCS及GRS降低;与对照组、A组及B组相比,C组的GLS、GAS、GCS及GRS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与GLS、GAS、GCS及GRS值呈正相关。结论 3D-STI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及发生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65例,分成HFpEF组35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30例,同时选择舒张功能减低(LVDD)组30例、正常对照组45例。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左心室整体应变(GS)、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GLS)、圆周峰值应变(GCS)、径向峰值应变(GR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FpEF、HFrEF组患者左室GS、GLS、GCS、GRS呈逐渐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HFpEF患者中GLS、GCS、GRS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82%、54%、36%。结论 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普遍受损,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在HFpEF患者心功能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不同室壁厚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 45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按照室壁厚度分为狭窄组(A组,20例)及狭窄壁厚组(B组,25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组GLS、GRS显著降低(P<0.01),GCS、LVMI显著增加(P<0.01),LVEF、GAS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与A组相比GLS显著降低(P<0.01),GRS、GAS、GCS无明显差异(P>0.05)。GLS、GRS、GCS及GAS与LVMI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0.31、0.29、0.43,P<0.05)。结论 LVEF正常时,AS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已经受损,并且室壁越厚,心肌质量越重,心功能受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pical systolic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ALS)、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mid-systole peak longitudinal train,MLS)、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basal peak longitudinal train,BL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ystolic strain,GR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strain,GCS),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的心肌应变参数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价值。方法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216例,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s法测量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ALS、MLS、BLS、GRS、GLS、GCS。依据术后LVEF变化情况将216例患者分为LVEF降低(术后LVEF降低≥10%)组91例和LVEF未降低(术后LVEF降低<10%)组1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16例为对照组,于体检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等指标,并与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前GLS、BLS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价值。结果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LVEF降低组与LVEF未降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术前GLS[(-19.25±1.59)%、(-21.89±2.12)%]、ALS[(-27.72±6.38)%、(-28.12±5.05)%]均低于对照组[(-23.53±0.98)%、(-32.86±5.23)%](P<0.05),LVEF降低组术前GLS低于LVEF未降低组(P<0.05),术前ALS与LVEF未降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降低组术前MLS[(-18.58±5.18)%]、BLS[(-19.38±6.11)%]低于LVEF未降低组[(-22.30±4.30)%、(-22.55±5.62)%]、对照组[(-22.97±4.62)%、(-23.35±6.09)%](P<0.05),LVEF未降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GCS、G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LS(OR=1.41,95%CI:1.22~1.79,P=0.026)、BLS(OR=1.58,95%CI:1.17~2.63,P<0.001)是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GLS以-19.52%为最佳截断值,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AUC为0.753(95%CI:0.692~0.814,P<0.001),灵敏度为58.24%,特异度为77.60%;术前BLS以-20.35%为最佳截断值,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AUC为0.846(95%CI:0.800~0.892,P<0.001),灵敏度为78.02%,特异度为79.20%。结论术前GLS、BLS与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有关,二者在预测术后发生LVEF降低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高尿酸血症(HU)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25例高尿酸血症患者(HU组)和30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Simpson双平面法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在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LVEF正常(LVEF>50%)的AS患者37例,依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轻至中度组(AS1组,16例)和重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射血分数正常的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SS患者,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另选28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再采用QLab 9.0脱机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及环形峰值应变。结果:SS组与对照组之间传统心超参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值及环形峰值应变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7,P0.05;t=-3.765,P0.05),两组整体径向峰值应变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7,P0.05)。结论:STI技术能反映SS患者早期左心室壁心肌形变能力,对临床评估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测量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左室整体应变及扭转运动,进而评估AS患者左心功能。方法选取不同程度AS患者63例,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18例、中度狭窄组20例、重度狭窄组25例;另选取2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经胸采集存储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获得左室长轴纵向应变(GLS)、短轴径向应变(GRS)及短轴环向应变(GCS),左室整体及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Twist)及扭矩(Torsio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GLS、GRS及GCS数值明显减低(P0.01);AS组整体及各节段Twist、Torsion数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亚组分析中,随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增加,GLS、GRS、GCS逐渐降低,各组GLS、GRS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仅重度狭窄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狭窄程度增加,左室收缩期整体及各节段Twist、Torsion均呈现出增加趋势。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反映射血分数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不同室壁厚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5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按照室壁厚度分为狭窄组(A组)20例和狭窄壁厚组(B组)25例,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行常规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左室心肌质量(LVM),以及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A、B组GLS、GR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GCS、LVMI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LVEF、G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组G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LS、GRS、GCS、GAS与LVMI均呈正相关(r=0.58、0.31、0.29、0.43,均P<0.05)。结论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可评估LVEF正常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左室收缩功能受损,且室壁越厚,心肌质量越大,心功能受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围手术期左室心肌分层应变(LSS)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射血分数(LVEF)≥50%,且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的高跨瓣压差重度AS患者,测量AVR术前、后左室长轴及短轴各切面左室LSS。另选健康成年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VR术前组收缩期左室LSendo、LSmid、LSepi绝对值减低(P0.05),二尖瓣和乳头肌水平CSmid、CSepi及心尖CSendo、CSmid、CSepi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VR术前组比较,AVR术后组收缩期左室LSendo、LSmid、LSepi绝对值继续减低,收缩期左室二尖瓣、乳头肌水平CSendo、CSmid、CSepi绝对值均减低(P0.05),左室心尖水平CSendo、CSmid、CSepi绝对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S是评估LVEF正常的重度AS患者围手术期左室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终末期慢性肾疾病(ESR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纳入规律血液透析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ESRD患者43例,诊断标准GFR<15mL/(min·1.73m2),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ESRD组(n=23)、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n=20),对照组选择2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各心腔大小、LVEF及右室做功指数(RIMP);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室容积(EDV、ESV)、右室每分输出量(RVCO)、射血分数(3DRVEF)、面积变化分数(FAC)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通过3D-STI获取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3DGLS)。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及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RIMP显著增大,3DRVEF、TAPSE、FAC显著减低(P<0.01);ESRD组RVD1、RVD2、RV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SV、PA、RAD、RVD1、RVD2均增大(P<0.05)。与ESRD组比较,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增大,3DRVEF、TAPSE、FAC减低(P<0.05)。②3DGLS在对照组、ESRD组、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依次显著减小(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3DGLS的绝对值与3DRVEF、TAPSE、FAC、RIMP均呈强相关(r=0.7701、0.6206、0.5922、-0.5475,P均<0.0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敏感的定量评估LVEF保留的血液透析ESR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探讨3D-STI在诊断AL-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确诊为系统性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sAL)且LVEF正常的患者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高血压病前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以及其与血压变异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性选择高血压病前期患者58例(pre-HT组)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6例(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及整体径向应变(GRS)。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pre-HT组患者的收缩压变异度(SBPV)和舒张压变异度(DBPV),分析其与GLS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re-HT组患者左房内径和舒张早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re-HT组患者左室GLS显著减低(P0.05),GRS、GAS及G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pre-HT组患者GLS与SBPV和DBPV呈一定的线性相关(r=0.540、0.526,均P0.01)。结论 pre-HT患者左室GLS显著减低,且与SBPV和DBPV呈一定的线性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估其心脏功能及轻微左室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